【毛澤東的后人們】
發(fā)布時間:2020-03-31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做一個普通的人,不要把我掛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毛澤東曾這樣告誡自己的子女。 他的女兒李敏做了母親后,對兒子孔繼寧和女兒孔東梅說,“你們要靠自己的本事在社會上立足,做一個普通人,不要去做萬眾矚目的什么人的后代!
毛澤東的獨孫毛新宇就讀人民大學時,常有人向他的同學打聽,“哪個是毛主席的孫子?”同學回答說,“穿得最樸素的那個!泵掠罡瑢W一起住8人宿舍,在食堂排隊打飯。
李訥的兒子王效芝,作為毛家第三代中最小的一位,連大學都沒有念,北京市旅游外事服務(wù)職業(yè)中專畢業(yè),在北京飯店擔任過禮賓部服務(wù)員。
風云流轉(zhuǎn),時局更新,名門之后學著“做一個普通人”從警醒告誡變?yōu)楝F(xiàn)實需要。當然,這更應(yīng)該是某種常態(tài)。然而恰如毛家第3代的孔東梅所言,“生活在這個特殊的家庭中既背負著很大的光環(huán),又需要時刻面對現(xiàn)實,找到自己的位置。達到這種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
看著照片為外孫女取名
“住在白宮,你就像活在金魚缸里,任人觀看毫無隱私!泵绹翱偨y(tǒng)林登•約翰遜的女兒露茜這樣描述處于高度關(guān)注下的“第一家庭”的生活。在她看來,作為“第一女兒”需要承受的往往“超過你的極限”,“但這也是機遇”。在她的記憶中,“親歷歷史”及在某些時刻享受“個人和公權(quán)力的結(jié)合”是最大的幸福。她17歲生日那天,約翰遜簽署了一份關(guān)于禁止種族和性別歧視的《民權(quán)法案》作為禮物。
露茜得到特殊生日大禮是在1964年。這一年,在東方的中國,毛澤東開始思考并決心調(diào)整中國對外防御戰(zhàn)略以及改變國內(nèi)經(jīng)濟政治方針。是年4月,他在武漢接見日共代表團田里見一行時,流露出對時局的擔憂,“中國如果搞修正主義,你們就不好混。如果中國出了赫魯曉夫,搞資本主義路線,你們怎么辦?你們要幫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反對中國的修正主義。”歲末,他破天荒地要在71歲生日這天請客。這是毛澤東有生以來惟一一次公開的生日宴會。在這次生日宴會前后,毛澤東公開了對劉少奇的不滿。
“一個偉大人物注定要舍棄很多個人的真情、個人的生活,包括他的子女后代的日常生活,都要因之去奉獻!笨讝|梅出生于1972年,卻從未與外祖父毛澤東見過面。母親李敏把她的照片帶進中南海,毛澤東看著照片為外孫女取了名字。
“在平常人家很簡單的事,在我們家就是不行!”這是孔東梅難以忘懷的成長記憶。從毛澤東患病到去世,李敏只見了父親三面。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李敏要求為父親守靈,江青不答應(yīng)。沒有辦法,她只得一連幾天排隊,隨著首都瞻仰毛澤東遺容的人群進入靈堂,肅立在那里,向父親最后致意、告別。
偉人丟下的下一代
“我們干革命是為了造福下一代,而當時為了革命,又不得不丟下下一代!边@是一個不幸的父親。他與楊開慧、賀子珍、江青3任妻子共育有10個子女,有的不幸夭折,有的下落不明。解放之后,身邊的子女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4人。
獲悉長子毛岸英犧牲,毛澤東伸手拿煙,幾次都沒能將煙從煙盒里抽出來。
他那些在戰(zhàn)爭年代失去的子女包括:
1.長子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在長沙,1950年11月25日在朝鮮戰(zhàn)爭中犧牲;
2.三子毛岸龍,1927年4月4日出生在武漢,1931年在上海失蹤;
3.長女毛小敏,又名毛金花,1929年3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的一個孩子,因隊伍要走,沒過半個月就被送給當?shù)乩相l(xiāng)撫養(yǎng)。一年后毛澤民去尋找時,聽到的消息是女嬰死了。(解放后輾轉(zhuǎn)有了消息,稱毛小敏在福建龍巖,但毛澤東和賀子珍生前均未同她再見過,未能證實);
4.賀子珍所生第二個孩子,男孩,1930年生下來就死了。接生者是紅軍中傳奇的“基督醫(yī)生”傅連璋;
5.毛岸紅,1932年11月出生,小名毛毛,長征開始后毛澤東把他交給留下來堅持游擊活動的毛澤覃和賀怡,蘇區(qū)淪陷之后,毛澤覃把他秘密轉(zhuǎn)移到瑞金一個警衛(wèi)員的家里。以后毛澤覃不幸犧牲,毛毛從此下落不明;
6.毛妹,1935年紅軍二渡赤水河,賀子珍在行軍途中生下一個女嬰,寄養(yǎng)在當?shù)乩相l(xiāng)家中。解放后,賀子珍曾設(shè)法查訪,但沒有下落;
7.客死異國的廖瓦,1938年在莫斯科出生,10個月的時候感冒,轉(zhuǎn)為肺炎,不幸夭折,連中文名字都沒有取。
跌宕沉浮的第二代
偉人功過,自有評說。由他發(fā)動的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超級實驗將所有中國人卷入其間,他自己的子女同樣因之命運跌宕,他的晚年異常喧鬧,也異常寂寞。
李敏4歲時離開陜北到前蘇聯(lián)去陪伴母親賀子珍,直到11歲才回國。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李敏后來回憶說,“在那邊沒吃的,最好的食品就是土豆,以至于后來見到土豆就要吐。”
盡管父親缺席了自己的整個童年,但李敏始終對他懷有深情。毛澤東也格外喜歡這個體貼、懂事的“姣姣”。“文革”前,李敏和丈夫孔令華(其父親為解放軍中將、沈陽高級炮兵學校校長孔從洲)抱著孩子,被迫搬出中南海。毛澤東再三叮囑她,“姣姣,你要;貋砜次!”
從生爐子做飯學起,李敏一家開始了平民生活。據(jù)孔東梅回憶,6歲從上海外婆家回到北京后,一家人過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父母一直都靠工資吃飯,和普通家庭一模一樣”。
李敏想去中南海看望父親。然而自從當初搬出來,出入中南海的證件就被收回了。她要進中南海得在門口先聯(lián)系,通報后才能進入,有時等了半天還是進不去。
1974年,江青搞批林批孔活動,李敏和孔令華決定去中南海反映情況。夫妻倆被攔在門外,李敏氣憤地質(zhì)問,“為什么不讓我見爸爸?搞運動就要骨肉分離?我爸爸知道了也絕不會贊成你們這樣搞。你們這樣封鎖主席,為的是干見不得人的事情。”回到家后,李敏大哭一場。
1976年10月,“文革”中風云一時的李訥搬到北京西郊一條小胡同的小四合院里,帶著與前夫所生的兒子過活。母子倆生活一度十分艱苦,每天只買一毛錢的肉吃,孩子長得很瘦。一人一條被子,半鋪半蓋。
1984年,她與毛澤東延安時期的警衛(wèi)員王景清結(jié)婚,兒子易名為王效芝,一家3口繼續(xù)過著普通生活,排隊購買定量供應(yīng)的大白菜和取暖做飯用的煤塊。
回歸平凡的第三代
毛的4位孫輩,孔繼寧(李敏之子,1962年出生)、毛新宇(毛岸青之子,1970年出生)、孔東梅(李敏之女,1972年出生)、王效芝(李訥之子,1972年出生),“出生得晚”,“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更接地氣”。
孔繼寧畢業(y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國際關(guān)系學院,畢業(yè)后,進入總參謀部,先后被派到中國駐巴基斯坦和英國的大使館,任助理武官,F(xiàn)任民族精神與中國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青基會“東方昆侖”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會長;
毛新宇1992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黨校理論部攻讀碩士學位,2000年進入軍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同時還參軍入伍。2003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任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1996年,孔東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專業(yè)畢業(yè)。之后,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2年回國后,創(chuàng)辦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后在北京大學攻讀傳媒博士學位,致力于傳播“紅色經(jīng)典”;
王效芝是毛氏第3代中最為低調(diào)的一個,極少公開露面,汶川大地震后,他曾與毛新宇夫婦以及表姐孔東梅一同到中華慈善總會為地震災(zāi)區(qū)群眾捐款10萬元。
相比于祖輩的萬眾矚目、父輩的跌宕沉浮,他們這一輩正“找回普通人的日子”,步步靠近自己的幸福。而每年的9月9日、12月26日,這些后人都要聚在一起,紀念他們共同的長輩。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毛澤東 毛澤東的后人們 朱德與毛主席的矛盾 關(guān)于毛主席的故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