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昆:高中同學郭世英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燕祥先生:您好!
收到您的電子郵件和附件后,我一直在想,或許我也應該寫點什么。我和郭世英、孫經(jīng)武、張鶴慈還有葉蓉青是高中的同班同學,可以回憶起一些瑣事,總還是有些留有深刻印象的記憶。這樣我先主要說說郭世英。
1958年,我上高中。只知道班里高干子女很多,但我并不把這當一件什么新鮮事。我想,再多還能多過我初中班上的?我開始不知道郭世英是郭沫若的兒子,也沒有人對我提起過。他和大家一起上課,勞動,一起鍛煉,并不特殊。開學大約兩個月,學校要搞“勞衛(wèi)制”的達標活動,其中一個項目是射擊,每個同學都必須射擊達標。學校的小口徑步槍不夠用,正犯愁,郭世英說他家里有小口徑步槍。于是他回家取來,在學校的打靶場為同學輔導。他親自為同學壓子彈,然后趴在地上為大家糾正姿勢,校準星,不厭其煩。因為往槍里壓子彈很費力,又要不斷地為同學一發(fā)又一發(fā)地壓,到后來他的手都腫了,一動就痛。于是他把子彈放進槍膛,用腳推槍栓壓子彈,堅持為大家服務(wù),同學都很感動,也佩服他的毅力。這個活動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他一直沒有回家。有一天我經(jīng)過學校傳達室,看到有郭世英的來信,就順手給他捎上。我一看信封,是于立群寄的,我這才知道原來這位郭姓同學是郭老的兒子。
有文章說郭世英中學就多才多藝,記憶驚人。說他默讀兩遍《古文觀止》,整本書基本就可以背誦下來,這種說法未免有些離譜。我并不認為他有什么超人之處,至少在智力競賽時,并不比我們班上稱之為神童的吳建時和馬聯(lián)成強。(我們曾經(jīng)搞過類似于現(xiàn)在電視中李詠那樣的智力競猜,但難度更大。常常是吳、馬兩位同學最快得到正確答案,所以我們稱他們?yōu)樯裢#?958年他上高中,也就十六七歲。說他興趣廣泛,獨立思考能力強,對于一個智力體力正處于發(fā)育旺期的青少年來說,還是比較恰當?shù)摹?/p>
他個頭較高,比較健壯。喜歡踢足球、滑冰。冬天,當圓明園的湖面上結(jié)了厚冰,我?吹剿┲倩诒嫔巷w馳時矯健的身影。有時,拐彎的剎那冰刀會刨出一大片冰屑,拋起來很高,他會歡快地大叫幾聲。我們同班的孫經(jīng)武和張曉明等也是速滑高手。如果他們在一起出現(xiàn)在冰場上,免不了就會有一番追逐或沖撞。有時湖面上刮起大風,郭世英和孫經(jīng)武他們會敞開大衣,當成風帆,讓風吹著他們在冰面上滑翔。那時圓明園的天特別藍,湖水結(jié)成的冰透明得看得到湖底。小魚小蝦被冰凍在里面,一動也不動,像是水晶中的標本,栩栩如生。而在冰面上穿梭著的郭世英和孫經(jīng)武他們卻是那樣的瀟灑、自由和歡快。
足球是我們學校引以自豪的運動項目。一零一中的足球隊在當時北京的中學里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郭世英就是校隊的隊員。他和我們班上另外一位同學趙學富一個是前鋒,一個是中鋒。我記得足球隊中還有高軒(初中同班,高中同級不同班,高崗之子),低一年級的秦鐵(博古的兒子),他是門將。足球隊常常和外校的球隊比賽。每次比賽我們班的同學都要去加油,因此沒少看到郭世英和他的隊友們賣盡全力的表演。他奔跑迅速,在學校的田徑運動會上,他參加過難度很大的110米跨欄比賽,而且為我們班拿到了這個項目的冠軍。
他喜歡戲劇,在學校一次紀念魯迅的文藝晚會上,他在“過客”中扮演那位過客。舞臺上,高高的個子,拄著一根竹杖,顴骨有些突出,眼光陰沉。他的聲音緩慢而又深沉,他在燈光下投曳出一道很長的影子,至今我還留有印象。1960年中秋節(jié)班里聯(lián)歡,他和劉煜奮同學表演了一段滑稽芭蕾舞《天鵝湖》。他當王子,砰的突然像跨高欄那樣從教室外一步跨進教室,差一點把當天鵝的劉煜奮撞個跟頭。逗得全班同學大笑不止。
我們班上高干出身的同學很少提及父母,郭世英也一樣,在我的記憶里他在我面前只提過一兩次。一次他告訴我說:“周總理沒有孩子,又特別愛孩子。小時候在重慶,他常來我家里,一見到我就把我抱起,逗我玩。有一天我父親拿出一幅古詩帖和周總理一起欣賞。我坐在周總理大腿上,我爸爸說這幅作品的特點是每個字都有一個鳥的偏旁,他們兩人就開始猜字……”再有一次,我們班包括他在內(nèi)的大部分男生心血來潮,都剃成了光頭。郭世英告訴我,他回家后,他爸爸居然沒有認出站在他面前的光頭是他的兒子。
還有一次是1960年10月的一天,我們在食堂正吃晚飯,聽食堂廣播新聞?wù)f,日本社會黨委員長淺沼稻次郎被右翼分子殺害。郭世英聽到,哎喲大叫一聲,驚得同學都掉頭看他。他匆匆把飯吃完,就往外跑,我也跟他出去。他跑到傳達室,借用電話,慌亂地撥號。我聽他用從沒有在學校說過的四川話向?qū)Ψ綌⒄f剛剛聽到的新聞內(nèi)容,顯然對方是郭沫若。打完電話后,他對站在一旁的我說:“我父親和淺沼是好朋友,聽到淺沼遇害的消息,我怕父親傷心,打個電話安慰一下。還好,他早知道了,正在寫懷念他的詩!
至于對他父親的作品,我似乎從未聽他做過什么評論。只有一次,我覺得他流露出一些情緒。高二時,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收錄了郭沫若的一首寫得像標語一樣的詩。我們的語文老師叫王錫蘭,是一位老學究似的人物。因為年輕的時候聽過魯迅的課,我們也就為能聽王老師授課而感到很自豪。王老師很顯然不喜歡這首政治口號一樣的詩。他知道郭沫若的兒子在課堂上,在講解這首詩的時候,又不能表示對這位文豪的大不敬。只好胡亂夸了幾句,講課大失水準。完全沒有他講解“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那種陶醉的樣子。下課我從郭世英座位旁走過,聽他悄悄對同學說:”選什么不好,非選這首詩,讓王老師煎熬了45分鐘!
郭世英不像張鶴慈,張鶴慈有點清高,和許多同學都不太交往。不論你是高干子女還是市井小民出身,也不論你學習成績是好是壞。不論男生還是女生,也不論高個兒還是矮個兒,郭世英和同學都可以很好相處,而且都可以找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當你和他討論一個問題時,他會很認真地傾聽你的意見,從不打斷你的講話。記得1960年冬,一次勞動課(學校每周都安排勞動課),我和他兩人一組,到圓明園廢墟打羊飼料。因為天寒,拉拉秧和草全都枯黃了。我們每人割了一大捆草,用繩子綁好,往學校里拖。他突然大發(fā)感慨:“看著這些枯黃的草,羊能有食欲嗎?得想個法子,怎么能讓它們吃下去。咱們用水把草泡軟了怎么樣?”我說:“不行,好像羊吃濕草會拉稀!彼f:“聽說國外有一種保鮮劑,稍微在草上噴一點,草就會變綠變嫩!蔽艺f:“我們到哪兒搞保鮮劑去?要不這樣,我們給羊戴上綠眼鏡不就得了!薄案墒裁矗!”剛說完他就恍然大悟,放下拖草的繩子,一屁股坐在草堆上指著我放聲大笑,這時他純真得和孩子一樣。幾個鐘頭的勞動就這樣有說有笑地過去了,真的不感到累。
再有一次,我們班一位女同學生病了,好幾天沒來上課。星期六我們回家,班主任責成郭世英和我順便去看看這位同學。我們先騎車到郭世英在西城大院胡同五號的家,這是我唯一一次到他家。他帶我到他的臥室,讓我坐,就出去了。再回來時,手里拿了個報紙包著的一包東西,對我說:“一點糖和餅干,咱們別空手!边@可真是稀罕物,那年頭街上什么吃的都見不到,吃的東西比什么都珍貴。我這才明白,我們先到他家的用意。他對同學的真誠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凡是經(jīng)歷過“三年困難時期”的人,無不對那個年代留有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們在學校,雖然吃不飽,但還能一天三餐。北京有家的同學,星期六回家多多少少還能補充點油水。班里有位同學叫李秀文,因為和家里的關(guān)系不好,有家回不去,精神低落,身體虛弱。郭世英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星期日晚上從家里回到學校,常給李秀文帶點吃的來。有一次給李秀文帶了一塊鹵的黃羊肉,看著李秀文接過去狼吞虎咽的樣子,郭世英沉默著一句話也沒說,從他的表情看,他一定在思考。
不知道您讀過楊健寫的長篇紀實報告“文化革命中的地下文學”沒有?書中寫道:“郭世英也善長寫詩,但極少傳世。”從葉蓉青那里,我也知道他確實能寫詩,但那是他高中畢業(yè)以后的事。在高中時代,我沒有看到他寫過什么詩。如果寫過的話,頂多也只是寫了些像打油詩一樣的東西。在那個全民都是“詩人”的時代,誰都會“打油”的。高一時,正是大躍進大煉鋼鐵的瘋狂時代,相應的文化現(xiàn)象就是《賽詩會》。我們班也舉辦過《賽詩會》。郭世英在會上吟詩一首“兩支冰棍化水,一行鴨上青天……”(后兩句我忘了。最近吳建時來信說后兩句和龍有關(guān),大概是:霎時巨龍騰起,全球東風一片。吳還回憶道,當時張鶴慈對他說,不愧是郭沫若的兒子,詩的風格都像。)這首詩被我們評為那次“賽詩會”的最佳作品。
還有一次,1961年三八節(jié),班里決定到頤和園為女同學過節(jié)。大家都希望活動搞得新穎些,要玩一次“按圖索驥”,讓郭世英、蔡恒勝還有我提前幾小時去做準備。我們?nèi)说筋U和園后山的松林里,開始布置路標。郭世英說,咱們也搞點文的,每個暗藏的路標全得用詩表示。于是我們?nèi)司透鶕?jù)地形的特點,開始挖空心思地湊詩。時間很緊張,必須在同學到來之前把兩組幾十首“詩標”寫出,藏好。也怪了,那天的詩我們是越寫越快,越寫越順利,后來簡直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真的趕在大伙來之前完成了,當然郭世英寫得最多最快。嚴格講那些都不是什么詩,充其量只是一些順口溜罷了。但那次的活動還真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按我們的“詩標”指示,最終找到了藏寶地,“寶藏”是班主任老師送給每位女同學一本“黨章講座”的小冊子。時間過去了40多年,有一首我至今還有印象:“快步?jīng)_,前有松,松旁有石臥如鐘。叩石三聲青鳥叫,自有錦囊石縫中。”
郭世英上高中時,還不是團員。不過很快,他在高一的下半學期就入團了,F(xiàn)在年輕人入團,好像不當回事兒,我們那個時代可不一樣。在我的眼里,團員都是思想進步,靠近組織,聽話守規(guī)矩的同學。入團,是一件很光榮,讓人羨慕的事。要想入團,從思想到行動都要達到標準才有可能。他高二的時候,成為了我們班上的團支部書記,可見他在團員中也是表率。那一年團員開始戴團徽,團支書郭世英在頒發(fā)團徽時,表情極其莊重嚴肅。他雙手捧著團徽,向走到他面前來領(lǐng)取團徽的每個團員說:“請你宣誓,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團的榮譽!”全體同學,包括在教室后面列席的非團員,都被他的真誠所感動。
我這里說郭世英“聽話”,能夠跟上形勢,并不否認他的獨立思考以及對某個特定問題表示的不同見解。他喜歡沉思,看書的過程中,可能是碰到什么難點或產(chǎn)生了疑問,他會把眼睛移開書,或抬頭望著天,或向前直視,這個時候,他身旁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他不拒絕爭論,或心平氣和,或唇槍舌劍,我都見過。
毛主席提出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接班人的五項條件大約是1964年以后的事,可在一零一中,我們的校領(lǐng)導在1961年就已經(jīng)對接班人的問題提出了他的“高見”。
那是1961年夏天,校領(lǐng)導把畢業(yè)班中的干部子女召集到少年湖畔開會,當然郭世英也在內(nèi)。校領(lǐng)導在這個特殊的會上,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他說“革命干部子女是革命事業(yè)的天然接班人”。那時我們班分成好幾個“政治學習小組”,郭世英和張鶴慈、吳立風、熊璐等8個同學是一個小組的。一天,他們在教室外湖邊的樹蔭下,很熱烈地討論校領(lǐng)導的那個觀點,引得我和幾個別的組同學也過來旁聽。張鶴慈一手彎在胸前,另一手抵著下巴笑而不置一詞。有同學表示贊同,有同學表示不太理解。郭世英明確表示,他對此觀點持有異議。他說,印度電影《流浪者》拉茲的悲劇就在于,他被認為是賊的天然接班人。人是社會的人,自然人承襲的是人的本體而不可能是思想或行為。如果真的有天然接班人,那么資本家的子女就是資本社會的天然接班者。這樣的話,社會還能進步嗎?郭世英振聾發(fā)聵的發(fā)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61年我們高考,考場設(shè)在“人大附中”,要考三天。高考的第二天,突降暴雨。郭世英把雨衣給了葉蓉青,自己頂著暴雨往“人大附中”跑。不知道是不是淋了雨,當晚郭世英就發(fā)高燒。高考最后那天,他中午在中關(guān)村蔡恒勝同學家里休息了一會,下午堅持考完最后一科,終于病得爬不起來,被同學送回家。因為生病,他沒能參加我們班在高考后的一次班會,但他給班上全體同學來了一封信。那次班會也是在校園的少年湖北畔召開的,我們請王大敏同學(學校廣播站的首席播音員)代他讀了這封信。郭世英說,他十分懷念同窗三年,朝夕相處的同學,感謝學校和老師對他的培育。信的最后一句我記得很清楚,他說:“請同學們相信,我要做世界上最好的人!”這種很奇特的提法,引起我們激烈的爭議。
那時雖然還沒有到階級斗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程度,但那根弦已經(jīng)開始拉開。同學們也都試圖著,凡事要做階級分析了!白鍪澜缱詈玫娜恕保@種提法沒有階級性,這是大多數(shù)同學的看法。少數(shù)同學認為這只是郭世英的一種人生愿望,不必上升到不必要的高度去批判。大家爭論了半天,讓班主任評判,好像他也沒說出個子丑寅卯來。今天看來,我以為少數(shù)同學的觀點也許是對的。高中的3年,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好學生,按當時的說法,叫作品學兼優(yōu)。而他本人,從來不想刻意追求什么杰出,但在同學的眼里他確實杰出。我突然想起《離騷》中有這樣的兩句:“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比绻麤]有猜錯的話,當初郭沫若給他的幾個兒子起名字的時候,一定經(jīng)過深思熟慮,要給他們以嘉名。你看漢英、世英還有民英,不正是當父親的希望他的兒子們,要做民族的還有世界的英杰的意思嗎?他在追求“自我完美”,“做世界上最好的人”,正是郭世英這一信念最坦蕩的表露。
……
再談,祝好!周伯昆2004年3月29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