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泥:脫不開的“政治”陷阱——陳寅恪的“大限”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1919年初,30歲的陳寅恪和26歲的吳宓在哈佛校園里結(jié)識,開始了他們長達半世紀之久的真誠友誼。
吳宓對陳寅恪的第一印象是,他“不但學問淵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會之內(nèi)幕”(《吳宓自編年譜》,P188,三聯(lián)版1995年12月)。
能夠一眼洞悉到這一層,吳宓不愧為陳寅恪的最佳知己!尤其是“深悉中西政治、社會之內(nèi)幕”這一條,奠定了這位史學巨匠悲劇人生的基礎(chǔ),愈到后來,愈見其悲劇之深巨!如果不是這一點,他也會像其他文人一樣把自己無所保留地獻給“政治”,雖然那些完全獻出的文人以后受到的遭遇并不輕弱于他。
這樣,他最后的20年才依然和從前一樣,始終不渝地主張并力行著“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對科學院的答復(fù)》),其悲劇人生不同于其他“過來人”。
這一精神品格,是1929年他為亡友王國維所寫碑銘中,曾經(jīng)倡揚過的,認為它將“歷千萬祀與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這是怎樣的20年呢?
1949到1969年。
影響其大者:1952年學界興起第一次政治風暴,即所謂“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前后持續(xù)七八個月;
1954年批俞平伯紅學思想、批胡適派“資產(chǎn)階級唯心”體系,費時一年;
1957年“反右”和“興無滅資”,時長兩年有余;
其間余震不斷,終于來了一場十年“文革”。
在一次次“運動”中,政治家和“革命”群眾鼓蕩起摧“枯”拉“朽”的風暴和狂颶突進式的政治“偉力”,將整個社會導入“抽瘋”狀態(tài),用批判、交心、檢查、揭發(fā)、搜索、武斗、貼大字報等形式,對知識分子和廣大民眾進行“統(tǒng)一”與“純化”,到1960年前后,中國人的人格、尊嚴、情操、精神與意志,已被點點滴滴剝落磨滅干凈,影響之久遠,不是今人敢所妄斷的。
它“毒化的豈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毒化的更是數(shù)代學人的靈魂”(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后20年》,P220。三聯(lián)版1995年12月)。
從文化、知識交流史看,對此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法國大革命時的激進思潮。最先發(fā)現(xiàn)這一點的正是陳寅恪。
吳宓在日記里曾經(jīng)寫道:“陳君寅恪謂西洋各國中,以法人與吾國人習性為最相近。其政治風俗之陳跡,亦多與我同者。美人則與吾國人相去最遠,境勢歷史使然也!保▍菍W昭:《吳宓與陳寅恪》,p7,清華大學版1992年)
受到這股“革命”思潮的激勵,在地上建立“天國”的政治家們,第一步著手進行的是運用權(quán)力,把每個人都牢牢鑲嵌在“組織”中,進行“改造”、“洗澡”,以“端潔”靈魂。結(jié)果事與愿違,造成我們長達30年之久的空前的文化荒漠期。在這塊大漠上刮動的凄怨的號風,至今繚繞不絕,愈是對傳統(tǒng)文化浸染深切的愈見其厲。
陳寅恪曾經(jīng)帶有自我表白性地說:“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xiàn)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則其所受苦痛亦愈甚。”“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shù)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王觀堂先生挽詞序》) 但陳寅恪的悲劇人生,又遠遠不是因文化衰落而引起的,它更是外加的“制度”性的,因而也是普遍化的。
自1952年始,全國高校院系迅猛調(diào)整,各所大學和其它社會“細胞”一樣,被強行納入龐大的官僚體制中,現(xiàn)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隨之失去了最后一塊賴以立身的、能夠保持“獨立”和“自由”的土地。代表社會正義、構(gòu)成社會輿論督促力量的知識群,由此失去了他們在現(xiàn)代社會里應(yīng)有的意義與作用,這種“附皮之毛”的、人人只以政治之工具而存在的組織模式,為日后“政治神學化”、大跳“忠”字舞等等埋下了伏筆。“不宗奉馬列主義”、“不學習政治”的陳寅恪即使一再申明自己“不談?wù)危c政治決無連涉,和任何黨派都沒有關(guān)系”(《對科學院的答復(fù)》)也行不通了。
在那樣的時代,“政治”會主動干預(yù)到每個人的思想精神領(lǐng)域里,將人人“包”下,作為固定不動的政治大機器上的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零件,一切為行為短期化、功利化的變幻不定的“政治”服務(wù),否則就有“小資產(chǎn)階級”、“右派”、“反革命”之嫌。一經(jīng)上綱上線,,余生就只能接受“群眾”的改造或批斗了。
不堪其辱的傅雷夫婦自殺了,和毛澤東講道理的梁漱溟沉默了,言則“老子天下第一”的詩人梁宗岱像沈從文改行研究服裝一樣研究中草藥了……一切沒有變的是陳寅恪這個“反動”的學術(shù)權(quán)威。
他真的沒有變嗎?他真能脫出“政治”嗎?
沒有,也不可能!相反,他陷得更深、變得更多,因而心靈的苦痛也強烈于任何一個人。無所不在的“政治”,決定了陳寅恪只能“聊作無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寒柳堂集》),最后“著書唯剩頌紅妝”。他在選題上、思想上、信念上、情感上、精神品節(jié)上,都無時不受到這個外來環(huán)境的影響。這是陳寅恪那一代文人共同的悲劇之根源! 這位歷史通人先知先覺地說:“縱覽史乘,凡士大夫階級之轉(zhuǎn)移升降,往往與道德標準及社會風習之變遷有關(guān)……值此道德標準社會風習變易之時,此轉(zhuǎn)移升降之士大夫階級之人,有賢不肖拙巧之分別,而其賢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終于消滅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則多享受歡樂,往往富貴榮顯,身泰名遂。其何故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兩種以此不同之標準及風俗,以應(yīng)付此環(huán)境而已。”(《元白詩箋證稿》)
當時的“政治”已經(jīng)決定了時人的道德風習,投機取巧的不擇手段,一時間成了“暴發(fā)戶”,轉(zhuǎn)刻又被新手們打倒,真是“長江后浪滅前浪”!
這是那段特定歷史階段的奇觀。
陳寅恪是“逆流”而行、超于“流”上的,他的殉道精神撐支著他,他知道“思想不自由,毋寧死”對一個文人來說是何等的真切。
不幸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這位兼有左丘之失明、孫子之“臏”足的老人,一聽見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已經(jīng)嚇得渾身發(fā)抖、尿濕褲襠了!他的解脫之日快到了,他快走了——那是1969年10月7日凌晨5時許。
過去他還能憑借一股頑強的生命意志,去傲視苦難和遭遇,現(xiàn)在他那高貴的頭顱再也沒有氣力揚起來了!秷笕紊偾鋾匪^“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管錐編》所謂“轗軻可激思力,牢騷必吐胸臆”(p937)那也是有條件的啊——它需要生命的朝氣和熱勁!老人恰恰沒有它們了,再也不能“刺刺不休,沾沾自喜。忽莊忽諧,亦文亦史……嗟陳教授,越教越啞……刻意傷春,貯淚盈把。痛哭古人,留贈來者”(《柳如是別傳》之《稿竟說偈》)了!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思想自由”“精神獨立”,難道不只有在社會全面“法治”以后才能真正擁有嗎?
所幸的是,陳寅恪一生的著述雖然不多,只有二、三百萬字,但其中的大部分都有創(chuàng)見。從49年到66年,他新撰論文十數(shù)萬字;
從53年到64年,他寫出了兩部計九十萬字的專著,十五年間的創(chuàng)作是他一生著作的一半。一代史學大師的名山事業(yè)在多災(zāi)多難的60歲以后,贏得了第二次輝煌!
由此對照,誰能說司馬遷的“《詩》三百篇大抵發(fā)憤所作”那段話不涵蓋了這一沿襲幾千年的、專制政體治下的、一切優(yōu)秀文人的“必然”命運呢?
“自信似云舒卷,心高與月徘徊”,這該是傳統(tǒng)文化大師們的精神寫照吧?然而云是白的,也可能是黑的,月有陰的,也可能有晴的。天際的云朵兒似乎“舒卷”自如,頭頂?shù)脑卵纼悍路稹芭腔病睙o羈,其實何曾有一時不受著“神秘”力量的幕后操縱呢?“通悉中西政治、社會之內(nèi)幕”的陳寅恪是知道這些的,因而安然承受了“天命”,在好友王國維之外,走通了另一條通向“天國”的世俗之路!文人豈能離得開“政治”呢?
標榜“超政治、純技術(shù)”如陳君寅恪者,一生的遭際足以說明一切了!幾千年來中國優(yōu)秀文人的命運如此一致而相近,說明了什么呢? 它恰恰說明,一個容納現(xiàn)代意義上的思想自由、學術(shù)自由、精神獨立、人身獨立的外界環(huán)境,是需要一代代的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去不斷力爭,通過法治加以獲致、確立和保障的!雖說它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努力過程,我們也絲毫不能放棄這個權(quán)利,“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對科學院的答復(fù)》)。
無論怎么說,有前者的“因”,才有如下的“果”:“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yōu)美之文學”(《論再生緣》);
“吾國近年之學術(shù),如考古歷史文藝及思想等,以世局激蕩及外緣薰習之故,咸有顯著之變遷。將來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斷論。惟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學術(shù)之復(fù)興,或新宋學之建立是已。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fù)振”(《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
終必復(fù)振!無論后人喜歡不喜歡,這就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強健的生命力所在!這也是每一位中國知識分子的“根”——惟一的“根”。
離了它,中國人誰也不會長大,無論你住在內(nèi)陸、香港、美國、法國還是西班牙。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