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友德:2008年2月的最后一天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2008年2月29日、星期五
又是一天要過去了。
又是一周要過去了。
又是一個月要過去了。
時間就是這樣走著,時代就是這樣變遷,我們就是這樣從童年、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
匆匆,就這樣過去了30年。
30年前的1978年,在這樣的一天,我還在一所初中的學校讀書,那是一所江蘇農(nóng)村的一所初級中學,卻有一個很有價值的校名,建設中學,14歲的我們正在那所叫建設的學校,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為國家的建設而讀書。
盡管當時并沒有非常明確的未來職業(yè)的規(guī)劃,但我要離開農(nóng)村到城市中的愿望是有的,這不僅因為外婆在城市中,每到放假的時候,當我到外婆家中,我遇到我的表兄弟們,我就感到農(nóng)村與城市的差距,盡管那是一座小城市,但在我們沒有大城市孩子的眼中,城市仍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吸引力。想想在1960年代初,母親為什么愿意嫁到農(nóng)村來,以至使我與我母親家族的孩子有了差別。
還由于與我一起長大的女孩隨著她的當教師的父母回到了城市,這使我們之間的差距一下因為戶口而拉大了。想想我的校長的孩子,我的同學,因為有城市戶口而受到女孩子的追求就使我認識到城市戶口的價值。
這是在1978年的這一時候,30年以后,當我回想起30年前的這一時候,社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今天下午,我應寶山區(qū)委組織部和宣傳部為寶山全區(qū)400多名社區(qū)和個村的基層干部講過去30年的時代變化時候,我忽然想起30年前我,想起中國社會所走過的不平凡的30年。
今天講座的主題是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我從原因,意義、內(nèi)容和行動等4個方面為他們講這一當下中國社會最關注的話題。這30年是每一個聽眾所共同經(jīng)歷的,共同努力的,巨大變化的30年。
我的視野是社會學的,社會學的視野是什么,從社會變遷、社會問題、社會認同、社會行動等方面對過去的30年進行講授,讓他們認識到我們怎樣走今后更長的中國社會發(fā)展之路。
發(fā)展是快速的,問題是必然的,面臨社會發(fā)展中的問題,我們要敢于面對,這是一個政黨和政府應該有的自信力。認識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對民生問題的重視是這一時代我們確定的一個新理念,民生問題的解決需要提升能力,但那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形成這樣的認識對全社會是必要的。我將這樣的觀點與聽眾分享,這是我在2008年2月的最后一天的勞動,而這樣的勞動是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這樣勞動的價值應該得到社會的承認。
(章友德: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系)
相關熱詞搜索:章友德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