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時語:奧運會、“藏獨”和文化自信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離北京夏季奧運尚有好幾個月,歐美各國借“西藏獨立”發(fā)起的抵制抗議活動,已經成為世界新聞熱點,也成為中國的國際公關難題。
這一發(fā)展其實不難逆料。十余年前,筆者就提出“離強合弱”是國際地緣政治中的永恒工具。自從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緊接著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慧眼獨具預見中國經濟起飛以來,美國對華政策明顯呈現“離強合弱”趨向,“臺獨”、“藏獨”、“疆獨”等分離主義運動同時明顯升溫,絕非偶然巧合。
早在北京獲得奧運主辦權時,有識之士就預見此事難免成為分離主義運動的良機。只是阿扁政權實在不成氣候,淡化了臺海危機。而憑借回教極端主義的“疆獨”,在歐美“反恐”大潮下難展拳腳。中情局長期扶持資助的“藏獨”此時發(fā)難,再自然不過。
但是不能不看到,歐美新近的“藏獨”風潮是朝野大合唱,再是指責西方傳媒“片面不實”的渲染報道甚至煽風點火,也無法忽視“藏獨”運動在歐美社會的“群眾基礎”,通過其“公民社會”機制,而造成很大的聲勢。
引起中國民族主義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事態(tài)引起海內外中國民族主義反彈,已經引起不少歐美上層精英的反思,認識到西方這一“藏獨”題目會弄巧成拙!都~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分析評論之外,著名荷蘭裔英語作家布魯瑪(Ian Buruma)在英國《衛(wèi)報》上特地引用蔣介石1946年強調藏族是中國人的講話,指出無論誰贏得國共內戰(zhàn),中國都必然會收回對藏主權。
布魯瑪顯然不知道,中共進軍西藏時的前進基地——青海玉樹機場,正是抗戰(zhàn)時期蔣介石下令青;刈孱I袖馬步芳修建以震懾“藏獨”。拉薩騷亂時回族群眾慘遭暴虐,豈徒然哉。
從布什總統(tǒng)本人的態(tài)度,到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15日公開反對借人權問題抵制北京奧運,可以看出歐美上層精英已經在“藏獨”課題上出現“不為已甚”的審慎態(tài)度。
但是“藏獨”在歐美民間的“群眾基礎”,看來卻不會“善甘罷休”。這里深刻的時代背景,便是經濟全球化、現代科技沖擊、產業(yè)重組以及其他社會演變,正在威脅到歐美大量中下階層的現有生活方式和水準。
在美國,次貸危機和房產泡沫的破滅,表明建立在雙重赤字和負儲蓄率上的高消費社會難以為繼,同時美國破天荒地出現新一代人口平均教育程度低于上一代的現象,大量下一代人口面臨生活水平低于父母的前景。
在歐洲,現有高福利制度在經濟全球化大勢下缺乏競爭能力,而慣于高福利的歐洲公眾,又不愿面對要多出力少享受的痛苦經濟改革,再加上人口老化,歐洲現有生活水平和方式的可持續(xù)性大成問題。
總之,歐美公眾都面臨嚴重的經濟自信心危機,從本地“非法移民”,到亞洲的“非我族類”,自然而然成為政治上的替罪羊。在美國,如《紐約時報》新近評論,盡管經濟學家指出兩極分化與移民、外貿的關系很小,民主黨政客還是盯住外貿不放,而共和黨基層則始終仇視“非法移民”。在歐洲,意大利右翼領袖貝盧斯科尼拉攏反移民黨派新近在大選中獲勝,以及近年來西班牙等地焚燒中國商品事件,都是歐洲經濟自信心下降卻尋找外部替罪羊的明顯例證。
與此同時,西方社會強烈的文化優(yōu)越感和自信心,卻依然強盛,尤其是看到既“不民主”,又“缺乏人權”的中國,經濟實力卻高速上升,不僅要趕上既“民主”又“尊重人權”的西方,更危及到西方人口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簡直是當今世界最“沒有天理”的現象,再加媒體“引導”,難免義憤填膺。
中國文化自信心不振
中國近年來的發(fā)展,卻正好相反,在經濟自信心上升的同時,文化自信心卻始終不振。筆者無意對舉辦奧運會表示異議,但是以奧運會來“聲張國威”,說到底是按照西方的文化架構運作,走的是日本和韓國的老路,以西方文化的認可,來獲得自身的虛榮。
其實西方奧運會的商業(yè)化,尤其是允許身為千萬富翁的美國職業(yè)球員參賽,以及美國新近的奧運金牌服用生長激素的丑聞,早已使奧運會喪失了原有的道德光環(huán)。
根據《紐約時報》,即使在自詡“脫亞入歐”的日本,人口中基督徒的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一。而中國的基督徒人口卻向曾經亡國半個世紀的韓國看齊,這是文化自信心軟弱的無情標志。
以筆者之見,“藏獨”勢力抵制北京奧運的國際事件,提醒中國在經濟發(fā)展之外,提高文化自信是當務之急。其他不說,高度的文化自信,正是清代治理西藏的成功經驗。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聯合早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