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契約論的道德思想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 由霍布斯最早提出的社會契約思想不僅有深刻的政治學意義,更是極具啟示意義的道德理論。社會契約論考認為,道德原則是被某些社會群體通過協(xié)議制作出來的,而不是被發(fā)現(xiàn)出來的;道德原則的目的是維護和促進每個社會成員的合法利益。以人性為出發(fā)點的契約論思想具有一些很有說服力的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著難以回避的問題。其對當今時代的意義在于,給予人們關于如何追求自我福利、怎樣對待公共利益及立國立法精神方面的有益啟示。
關鍵詞 霍布斯 社會契約 道德 公平 正義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j.cnki.1009-0592.2016.12.280
社會契約的觀點最早是由霍布斯從政治層面提出來的,其支持者還包括洛克、盧梭和康德。社會契約論者認為,政府的合法性和權威來自人民的同意,是契約或協(xié)議的結果。社會契約思想不僅有深刻的政治學意義,更是極具啟示意義的規(guī)范倫理學理論。在當代,契約論理論趨向于兩條發(fā)展路線,一條是沿襲霍布斯傳統(tǒng)發(fā)展契約理論,另一條是沿著康德傳統(tǒng)發(fā)展深化契約理論。本文重點討論經(jīng)典契約論道德理論的論證、優(yōu)點、挑戰(zhàn)及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啟示。
一、契約論道德思想內在理路
契約論者持這樣的觀點:道德原則是社會群體為保障個人合法利益而協(xié)議制作出來的,而非自然存在于社會中。經(jīng)典社會契約理論的建構主要依賴于“自然狀態(tài)”概念和對契約合理性及動機的描述;舨妓拐J為,處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類生活物資匱乏,人們?yōu)榱松婧屠婧翢o節(jié)制的對彼此進行巧取豪奪,人們每天都生活在不安之中,時時需要自我防護。長此以往,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擺脫可怕的爭斗與混亂,人們漸漸意識到彼此之間達成協(xié)議以約束人們的自然傾向行為會比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生存狀態(tài)安全或更好。這些協(xié)議或規(guī)則需要某些人的守護與管理,這就是政府最原初的意義所在。經(jīng)過人民同意建立起來的政府的作用在于維護規(guī)則,懲罰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保障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若政府違背了它成立的初衷,人民就有權推翻它。在社會契約中,既出現(xiàn)有權威的第三方,又不失制約與平衡關系。
社會契約理論以對人性的考察和分析為基礎,所以,在此之上的道德和規(guī)則的內容都與其對人性的理解密切相關;舨妓箤θ诵缘睦斫獠⒉皇謽酚^,他認為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對人就像狼對狼”,人們生活著要時刻自我維護。盧梭則在人性本善的基礎上設定自然狀態(tài),人可以節(jié)制的追求自我利益,但當理性成為人性中主導地位的原則時,人與人之間不再平等,最終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全面異化。社會契約正是用來改變這種異化的,“要尋找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wèi)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并且由于這一結合而使得每一個與全體相聯(lián)結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边@就是社會契約的根本目的與期望狀態(tài),即對每個人利益的維護與社會秩序的建立,消除理性的異化,盧梭把“自由的要求與正義的要求調和起來,把權利的要求與自我利益的要求調和起來”。盧梭關注的不僅僅是秩序與利益,還有對正義與自由的向往,這是對更高層次價值的追求。
不同的契約論者從不同的人性觀點出發(fā),建構不同的契約道德思想,但總體上“社會契約理論具有三個核心概念:自然狀態(tài)、公民社會、自然法和自然權利帕。自然狀態(tài)不是人生存應有的狀態(tài),人必須超越自然狀態(tài)。理性使人懂得保全自我、財產(chǎn),意識到人應該以相對和平取代戰(zhàn)爭,以協(xié)議取代豪奪!捌跫s是人們開始共享社會準則的一種‘自然法’!鄙鐣跫s論者假定的人性概念決定了自然狀態(tài)的樣式,人們常常是為了自然權利建立契約,脫離自然狀態(tài)。一個說明人們需要擺脫獨立行動,達成契約的例子即是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中,人們的利益既受到自己行為的影響,也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而且如果每個人都只顧及自己的利益,他會過的更差。囚徒困境讓人們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如果每個人都能運用理性,合理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在某些情況下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利益,那么人們的長遠利益就更容易得到保障。契約論就是這種訴諸人性與理性來建立契約道德的理論,它是人們認識到合作與理性的重要性后提出的社會生存法則。
二、契約論道德思想的優(yōu)點
基于人性對自然權利的欲求而建立的契約論道德理論有一些很明顯的說服力。首先,契約論的道德理論沒有預設形而上的關于“好”、“善”的概念。人類的好生活是可以用合作的方式來達到的,人們每日求索已然在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好生活并不像遙不可及的星星只能引領人們,卻無法企及。人的一切行為的出發(fā)點被設想為人們對自我利益的維護,使得契約論道德思想擺脫了道德是否具有客觀基礎的追問。從人性角度分析人們的行為動機與目的,人的行為便有了自然人權的庇佑。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在長期爭斗中,人們會發(fā)現(xiàn)建立社會生活秩序對于維護長遠利益的必要性。而后人們會去約定道德規(guī)范,會在公共生活中尋求秩序與正義。
其次,合作互惠是其核心理念。人們因想擺脫無休止的征戰(zhàn)而建立契約,但如果大家并不遵守契約,不愿犧牲自己的任何利益,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別人的權益,“這樣一來,人們便會仍舊處在戰(zhàn)爭狀態(tài)當中,這跟首要的和基本的自然法所主張的尋求和平便會背道而馳!焙献骰セ莸睦砟钍蛊渚哂鞋F(xiàn)實需要的支持。在霍布斯看來,在國家出現(xiàn)以前,人處于一種純粹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彼此孤立。在這樣的系統(tǒng)中,人的基本動機與目標就是通過不斷滿足生存需要的方式來自我保存。長期爭斗給人的啟示即是彼此合作比獨立行動過得更好,合作互惠是這一啟示的現(xiàn)實結果?梢哉f,契約論是人們長期生活實踐總結的成果,它為人們提供了—種相互支持、彼此合作、以求互惠共贏的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向文明邁進的重要推手。
三、契約論道德理論的挑戰(zhàn)
契約論道德理論為人們追求自我利益提供了人性上的辯護,找到了解決和預防沖突的途徑,但也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問題。
首先,從直覺和經(jīng)驗的角度預設自然狀態(tài)下人都是利己的。霍布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狀態(tài)是以人人都只為自己,獨立行動為假設的。但這種假設的說服力不能取得有力的支撐。人性是復雜的,人的行為取向更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建立在預設基礎上的理論的基底是不牢固的,人們能從經(jīng)驗的角度認定它的某些合理成分,但卻很難用嚴密的推理把它系統(tǒng)的論證出來。這是其難以證實也難以證偽的原因。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