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嘗試法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模型
發(fā)布時間:2018-07-01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內容摘要:嘗試教學法是邱學華先生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的探索,以及在與國外先進教學方法的對比中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習,然后老師再進行講解,F(xiàn)以《送友人》[1]、《醉翁亭記》[2]為例,對中學古詩文教學從朗讀、解釋與賞析三個方面構建嘗試教學法應用模型。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 中學古詩文 應用模型
按現(xiàn)代人的理解,嘗試是一個復合詞,由“嘗”和“試”兩個字組成。“嘗”乃探測問題的難易;“試”乃探測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有效性。[3]所以嘗試是對問題的一種探測活動,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嘗試法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運用得并不廣泛。在邱學華及其他研究人員的著作和論文中,絕大部分也是針對理科教學的,特別是數(shù)學。而根據(jù)調查實踐,嘗試教學法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是可以構建一個應用模型的。
一.在嘗試朗讀中把握情感
朗讀是古詩文教學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傳統(tǒng)意義上的朗讀法為教師范讀后學生齊讀,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并不能很好的達到預期朗讀教學效果。而通過嘗試朗讀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情感。
1.《送友人》的嘗試朗讀教學
在教學李白的《送友人》時,教師在導入部分引入詩人的另一首相似作品《贈汪倫》,讓學生齊讀并回憶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用此詩的思想感情嘗試朗讀新詩《送友人》,并給予鼓勵。緊接著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進行范讀后讓學生再次嘗試朗讀,嘗試解決問題。這時,教師讓學生討論這首詩的多種思想感情,有學生說這首詩表達了憂傷的情感,有學生認為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有的說這首詩充滿了對友人命運的擔憂。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并給予肯定。
2.《醉翁亭記》的嘗試朗讀教學
在教學《醉翁亭記》時,教師通過導入現(xiàn)代散文《荷塘月色》,讓學生回憶朱自清通過寫景抒發(fā)的閑適之情,后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嘗試朗讀《醉翁亭記》,并給予鼓勵。接著讓學生對朗讀效果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選擇某一段落進行范讀,其后,學生根據(jù)范讀挑選段落再次嘗試朗讀。這時,教師讓學生討論這篇散文的文眼,學生紛紛指出“樂”字是全文的中心。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給予肯定,為進一步學習這篇散文奠定基礎。
總之,通過讓學生多次嘗試朗讀,達到了預計教學目的,教學效果顯著。
3.嘗試朗讀教學的應用模型
由上面兩篇詩文的案例可以得出,運用嘗試教學法進行朗讀指導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二.在嘗試解釋中感知文本
疏通文意是中學古詩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以往古詩文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聽記重點字詞的意思,并沒有真正掌握,對文本內容一知半解,導致在練習中不能舉一反三。而學生通過在嘗試解釋中感知文本,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1.《送友人》的嘗試解釋教學
在教學《送友人》時,教師先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查閱工具書疏通生字詞嘗試解釋,把握詩意。其后,教師挑選詩中重點字詞,例如:“郭”、“浮云”、“蕭蕭”等,給出已學過的詩句,如:“水村山郭酒旗風”、“不畏浮云遮望眼”等,讓學生回憶這些字詞在詩中的意思,由此遷移至《送友人》中。在此基礎上,學生再次嘗試解釋詩意,教師指導討論并給予總結評價。
2.《醉翁亭記》的嘗試解釋教學
在教學《醉翁亭記》時,教師讓學生借助文下注釋或工具書,將文中不認識的字詞進行標注,嘗試解釋。此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選擇重點字詞,例如:“環(huán)滁皆山也”中的“也”字、“飲少輒醉”中的“輒”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的“之”、“佳木秀而繁陰”中的“秀”字等,給出已學過的文言文中的句子,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中的“也”字、“造飲輒盡”中的“輒”字、“執(zhí)策而臨之”中的“之”字,讓學生回憶并解釋,由此再次嘗試解釋全文,教師再針對有歧義的字詞組織討論。
3.嘗試解釋教學的應用模型
三.在嘗試賞析中品味主旨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解讀古典詩詞,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聽眾甚至感到厭倦乏味,賞析能力也并未得到提高。而通過嘗試賞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1.《送友人》的嘗試賞析教學
在教學《送友人》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品味藝術特色,學生挑選出自己認為好的詩句,從寫景和抒情兩個方面嘗試品味賞析,例如:學生選擇“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指出首聯(lián)寫景運用對偶句,描摹出一幅遼闊的圖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并進一步完善,指出雖未見“送別”二字卻飽含依依惜別之情。此外,還有學生選擇“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句,提出尾聯(lián)抒情運用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友人的不舍。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這是化用古典詩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烘托出繾綣情誼。
最后,教師進行拓展延伸,選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進行比較賞析,讓學生嘗試從情感方面比較這兩首詩的異同,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
2.《醉翁亭記》的嘗試賞析教學
在教學《醉翁亭記》時,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解讀“樂”字的內涵,并說明依據(jù)。有學生指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體現(xiàn)了山水之樂;有的回答“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體現(xiàn)了宴酣之樂……教師進一步補充并總結出全文主旨,全文十個樂字表現(xiàn)了歐陽修與民同樂、樂人之樂的思想。
最后,教師選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從寫景藝術和思想感情兩方面嘗試比較賞析。
3.嘗試賞析教學的應用模型
總之,嘗試教學法繼承了我國古代的這種優(yōu)秀教學傳統(tǒng),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由學生去嘗試理解教材,經(jīng)過頭腦的思考,產生疑問,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尋求答案。[4]通過構建嘗試法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模型,可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頁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頁
[3]邱學華《嘗試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頁
[4]顧明遠《邱學華的“嘗試教學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頁
項目: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
。ㄗ髡呓榻B:沈欣怡,常熟理工學院中文系學生;曹潔,常熟理工學院中文系學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