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部制”改革提速]地方大部制改革2018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8月25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中央編委委員馬凱在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將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概括為四個方面:轉變職能、優(yōu)化結構、強化責任、嚴控編制。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隨著此前中央各部門“三定”(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規(guī)定陸續(xù)出臺,國務院機構改革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地方政府機構改革需要適時跟進。
◆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重點
有關專家分析,此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首要側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增強地方提供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能力。
首先,馬凱指出,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職能,并要求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
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吳江認為,這是要求地方政府職能轉變與中央保持同步。其內涵之一,是要地方政府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更好地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公民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
北京大學地方政府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彭真懷認為,上述內容,對地方政府在職能轉變過程中的制度創(chuàng)新是一種鼓勵。
吳江特別提醒,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切忌簡單化,切忌職能轉變上下一般粗,機構設置上下一定對口。要突出不同層級政府履行職責的重點,形成各級政府職能相互銜接、分工合理的職能體系。不同層級政府職能的差異性,要求通過改革有的職能要弱化,有的職能必須加強,對于基層政府特別需要加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
其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分析,政府職能包括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四個方面,這主要是針對中央政府而言,對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市級以下政府來說,經濟調節(jié)與市場監(jiān)管的職能幾乎不存在,但大部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都由地方政府直接提供。
專家指出,突出各層級政府履行職責的重點,具體來說,是要更加有效地貫徹實施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本地區(qū)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強化執(zhí)行和執(zhí)法監(jiān)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fā)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
吳江認為,地方政府在強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同時,省、市、縣、鄉(xiāng)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責要點也被進一步厘清:省級重在統籌和調控,市縣鄉(xiāng)重在提供具體的管理和服務。
彭真懷說,未來地方可能出現這樣的模式:省級政府負責統籌安排,將中央政策具體化;市級政府強化對城市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縣鄉(xiāng)級政府強化對城鎮(zhèn)、農村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依照目前的財稅體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大部分財政支出由地方政府承擔,對部分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縣鄉(xiāng)級政府已經造成很大壓力。竹立家認為,如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職能,需要考慮調整財政轉移的方向和力度,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財權、事權,這也有可能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明確要求探索“大部制”
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階段性任務的完成,各地政府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專家介紹,除少數試點地區(qū)外,中央已統籌的部門,在大多數地方仍然分立兩家,給實際工作中的政策落實造成一定的困擾,因此地方銜接中央“大部制”需盡快推進。
其實“大部制”改革也有強化政府責任的內涵。對此,馬凱指出,此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要著力解決職責交叉、權責脫節(jié)等突出問題,不斷健全部門協作機制,積極探索明確和強化責任的途徑及方法。
吳江說,目前地方各層級普遍存在責權不統一的“條塊”矛盾現象:權力都被條條收上去,責任都被塊塊背著,地方政府越往下越不完整,特別是基層政府,真正有權有責的很少。這種權責脫節(jié)導致了“扯皮”現象。
地方政府各部門間的職責交叉重疊,條塊分割嚴重,經常是一件事幾家管,直接影響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比如,城市管理非常講究發(fā)揮整體功能,交通道路等公共服務本身是一個大網絡,不宜人為分割。數年前,北京一場規(guī)模不大的雪導致整個城市交通癱瘓,原因之一是部門分割導致交通道路管理不力。
吳江提醒,在各地方進行改革探索的過程中,須警惕“工具理性”的誤導。比如,績效考核、問責制等管理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轉變政府職能,下放管理權限,提高政府公信力,但有的卻借改革之名為本部門擴權爭利,考核評比滿天飛,基層苦不堪言,有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大目標。因此,他認為,要避免類似問題再現,需盡快將部門間的權責關系予以法制化。
◆依法探索“省直管縣”
在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將繼續(xù)被探索推進。有關專家認為,“省直管縣”可以降低行政成本、理順權責關系、提高行政效能,有助于地方政府加快職能轉變。
竹立家說,我國現行的五級行政管理體制層級較多,行政成本大,政府“管理鏈”過長。其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公共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難以準確落實,層層過濾形成“漏斗效應”,中央政府的方針政策越是到基層政府,就越是變形走樣,財政轉移支付經常不能到位、被挪作它用,影響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推行“省直管縣”,能夠壓縮市一級的機構編制,把更多財政支出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去,同時減少不同層級部門間的職責交叉、權責脫節(jié)問題。彭真懷認為,“省直管縣”模式可以在此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
。ā锻沸侣勚芸2008年第35期,作者為該刊記者。標題有改動)
相關熱詞搜索:大部 提速 改革 地方“大部制”改革提速 中國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方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