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法國薩科齊 法國開啟薩科齊時代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在今年5月6日舉行的法國總統(tǒng)選舉第二輪投票中,薩科齊以53%的得票率戰(zhàn)勝羅亞爾,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六任總統(tǒng)。5月16日,薩科齊與希拉克在愛麗舍宮舉行權力交接儀式,正式走馬上任。
雄心勃勃 終成正果
“我不是想當總統(tǒng),我是一定要當總統(tǒng)”。這個22歲成為市議員、28歲做市長、33歲當選國民議會議員、38歲起先后任政府預算部長、經濟、財政和工業(yè)部長及內政部長等要職的年輕政治家,具有非凡的勇氣和遠大的抱負。
從2002年出任法國內政部長時,薩科齊就已經開始為5年后的總統(tǒng)選舉進行準備了。從個人形象、執(zhí)政風格到競選策略等,準備工作做得非常細致充分。兩年內政部長位置上的歷練更讓薩科齊成為法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直言不諱、銳意進取和對犯罪行為的鐵碗手段使他贏得了許多普通民眾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他是法國自“戴高樂以來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這奠定了他贏得選舉的民意基礎。他曾放出豪言:沒有任何事、任何人能阻止我堅持到底,阻止我參加2007年的“約會”。
在競選過程中,薩科齊成熟的競選策略和競選綱領是贏得選舉的重要保證。他始終堅持穩(wěn)定的競選綱領,在具體問題上表態(tài)前后一致,贏得了選民的信賴。他提出的競選綱領,對重視社會福利制度的法國傳統(tǒng)執(zhí)政綱領發(fā)出挑戰(zhàn),在打擊犯罪、移民和國家安全問題上十分強硬。在法國社會“向右轉”的背景下,薩科齊這種大膽的競選綱領贏得了法國社會右翼主流的支持。與此同時,在就業(yè)、促進經濟增長、歐洲一體化等議題上,他則順應法國民意,奉行中間立場,盡可能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薩科齊敢說敢做的直率風格,盡管讓人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在法國當前的“亂局”中,卻迎合了許多人的心理需求,他們都期待一個強有力的政治家改變法國社會的現(xiàn)狀,激發(fā)法國的活力,恢復法國的榮耀與地位,這是薩科齊贏得選舉的根本原因。
此次大選是法民眾最為關注、投票最積極的一屆,高達86%的投票率刷新了法國的民主政治記錄。薩科齊的當選表明人們對于這位平民出身的小個子政治家重振法國經濟、帶領法國走出低谷、重振大國雄風寄予厚望。這個匈牙利移民的兒子終于登上了法國政治舞臺的中心,開始施展他的遠大政治抱負。
組建政府 推行改革
薩科齊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稱,他是全法國人民的總統(tǒng),他將團結法國人民,以人民的名義推動改革和進步。
薩科齊具有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面對全球化對法國的沖擊、法國所處安全環(huán)境的變化,薩科齊主張建立“強大的國家,強大而和諧的社會,強大的集體認同”來應對挑戰(zhàn)。他對英美的自由經濟政策很感興趣,決心在法國大力推行,以提高法國企業(yè)的競爭力;他決心改革當前法國的稅收制度,降低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為了使國家的管理更加高效、民主,他力主進行政體改革,改革國家體制,修改憲法,將總統(tǒng)任期限制在兩屆,在立法和監(jiān)督政府方面給議會更大的權力;改革社會決策模式,擴大民主參與,促進社會對話。在移民與安全政策上,他主張一方面給予現(xiàn)有移民更多培訓,促其盡快融入法國社會中,另一方面采取強硬政策,實行“選擇性移民”,加強移民對法國的國家認同。薩科齊新政府的移民與國民屬性部是一個全新的政府大部,集成了原先內政、社會事務和外交等部門分別負責的移民、社會救濟和發(fā)展援助事務,已經體現(xiàn)了薩科齊移民政策的思路。
不過薩科齊將要進行的改革都是針對法國長期沿襲、積重難返的弊病,從密特朗到希拉克都希望通過改革有所作為,但最后都因阻力過大而不了了之。薩科齊要想順利推行其改革計劃,除了堅定的改革決心、大膽的改革計劃,還需要謹慎而富于技巧的改革策略。5月18日,薩科齊組建了新政府。他任命菲永為新總理,在政府15名部長中,除執(zhí)政的人民運動聯(lián)盟的成員外,還吸收了社會黨和法國民主聯(lián)盟的成員。新政府的組建體現(xiàn)了薩科齊“社會變革”和“社會團結”的雙重理念。一方面,他啟用勇于改革和善于與外界溝通的菲永擔任總理,以推行自己的改革計劃;另一方面將中、左力量吸納進來,展示“團結”、“開放”的政治形象,可以減少未來改革過程中來自其他陣營的阻力。薩科齊此舉也對主要反對黨社會黨造成沖擊,給人民運動聯(lián)盟在6月份的議會選舉中加分,以在議會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shù),確保今后順利推行多項經濟社會改革。
走薩氏外交路線
據(jù)媒體報道,薩科齊有意加強總統(tǒng)外交權力,力圖在外交上有所建樹。作為新戴高樂主義者,薩科齊不會對希拉克時代的外交改弦更張,但也將有所取舍。薩科齊對法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有自己的看法,他的外交政策既要參考希拉克的“成功經驗”,又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對外交布局進行一定調整。
歐洲政策依然會是法國外交的根基。但與希拉克不同的是,薩科齊主張歐盟設立邊界,使歐盟不被無限制的擴大所累,反對土耳其入盟,提議建立“地中海聯(lián)盟”來加強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的聯(lián)系。他主張加強歐盟在面對全球經濟競爭方面的保護功能。在移民政策上,他要求歐盟各成員國協(xié)調立場,采取共同政策,不能各行其是。薩科齊持“親美”立場,他認為法美交惡對法國、對世界的利益多有不利。他曾在美國發(fā)表演說稱:我重視法美關系人所共知,在法國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評。但我不是懦夫,我為法美友誼感到驕傲。當選后,他強調法國是美國可依靠的朋友。盡管如此,以薩科齊的執(zhí)政風格,他不會對美“言聽計從”,而且從法美關系長期的歷史看,法美兩國本質上不會親密無間,在歐盟、北約、全球化、氣候與環(huán)境變化等問題上,二者不會輕易對彼此讓步。在與俄羅斯關系問題上,薩科齊態(tài)度明顯冷淡。他批評俄羅斯的車臣政策及俄“企圖染指”法戰(zhàn)略工業(yè)部門的行為,他還明確指出,法俄領導人之間的“私交”應該被淡化。種種跡象表明,在對俄問題上,薩科齊已基本背離希拉克。
薩科齊入主愛麗舍宮幾個小時之后,就迅速訪問了德國,成功塑造了法德密切合作,帶領歐盟走出憲法危機的姿態(tài)。隨著布萊爾即將交權于布朗,歐洲正在迎來以薩科齊、默克爾和布朗為代表的新“三劍客”時代。
中法關系:無懸念 有期待
希拉克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在他擔任法國總統(tǒng)12年間,始終從戰(zhàn)略高度看待和處理中法關系,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支持中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積極推動雙邊務實合作,加強與中國在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的協(xié)商與協(xié)調。中法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中法關系已成為不同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和發(fā)展水平的國家間相互尊重、友好相處、互利合作的典范。希拉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癡迷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領導人無法企及的。在這一點上,薩科齊無法與之相比。不過薩科齊對中國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他曾三度訪華。1995年,在他政治生涯陷入低谷時,中國邀其訪華,給予他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亦屢屢提及此訪。2004年訪華時,得到了胡錦濤主席的親自接見,他銘記至今。在競選過程中,面對其他候選人聲稱要“抵制北京奧運會”的言論,薩科齊予以堅決回擊,并稱只要中國邀請,他一定會出現(xiàn)在奧運會開幕式現(xiàn)場。
不過,一段時間以來他的涉華言論表明,執(zhí)政初期,薩科齊的對華政策將呈現(xiàn)兩面性。他認識到法中關系全面發(fā)展不可逆轉,同時也基于“人權準則”,對中國提出批評。他曾經在2006年提出了對華政策三原則:人權原則、貿易互惠、經濟合作。在人權問題上,他強調“不會為了合同而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在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問題上,他主張“與中國在人權領域的進步掛鉤”;在經貿問題上,他主張?zhí)岣邔χ袊摹碍h(huán)境與社會標準”,稱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環(huán)境保護和貿易公平問題上必須遵守國際規(guī)則等等?梢,在薩科齊執(zhí)政初期,中法的摩擦不會減少。但從長期看,奉行實用主義,以振興法國經濟為出發(fā)點的薩科齊,不大可能改變中法兩國的傳統(tǒng)友好關系,對華理性務實的一面將占上風。他曾明確表示法中關系最優(yōu)先考慮的是“力量對比”,強調中國已成為真正的強國,任何國家在與中國的對話中都必須“持尊重的態(tài)度”。他還多次強調,“中國是法國和歐洲的首要伙伴”,“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態(tài)度對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有關鍵影響”,法國應與中國在國際問題上進一步加強合作。隨著薩執(zhí)政時間的累積,外交經驗的增加及與中國交往的增多,薩對中國的態(tài)度將更趨理性和務實。
隨著希拉克的背影漸行漸遠,法國開始了薩科齊時代。人們都在關注這個新總統(tǒng)將如何譜寫法國的新歷史。在全世界希冀的目光中,希望法國未來的路越走越寬,中法關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熱詞搜索:法國 開啟 時代 法國開啟薩科齊時代 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老婆 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訪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