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芯構造 無印良品_無印良品,無不是空,是包容
發(fā)布時間:2020-03-2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39人的My Bag”單元,無印良品邀集了深澤直人、隈研吾、原研哉、須藤玲子、艾未未、張永和、劉索拉等中外藝術家,在空白帆布袋上進行創(chuàng)作。 家具中,最難做和最容易做的,都是椅子。無印良品提倡的生活,從椅子開始。
艾未未還是艾未未,即使和無印良品合作,也要帶上一只“草泥馬”。
無印良品展出的,無一例外,都是生活小物。看到它們,你會更愛惜自己的生活嗎?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jiān)原研哉說:我是一個設計師,可是設計師不代表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而是一個抱持設計概念來過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你也許不是一個設計師,但假如你同意,我們的生活不該是千篇一律的,我們不該被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所消磨,也許,這就是無印良品為你存在了三十年的理由。
這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展覽。沙發(fā)、桌子、椅子、筆、鍋蓋、計算器、收音機、T恤、襯衣、燈……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在無印良品店堂里層層堆疊、等待被購買的物件,此刻一律安靜地出現在雪白的展墻上,不再與價格標簽相伴。5月1日,無印良品設計顧問深澤直人在展覽開幕時做了一個設計講座。講座結束后,他被手持各種無印良品商品的觀眾和粉絲們團團圍住。這位日本設計名家不斷簽名直到手軟,抓住空隙向助手和記者疑惑地發(fā)問:“難道我在中國,真的這么有名嗎?”
這樣就好嗎?這樣就好。
第一眼印象:展覽場內的色調在黑、白與不同程度的灰之間游移。但千萬別被無印良品低調而簡樸的外表所迷惑,只要投去足夠細致的第二眼,你就會發(fā)現更多。就拿這個純黑色的充電收音機為例,它雖然其貌不揚,但卻因為可以用手搖充電而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它可以當做手機的充電器,可以當手電筒,可以充當警笛,在某些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下,說不定還可以救人一命。又比如深澤直人設計的拉線式CD播放器:從外形看,它與排風扇頗為相似。它給人一種錯覺,就好像只要聽著CD機里播放的音樂,就會有清風拂過似的。它讓人的感覺變得敏銳,同時又在商品和設計之間建立了微妙的聯系。
從無印良品創(chuàng)立至今,類似的創(chuàng)意和發(fā)明已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超過7500項之多,本次展覽展出的雖只是冰山一角,但依舊不難聞見撲面而來的創(chuàng)意氣息――在傘柄的位置開了一個孔而變得獨一無二的、不再容易被拿錯的雨傘;在鍋蓋內側設置了不同高度的內圈,因此可以與五種不同大小的鍋口吻合的多用鍋蓋;同一把柄可接駁六種不同工具的清潔用品套餐;可以完美貼住腳跟的直角襪;在沸點較低的真空環(huán)境下油炸而得以保持原味的蘋果片……都是對日常物件所作的極小改變,但正是這些微小的改變,在日積月累中建構了無印良品的歷史。一如展覽前言中所言,“我們生產的產品雖然簡潔樸素,但并不只是單純地將普通的產品簡單化。我們不斷地注視、觀察諸如起床、刷牙、吃早餐這種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片斷,努力積累著哪怕一丁點兒可以加入其中的新鮮創(chuàng)意。積累后又推翻,然后再積累……”
1980年,田中一光創(chuàng)立無印良品,之前無印良品設計和營銷團隊曾經反復地開會,研究商品的設計風格、客戶群又該如何定位,甚至連品牌的名字都遲遲不能決定。當時的日本,已經是發(fā)達國家,各類商品從種類到風格已經是應有盡有,甚至超出人們的需求。最后,當家人拍板:“就做讓家庭主婦使用起來最趁手的生活產品好了。名字有沒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東西一定要好用!
或許可以從無印良品對于品質的定位――“這樣就好”――之中更好地理解其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價值觀。這短短四個字既呈現了東方式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包容一切的價值觀,又在話語間暗示著些許不滿足,仿佛在等待無印良品再冒出一個個新鮮創(chuàng)意,來將這些不滿足逐步消弭!耙驗橛猩,所以有無印良品!”這是展墻上的唯一一個感嘆號。
究竟是怎樣的無?
極簡主義、樸素、簡約、環(huán)保……這些概念的集聚之處,便是無印良品之“無”!盁o印良品”這一名稱,最初是由撰稿人日暮真三提出、創(chuàng)始人田中一光最終確定的!盁o”不僅指空無一物,而且是包容,是可能性。
無印良品深受極簡主義的影響,不但造型簡潔樸素,連包裝袋選用的都是環(huán)保的無漂白紙。它提出“世界合理價值”,倡導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實踐,力圖在倫理和經濟之間取得平衡,而非一意追求經濟利益。這種主張與“這樣就好”的品質定位,及日后興起的環(huán)保、LOHAS等風潮一脈相承,皆貫穿著東西結合的、天地和諧的價值觀。最極端的例子:無印良品甚至不在廣告中使用任何廣告語,而只用自己的品牌名作為唯一的宣傳語――這恰恰包容了各種熱愛無印良品的消費者彼此各異的理由――有人喜歡其設計簡練,有人看中其合理的價格,有人則覺得穿無印良品的衣服比較容易搭配……無印良品的廣告并不刻意強調其中任何一點,而只在簡單的畫面中直接展示商品本身。于是這“沉默”便成了消費者的想象空間,而又有什么能敵得過想象呢?
“無”之多元解讀的可能性使人們得以寄托各自的期待,也使“無中生有”成為可能。如同國畫里的“留白”,或者極簡主義所倡導的“少就是多”?站褪且粋容器,包容著所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這留白也是一種邀請,邀請消費者投入自己的想象和期待,避免了信息傳達過程中的單向度。在本次無印良品展上,觀眾也可以在二樓店鋪中買到各種大小的空白帆布袋,并用店鋪提供的水筆及字母圖章進行DIY創(chuàng)作。
所有的風景都屬于天空
本次無印良品展的一個有趣之處是,除了一樓大堂里的主展館,展覽的部分內容是在萬象城二樓店堂中央展出的。那里究竟是商店還是美術館?是作品還是產品?空間的雙重用途似乎在向每一位消費者提問。
我們不妨從攝影師藤井保提出的“地平線”的概念說起!暗仄骄之上空無一物,但又蘊涵所有。因為從地平線出發(fā),可以看到天地間所有的景象,人與地球的關系也得到了一個趨于極致的體現!(P120,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為了尋找完美的地平線,攝影師遠赴南美洲玻利維亞中部的一處鹽湖,原研哉這樣描寫道:“在這個地區(qū),似乎有兩個天空,地平線就是它們的分界線。所有的風景都屬于天空。”或許用這段描述來回答藝術與商業(yè)的分野非常恰當:在無印良品的世界里,藝術和商業(yè)就是那兩個彼此映照的天空。
在本次無印良品展的“39人的My Bag”單元,無印良品邀集了深澤直人、隈研吾、原研哉、須藤玲子、艾未未、張永和、劉索拉等中外藝術家,在空白帆布袋上進行創(chuàng)作,亦是對于“空”之概念及商業(yè)與藝術交融的一次成功演繹。藝術家們有的把無印良品的招牌設計――便簽條、傘柄、延長電線等搬上帆布袋;有的則著力于刻畫自我的內心世界,如劉索拉的音符和艾未未那意味深長的不知名動物;還有一些藝術家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展現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幽默感。
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消費者也可以是藝術家,商品也可以是藝術品,商店也可以是藝術館。原研哉曾經說,對于消費者而言,無印良品不僅好用,最重要的是它們始終試圖“觸發(fā)出一種新的生活意識,這種生活意識最終啟發(fā)人們去追求更為完美的生活方式”。在無印良品擁有兩個天空的世界里,生活便是“無中生有”,而所有的風景都屬于天空,屬于包容一切、蘊藏著無盡豐富可能性的天空。
相關熱詞搜索:無印良品 包容 無印良品 無不是空 是包容 無印良品無釉石 無印良品無針訂書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