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页,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网站夜色,久久艹影院,精品国产第一页,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周曉虹: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在社會學160余年的歷史中,無數(shù)社會學家提出了難以計數(shù)的有關人性和社會秩序的各種假設。正是在這些假設的基礎上,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相互對立和沖突的理論。我們甚至可以說,社會學的歷史起碼是J.薩基所說的社會學思想史(Szacki,1979),本身就是一部理論流派蜂擁疊出的歷史。社會學理論領域中這種港汊縱橫的狀況,使得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及對基本問題的思考方式變得撲朔迷離,也使得我們對社會本質(zhì)的把握變得更加困難。而要提升社會學的理論品質(zhì),了解社會學理論的歷史遺產(chǎn)和未來走向,就有必要對這些理論予以程度不同的分門別類和概括綜合,了解不同理論的基本假設和特點,比較其相互間的異同,并探討理論整合的可能性。

  

  一、社會學理論及其多元范式

  

  為了更好地把握各種假設不同、觀點各異的社會學理論,長期以來人們就嘗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劃分這些迥然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觀點和理論?v觀以往出版的各類社會學理論或歷史著作,能夠發(fā)現(xiàn)以下三種流行的劃分社會學理論的基本模式。

  第一種也是較早開始在社會學領域內(nèi)流行的分類方法是“學派歸納”方法。它的分類依據(jù)是社會學家在闡釋人性和社會秩序及相關問題時所持觀點的相近性。早在1928年,俄裔美國社會學家P.索羅金就在《當代社會學理論》一書中,將當時流行的各種社會學理論劃分為“機械論學派”、“地理學派”、“生物學學派”、“生物—社會學派”、“生物—心理學學派”、“社會學學派”、“心理學派”和“心理—社會學學派”等諸種(Sorokin,1928)。1960年,馬丁代爾在《社會學理論的性質(zhì)和類型》一書中,將此前流行的全部社會學理論分為實證主義的有機論、沖突理論、形式學派、社會行為主義和社會學功能主義五大學派(Martindale,1960)。直到20世紀80年代,因為確信在社會學領域中,“沒有任何理論在嚴密性、精確性和確定性上足夠充分,以構(gòu)造一個抽象概念和定律的范式……如果非要用這個概念,那么社會學充其量也不過處在前范式階段”(特納,1987:37),喬納森·H.特納也依舊采取我們所稱的“學派歸納”方法,將社會學領域的理論流派分為功能理論、沖突理論、交換理論、互動理論以及結(jié)構(gòu)理論。與特納認為社會學理論抽象層次不高的觀點相反,羅伯特·默頓認為,以往的社會學理論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所有的社會學家都在追求宏大敘事,而如果每一位“具有克里斯瑪氣質(zhì)的社會學家”都力求發(fā)展出一種宏大理論,“那這種實踐就只能使社會學巴爾干化,每塊地盤都有其自己的理論體系統(tǒng)轄”(Merton,1968:51),(注:在這里,默頓用“巴爾干化”(Balkanization)一詞指將一地區(qū)或領域分為若干小地區(qū)或小領域的現(xiàn)象,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西方列強在巴爾干半島的所作所為。)為此,默頓提出了著名的“中層理論”(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他也按這一理論對當時的社會學理論進行了學派歸納。

  第二種我們可以稱之為“理想類型”(ideal type)方法。用這種方式來劃分現(xiàn)存社會學理論的作法,直接受惠于馬克斯·韋伯及其“理想類型”的概念。不過,就像韋伯已經(jīng)注意到的那樣,這種類型所以是“理想的”,說明它代表的只是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
因此,大凡使用這種分類方法的社會學家也都清楚地意識到“在現(xiàn)實中這種極端的類型是不存在的”(Poloma,1979:2),它只是我們?yōu)榱朔奖愕匕盐詹煌睦碚摷捌鋮^(qū)別而作的一種抽象。

  在這種“理想類型”方法的指導之下,不同的社會學家嘗試著對各種社會學理論做出自己的劃分。1966年,維廉·卡頓將社會學理論劃分為“泛靈論社會學”和“自然主義社會學”兩大類(Catton,1966)。1974年,馬丁代爾將自己1960年提出的五種社會學理論進一步概括為“人文主義社會學”和“科學社會學”(Martindale,1974)。1976年,吉登斯提出可以將社會學理論劃分為“實證主義社會學”和“解釋性社會學”(Giddens,1976)。僅僅幾年以后,瑪格麗特·波洛瑪就將上述看法集中在一起,認為社會學及其理論可以劃分為“自然主義的”或“實證主義的”社會學與“人文主義的”或“解釋性的”社會學(Poloma,1979)。其實,在使用“理想類型”或與之類似的方法時,另一種劃分方式同樣十分常見,即將社會學及其理論劃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類型。1971年,弗雷德·卡茨在《當代社會學理論》一書中,將社會學劃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類型,并從結(jié)構(gòu)、模式和具體化三個層面對社會學理論作了論述(F.Katz,1971)。

  第三種我們可以稱之為“理論范式”方法。這一方法的產(chǎn)生同美國科學史學家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一書的出版直接相關。按庫恩的說法,科學不是按進化的方式發(fā)展的,它的發(fā)展是通過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實現(xiàn)的。在解釋這種革命的過程時,庫恩使用了“范式”(Paradigm)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等的集合”(Kuhn,1970:175)。比如,蘊含在牛頓物理學中的世界觀構(gòu)成一個范式,而蘊含在愛因斯坦物理學中的世界觀則屬于另一個范式。由此,庫恩將科學的發(fā)展分為兩個階段:常規(guī)科學時期和科學革命時期。在前一個時期,科學的一致性很高,科學家共同體中的所有成員都將自己學科流行的范式視為真實的和正當?shù)模?br>而在后一個時期,如經(jīng)典力學向量子力學的轉(zhuǎn)變時期,舊范式的一致性消失了,但在經(jīng)歷革命之后,新范式的一致性很快又會建立起來。

  庫恩的“范式”理論在影響自然科學史研究的同時,也在社會學界引起了積極的回應。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社會學家對庫恩理論的借用是有改進或偏離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改進在:(1)在庫恩那里,相互競爭和對立的范式是不可通約的,“在這里,科學革命被視為是科學非連續(xù)性發(fā)展過程中的一段插曲,在插曲中,一個舊范式被整個地或部分地為另一個與之不相容的新范式所代替”,或者說“只有承認牛頓的理論是錯誤的,愛因斯坦的理論才能被接受”(Kuhn,1970:92、98)。但是,社會學家們基本上都認為不同的社會學理論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比如,約翰遜就令人信服地證實,面對不同的范式,“如果我們不參加這種爭論,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實質(zhì)性的分析和它們的含義,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高得多的意見一致程度”(約翰遜,1988:68-69)。(2)為了使范式的概念能夠在社會學中更為靈活的使用,瑞澤爾提出可以在不同層面上使用“范式”概念。比如,“范式”既可以用來區(qū)分科學家共同體或干脆用來區(qū)分不同學科,如社會學和心理學;
也可以用來代表某一學科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如18世紀時的物理學和20世紀初期的物理學;
還可以用來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nèi)的亞科學家共同體,如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在同一時期就有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不同范式。瑞澤爾認為,在這三個層面的范式變式中,最后一種是最為普遍也最為有效的。由此,“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學論域內(nèi)關于研究對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來界定什么應該被研究,什么問題應該被提出,如何對問題進行質(zhì)疑,以及在解釋我們獲得的答案時該遵循什么樣的規(guī)則。范式是一科學領域內(nèi)獲得最廣泛共識的單位,我們可以用其來區(qū)分不同的科學家共同體或亞共同體。它能夠?qū)⒋嬖谟谀骋豢茖W中的不同范例、理論、方法和工具加以歸納、定義并相互聯(lián)系起來”(Ritzer,1975:7)。

  基于上述認識,一些社會學家沿著庫恩的思路提出社會學是一門多重范式的科學。1975年,美國社會學家瑞澤爾在《社會學:一門多重范式的科學》一書中,明確將社會學中各種流行的理論劃分為三種基本的不同范式:社會事實范式、社會釋義范式和社會行為范式。它們在范例、主題意象、方法和理論上都各有不同(Ritzer,1975,1996)。由于這種劃分既與人們在學理上的常規(guī)認識一致,也與社會學中的現(xiàn)實相仿,因此提出以后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認同,并成為一段時間內(nèi)社會學理論研究中一種新的分類“范式”。但是,認真檢視這一分類模式能夠發(fā)現(xiàn),其弱點之一在于,盡管瑞澤爾也將馬克思列入經(jīng)典社會學家的討論之中,但他忽視了由馬克思開創(chuàng),而后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推進的社會批判理論同樣具有成為社會學范式的基本資質(zhì)。不錯,馬克思像其他社會學大師一樣對社會生活的沖突本質(zhì)作過出色的分析,并因此堪稱“社會沖突理論”或瑞澤爾劃分的“社會事實范式”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但是,如果因此將自馬克思到法蘭克福學派及后來的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取向,都納入社會沖突理論則多有不妥。因為,瑞澤爾的分類基礎是不同理論在有關社會現(xiàn)實的性質(zhì)的基本假設方面的差異,而社會批判流派恰恰在這方面顯示了與上述三大范式的區(qū)別:即它強調(diào)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否定。受黑格爾的影響,這一取向或范式的社會理論家們都認為,事物的本質(zhì)存在于對現(xiàn)實的否定或批判之中。用馬爾庫塞的話來說“思想本質(zhì)上就是我們對當前事物的否定”(Marcuse,1941:vii)。

  將社會批判作為一種社會學范式的構(gòu)想并不始于我們上述所言。其實,早在瑞澤爾之前,哈貝馬斯就在《知識和人類旨趣》(1968年)一書中提出過一種與瑞澤爾略有不同的社會學范式構(gòu)想;趯嵺`的觀點,哈貝馬斯認為,人類社會的生活世界有三種基本的構(gòu)成要素,即勞動、互動(溝通)和權力(支配)。與此對應,形成技術的、實踐的和解放的三種基本旨趣;
進一步,再發(fā)展出三種知識類型:經(jīng)驗—分析知識,歷史—解釋性知識,批判的知識(J.Habermas,1968)。顯然,在這里,經(jīng)驗—分析的知識類似于社會事實范式,歷史—解釋的知識類似于社會釋義范式,而批判的知識即社會批判范式。如此,在瑞澤爾和哈貝馬斯之間,差異不在前兩者,而在于瑞澤爾強調(diào)了社會行為范式,而哈貝馬斯強調(diào)了社會批判范式。這種差異,以及瑞澤爾和哈貝馬斯兩種范式類型各自的合理性,為我們提出新的范式分類模式提供了基礎。

  

  二、四種主要理論范式及其沿革

  

  圖1是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擬定的用來說明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范式的圖示。這種范式的建構(gòu)基礎是互為交織的兩對理想類型:宏觀—微觀;
自然主義—人文主義。不過,和一般的二元論者不同,我們并不將這兩對理想類型中的任何一對視為相互對立或相互拒斥的。換言之,我們可以將宏觀和微觀、自然主義和人文主義視為兩對既有一定的區(qū)隔、同時又互為過渡的“連續(xù)統(tǒng)”(continuum)。(注:法國社會學家G.古爾維奇就提出過類似的“連續(xù)統(tǒng)”的思想。他認為,在微觀和宏觀這一對連續(xù)統(tǒng)之間,依次序在“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互動”、“群體”、“組織”、“社會”和“世界體系”等單位,正是它們組成了從微觀向宏觀的過渡(Gurvitch,1964)。)進一步,由這兩對理想類型可以獲得四種理論范式。

與宏觀—微觀的理想類型相關的方面,涉及社會學家們對人性和社會秩序及相互關系所持的基本看法。主張社會學應該將宏觀過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學者,會認為社會秩序是制約人性或人類行為的突生(emergent)現(xiàn)實;
而主張社會學應該將微觀過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學者,則認為社會秩序或社會結(jié)構(gòu)是人性的“復述”,或者說是由人類行為建構(gòu)起來的。與自然主義—人文主義的理想類型相關的方面,涉及社會學家們研究人性與社會秩序時的基本策略和研究路徑。主張自然主義方法的學者,將社會事實或人的行為視為物,因此在他們眼中社會學是一門與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為此,有的自然主義社會學家將物理學或生物學視為自己的理論基礎,也有的力求將自然科學和包括社會學在內(nèi)的社會科學都統(tǒng)一起來,因為他們認為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一樣是受著某種客觀的規(guī)律支配的。最后,主張人文主義的學者,則認為人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其中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能夠?qū)⒁饬x或價值附著在其所遇事物之上,因此,我們可以將社會現(xiàn)實或社會秩序視為是由人的有意義的行為建構(gòu)起來的。

  附圖

  圖1.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范式

  我們首先來論述社會事實范式。這一范式包括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和沖突論這兩種西方社會學中最為主流的理論派別。顯然,盡管這兩種理論在解釋社會結(jié)構(gòu)之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在它們之間也存在著相當大的一致性:比如,與社會釋義范式相反,它們都強調(diào)社會結(jié)構(gòu)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及影響,區(qū)別只是在,前者著重社會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和秩序,后者則著重社會事實間的沖突和無序。

  社會事實范式在整個社會學的發(fā)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幾乎所有的社會學家都承認,社會事實范式尤其是其中的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自社會學經(jīng)典時代以來一直在西方尤其美國社會學中占有主流社會學的位置,以致這一范式一度成為“科學”社會學的代名詞。比如,科林斯就將其稱為“社會學的核心傳統(tǒng)”,“是社會學最初的和最不平凡的思想集成”(Collins,1994:181)。確實,如果其他諸種社會學范式能夠被稱為“低度發(fā)展社會學”的話,社會事實范式則是“發(fā)達社會學”,而這種狀況主要與孔德倡導實證主義,涂爾干在社會學中推行實證主義的方法論,并贏得后來者尤其是美國主流社會學家帕森斯、默頓的呼應有關;
在一定程度上也與1960年代以后馬克思及其他經(jīng)典理論家的沖突論思想引起米爾斯、達倫道夫、科塞和科林斯等英美社會學家的關注有關。

  另一個必須指出的問題是,以實證主義為圭臬的實證社會學或社會事實范式中的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具有明顯的保守傾向。具體說,在法國社會學傳統(tǒng)中衍生出的實證社會學或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秉承了孟德斯鳩和圣西門的傳統(tǒng),尤其是受到保守派思想家伯納爾和梅斯特爾的影響,在法國大革命后期再經(jīng)保守的孔德之手,成為尋求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法則的“探測儀”(Frankfurt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1972:4)。到了涂爾干那里,這位將孔德的實證主義真正落實到實處的法國社會學家,一樣強調(diào)社會的團結(jié)與整合;
而實證社會學在美國的傳人帕森斯和默頓同樣以自然科學為模型,試圖以此手段來了解、預測和改良社會現(xiàn)實。

  我們接著來論述社會行為范式。盡管這一范式不像社會事實范式那樣顯赫,但大多數(shù)社會學理論家都承認這樣一種范式存在的現(xiàn)實性(Ritzer,1975;
約翰遜,1988:76)。有些社會學家雖然沒有使用社會行為范式的語言,但他們也承認沿著經(jīng)濟學的功利主義和心理學的行為主義發(fā)展而來的社會學功利主義傳統(tǒng)的獨立性:科林斯將此稱作“理性主義與功利主義傳統(tǒng)”(Collins,1994:121-180),沃斯特則直接稱作“理性主義傳統(tǒng)”(沃斯特,2000:62-69)。

  在通常的論述中,社會行為范式被等同于社會學中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自斯密、邊沁、馬歇爾等功利主義經(jīng)濟學家始,經(jīng)心理學行為主義(尤其是斯金納的操作性行為主義),直至霍曼斯和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在后現(xiàn)代時期則是理性選擇理論。不過,在我們的劃分中,這一范式之下還包括了非理性主義的一支:從法國早期社會學家的群眾心理學,到帕累托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再到習性學的傳統(tǒng)。盡管這些先后出現(xiàn)的非理性主義理論并無明顯的理論承繼關系,但它們都將人類行為的動因歸因于本能及由本能派生的欲望。我們認為也可以將部分歸因于此的社會行為范式稱為社會心理范式,使之在這一范式之下既能夠包括外顯的行為事件,也能夠包括諸如暗示、模仿、欲望以至本能這樣的內(nèi)隱的心理過程。

  能夠?qū)⒎抢硇灾髁x同理性主義并置的最重要的理由,在于它們本質(zhì)上都是心理主義的。換言之,它們都從個人層面出發(fā),將社會事實還原到個體的心理或行為層面,尋求社會行為甚至社會結(jié)構(gòu)的解釋;
其實,這種個體主義的立場既是社會行為范式的基本出發(fā)點,也是它與社會釋義范式的基本區(qū)別所在。社會釋義范式盡管也以社會行為或社會行動為研究對象,甚至認為社會結(jié)構(gòu)是由人們的社會行為有意識地建構(gòu)起來的。但是,它所求助的基本解釋要素不是個體的本能或習慣,而是個體及群體間的社會互動。其實,將社會行為(心理)范式劃分出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兩支,還有一些明顯可見的益處。比如,它解決了以往重視某位心理主義者的理性主義的一面,忽視其非理性主義另一面的難題。在這方面,帕累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仡櫼幌屡晾弁械睦碚,確實,他提出了為理性主義者津津樂道的“帕累托最優(yōu)”(Pareto optimality),但他也論述了非理性主義色彩極濃的“心理剩余物”,而他的社會學理論本身就是由理性主義的邏輯行為和非理性主義的非邏輯行為構(gòu)成的(Pareto,1935)。

  再接下來我們論述的是為瑞澤爾所忽視的社會批判范式。社會批判范式所以會招致人們的忽視,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盡管包括韋伯、涂爾干、帕累托、莫斯卡、米歇爾斯和曼海姆在內(nèi)的一大批西方經(jīng)典社會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馬克思思想的激發(fā)(他們其中大多數(shù)人的思想是馬克思思想的反彈)(Zeitlin,1968:321),但以社會批判及社會沖突為旗幟的馬克思的理論真正和正統(tǒng)社會學發(fā)生聯(lián)系卻是十分晚近的事。有這樣幾個事件促成了馬克思及社會批判理論與社會學及社會科學的聯(lián)系:(1)在主流社會學界,先是在米爾斯的一系列著作中(Mills,1959),后是在休斯(Hughes,1977)和蔡特林的著作(Zeitlin,1968)中,肯定了馬克思的社會學家身份,后兩人甚至干脆以馬克思理論及其影響為線索來選擇、組織、解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的歐洲社會理論。(2)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像阿多諾這樣的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家不僅移居美國,甚至參與了美國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經(jīng)驗研究,寫出了諸如《權威人格》這樣的經(jīng)典著作(Adorno & Others,1950);
但返回歐洲以后,阿多諾還是對美國主流社會學的經(jīng)驗研究表示了不屑與不滿(Adorno,1976:68-86),體現(xiàn)了批判理論的獨立性。

  批判理論與主流社會學的真正對話始于哈貝馬斯。1964年,哈貝馬斯就在海德堡召開的紀念韋伯誕辰100周年的討論會上,與應邀到會的美國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大師帕森斯就“理解”、“價值關聯(lián)”和“價值中立”等韋伯式的社會學命題進行了廣泛的論辯(Habermas,1971);
后來他又在《社會科學的邏輯》(1970)一書中,對包括社會學在內(nèi)的現(xiàn)代社會科學的主要思潮進行了廣泛的檢討。哈貝馬斯涉及的社會學家和社會學理論包括韋伯的解釋社會學、舒茨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加芬克爾的民俗學方法論以及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理論(Cf.McCarthy,1978:137-193),這種對話在相當程度上也促進了主流社會學對社會批判理論的接納。

  最后我們要論述的是社會釋義范式。由于有韋伯和齊美爾這樣的領軍人物,所以這一范式在西方社會學的發(fā)展中雖然不及社會事實范式那樣顯赫,但卻比社會行為和社會批判范式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承認。這一范式存在著兩種亞型:德國的歷史主義傳統(tǒng)和美國的實用主義傳統(tǒng)。前者的出現(xiàn)和德國哲學中的歷史批判及浪漫主義傳統(tǒng)關系密切,而它們與黑格爾、康德以及歌德這些德國哲人的貢獻有關。接下來,由于狄爾泰倡導生命哲學、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倡導新康德主義,德國的歷史主義有效地阻礙了英法兩國盛行的實證主義,這為后來德國解釋社會學即社會釋義范式的出現(xiàn)作了良好的鋪墊。正是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先是滕尼斯,后是齊美爾,主要是韋伯,依據(jù)歷史主義關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劃分,提出不能不加區(qū)分地來看待人的社會行動和自然客體。因為與自然客體不同的是,一方面人生活在社會現(xiàn)實之中,但另一方面他又總是積極主動地建構(gòu)著社會現(xiàn)實。人在社會現(xiàn)實中如何行動、采取怎樣的方式,是以其對自我行動的理解,以及對自我行動賦予怎樣的意義為前提的!耙虼,社會學的觀察者必須對參與者確立的意義做出解釋,即賦予意義”(沃斯特,2000:8)。

  在韋伯之后,直接繼承韋伯和齊美爾的德國解釋主義傳統(tǒng)的雖然只有一個創(chuàng)造力不足的維澤,但這一傳統(tǒng)還是隨著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的輻射,通過舒茨的《社會世界的現(xiàn)象學》(1932)影響到美國社會學界。舒茨的出現(xiàn)直接孕育了現(xiàn)象學社會學,間接影響了加芬克爾的日常生活方法論。

  社會釋義范式中的實用主義傳統(tǒng),既受到來自皮爾斯、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的影響,也與德國的歷史主義傳統(tǒng)有關。早期美國社會學家對德國思想的推崇,與那時的美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留學德國的風尚有關。當社會學在美國流行開來的時候,正值美國大學發(fā)生教育體制革命、從小規(guī)模的學院邁向研究型大學的年代,而它模仿的大學典范正是德國。不過,如科林斯所說,“盡管有這些德國傳統(tǒng)的影響,美國微觀互動主義取得的成就還是遠遠大于單純的模仿”。確實,在這一傳統(tǒng)的延續(xù)中,無論是早期的符號互動論,還是后來的日常生活方法論和現(xiàn)象學社會學,“雖然德國的哲學是一種刺激,但正是美國人自己由此而下創(chuàng)造出了純粹的社會學理論”(Collins,1994:244)。

  

  三、四種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假設與特征

  

  上述四種理論范式所以具備“范式”的資質(zhì),是因為它們在研究目的、主要假設,以及與此相關的理論和方法等方面都獨樹一幟,并且在社會學以往160余年的發(fā)展歷史中都留下了迄今仍被視為典范的研究范例。

  作為社會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范式——社會事實范式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涂爾干所說的社會事實,并通過對社會事實的理解,對其加以預測或控制。這一范式的理論家常常將他們的關注點放在宏觀的社會結(jié)構(gòu)及其變遷之上,主要的社會結(jié)構(gòu)包括社會制度、科層制組織、社區(qū)及規(guī)模不等的群體。另外,考慮到社會人類學的植入,因此,社會事實范式的理論家們常常也會涉及宏觀的文化層面,如親屬制度或物質(zhì)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交換體系。

  社會事實范式的主要假設,是認定人的行為是社會結(jié)構(gòu)的派生現(xiàn)象,或如馬克思所說“存在決定意識”。社會事實范式的理論家一般不否認個人及其行為存在的現(xiàn)實性,但卻認為不能將社會事實還原到個體的層面加以解釋,因為由個人組成的群體或社會,具有組成它的個體所不具備的突生性質(zhì)。

  圍繞著上述目的和假設,在以往100多年的歷史中,在社會事實范式內(nèi)形成了我們一再提及的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和沖突論。前者的代表是涂爾干、帕森斯和默頓,以及當代的亞歷山大;
后者的代表則是馬克思、米爾斯、達倫多夫等人!敖Y(jié)構(gòu)—功能理論傾向于視社會事實為由普遍共識所維持的規(guī)整聯(lián)系和秩序,沖突理論則強調(diào)無序,認為秩序是由社會生活中的強制性力量所維持的”(Ritzer,1996:641)。因為強調(diào)外在社會事實或社會存在的重要性,這一范式尤其是其中的結(jié)構(gòu)功能主義,發(fā)展出了奠基于自然科學原則基礎上的實證主義方法。他們希望能夠以與自然科學相似的客觀性要求來獲得有關社會事實的精確的、經(jīng)驗性的資料,并加以數(shù)量化的處理、分析。具體說來,該范式的擁護者大多使用問卷—訪談法以及歷史—比較法。而涂爾干、帕森斯和馬克思等人的著作則分別成了結(jié)構(gòu)—功能論和沖突論的研究范例。

同社會事實范式一樣,社會行為范式也具有其自然主義和注重客觀性的一面,不同的是其主要目的不是理解社會結(jié)構(gòu)或社會事實,而是理解社會行為及決定或影響社會行為的內(nèi)外部因素(前者如本能或需求,后者如賞罰這樣的刺激或環(huán)境因素)。其主要假設為:認定社會行為或受制于獎勵或懲罰等外部刺激因素(理性主義),或受制于人類本能(如力比多、剩余物),或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因素(非理性主義)。作為唯名論者,社會行為范式的理論家們關注的重點是行動著的個體,而不是群體。用社會心理學家F.(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奧爾波特的話說,所有研究群體及群體心理學的理論都是一種“群體謬誤”(the group fallacy)(Allport,1924:6)。

  社會行為范式的主要理論,可以從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兩個向度來考察:前者在經(jīng)典時代主要是馬歇爾的功利主義和帕累托的充分體現(xiàn)人的邏輯行為的“帕累托最優(yōu)”,在現(xiàn)代是社會交換理論,當代或后現(xiàn)代的形態(tài)則是理性選擇理論;
后者則更為繁復,包括英國麥獨孤的本能理論、法國的群眾心理學理論、奧地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美國的心理進化論,以及1970年代后興起的社會生物學理論。非理性主義的理論雖然具體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本能或沖動為人類行為甚至社會結(jié)構(gòu)的解釋要素。在研究方法方面,和社會事實范式一樣,社會行為范式尤其是其中的理性主義的一支,受到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極大影響,因此該派理論家通常都具有實驗主義的取向,主張通過實驗室實驗的手段,了解人類行為或社會行為的基本特點(周曉虹,1993a),這在社會交換論者霍曼斯的研究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我們論述的第三種范式是社會批判范式。盡管這一范式最后才獲得主流社會學的承認,但它卻同樣具備成為一種社會學范式的全部基質(zhì)。它的主要目的,在馬克思那里是為了喚起工人階級的集體行動,通過大規(guī)模的階級斗爭引發(fā)社會變遷。我們已經(jīng)看到,馬克思的社會理論具有對現(xiàn)實社會的強烈批判性及行動傾向。換言之,理論的批判加上革命的行動,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鮮明特征。與這一目的相一致,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假設,是認定事物的本質(zhì)存在于對現(xiàn)實的否定之中。因此,馬克思著力于分析現(xiàn)存社會的矛盾,否定現(xiàn)存世界的合理性,并通過這種否定或批判,為改造世界、促進社會變遷提供某種行動方案。1950年代以后,盡管歐美社會革命的趨勢變緩,但在法蘭克福學派那里,社會批判的特征依舊保持了下來。

  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理論,在經(jīng)典時代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在現(xiàn)代則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當然,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后,曼海姆對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盧卡奇對虛假意識的揭示,以及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已經(jīng)為這兩者間的過渡做好了鋪墊。

  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社會的分析方法,尤其是階級分析方法是社會批判范式的主要方法。一般而言,這種方法受解放人類的基本目標所支配,是人文主義的,并且與孔德所倡導的實證主義或科學主義相對峙。但是,馬克思的學說中同樣具有一定的客觀主義與實證主義傾向,它并不排斥甚至科學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事實(如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間的基本矛盾、社會變遷的規(guī)律)。因此,許多西方社會學家都認為馬克思的社會學說本身也是多重范式的一種范例。例如,魏爾瑪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列出“馬克思歷史哲學中潛存的實證主義”這樣的章節(jié)標題(Welmmer,1971);
而古爾德納則干脆認為存在著兩種馬克思主義: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和批判的馬克思主義(Gouldner,1980)。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的學說中除了批判的傾向以外,還存在著客觀主義和實證主義的色彩。

  就最后一種范式即社會釋義范式而言,它既是人文主義的,又是微觀的。與此相應,社會釋義范式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為社會行動者的個人行動的主觀意義,以及這種意義對行動者和社會現(xiàn)實的影響。具體說來,秉承這一范式的社會學家關注的只是個體作為有意識的主體所參與的人類互動。在他們看來,互動不是刺激和反應的一種簡單后果,它發(fā)生在意義的而不是本能或反射的范圍內(nèi),因此對行動或互動的主觀解釋直接影響到人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進一步行動。由此,他們認定,社會現(xiàn)實是由人的有意義的社會行為建構(gòu)的,這也就成了社會釋義范式理解社會的主要假設。

  社會釋義范式的主要理論,在形式上是精彩紛呈的。在經(jīng)典時期是韋伯本人的社會行動理論,在現(xiàn)代時期則有符號互動理論、現(xiàn)象學社會學,以及日常生活方法論等諸種。并且,單單一個符號互動論也包括了以米德的觀點為軸心所展開的各種亞理論組成的傘狀結(jié)構(gòu),其中有社會角色理論、參照群體理論、戲劇理論以及社會標簽理論(周曉虹,1993b:266)。

  韋伯不僅對社會釋義范式的理論形式發(fā)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也左右了這一范式的方法形成。我們知道,韋伯一生反對實證主義的方法,倡導對社會行動的理解。在韋伯看來,理解只能以文化科學領域中的事項為限,或者說以社會行為為限。這種獨特的研究方法,在德國的歷史主義傳統(tǒng)上有舒茨這樣的繼承人,在美國的實用主義傳統(tǒng)上則有喬治·米德這樣的贊同者。米德的追隨者布魯默就曾指出:“通向經(jīng)驗有效性的道路并不存在于玩弄探討方法之中,而存在于對經(jīng)驗世界的考察中。而要做到這一點,不能靠建立和解釋騙人的理論,不能靠設計精巧的模式,不能靠追趕自然科學的先進程序,不能靠采用最新的數(shù)學或統(tǒng)計學方案,或創(chuàng)造新的概念,也不能靠發(fā)展精密的定量技術或堅持某種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規(guī)則……需要的是走向經(jīng)驗的社會”(Blumer,1969:34)。由此,他們提倡使用生活史、自傳、個案研究、日記、信件、非結(jié)構(gòu)訪談方法,尤其是觀察法。

  

  四、整合的可能性及面臨的挑戰(zhàn)

  

  面對社會學理論中范式多元、理論流派縱橫的現(xiàn)象,既有人刻意制造范式間的對立(Cf.Mennell,1974:3),也有人立意在不同的范式間進行整合,或干脆統(tǒng)合成一個整合的范式。這種整合社會學不同范式和理論的努力,一方面,或可能出于某些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的需要,或可能出于其中一些人統(tǒng)合不同的理論探索、形成一種集大成式的宏大敘事的沖動;
另一方面,也受迫于現(xiàn)實社會的壓力。就后者而言,人們發(fā)現(xiàn),社會學及其他社會科學中過度的分化和專業(yè)化,不同甚至相對的理論流派的并存,不僅無益于人們對社會的理解,甚至干擾和歪曲了這種理解。在1968年法國的“五月風暴”中,人們注意到第一個大學生造反中心是圍繞社會學系的大學生們形成的。因此有人會說,與其說這些造反的學生厭惡社會,毋寧說他們首先厭惡那種將社會的形象解構(gòu)得支離破碎的社會學(莫蘭,2001:62)。

  整合社會學不同范式的努力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已出現(xiàn)。默頓在“社會學中的結(jié)構(gòu)分析”一文中就提及,社會學中兩種最主要的范式即社會事實范式和社會釋義范式存在相互充實的可能性。他甚至形象地比喻說,“它們彼此間的對立在某種意義上有如火腿和雞蛋的對立:它們表面上不同,但卻相互豐富著對方”(Merton,1975:30)。同樣的看法也來自社會釋義范式。邁漢和伍德也承認,作為社會釋義范式的一種理論形態(tài),日常生活方法論至少接受了社會事實范式的基本宗旨:存在一個“外在的和強制的世界這樣一種現(xiàn)實”(Mehan & Wood,1975:180)。

  在將不同范式的社會學予以整合方面,最為系統(tǒng)的努力是瑞澤爾和約翰遜做出的。1981年,瑞澤爾在指出社會學是一門多重范式的科學的基礎上(Ritzer,1975),提出了關于整合社會學不同范式的最初設想(Ritzer,1981)。按照瑞澤爾的觀點,以往不同的社會學范式是在不同層次上分析社會的,而在現(xiàn)實中社會世界并不是被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因此,整合社會學的關鍵,是建立一種有關社會現(xiàn)實的完整連續(xù)層次的構(gòu)想。

  受古爾維奇的影響,瑞澤爾提出可以通過兩個連續(xù)統(tǒng)來建構(gòu)社會現(xiàn)實的基本層面。其一是微觀—宏觀連續(xù)統(tǒng),在此間依次有個人、互動、群體、組織、社會和世界體系。其二是主觀—客觀連續(xù)統(tǒng),在主觀的一端是現(xiàn)實、規(guī)范和價值觀等等的社會建構(gòu),在客觀的一端是行動者、行動、互動、科層結(jié)構(gòu)、法律等等;
介于兩者間的是各種主客觀混合要素,包括國家、家庭、工作世界和宗教等等。由這兩對連續(xù)統(tǒng)可以發(fā)展出四個象限,每一象限中包含了各種可供研究的要素(Ritzer,1996:648)。

  在劃分出四種社會現(xiàn)實層面之后,瑞澤爾提出,一種整合的社會學范式應該能夠同時解釋這四個基本的社會分析層面,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Ritzer,1996:649)。但是,認真閱讀瑞澤爾的主張能夠發(fā)現(xiàn),他其實并未能成功地解決整合社會學范式的難題。根據(jù)他接下來將這四種層面對應于三種范式的做法(原有的社會事實范式處理的是宏觀—客觀層面和宏觀—主觀層面,社會釋義范式處理的是微觀—主觀層面,社會行為范式處理的是微觀—客觀層面),能夠確認瑞澤爾至多是劃分了社會現(xiàn)實的不同層面,指出了不同的范式是因關注于某一層面的研究而形成的事實外,它對何以能夠發(fā)展出一種可以同時處理四種不同層面的社會現(xiàn)實的整合范式、以及這一范式的基本邏輯起點究竟是什么,仍然是缺乏想象力的。

  約翰遜的探索受到瑞澤爾的影響,不過他卻將瑞澤爾的設想推進了一步。與瑞澤爾相似的地方在于,他提出可以將社會現(xiàn)實劃分為個人、人際關系、社會結(jié)構(gòu)和文化四個層面,而社會學的三種范式分別關注的是其中不同的層面。與瑞澤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但設想將這些相互對立的觀點“整合成一個更大的,更富有綜合性的理論模型或觀點”,而且進一步提出可以將這種整合置于一般系統(tǒng)論的基礎之上。約翰遜堅信,“一般系統(tǒng)論的觀點是與社會組織的任何層次,無論是微觀的或是宏觀的層次,都有關系”(約翰遜,1988:650)。但是,約翰遜的困難在于,他試圖將影響人類行為的全部因素納入一個比社會系統(tǒng)更大的系統(tǒng)之中——一個起碼還包括并且由生物系統(tǒng)決定的更大的系統(tǒng),因為“社會和文化的系統(tǒng)必須是在由我們?nèi)祟惖纳锾卣魉?guī)定的參數(shù)內(nèi)發(fā)揮作用”的。通讀約翰遜的著作,你很難相信,能夠有一種整合的范式將本身就歧義叢生的各種社會學理論連同新的社會生物學甚至生物學理論一股腦地整合在一起。約翰遜自己也承認:“盡管許多社會學家熱衷于論證某個特定的范式優(yōu)于另一個范式,但是大概沒有一個社會學家敢說,有一個理論能夠恰當?shù)孛枋龊徒忉屓藗兊纳鐣袨榛蛏鐣Y(jié)構(gòu)的全部復雜性”(約翰遜,1988:72)。

  幾乎是在瑞澤爾和約翰遜進行整合努力的同時,后現(xiàn)代社會學的崛起對這種整合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不準備搜尋“后現(xiàn)代”的背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見S.Best & D.Kellner,1991),我們只需指出,在社會學中最早使用該詞的還是那個鋒芒畢露的米爾斯。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一書中,對現(xiàn)代主義所信奉的啟蒙傳統(tǒng),即相信理性與人類自由間的必然聯(lián)系的看法提出了挑戰(zhàn)(Mills,1959:165-167)。在他之后,貝爾在《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1976)一書中,對這一挑戰(zhàn)做出了回應,直言“我們已經(jīng)面臨現(xiàn)代主義創(chuàng)造力和思想統(tǒng)治的尾聲”(Bell,1976:7)。在這些思想的引導下,尤其是在1968年法國巴黎和美國西部學生造反運動的背景下,先是在法國,隨后在歐美各國,興起了包括社會學在內(nèi)的各種后現(xiàn)代思潮。福柯、利奧塔、布希亞、布迪厄等法國思想家率先成為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的執(zhí)牛耳者。

  盡管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是否成為一種新的范式尚在爭論之中,但它確實構(gòu)成了與自經(jīng)典時期起、到現(xiàn)代時期止的全部西方社會學迥然不同的基本傾向(張世平,1995)。這些傾向不僅使得整合社會學不同范式的努力成為泡影,而且還進一步向社會學本身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戰(zhàn)。

首先,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摒棄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中的整體化傾向。我們已經(jīng)看到,盡管不同的社會學范式在諸多方面差異很大,但它們都具有在解釋社會現(xiàn)象時尋找宏觀歷史規(guī)律和模式化關系的傾向。利奧塔將這種以理性化為基礎的人類進步故事的宏大敘述稱為“元敘事”(meta-narratives),而后現(xiàn)代則是“對元敘事的質(zhì)疑”(Lyotard,1994:27)。由于認定人生經(jīng)歷的短暫、研究者的學識有限、社會的復雜紛繁,人們只能敘述“建立在事件基礎上”(Seidman,1994:128)的小故事,難以發(fā)現(xiàn)人類社會或人類行為的根本規(guī)律;
因此,(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要想建立一種整合的、單一視角的、能夠講述人類社會一般規(guī)律的“元敘事”的社會學范式就是不可能的。如此,福柯才想建立一種注意“局部的”、“非連續(xù)的”知識的譜系學(genealogy),“使它們能夠?qū)估碚摶、統(tǒng)一化、形式化的科學話語的壓迫”(Foucault,1994:44)。

  其次,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反對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尋找所謂“普遍性”的特征或者“真理”,提倡進行日常生活的話語分析。按照后現(xiàn)代理論家的說法,我們無法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找到所謂“普遍性”的特征。因此,“要使社會學重新恢復活力,就要求我們摒棄科學主義,即那種越來越荒謬地認為自己在講述真理,自己在認識論上享有話語特權的斷言”(Seidman,1994:119),通過對日常生活話語的分析,發(fā)見其背后的權力關系。回到我們的話題上,既然“普遍性”的特征不存在,想建立一種統(tǒng)一的敘述普遍特征的理論范式的可能性就大有問題。

  再次,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否認建立尋求客觀規(guī)律的社會學及社會科學的可能性。后現(xiàn)代主義者認為,包括社會學在內(nèi)的任何社會科學知識都是特定歷史與文化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它反映了知識制造者的價值觀與態(tài)度,也代表了他們的特定利益,因此它不可能反映什么客觀的社會規(guī)律;
而事實也說明,“過去50年的社會科學研究并沒有明顯提高我們的預測能力。但即使它成功地提供了預測,這也不意味著它在決定該如何行動時是有用的”(Rorty,1994:52)。正因為如此,社會學家應該革除“客觀性”和“科學方法”這些傳統(tǒng)觀念,革除建構(gòu)統(tǒng)一的社會學范式的夢想,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傾聽不同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故事,而不是去發(fā)現(xiàn)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盡管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學也有諸多偏頗,但是應該承認,它的基本宗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摧毀了我們建立一種整合的同時又能夠發(fā)現(xiàn)客觀社會規(guī)律的社會學的幻想。其實,就后現(xiàn)代社會學出現(xiàn)本身來說,對應于經(jīng)典和現(xiàn)代社會學,它或許也是一種新的范式。換句話說,它使那些致力于整合社會學不同范式的理論家們現(xiàn)在又面臨新的挑戰(zhàn):如何整合經(jīng)典、現(xiàn)代社會學和后現(xiàn)代社會學?從這樣的意義上說,如果誰懷有整合的意圖,那么他的工作就不會有盡頭。

  不過,這并不是說,社會學自此就無法進一步發(fā)展,只能恪守現(xiàn)有的基本范式、在現(xiàn)存的理論架構(gòu)內(nèi)亦步亦趨。事實上,在社會學的整合方面,我們以為最現(xiàn)實的途徑是在不同的范式之間甚至在同一范式之內(nèi)展開進一步的交流?屏炙咕桶l(fā)現(xiàn),盡管社會學可以分為不同的傳統(tǒng)(或范式),但是如果將每一傳統(tǒng)視為一條大河的話,“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年中,四條大河在其河床的許多地方已經(jīng)漫過了彼此的邊界”(Collins,1994:294)。比如,理性選擇理論中博弈論的馬克思主義,近來就日漸吸收了馬克思主義者和唯物主義者有關社會沖突的觀點;
而他們在與理性主義的各種悖論爭辯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接近涂爾干主義者經(jīng)典的反功利主義原則。即使在吉登斯的結(jié)構(gòu)化理論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事實范式和社會釋義范式相互影響的痕跡,因為它力圖展示的是,在解釋性的行動和大規(guī)模的社會系統(tǒng)的突生現(xiàn)實間存在著的某種關聯(lián)。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qū)⒉煌碚摵头妒介g的相互滲透視為整合的話,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社會學理論中的整合資源和可能性是十分豐富的。事實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這種相互滲透而產(chǎn)生新理論的可能性已經(jīng)突顯出來。如果我們?nèi)ゼ氉x吉登斯的結(jié)構(gòu)化理論、布迪厄的生成結(jié)構(gòu)主義、新功能主義和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試圖將相互對立的哲學和理論傳統(tǒng)整合起來。例如,他們力圖將結(jié)構(gòu)主義的觀念與來自解釋性社會學的靈感相融合,試圖超越?jīng)Q定論和唯意志主義的對立”(Baert,1998:3-4)。盡管這種整合十分困難,如帕特里克·貝爾特所說,有時甚至會走入“死胡同”(Baert,1998:201),但這種努力起碼能夠使我們對不同理論之間可能存在的聯(lián)系保持一種敏銳的意識。我們相信,一如單個的個體組成社會一樣,單個的理論相互滲透和整合,也會產(chǎn)生先前的理論所不具備的突生性質(zhì),而這同樣是社會學理論不斷前行的基本動力之一。事實上,20世紀上半葉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就是對經(jīng)典時代社會學理論加以整合的結(jié)果;
而20世紀下半葉出現(xiàn)的各種后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則是對此前經(jīng)典的和現(xiàn)代的理論加以整合的結(jié)果。這種意義上的“整合”雖未必能產(chǎn)生一種無所不包的解釋范式,但一定能使我們面臨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解答更為準確。

  

  【參考文獻】

  1 莫蘭,2001,《社會學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特納,1987/1986,《社會學理論的結(jié)構(gòu)》,浙江人民出版社。

  3 沃特斯,2000,《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華夏出版社。

  4 約翰遜,1988,《社會學理論》,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5 張世平,1995,《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與90年代的社會學》,《社會學研究》第5期。

  6 周曉虹,1993a,《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實證主義、實驗主義與個體主義批判》,《社會學研究》第3期。

  7 ——,1993b,《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 Adomo,T.& Others 1950,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9 ——1976,"Sociology and Empirical Research."Frisby,D.(ed.),The Positivist Dispute in German Sociology,New York: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0 Allport,F.H.1924,Social Psychology,Boston,Mass.:Houghton Mifflin.

  11 Baert,Patrick 1998,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2 Bell,Daniel 1976,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Basic Books,Inc.

  13 Best,S.& Kellner,D.1991,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New York:Guilford Press.

  14 Blumer,Herbert 1969,Symbolic Interaction:Perspective and Metho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5 Catton,William,1966,From Animistic to Naturalist Sociolo-g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6 Collins,Randall 1994,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 Foucault,M.1994,"Genealogy and Social Criticism."Seidman,S.,The Postmodern Turn: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 Frankfurt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1972,Aspects of Sociology,Boston:Beacon Press.

  19 Giddens,Anthony 1976,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New York:BasicBooks,Inc.,Publishers.

  20 Gouldner,A.1980,The Two Marxisms,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

  21 Gurvitch,Georges 1964,The Spectrum of Social Time,Dordre-cht,Neth.:D.Reidel.

  22 Habermas,Jurgen 1968,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Boston:Beacon Press.

  23 ——1971,"Discussion on Value-Freedom and Objectivity."Stammer,O.(ed.),Max Weber and Sociology Today,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s.

  24 Hughes,H.S.1977,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The Reorient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Thought (1890-1930),Revised Edition,NewYork:Vintage Books.

  25 Katz,Fred 1971,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Random House Inc.

  26 Kuhn,Thomas S.1970,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econd Editio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7 Lyotard,J.1994,"The Postmodem Condition."Seidman,S., The Postmodern Turn: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Marcuse,Herbert 1941,Reason and Revolu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29 Martindale,Don 1960,The Nature and Types of Sociological Theory,Cambridge,Mass.:The Riverside Press.

  30 ——1974,Sociologic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Values,Columbus,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31 McCarthy,T.A.1978,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Cambridge,Mass.:MIT Press.

  32 Mehan,Hugh & Wood,Houston 1975,The Reality of Ethnometho-dology,New York:Wiley.

  33 Mennell,S.1974,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Praeger.

  34 Merton,Robert K.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Enlarged Edi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

  35 ——1975,"Structural Analysis in Sociology."P.Plau(ed.),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

  36 Mills,C.Wright 1959,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 Pareto,V.1935,The Mind and Society,New York:Harcourt,Barceand Company,Inc.

  38 Poloma,Margaret M.1979,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39 Rorty,R.1994,"Method,Social Science,and Social Hope."Sei-dman,S.,The Postmodern Turn: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0 Ritzer,G.1975,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

  41 ——1981,Toward an Integrated Sociological Paradigm:Sear-ch for an Exemplar and an Image of the Subject Matter,Boston:Allyn and Bacon.

  42 ——1996,Sociological Theory,Fourth Edition,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43 Seidman,S.1994,"The End of Sociological Theory."Seidman,S.,The Postmodern Turn: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4 Sorokin,Pitirim 1928,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New York:Herder & Brothers.

  45 Szacki,J.1979,Hisroty of Sociological Thought,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46 Welmmer,A.1971,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New York:Herder & Herder.

  47 Zeitlin,I.1968,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Englewood Cliffs,New Jews:Prentice-Hall.

相關熱詞搜索:范式 可能性 整合 學理論 社會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huha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