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 要:問題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它改變的是教與學的方式,追求的是課堂效率和課堂活力。
關鍵詞:歷史;問題教學;自主探究
隨著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有利于貫徹歷史新課程理念,有效處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幫助、促進作用的關系,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在問題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人,他們根據(jù)探究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交流探究的心得體會。問題探究可以在上課前提前布置學習任務,我通常是指定幾則材料或課文段落,由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個體進行探究后,再由小組長梳理整合,提交給老師作為課堂要探究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學生的晚自修或課間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實施預習中的小組合作探究。課堂是實施問題探究的主陣地。面對問題,學生討論、發(fā)言、補充完善,教師可以提示幫助,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依靠集體的智慧,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課后復習時,我會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一份復習提綱,如知識結構。為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再次協(xié)商、分工、合作解決問題。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各有所長的學生個體組成團隊,為了共同的學習任務而努力。每個學生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聽取他人的意見。學生之間會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
二、教師不是旁觀者,應提高“導”的技巧
在問題教學模式中,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教師退居幕后。實際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出色的導演:他必須洞察探究問題的價值,精通整個問題的體系;其次,他應該是一個彈藥充足的后勤部長: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遭遇困難時,要及時提供相應的幫助;最后,他還應該是一個平等的合作伙伴:以探究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對學生的探究進行干預時不輕易使用教者的思維或語氣。例如學習《“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這一課,我給出《告臺灣同胞書》和葉劍英《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兩則材料,學生提出的問題有:①怎樣解決臺灣問題?②怎樣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③用什么方針、政策解決臺灣問題?④臺灣回歸的意義是什么?⑤臺灣為什么要回歸?(為什么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⑥解決臺灣問題的前提、基礎、原則、立場是什么?教師指導:哪些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可以整合?哪些問題問得有意義?為什么?經(jīng)過學生的點評、篩選、修改,留下有意義的題目:①中國政府采取什么方針、政策解決臺灣問題?②解決臺灣問題的出發(fā)點是什么?③解決臺灣問題的立場、基礎是什么?這樣,學生的思維碰撞,質疑能力得到了鍛煉。最后再來解決這些問題。
怎樣提高教師“導”的技巧呢?在關鍵知識點上指導:高中歷史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概念、歷史結論等構成了整個歷史學科的主干知識,是學生知識建構的“關節(jié)點”。教師指導上要抓住“關鍵”,應在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處指導,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點處指導,在理論與實際結合點處指導,在學生的疑點和興趣點處指導,在社會生活的熱點和焦點處指導以及在方法技能上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歷史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在“學會”的同時“會學”,這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方法的指導應該是“導”的重點。例如,運用已學歷史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指導;從各種圖表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加工、分析、處理信息的指導;描述和闡述歷史事物和現(xiàn)象的指導;規(guī)范答題和書寫方法的指導等等。
三、解決問題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1.必須針對全體學生
學生最反感教師的提問集中在少數(shù)同學身上,影響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同學,充分體現(xiàn)課堂民主,調動每一個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動之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
2.必須采用多種方法
解決問題的途徑可以由學生直接回答,教師總結;可以由學生課堂討論,教師總結;也可以通過情景再現(xiàn),教師點撥等等。教師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最適合的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出現(xiàn)形式化的傾向。
3.必須追求目標的達成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往往回答問題不全面、不深刻、不準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jù)課堂實際,或由教師補充完整,或由其他學生補充完整,或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組織作答。不管采取哪種形式,一定要引導學生圍繞三維目標的落實,力求徹底解決問題,使學生有滿足感。教師備課時也要充分估計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情況,預先準備好各種對策和教法,這樣才會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素質。
總之,問題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它改變的是教與學的方式,追求的是課堂效率和課堂活力。它讓歷史課堂充滿樂趣,學生愛學習、會學習,面對歷史知識,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學生的學習素質整體提高,而且逐步獲得自學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喚醒學生潛在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是每一位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長期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天明,彭玉生.主體性教育思想的歷史透視與反思[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2(2).
[2]王軍.歷史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幾點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6).
?誗編輯 高 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