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梅:官員財產申報:民意與權力的PK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官員財產申報更待何時”——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在自己寫的一篇文章中說:“1995年頒布的《關于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guī)定》,遠不能有效遏制腐敗,其限制的主體太窄,且規(guī)定申報的主要內容是個人的工資、獎金、禮金等,并非官員的全部收入”。他建議,全國人大應調研、起草《公務員財產申報法》。
全國政協委員嚴琦,也表達了自己對官員財產申報的看法,她建議將官員子女財產納入申報范圍,“政府官員可能會把一些財產轉移到子女名下,或利用手中權力為子女積聚財富。因此,要把官員、官員的子女以及近親屬乃至與官員發(fā)生財產和人身關系的當事人,都納入到財產申報的范圍,否則,所謂財產申報制度很有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兩個代表委員是在舊話重提,可“官員財產申報及公示”這個舊話,卻是一個喊了多年至今沒有破解的大難題。
兩組調查數據很有意思。一是網上調查顯示,九成民眾支持對官員財產進行公示。二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杰做過一項調查,97%的官員對“官員財產申報”持反對意見。過去5年里,王全杰曾在在兩會上三次提出官員財產公示方面的議題,但相關法律一直難產。
從某種意義上講,官員財產要不要申報、能不能公示,成了民意與權力的PK。
以“官員財產申報”為主題詞在百度上搜索,可以找到18.9萬個相關網頁。輿情對此關注可見一斑。諸如“期待陽光法案早日出臺”、“官員財產申報立法不宜久拖”、“立法公布官員財產要動真格”、“理直氣壯要求官員公布財產”之類的評論,耳熟能詳細,但一部要求官員申報公示財產的“陽光法案”,愣是磨難重重,千呼萬喚難出來!
談及官員財產申報難以推行時,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說,最大難點是界定問題。主要是財產的范疇,有的認為登記銀行存款就夠了,有的講要登記財產,房子、汽車、股票要不要算?
“界定難”這一技術性難題確實存在。而如果“限定”不清,官員的巨額財產就可能“來源不明”。而對于財產來源不明的懲處,我國法律不夠嚴厲,最多判刑5年,這就使得財產來源不明罪,成了官員的救命稻草。諸多腐敗案件中,無據可查的巨額財產是有據可查財產的數十甚至上百倍。
評論者在談及財產申報的技術性難題時說:“這種情況下,即便有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恐怕官員也只會申報那些人盡皆知的工資、職務收入,而將其他‘灰色收入’盡可能地模糊化處理。而且,在我國目前財產管理和金融體制下,模糊化處理自己財產存在太多空間,比如財產實名制問題、金融體制中的現金流轉規(guī)范問題等等!
技術性難題并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有評論所說,盡管中國的行政官員數量已達歷史之最,官民比例驚人,但是,“官員畢竟是個小群體。要讓人民對官員形成有效監(jiān)督力量,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因為制度針對的是具體官員,特別是縣處級以上的干部,“其可能遭遇的抵觸以及阻力,可想而知”。“倘若對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立法,立法者將不得不考慮該法可能對官員群體產生的后果”。
如果我們承認權力來自民眾,官員必須接受納稅人監(jiān)督,那么,官員的財產就沒有理由不申報不公示。技術性難題、制度難題都有破解之道,可怕的是種種借口背后,利益的阻撓和權力的護身符。
中青在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