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申寧:讀史論“三無”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這里所談的“三無”,與今日人們所指的沒有工作、無所事事的那種狀況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此所謂“三無”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人們的道德觀念:無君、無國、無義。在二千年前天下大亂之時,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歷過那么一個不堪回首的歷史階段。
人們常說,春秋無義戰(zhàn),到戰(zhàn)國更是如此。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讀書的士人,為謀生創(chuàng)業(yè)而不斷地改變著效力的主人,同時也不停地更換著效力的國家。這個先例始于孔子。他一生游遍列國,由魯至衛(wèi),至陳,至曹,至蔡,至宋,至鄭,至楚,足跡幾乎遍及當時的主要國家。他做出選擇的原則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從”,這就是后人所說的“有奶便是娘”。哪里安全,哪里能給他高官厚祿,他就留在哪里。雖然那時的孔子還沒有領(lǐng)袖群倫的地位,但他這種“擇主”的政治生存方式,卻被當時的士人們普遍效法。
吳起是衛(wèi)人,卻先后事魯,事楚。他的同鄉(xiāng)商鞅成了秦國的重臣。商鞅原本以“帝道”游說秦王,不被理睬,于是改說“王道”,又被冷遇,再改以“霸道”,終獲成功。蘇秦是東周人,最后卻成了六國的相國。他原本主張“連橫”,被拒絕,于是改為“合縱”!妒酚洝返淖髡咚抉R遷對這些人的評價并不高,他說吳起是“以刻暴少恩亡其身”,說蘇秦、張儀“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比绻f,當時的人們還沒有“祖國”這個概念,那么,生育之地、桑梓之鄉(xiāng)、父母之邦的概念總是應(yīng)該存在的,可是,這些人為了個人功名,常常以犧牲家鄉(xiāng)、故土為代價。張儀本魏國人,為效忠秦國,以故土做進見之禮,“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薄坝谑,張儀陰令秦伐魏。魏與秦戰(zhàn),敗!边@個張儀,簡直就是秦國派駐魏國的間諜。
有人曾經(jīng)問孟子:公孫衍、張儀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一問引出了孟子那段著名的言論:“是惡足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謂大丈夫。”在孟子眼中,蘇秦、張儀、公孫衍之流,行的不是正道。他們富貴時驕奢淫逸,貧賤時改節(jié)易志,面對威武的壓力卑躬屈膝,所以算不上大丈夫。
如果說,無君、無國、無原則這種“三無”現(xiàn)象,是源自先秦那種政治上的特殊環(huán)境,那么,無義則完全是屬于個人的品德。這種無義,指的是對朋友沒有信義。鬼谷子的兩個學(xué)生:孫臏與龐涓之間的關(guān)系,就是這種無義的鮮明寫照。
先秦也罷,后秦也罷,出人頭地永遠是士人追求的目標。在那萬頭攢動的仕途上,如果不讓別人的頭都低下,或者掉下,自己的頭又如何能出類拔萃呢?所以“三無”是仕途上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鐵則,成為官場上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頑固情結(jié)。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