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載不動這許多愛的大學生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一個大學新生報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加上七姑八舅七個人送到學校,行李滿滿十個大箱子。(武漢晚報8月27日)看來,這個龐大的親友團加上十個大箱子,不僅會造成學校周邊旅店的緊張,而且還促進周邊到租房業(yè)務。學校的宿舍,無論如何是裝不下這些行李的。
這種狀況,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多年了,愈演愈烈。1996年我第一次做新生班主任,一個班40多人,居然不勞家長送的學生,只有一位,F(xiàn)在,恐怕一千個學生里,連一個這樣的白烏鴉也找不到了。有錢的家長送,沒錢的家長也送。來到學校,住不起旅館,就睡在學校的操場上。而且一送,就是一個親友團,能來的都來。到了學校,拉住班主任或者學校管學生的干部,交待了再交待。過分的還直接塞錢,生怕自家的寶貝在學校受了委屈。
按現(xiàn)在的學制,上大學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滿18歲的成年人了。然而,這些成年人,卻像幼兒園孩子一樣被大人對待。對于他們的家長來說,讓自己18歲的孩子自己坐火車或者飛機去學校報道,簡直是件令人恐怖的事情。光擔心,就能讓自己擔心死。有的家長更過分,孩子上了大學,自己工作也也不做了,辭職來到學校所在城市,租個房子蹲守在大學旁邊,給孩子當保姆加保鏢。
任何一種高級一點的動物,都知道到時候把自己成年的孩子趕出去,讓它們適應環(huán)境,自己學會生存的本領。可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確切地說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卻忘記了這個本能。他們似乎不知道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無論自己多么心疼自己的孩子,早晚得讓他們放單飛,獨立應付這個世界。因為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不可能陪子女一輩子。記得改革開放之初,引進日本電影《狐貍的故事》,曾經(jīng)引發(fā)中國人好一陣的感慨。其實,多數(shù)家長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是,獨生子女的現(xiàn)狀,讓我們的家長昏了頭。像老母雞一樣,總是想把自己的子女攏在自己的翅膀下面,能攏多長時間,就攏多長時間。
顯然,這樣父母之愛,是一種溺愛和濫愛。是對自己孩子的嚴重不負責任。負載著這樣沉重之愛的大學生,能夠正常發(fā)育生長嗎?漫說會養(yǎng)成嬌生慣養(yǎng)的習慣,就是心理也不會正常。在這種愛浸泡下長起來的孩子,經(jīng)不得事,一點小事都要哭哭啼啼找家長。一點挫折都會讓他們想不開。他們也不會做選擇,做決斷,什么事都得家長給他們拿主意。如果家長一時找不到,就全靠老師,或者同學。實際上,這些年來,我們痛詆80后、90后兩代人的種種毛病,其實,這些毛病,多半來自他們的家長,來自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愛。雖然說,這樣一些延遲了長大時間的孩子們,今后未必一無所成,但他們成長的過程,勢必因為前階段的家長溺愛,而多受很多苦。
愛之足以害之。古人的古訓,未必家長們都不知道。但是,他們還是該溺愛還是溺愛,生怕離開自己半步,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就會掉到井里。從根本上講,我們的家長這種愛,是對成年子女一種最大的不尊重,不放心他們的能力,不尊重他們的選擇,甚至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明顯,在中國的文化里,這樣的尊重,沒有傳統(tǒng)。有的傳統(tǒng),倒是家長對子女的無原則干預,這樣的傳統(tǒng),加上獨生子女這種狀況的刺激,我們的大學生,命里注定,要躺在父母懷里的時間要長得多。如果因此而廢掉,那也沒辦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