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感恩
發(fā)布時間:2017-01-18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佛家感恩篇一:感恩佛法的存在
感恩佛法的存在
原文標題: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總有那么一天
來源:網(wǎng)絡(luò)
曾讀到過宗薩仁波切的一段話,內(nèi)心深深感動:
“我想中國一定是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夠出現(xiàn)像菩提達摩這種大師,能夠把佛法帶到中國來。如果我們仔細地想一下,這些以往的大師們是經(jīng)過了什么樣的努力,什么樣艱苦的環(huán)境,才能夠把佛法從印度帶到中國來。然后他們在新來到的這個社會里,設(shè)下什么樣的模范,所起的這種的領(lǐng)導(dǎo)作用,他們所具有的這些慈悲。如果我們想到這些的話,我們就會同意,即便是每一個中國人把整個地球都用黃金鋪滿了,也沒有辦法報答他們的這種恩惠。
如果我們?nèi)ト魏我粋大乘的寺廟或者是出家人那邊,你都會看到,即便這個寺廟或者是出家人本身并不真的去修持,但是他們永遠講得出慈悲或者是慈悲的道理讓別人知道,要怎么樣對眾生慈悲,要怎么樣去救度眾生這些道理,即或他們不修持,他們都會講這些道理。所以你就知道呢,這邊仍然有多么大的功德,才能讓這么難得的一個教授仍然流傳到今天。
像緬甸或者是泰國這些地方呢,上座部的教法在那邊非常興盛。他們所選擇的這條修道的道路,實際上是他們所具有的功德所得到的。
如果我們在像泰國或者是緬甸這種國家,你在一個綠油油的稻田當中,看到一個穿著黃色僧袍的比丘走過去,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在現(xiàn)代那么長的時間下來,還有這樣的比丘活在世界上,還可以呼吸,還可以走路,這對于我們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即便那個比丘晚上偷看電視,這都沒關(guān)系,因為他所存在的形象的作用,我們能夠看到他的形象,對我們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那個時候,你能夠兩手合掌,放在頭上定禮呢,你一定會造成非常大的千百倍以上的功德。
我自己并不是一個凈觀非常強的人,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喜歡挑剔,疑心非常重的人,我很少會熱淚盈眶,這種情況太少了。但我還記得,有一次在曼谷,美國大使館外面,我在等美國的簽證。那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因為我想排第一位。我很早就去了,結(jié)果六點鐘的時候,看到有20個非常莊嚴的和尚走過來,我就想他們這些和尚來這邊干嗎,美國大使館也是關(guān)著的。突然在這個時候,美國大使館的門開了,美國的大使出來,跪在地上,供養(yǎng)他們,我看到這一幕,熱淚盈眶。
我看到那一幕,我自己覺得有一點不好意思,因為我知道在泰國的出家人,當他們接受人家供養(yǎng)的時候,無論跪下來供養(yǎng)的是美國的大使,或者是泰國的國王,泰國的出家人連看也不看一眼,從來也不會說謝謝,供養(yǎng)完就繼續(xù)走他的路。他也不會說留下來問“你有
沒有名片啊,留下電話號碼以后聯(lián)絡(luò),好不好!薄_@些和尚和西藏的出家人一比,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同樣,在臺灣,我也去過一些寺廟。我看到這些寺廟,有的也非常宏偉,非常大,寺廟里面有一尊非常高大的金身的佛像,那個寺廟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組織,里面點著香,放著阿彌陀佛的佛號,這些我都沒有什么感動。但是那邊的出家人,從他們嘴里講出來的永遠都是說,為所有的眾生如何如何,講非常慈悲的語言,這是非常難得的事。
有的時候,這種情況不太多,但是偶爾你假如去一些藏傳佛教的大師那邊,他會給你講凈觀。也許講的人本身也做不到,但是這沒有關(guān)系,就算有這個名詞存在,就已經(jīng)非常非常難得了。
因為總有那么一天,這些穿著黃色的,在路上非常安詳行走的比丘的形象再也看不到了。也許有一天呢,所謂為眾生如何如何這個概念永遠不存在了,也許有一天觀所有的眾生如同本尊的這種凈觀完全不存在了。當真的有那一天來了的時候,那真的是黑暗時期。
這個詞,空性,也許有一天它再也不存在了。所以我們實際上非常幸運,也許我們沒有辦法修持,但是至少我們在講,在談?wù)撍!?/p>
有人曾經(jīng)問我,作為一個和尚,你是否皈依僧。我想說,當我在街頭看到穿著紅色的、黃色的、或灰色僧衣的出家僧人時,我們會相對合掌,在互相微笑的時候,我的心里會涌過一股暖流。有一次,我在巴士上,看見一個藏傳佛教的僧人,我在車上向他合掌,他看見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東西,也向我合掌,臉上是那種單純的令人想到西藏純凈藍天般的微笑。我很長時間都不能忘記這微笑。我們屬于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教法傳承,但是一直上溯到佛陀時代,我們共同的導(dǎo)師都是釋迦牟尼佛。即使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千山萬水,當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像久別的兄弟。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懂得彼此的語言,也不會障礙我們在心底的交流。透過這樣的形象,這樣親切的微笑,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來自佛陀的清靜力量,一如佛陀當年所受的啟悟。走在街頭,我無法判定一個行走著的出家人是持戒抑或破戒,但當他們匯入歷史,匯入那不斷的傳承中,我知道,那就是我永遠不變的背景。
當我手摸著袈裟時,我仍會感動。我不是一個好的僧人,過重的習(xí)氣使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俗人。我的心理與行為,使我在身披袈裟時內(nèi)心感到慚愧。但我知道,我的染污并不曾改變袈裟純凈的本質(zhì)。它依然是清凈的幢相,是正法的標志,即使只剩下一絲布條,我仍應(yīng)頂受它!吧圃战饷摲,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彼谌鐏淼纳砩,曾披在迦葉尊者的身上,曾披在阿難尊者的身上,龍樹、無著,都曾經(jīng)頂受過它,為他增添榮耀。撫摩袈裟,想起這些逝去的大師,我仍然會流淚。
至今我還聽見一些比丘在各種場合說法。不論他們行持與否,他們所說的法仍使我感動,即使是編出來的故事,我聽了也會流淚;蛟S我過于感性,但這樣的說法和故事使我內(nèi)心柔軟,感受到了來自慈悲的溫暖。生活中有讓自己感動的事總是一件好事,好過讓自己的心變得麻木。
我們生活在這世界,總感到很苦難?墒菑奈易陨矶,自己覺得相對于我所犯下的過錯,我感受的一切已經(jīng)是在享受寬恕。有時候,我也會去給人講法,當我興高采烈的時候,我警告自己,其實我只有懺悔的份。
所以,對我來講,為什么像我這樣的人,還能見到三寶形象,還能聽到像宗薩上師、像我的老師這樣的善知識所說的法,還有那些待我親過兄弟的僧人朋友在身邊,這是一個奇跡,絕對只能用奇跡來解釋。也許,諸佛、菩薩與善知識們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展現(xiàn)他們不舍任一有情的偉大慈悲吧!
所以,讀到宗薩仁波切下面的這段話時,我已經(jīng)泣不成聲了。
有一天呢,我們將不再聽到慈悲、智慧、修行這些話,看不見那些黃衣飄飄的僧人,也不再聽見悅耳悠揚的誦經(jīng)聲了??
有一天呢,我們會與所有的善知識告別,直到他們消失在記憶的深處??有一天呢,我們不會再為佛法爭論,不再批評別人的修行,因為這些概念已經(jīng)都不再存在了??
因為總會有這一天吧,我們甚至都不會知道這樣的生活其實是真的黑暗。想到那一天,我的心忽然柔軟起來,開始原諒別人,也開始原諒自己。對于當下這一切,我真的充滿感恩。
佛家感恩篇二:佛說:放下 感恩
佛說:放下 感恩
很多朋友問我:“你年紀不老,怎么會信仰佛教呢?”在她們看來,佛是一種迷信,信佛的人都是些沒有多少文化的老人或精神空虛的人,而那些出家人,也不過是受了打擊逃避現(xiàn)實的悲觀者。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就連我原來沒有接觸佛教文化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思想。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無意中讀到了佛教文化里的一些箴言:“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放不下;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執(zhí)著于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一個人的財富并不是因為他擁有很多,而是因為他要求的很少;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這些簡潔而充滿哲理的箴言,讓我知道了佛并不是消極出世,而是積極入世。于是,我開始小心翼翼地“走入”佛經(jīng),細細的品味,仿佛感覺自己置身在了一個一塵不染的琉璃世界中,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圓滿和大愿力神通,讓我心懷了無限的敬意,使我每天都情不自禁地要跪拜在佛前懺悔。因為我從佛經(jīng)知道了“佛”并不是神,也不是仙,“佛”實際上是有覺悟的人,誰有覺悟,誰就是佛。所以,佛就在身邊,就在自己的心中,佛并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覺悟者的稱號。
然而,縱觀當今世風(fēng),金錢薰心、物欲橫流。有的人為了錢
和權(quán),斤斤計較、巧取豪奪、明爭暗斗、坑蒙拐騙??誤以為錢和權(quán)可以帶來人生的大快樂?墒蔷退闶羌邑斎f貫的人,又有幾個感受過真正的自在快樂呢?不過是為了滿足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欲求絞盡腦汁,直至生命耗盡,依然無法擺脫金錢的左右。尤其是當今的時代,社會進步了,人們的財富在不斷增加;科技發(fā)達了,人們多樣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這些并沒有增加人們內(nèi)心的幸福感,苦惱和牢騷正在與日俱增,到處都是不滿的聲音,不滿家庭,不滿社會,不滿企業(yè),不滿這、不滿那,大家的眼睛里都只看到自己的苦處和難處,只知道唉聲嘆氣自己沒有鞋子穿,卻沒有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人居然沒有腳。所以在這浮躁、物欲的時代,覺悟者越來越少,而脫離“苦海”似乎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得越來越渺茫。其實,在佛看來,脫離“苦!辈⒉粡(fù)雜,只要肯放下和感恩,就能讓煩惱渾濁的娑婆世界變成佛的清凈樂土。
在世間的煩惱中,可謂什么煩惱都有,但以佛的法眼靜觀,不過是蝎子附在虛幻的花上一般。因為,佛認為世間上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只是一種假相,不值得為這些虛幻不實的東西而去執(zhí)著。人一生的所能、一生的所得,無論是權(quán)傾朝野,還是富可敵國,萬般萬樣都是帶不走,百年之后只能是一杯黃土。所以,在短短的人生旅途,要想離苦得樂,就要學(xué)會減負前行,放下貪婪心、放下虛榮心、放下執(zhí)著心、放下嫉妒心、放下嗔恨心、放下攀比心、放下偏執(zhí)心、放下狹隘心、放下獨尊心、放下物欲心、放下色欲心、放下食欲心??屬于自己的隨緣好了,
不屬于自己的不去攀緣,不以個人的性情而喜怒,不因自我的利益而悲傷,這樣就可以讓自己活在清涼的世界中,享受到如魚得水般不盡的悠悠樂趣。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學(xué)會放下,就可成佛。
佛家一直用“因緣果報”來點出富、貴、貧、賤的玄機。意思就是說: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的思想、行為來決定的,自己種的什么因,就結(jié)什么果,并不是上天造就的。所以,家庭不和、事業(yè)不順、經(jīng)濟拮據(jù)以及子女不孝等等這些不好的果報,都是自己過去的“因”沒有種好,不應(yīng)該怨天尤人。而要改變這種不好的果報,或是想要維護好現(xiàn)有的福報,都必須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制造生命的反作用力。所謂反作用力,就是想要得到什么,首先要真誠的施舍。不舍是不會有得的,越付出、越施舍,就越富有。也就是說你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你傷害別人,就是在傷害自己。總之你對世界怎么樣,在因緣成熟之時,世界就會怎么樣對待你。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佛說做人必須要知恩報恩,用實際行動自覺地肩負起報答父母恩、報答國家恩、報答眾生恩的責(zé)任。因為,每個人的存在都源于父母的養(yǎng)育,源于國家保護生命財產(chǎn)和無私地施與住居的土地,源于農(nóng)民、工人、老師、科技工作者等等所有的人提供了生命的養(yǎng)料和生活的便利,就連動物對人類都有很大的恩惠,狗看門,牛耕田,毫不起眼的蚯蚓、螞蟻都在日夜不息地翻松田土。所以,在這緣起互助的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恩賜
之中。那么,感恩則成了每個人的本分事和應(yīng)盡的職責(zé)。而且,只要心懷感恩,就能廣結(jié)善緣,有了善緣就能為自己和子孫積累很大的福報,有了福報,就能享受到人生的大豐饒、大快樂與大和諧。
捧讀佛經(jīng),讓我明白了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得失從緣,心無增減。佛告誡我要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慈悲心來處事,將世上的一切煩惱看破、放下,并將自私的感情轉(zhuǎn)變成平等的大愛,將私欲貪婪心化作清凈的菩提心。那么,在波濤光涌的生命表象之下,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的本身竟然是如此的寧靜而無所欠缺,貪婪經(jīng)營之心沒有了,心靈就游刃在了自在的乾坤。
佛家感恩篇三:感 謝( 學(xué)習(xí)佛法的感悟)
感 謝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因果;
佛說,凡事都有定數(shù),不要強求。
而迷茫的我偶遇佛教的那一剎那,
仿佛遠航的明燈明亮我黑暗的心田。
手捧經(jīng)書,上師的教言印入我的眼簾;
耳聽教證,堪布的開示充滿我的心間。
一聲聲慈心指點,迷津頓悟;
一句句教導(dǎo)開示,慧眼光明。
曾經(jīng)以為此生只能隨波逐波,
誰曾料想奇遇佛法智慧無邊。
重拾信心,參悟正直穩(wěn)重,
良心正己,增加福報修行。
恪守戒律,虛心向人請教,
默默關(guān)懷,善良布施他人。
感謝與您的相遇,讓佛法融入我的心田,
一如干涸的泉眼流入涓涓細流,
仿佛枯敗的老樹綻放嫩嫩枝牙。
讓我終于睜開智慧的雙眼,重修清凈美好人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