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生產(chǎn)技術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9-08-2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一、選地與整地
1.選地
土壤條件好壞,直接影響藥材的品質和產(chǎn)量。多數(shù)中藥材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力高、酸堿度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莖類藥材,適宜沙壤土種植,如黃芪、甘草等深根性植物,還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質不適宜,即便深耕也會使根系生長不良,影響商品質量。選地還應遠離礦山、工廠2000米以上,公路200米以上,同時,還應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屬如砷、汞、鉛、銅的含量,依據(jù)綠色蔬菜生產(chǎn)的標準,對其空氣質量、水質等進行檢測,不能超標。一般忌選鹽堿、低洼易澇和水源匱乏地塊。
2.整地
中藥材的根系,有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層,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層,深耕具有增產(chǎn)作用,但耕深因品種而異,對深根性植物如黃芪、甘草、牛膝等品種,應耕深30厘米以上,淺根性植物如貝母、知母、半夏等品種,耕深在15厘米左右為宜,其他品種耕深20厘米左右比較適宜。整地要求適墑翻耕,整平耙細,使地平、土喧、上松下實。結合整地撒施或條施糞肥,底肥量要施足,多施腐熟農(nóng)家肥、復合肥及生物有機肥。
二、種、栽
中藥材的繁殖方法可分為有性和無性。一般中藥材生長年限3-4年,有的6-7年,甚至幾十年,形成周期長見效慢等特點,因而在繁殖方法上靈活掌握。有性繁殖遺傳性不穩(wěn)定,但繁殖系數(shù)高,能篩選出優(yōu)良的品種,短時期內可獲得大量的繁殖材料,如黃芪、黃芩、紅花、白芷、柴胡、防風、薏苡及十字花科、莧科的多種藥材以有性繁殖為主。無性繁殖能保持母體的優(yōu)良性狀,遺傳性較穩(wěn)定,但繁殖系數(shù)較低。在自然條件下,有的中藥材只能進行有性繁殖,如人參、西洋參、桔梗、白芥子、決明子等,而有的只能進行無性繁殖,如蕃紅花、川芎等,還有部分中藥材既能有性繁殖,又能無性繁殖,如地黃、玄參、牡丹、芍藥、甘草、知母、貝母等。
1.有性繁殖
1.1種子處理
為提高發(fā)芽率、增強發(fā)芽勢、預防病蟲害,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
1.1.1精選和曬種
對純度低、雜質多的種子應進行精選,保證種子純凈飽滿,減少病蟲草害。播種前1-2天曬種,也能促進酶的活性,提高種子生活力。
1.1.2浸種催芽、機械損傷、化學藥劑處理等方法,能打破種子休眠,增加種皮透性,促種子吸水快、早發(fā)芽。
1.1.3消毒
消毒能預防病蟲為害,常用25%或50%多菌靈拌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1%,或用藥液浸泡。
1.2播種量
應根據(jù)播種方式、種植密度、千粒重、發(fā)芽率、土壤墑情等靈活掌握。
1.3播種期
多數(shù)中藥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品種,如薏苡、紫蘇、決明子、紅花、荊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品種,如甘草、黃芪、桔梗、黃芩等適宜春播,也可夏播和秋播。
1.4播種方式
有條播、撒播、穴播等,其優(yōu)點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齊,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間作業(yè)。硬粒種子可以采用機播,不但節(jié)省工時費,而且播種質量好。
1.5播種深度
多數(shù)中藥材種子細小,拱土能力弱,宜淺薄。一般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3-5倍,約為1-2厘米,播后要鎮(zhèn)壓、覆蓋稻草等覆蓋物,并澆出苗水。
2.無性繁殖
2.1種栽選擇
通過收獲商品時和無性繁殖材料,選擇無病斑、無機械損傷、肥大芽飽滿、健壯的根、莖等作為種栽。
2.2消毒處理
栽前應對種栽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栽30分鐘左右。
三、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中藥材種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現(xiàn)象,且芽率穩(wěn)定性差,播種時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須及時間苗。在子葉出土后3-5天內進行,除去過密、瘦弱和有病的幼苗。當幼苗長到10厘米左右及時定苗,留苗密度視品種和苗情長勢而定,適當密植是增產(chǎn)的關鍵。
2.中耕培土和除草
中耕可疏松土壤,消滅雜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參、地黃等全生育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護芽頭,增加地溫,利于塊根、塊莖膨大,如元參、半夏等。藥材田間雜草防除是經(jīng)常性工作,防止草大欺苗現(xiàn)象出現(xiàn)。
3.施肥
不同種類的藥材品種喜肥規(guī)律也不同,施肥總的原則是:1-2年生及全草類藥材,苗期應多施氮肥,促莖葉生長,中、后期追施磷、鉀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莖類藥材,除整地時施足有機肥外,生長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發(fā)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進入休眠前還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與排水
一般中藥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較少,生育中期需水多,需水臨界期多在開花前后,但不同種類也有區(qū)別。耐旱力強的中藥材品種如知母、甘草、黃芪、紅花等,適時灌溉能促進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幼苗期根系易受旱害,要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濕潤狀態(tài)。根及根莖類藥材,田間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多,易漚根腐爛,雨季加強田間排澇。
5.株形調整
人為調整生長發(fā)育速度,提高田間通透性,使植株發(fā)育健壯。草本類的株形調整主要有摘心、打權、摘蕾、摘葉、修根等;木本類的有整形、修剪。也可采用生長調節(jié)劑調控植株生長。
6.其他管理措施
陰生植物需搭建遮陰棚,如人參、西洋參等,或種植高棵作物遮陰,如天南星可套種玉米。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藥、羊乳、黨參等需搭立支架。北方地區(qū)易出現(xiàn)霜凍,應注意防范。調整播期、科學肥水管理,可培育健壯個體,提高植株抗逆性。
7.病蟲害防治
中藥材所發(fā)生的病蟲為害部位多在葉、根、莖和果實上,在防治原則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選用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積極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禁止使用劇毒、殘效期長的農(nóng)藥。
8.采收加工
多年生藥材應在適宜的年限采收,年限不足,植株體內有效成分含量低,年限過長,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果實和種子類適時分期、分批采收。種子田和種栽生產(chǎn)田,適時采收更為重要,確保種子、種栽質量。
相關熱詞搜索:中藥材 生產(chǎn)技術 綜述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