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上的老青島:青島炮臺 青島山炮臺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青島是一個多山的海濱城市,遍布城區(qū)的丘陵,彰顯著青島山海之城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而建制近一百二十年的青島,曾因優(yōu)越的地勢環(huán)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被德國、日本等國家作為重要的港口和軍事基地而占據(jù)了30余年,因此,在青島的海濱、山頂?shù)戎匾牡乩砦恢迷?jīng)修建了大量的炮臺和軍事堡壘,用于對外防御。直到今天,在青島的某些偏僻的地方還遺留著當年作為軍事要塞的一些痕跡。
隨著歲月的流逝,那些炮臺、堡壘或在戰(zhàn)爭和城市建設中被毀,或被挪作它用,有的則因處于軍事禁區(qū)而蒙上了神秘面紗,對于它們的真實面目,世人知之甚少。如今,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珍貴的明信片,了解那段特殊的歷史。
要塞探秘
1897年,德國人占領青島后,最初仍然利用清軍留下來的海防設施來防衛(wèi),兩年后他們開始大規(guī)模的軍事工程建設,其建設格局采取了當時被西方人稱作“堡壘式要塞筑城體系”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本身就是把被保衛(wèi)的對象放在中心,在它的外邊一定距離內構筑一個環(huán)形的包圍圈。這個環(huán)形的包圍圈是由炮臺、碉堡、山、河流構成,塹壕、交通壕則用來溝通這些軍事設施――這在當時,是很大的規(guī)模,使得青島成為德國海軍遠洋艦隊在亞洲的重要的軍事基地。
德國占領青島后,建設了步兵堡壘和海岸堡壘兩條防御線。當時青島面積不大,無法與今天比――那時青島市區(qū)西邊是膠州灣,南面是黃海,東面和北面都是陸地。老青島人都知道市區(qū)的東面有5處堡壘群,雖不知道具體位置和名字,但老百姓叫它們1號到5號炮臺。實際上,它們從南到北分別是:小湛山堡壘、小湛山北堡壘、中央堡壘、臺東鎮(zhèn)堡壘和海岸堡壘――在地圖上標出這5座炮臺并用一條線連起來會發(fā)現(xiàn)一條6公里長的步兵防御線,與青島老市區(qū)的陸地邊界線重合。
如果說德國人修筑的步兵防御線是為了防御陸地上的攻擊。那么,在沿海一線修筑的一系列炮臺則是為了對付其他列強從海上進攻青島。
分布在青島南部海岸的炮臺,自東向西分別是:匯泉角炮臺、團島炮臺和臺西鎮(zhèn)炮臺。它們大都建在海邊突出的高地上,面向大海,比起步兵堡壘炮臺規(guī)模要大,炮臺裝備的火炮是當時威力比較大的克虜伯加農炮。在這幾處永久性炮臺之間,德軍還建有不少臨時性炮臺。由于這幾處海防炮臺的位置顯要,且處于不對外開放區(qū)域,所以破壞較小,也容易被找到。像匯泉角炮臺,還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當年李鴻章籌辦海防和北洋海軍的時候,從英國和德國購進大批軍艦和火炮。那些德國克虜伯公司生產(chǎn)的火炮被安裝在天津大沽口炮臺, 1900年,德國參與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時,在大沽口與中國水軍激戰(zhàn),大沽口和天津淪陷后,德軍就把這些火炮拆下來運到青島并安置在匯泉角炮臺,這些火炮雖是出廠年代比較老的老式火炮,但是它的堅固程度要優(yōu)于其它火炮。
步兵堡壘和海岸堡壘兩條防御線把青島老市區(qū)圍了一個圈,然而,德國人又將目光投向了市區(qū)的兩座高山――太平山、青島山,一來可以對外圍兩條防御線的任何一個點進行有效火力支援;二來如果防線被攻破,他們仍可以據(jù)高死守等候援兵。于是,他們在此建造了更高層次的防御體系。德軍在這兩座山上分別建立了南、北共四個炮臺,并將太平山炮臺命名為伊爾蒂斯炮臺,將青島山炮臺命名為俾斯麥炮臺。俾斯麥是當時被稱為“鐵血首相”的德國首相,在德國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麥炮臺在整個青島要塞中也是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此處,有當時令德國人引以為豪、堪稱第一的東西――德軍在這里裝備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最大口徑的280毫米榴彈炮,這種大炮炮身可作360度全方位旋轉,最大射程10.5公里,價值10萬馬克;這里還裝備了當時德國所具有的最大功率、照射距離最遠的探照燈,防止敵艦偷襲。在日德戰(zhàn)爭中,這座探照燈曾遭日軍多次轟炸,卻沒有被擊中。
如今,大口徑榴彈炮和巨型探照燈都已蕩然無存,惟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就是那座龐大的地下掩蔽部――地下堡壘。進入其中必須要通過三道厚厚的鐵門,而其里面有寬敞的門廳以及向四周輻射的長長的走廊和兩邊整齊的房屋,從設計思路、建設技術水平和建筑質量上來講,這在當時是世界一流的。據(jù)資料記載,俾斯麥炮臺的修建過程是先把山包挖開,然后構筑工事,之后再把碎石和浮土回填回去,建造工事所用的鋼筋水泥都是從德國直接運過來的,最厚的地方達到兩米,在當時沒有火炮能把它打穿。為了應對戰(zhàn)時及長期據(jù)守的需要,堡壘內部設有三個功能區(qū),除了軍事指揮室、軍人休息室之外,彈藥貯藏、醫(yī)療救護、發(fā)電機房、鍋爐房、儲水井、衛(wèi)生間等等一應俱全,連停電時應急用的蠟燭燈臺、敵人攻破后的阻擊掩體、逃生通道都想到了。地堡最頂端是一座從德國運來的重達160噸的鑄鋼?望塔,它的散件被運抵后進行重新組裝,工藝嚴密精湛,圓柱形的觀察室可做360度旋轉,敵情信息從這里傳遞到地下作戰(zhàn)指揮室,而后作戰(zhàn)命令再被傳達到地面炮臺。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德國在青島還有一個最大的秘密,那就是要塞的地下通道,其主要的炮臺、兵營和碼頭之間都建有秘密地道。有一些地道與城市下水道相連通。這些地下通道建得非常隱蔽、堅固,而且非常寬敞,運兵運送彈藥絕對不成問題。從這里可見德國人“要塞至上” 的城市建設理念。
然而,日德之戰(zhàn)后,日軍卻絲毫沒有利用如此眾多,且修筑精良的炮臺設施,更說不上修復和重建,就這樣,昔日的炮臺變?yōu)榱巳毡九擞瓮媾恼盏摹奥糜尉包c”。
歷史之謎
這些要塞工程的建設當時屬于高級軍事機密,如何防止這些秘密泄露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因為任何工程都是由人建造出來的,而這么大的工程也絕對不可能全部由德國軍人親自實施。那么,數(shù)以萬計的勞工是如何保守這個秘密的?這些勞工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了呢?
令專家們仍大惑不解的是,關于要塞建設的勞工情況,至今查不到任何文字記載,甚至也聽不到民間傳說。如果這么多勞工都是青島本地的,那不可能一點風聲或留言也沒有,這一切都讓人聯(lián)想到,這些勞工們的命運,是否會像當年在東北中蘇邊境被日軍殺害的大批修筑軍事工程的中國勞工那樣?
時間回到1960年,青島博物館正在建館,不滿30歲的鄭貝滿被派到基層調查,訪問過兩位大概有80多歲的老人,對方提供了關于青島當時德國占領時期的青島抗德義勇隊,還有德國人建筑炮臺關于中國勞工的情況。老人們告訴鄭貝滿,這些勞工不是從本地招的,是從廣東來的。當時是用船把這些勞工運到青島,在德國人的監(jiān)押下進行筑建工作。據(jù)說這些勞工的待遇還是很好,工資也很高,德國人還許諾,等要塞筑建完了后讓他們到德國去看一看。然而,據(jù)說這只是德國人的騙局,這些人把炮臺建筑完以后,被軍艦運到外海秘密殺害,將尸體拋入大海。
假如勞工真的是從遠離青島的廣東招募來,那么他們人生地不熟就便于管理也便于保密,炮臺完工以后在海上把他們殺害掉,在青島也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因為找不到任何文獻資料的證明,時間又過去了100多年,已無法查證鄭貝滿當年了解到的這些信息的具體來源,但不管怎樣,它畢竟提供了一種可能,一種在那種情況下最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要塞的概念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中淡去,而作為一段難忘的歷史,它將永存于這座城市的記憶之中。
相關熱詞搜索:青島 炮臺 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老青島:青島炮臺 青島明信片哪里有賣 明信片上的老青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