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页,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网站夜色,久久艹影院,精品国产第一页,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交通銀行賬務疑云|交通銀行信用卡查詢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交行曾表示,在上市以后的將來,當他們在集中管理方面作出努力,并對分行級實施改善管理措施之后,有可能依舊不能防止一切不正常交易或類似錦州分行事件發(fā)生,交通銀行不能保證嚴格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已逾百年歷史的中國交通銀行可能因為一筆陳年舊賬而背負污名。一位曾于該行長沙分行稽核部門供職的人士提起指控稱,早于2004年他還在職期間,即發(fā)現長沙分行存在財務造假問題。
  該位檢舉人已于事發(fā)當年被長沙分行解職。之前他在與另外幾位同事一道履職時,發(fā)現一筆逾5億元無法收回的不良貸款被長期置于“關注”類貸款序列,沒有按照規(guī)定(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記入“損失”類科目之中,成為該行未能如實予以核銷的“良性資產”(詳見6月18日第13期《南風窗》)。
  2004年是交通銀行赴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H股掛牌是上市的前一年,該行于那一年進行了內部財務重組。這位名叫胡遠志的檢舉人指控交通銀行在此間隙刻意隱匿壞賬數額,以達成虛增利潤、粉飾業(yè)績的企圖。
  據信,過去兩年以來,香港證監(jiān)會、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以及中國證監(jiān)會已經先后受理了此項指控,他們告知胡會針對此事采取相應行動。不過,迄今為止仍沒有任何結論出爐。一無所獲的胡遠志也依然在堅持他的控告,不肯罷休。
  
  長沙問題
  
  長沙分行是交通銀行對外宣稱的轄下56家國內省級分行之一。早在今年6月上旬的一次訪問中,長沙分行的紀檢書記黃志軍向本刊記者證實確有一筆5億元的不良資產存在過,但他強調,這筆不良資產已經過某種合乎規(guī)定的處置,不存在什么問題。
  1999年,金融當局成立了包括華融、長城、信達、東方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剝離令國有商業(yè)銀行日益不堪重負的不良資產包袱。據長沙分行的解釋,在2004年,他們即將該筆不良資產交予總行,悉數剝離給了資產管理公司。
  長沙分行拒絕就此向記者提供任何相關的處置材料,以證明當年圍繞該筆不良資產的處置是否合規(guī)。
  已為記者獲取的信息顯示,2004年6月,經監(jiān)管當局同意并批準,交通銀行實施了一系列財務重組措施,以改善該行的資本架構和集中處置一些減值貸款。當年,交通銀行向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了一筆總額逾414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的可疑類貸款,此外,該行同時亦自賬面上注銷了一筆總額逾116億元的損失類貸款。受益于這些處置,交通銀行在當年末的不良資產率降至3%之下。
  但是,此類不良率數據未被進行詳細的主體分解和量化,沒有人知道交通銀行分布于境內的那些分支機構,于當年各自分別向總行匯集了多少比例的不良資產,借重組之機予以銷減。因此,長沙分行2004年上報的不良資產核銷比例也無從檢視。
  不過,那位名叫胡遠志的檢舉人堅稱,他不相信長沙分行那筆被自己發(fā)現的“虛假賬目”已被合規(guī)注銷。他提及,在他履職期間,不僅發(fā)現該筆被有意置入關注類貸款之下的損失類不良貸款,而且還發(fā)現長沙分行當時已準備了另外一筆計5億元的“呆賬”擬提交總行予以注銷。這位檢舉人表示,長沙分行有可能注銷了5億不良資產,但該筆被注銷的呆賬絕非他歷來指控的那筆5億元該銷未銷的“關注類假賬”。
  胡遠志曾就此向長沙分行方面提出過反駁意見。2006年冬天,在與長沙分行的最高級別領導層就胡氏是否停止檢舉而進行的一次私下磋商中,長沙分行方面矢口否認存在5億“假賬”,聲稱胡所發(fā)現的那筆5億元不良貸款已經向總行申報順利注銷。胡遠志即席加以駁斥,認為這是一種虛假的說辭。
  根據交通銀行總行的不良貸款管理和核銷程序,2002年交行內部建立了貸款五級分類系統(tǒng),在該行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資產保全部為不良貸款提供集中管理。當一筆貸款進入不良科目(即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后,將會被轉往資產保全部,由這個部門竭盡所有法院及非法院手段致力回收,最終仍無法收同的,則會被注銷。
  由于一筆貸款由正常類目轉為關注類目直至成為不良資產,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辦理完成,因而胡遠志說道,我不相信短短數月時間長沙分行就能將一筆“假賬”由關注類科目轉入不良類別,再被注銷掉,被注銷的只是另外一筆已被我看到的5億元呆賬。
  “他是搞電腦技術的,但是對于銀行業(yè)務一竅不通”,在記者采訪長沙分行時,紀檢書記黃志軍堅持否認長沙分行的賬務存在問題。他說,雖然原計算機工程師胡遠志在稽核過程中發(fā)現5億不良貸款、并且后來指控交通銀行造假上市,但這些賬務實際上是“經過嚴格審計的”、是“符合國家當時的處置政策的”、是“正當”的。
  由于不能看到一應的審計證明,目前還沒有辦法確證長沙分行能夠自此樁前職員提起的財務造假檢舉中擺脫嫌疑。檢舉人2004年遭解職之后向交通銀行總行所做的書面陳述,長沙分行的內部控制幾近失靈,這使得該行的財務治理陷于混亂。
  2004年,國家審計署公布的一份審計報告揭示,交通銀行錦州分行與當地3家法院聯(lián)合偽造法院判決以及一應法律文書,向總行申報注銷2億元涉及175戶企業(yè)的不良貸款,當時這些借款企業(yè)尚在還款之中,只是所還貸款已被錦州分行全部納入獨立“小金庫”,未于分行財務報表中反映。事發(fā)當年,交通銀行命令轄下各分行稽核部門比照錦州分行問題進行自查。
  長沙分行于此時不僅出現5億不良資產“誤轉”良性資產的“假賬”問題,檢舉人還于遞交總行的申訴材料中進一步指陳,在對長沙分行2003年報請總行的核銷材料進行全面檢查時,透過20份訴訟類的核銷材料,他們發(fā)現其中存在類似錦州分行的情況。
  牽扯到訴訟的不良資產處置,一般需要作為債權人的銀行向法院提起對債務人的貸款追償請求,當通過法院強制執(zhí)行仍無望收回之時,才會著手予以核銷。但檢舉人稱,在長沙分行的該等訴訟材料和法院判決書中,原、被告雙方皆是長沙分行內部職員,而在10多份判決書中,原、被告均由兩位內部員工輪流互換擔當。
  
  不透明督管
  
  就中國銀行業(yè)內部的財務內控狀況,金融監(jiān)管當局曾于2002年頒布了一套內部控制指引,要求中國的商業(yè)銀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杜絕風險。中國銀監(jiān)會據此定期會對各商業(yè)銀行的內控機制做出評估,以確認是否符合監(jiān)管規(guī)定。
  2004年9月,中國銀監(jiān)會針對交通銀行截至當年6月30日的監(jiān)管狀況進行評估,認定該行內部控制系統(tǒng)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弱點,分行層面的內部控制系統(tǒng)缺乏獨立性、業(yè)務運營監(jiān)控不力,管理信貸審批和出售不良資產方面亦存在問題,比如在采用五級分類制度上不一致或誤用。
  交通銀行為此付出過代價。鑒于該行及其分支機構存在賬戶管理違規(guī)、會計違規(guī)等違反國內監(jiān)管規(guī)定事由,在2004年、2005年、2006年3年間,交通銀行先后遭到監(jiān)管當局的申斥和懲罰,罰沒款總金額計約1487萬元。而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的3年問,該行先后遭到監(jiān)管部門罰款約302次之多,總計罰金1580 萬元。不過該行說,這些問題是個別事件,“不會對本行的公眾形象和經營管理產生重大影響”。
  2005年謀求于港交所上市之前,交通銀行總行曾于一份材料中談到,正如中國的其他銀行一樣,該行分設于各地的分支機構以往對其經營和管理均享有較高的自主權,故此,他們過去總是未能有效防止或及時發(fā)現分行層面的管理失誤。而在將來,當他們在集中管理方面作出努力,并對分行級實施改善管理措施之后,有可能依舊不能防止一切不正常交易或類似錦州分行事件發(fā)生。交通銀行不能保證嚴格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問題在于,面對已被人提起指控的“長沙問題”,中國第五大商業(yè)銀行是否能夠做出適當回應與處置,以便打消公眾的困惑與猜疑?已有信息顯示,交通銀行總行在接獲該等申訴之后,即委派了一位名叫姚建設的監(jiān)察室處長前赴長沙,宣布總行的最終裁定。在與該位檢舉人進行面晤之時,對于長沙分行是否存在如檢舉人指陳的一系列財務問題,監(jiān)察處長未置一詞。
  目前尚沒有確切資料表明交通銀行總行據此對長沙分行采取過何種內部措施,長沙分行方面的人士告訴記者,交通銀行總行曾對長沙分行進行了“嚴格的審計和檢查”,但他無法說明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嚴格”審計,以及審計的具體時間與涉及范圍。況且,當年的一應主事者現時仍在任上,“長沙問題”也未見被交通銀行對外進行任何公開提及。
  交通銀行總行未有即刻就上述問題加以置評,由于該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眼下正在落實奧運期間的有關工作,他們邀請記者于8月中旬前往上海總部進行面晤。他們說,“相信通過溝通,我們將能全面客觀地說明情況!痹谏弦淮螌﹂L沙分行進行的訪問中,該家分行最初對記者進行了阻撓,試圖避免與記者進行接觸。
  4年以來,檢舉人不依不饒地將控告信遞交多個監(jiān)管部門,結果無一不是泥牛入海,未得到任何一種說法。2006年,當他將控告遞交香港證監(jiān)會時,證監(jiān)會告訴他,經過考慮,他們已轉交合適的辦理部門――香港聯(lián)交所。聯(lián)交所上市科此后給予的答復是,如果檢舉人允準,他們將向當事公司及公司的上市專業(yè)顧問披露有關投訴內容及細節(jié),以便進一步跟進。
  檢舉人對他們的請求表示同意。但此后,他再也未能得到有關聯(lián)交所的任何調查結論。當他就此發(fā)出詢問,聯(lián)交所上市科拒絕予以答復。
  聯(lián)交所聲稱,根據他們的一般政策,該所需要按保密機制進行所需之詢問及調查,以確保程序公正持平,保障上市公司及其董事免受沒有根據的指控。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維護公眾對市場監(jiān)管的信心和維持一個公平、有序及消息暢通的證券交易市場,此舉亦在于保障投資者,防止不當行為充斥市場及使調查程序更具效率。他們重申,不會通知檢舉人有關投訴之處理方法及結果。
  2007年,檢舉人繼而向中國證監(jiān)會遞交控告,時值交通銀行向中國證監(jiān)會呈報于上海A股首發(fā)上市的申請材料之際。證監(jiān)會辦公廳表示,他們會按程序進行處理。
  現在,距中國證監(jiān)會受理此件控告已逾一年時間,交通銀行早于當年5月即順利通過證監(jiān)會的發(fā)審環(huán)節(jié),如期實現在上海證交所A股上市。除了中國證監(jiān)會和交通銀行,恐怕再也不會有人清楚當局對于該一檢舉做過何種處置。
  長沙分行的紀檢書記黃志軍告訴記者,近4年以來,長沙分行接受相關核查總計10余次之多,凡是關涉金融監(jiān)管的當局部門均有介入。“這些部門都很重視,都對我們進行了審計和核查,都有一個正確的結論”。
  但他未能接納記者有關出示這些結論的提議,他說他不會這樣做。長沙分行監(jiān)察室處長姜鐵軍則插話說,監(jiān)管部門也不一定要給出書面檢查結論,他們可能會通過座談會的形式進行通報。不過該位人士沒有進一步說明此類座談會的具體召集人、與會者以及通報范圍。至于檢舉人,他對于檢查結論一無所知,沒有獲得任何結果通報。
  
  真相待解
  
  至本文截稿時,中國證監(jiān)會沒有就交通銀行被指控的賬務問題做出置評。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也沒有向記者披露他們是否做出調查以及該等調查的細節(jié)。聯(lián)交所于應詢時說道,有關交通銀行的指控已被他們的上市科記錄在案,并就事件作出有關跟進。他們說,作為前線監(jiān)管機構,上市科會就該事件之檢舉內容考慮是否需要采取任何監(jiān)管行動,“在審慎地查詢有關事情后,可能決定無須采取任何進一步行動”。
  香港聯(lián)交所受香港證監(jiān)會領導與監(jiān)督,根據法定責任,該所旨在于合理和切實可行的范圍內,確保香港市場公平、秩序及信息靈通。他們遵從一則當地的《證券上市規(guī)則》履行自身職能,對上市公司活動的監(jiān)察主要著眼于上市公司是否遵守該《上市規(guī)則》的要求,作出及時、準確及公平的資料披露。
  聯(lián)交所表示,恕他們不能就此事件一一交代自己是如何做出處理的。倘若由于決定采取進一步監(jiān)管行動而致聯(lián)交所或涉事上市公司刊發(fā)公開聲明,人們當會明白聯(lián)交所曾如何處理此事,并進一步了解引致問題出現的原因。香港證監(jiān)會給予記者的答復也是大同小異。
  事實上,兩年以來并沒有人見到這樣的聲明,無論是聯(lián)交所的,還是交通銀行的。這似乎顯示,聯(lián)交所可能沒有在市場的期盼中“采取任何進一步監(jiān)管行動”。
  中國的法律界人士對此持有疑義。就此來說,他們認為監(jiān)管當局并不稱職。假如監(jiān)管當局明了法律精神,認識到舉報權是法令賦予任何公民的基本權利,那么他們就沒有理由漠視舉報人的“實名舉報”,遲遲不肯給出“經查屬實”或“經查不實”的任何一種答復。即便沒有結論,也應該加以說明。
  作為公眾公司的交通銀行似乎也需要履行披露和告知義務,哪怕這根本就是一樁并不如外界所猜疑那樣的不實指責。不過一位證券律師對記者說,他們有這樣的義務,但一般不會公開。
  沒有人及時給公眾一個交代,是因為中國至今仍不存在這樣一項法令,要求當事主體或監(jiān)管當局需要就相關控告進行必須和必要的查證,并進行必須和必要的披露與說明。法律界人士說,沒有這樣一項具體的法規(guī)存在,因而“他們可以理你,也可以不理你”。
  不透明的檢調程序和未予披露的行動細節(jié)可能妨礙公眾對于上市公司的信息獲得,至少就那些與該家上市公司存在利益關聯(lián)的投資人的知情權能否得到保證而言,這似乎就是一個問題,并且,它無疑將勾起人們對于當事主體是否意在掩蓋真相的無限遐想。
  “財務(造假)問題在不少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位不具名的上市銀行高管人士對記者說道,“銀行也不例外!
  2005年于H股上市之時,交通銀行曾委聘香港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已知該所是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設于香港的分支機構。目前該所尚沒有就當年對交通銀行的財務審計細節(jié)向記者作出正面回應。
  普華永道駐北京審計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一家企業(yè)的財務審 計而言,會計師事務所并不需要對該企業(yè)設于各地的分支機構進行全面審計,對于總部財務的審計才是重點。不過他表示,這些細節(jié)不方便在電話里面透露。
  中國財會界和銀行界的相關人士在此前后分別告訴記者,會計師事務所對于一些跨地域經營的集團企業(yè)只可能進行財務抽查審計,做到事無巨細幾乎不可能。更多時候他們只基于當事集團提供的財報進行審計,然后發(fā)表意見。對于那些即將上市的公司,有時候,“會計師事務所(也會)從中充任財務包裝和調整的角色”。
  自記者得到的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來看,他們幾乎完全是著重于交通銀行編制的一攬子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他們當年審計了交通銀行截至2002年、2003年及2004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的財務資料報告,他們說,“銀行董事須對財務資料負責,本所的責任是根據本所所做的審查結果就財務資料形成并發(fā)表獨立意見!
  審計報告粗略地涉及交通銀行的減值貸款與不良資產處置問題,其中談到2004年6月交行財務重組時一筆530億元減值貸款剝離之事(本文已于前面有所交代)。由于是在合并報表的基礎上進行審計,因此未能細致展現各分支機構的減值貸款與不良資產處置情況。
  最終,羅兵咸永道在審計報告中宣稱,“就本報告而言,財務資料真實及公平反映了集團及銀行在2002年、2003年及2004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
  顯而易見,中國需要盡快訂立一項旨在督促上市公司以及相應監(jiān)管機構充分自覺地履行真實信息披露與告知義務的監(jiān)管法令,以確保信息通暢對稱,防止市場陷于失控。這并非沒有先例可循。
  在美國,自從2001年和2002年先后曝出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財務丑聞以來,當局迅速訂立了《薩班斯法案》,國會授命由一個高度獨立的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督委員會全權負責該法案賦予的監(jiān)察和懲罰職能,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財務報告真實性進行適時監(jiān)控。該委員會不僅向當局報告他們的履職情況,還要向公眾報告相關事件的裁處結果,公眾利益被置于核心和首位。
  中國目前只有一項出自證監(jiān)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該辦法雖將上市公司列為信息披露義務人,并強調義務人對于信息披露的真實與完整性負有責任,但對于這種義務人主體和主導的信息披露做法沒有建立緊密而獨立的第三方鉗制機制。
  此外,于2007年幾經醞釀的《上市公司監(jiān)督管理條例》載明,上市公司及相關各方的市場活動須接受政府和公眾的監(jiān)督,中國證監(jiān)會并意圖與多個同級別監(jiān)管機構共同建立一套監(jiān)管系統(tǒng)。不過該條例至今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沒有正式出臺。
  難道就沒有辦法可以化解諸如交通銀行一類難以廓清是非原委的“賬務”問題了嗎?當然不是。至少上市公司股東和一些直接利益相關人是有權要求知道真相的。法律界人士說,他們可以查閱上市公司的賬目,并加以核實。假如證明自身利益確有受損,達到1%以上人數的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直接利益相關人亦可訴諸法律來維護自身利益。
  檢舉人眼下正在致力的一項工作即與此有關。他已向那些購買交通銀行股票的股民發(fā)出維權倡議,要求他們保留交易證據,以便在達到一定人數之后發(fā)起集團訴訟。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相關利益人介入此事,如果缺乏直接利益關聯(lián)人的支持,檢舉人對于交通銀行的訴訟則無從談起,對于“真相”的一切剖解都將成為不可能。

相關熱詞搜索:交通銀行 賬務 疑云 交通銀行賬務疑云 交通銀行協(xié)商還款電話 交通銀行催收021電話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huha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