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請客的經濟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請客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
請客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求人辦事型請客。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辦事前的請客,另一種情況是辦事成功后的請客。二是夸富型請客。如有些人在職務和職稱升遷后的請客,有些人在得了一些意外好處之后的請客等,都可屬于此種類型的請客。三是節(jié)日型請客。這里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公眾節(jié)日的請客,如在春節(jié)等一般節(jié)日的請客聚會;
還有一種在是個人節(jié)日的請客,這種情況主要有生日、婚禮等類型的請客。四是感情交流型請客。如一般的同學和同事的聚會等就屬此類。五是接待型請客。如一些家庭對來訪客人的接待等就屬此類。
不同類型的請客,從經濟學角度看,既有一些相同的特點,也有一些不同的方面。
對于第一種類型請客的第一種情況,其體現(xiàn)的經濟學特點主要有:一是信息功能。雙方聚在一塊,在交談中交換各種信息并互相溝通。由于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雙方當事人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一般總是會傾向于披露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力求實現(xiàn)效用的最大化。求人者總是希望辦事人有足夠的積極性去辦事,辦事人總是希望有足夠的動力去辦事。這里實質也體現(xiàn)了一種委托與代理的關系。二是計劃功能。雙方在交流信息的過程中也在規(guī)劃著進一步的打算。三是投資功能。對于求人辦事者而言,請客相當于支付了一筆前期風險投資。四是簽約功能。求人辦事的人在請客時一般總會對辦事人有一定的承諾。承諾本身也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當然,體現(xiàn)在請客過程中的簽約形式一般是隱型的而不是顯型的,更多體現(xiàn)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
對于第一種類型請客的第二種情況,其體現(xiàn)的經濟學特點主要有;
一是總結功能。一件事情辦成之后,也表示一個投資項目循環(huán)周期的結束。這時大家聚到一塊交流經驗和分析情況,本身就是一個總結的過程。同時,總結也有利于雙方在以后的辦事過程中更進一步的提高效率和減少誤差。二是分享功能。在暖融融的宴席上,大家互祝酒詞,共同分享著成功的喜悅。三是兌現(xiàn)功能。事情辦成后,就需要答謝對方。答謝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物質上的感謝;
一種是精神上的感謝。當然,物質上的實際兌現(xiàn)地點不一定就在酒桌上,一般視情況而定。
第二種類型的請客,對于請人者和被請者有著不同的經濟意義。對于請人者而言,其主要的成本是:一是物質上的支出;
二是時間的支出。其主要的收益是:一是精神上的收益。在宴席上,被請者總是要對請人者進行一番恭維,這種恭維就是一種精神收益。二是增大了未來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一個人有了好事,拿出一部分或一小部分供大家分享,對別人也是一種體貼和安慰,這也就增加了別人在一些環(huán)節(jié)幫扶自己的可能性。另外,禮尚往來,自己有好事時請別人客,同時也就增加了在別人有好事時自己被別人請的可能性。還有,由于請客也增加了別人與自己的交往,從而也就增加了自己的社會資本,這也就意味著增加未來收益的可能性的增大。對于被請者而言,其主要的成本是時間。其主要的收益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為當一個人在某些方面得了好處或有較強表現(xiàn)時,由于嫉妒的存在,有些人在內心深處總會有一種不好的感覺,但當這個人能拿出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與自己分享時,其不好的感覺就會有所減輕,這種收益就是一種精神收益。同時,請客中的交往也增加了每個人的社會資本,從而也增大了被請者未來收益增大的可能性。另外,這種夸富型請客對社會而言也體現(xiàn)了一種資源再分配的功能,有其公平方面的積極意義,但對效率卻有一定的消極作用。
第三種類型第一種情況的請客,其主要的經濟意義有:一是享受休閑。公眾節(jié)日往往是國家法定的假日,所以也是大家休息的日子。所以在公眾節(jié)日的請客更多體現(xiàn)了一種消費休閑的特點。二是交換性。節(jié)日聚會一方面大家既有感情方面的交流,同時也有信息方面的交換。
第三種類型第二種情況的請客,其主要的經濟功能有:一是告知功能。通過給個人過生日等節(jié)日聚會,可告知朋友們自己個人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所處的階段,這也為大家進一步的交往提供了一個基本參照信息。二是交流功能。通過聚會,朋友們進一步交流了信息,加深了感情。三是再分配功能。個人節(jié)日往往伴隨一些送禮行為。這種情況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這種再分配對一些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可產生一些幫扶作用;
但也有可能變成另一些人斂財的手段。
第四種類型的請客,主要特點就是感情交流和信息交流。聚會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滿足個人感情交流的需要;
二是通過交流,以期獲取更多的利好消息。
第五種類型的請客,主要的經濟意義是滿足禮節(jié)性需要和救濟性需要。這里的禮節(jié)性需要實質也體現(xiàn)了一種社會運行對資源分配的約定俗成。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別人招待的對象。己所不欲,勿使于人。自己既然希望別人招待自己,當然也就沒有理由不招待別人。當然這種招待并非就是甲招待乙、乙就必然招待甲的一一對應,而是體現(xiàn)了一種社會的總體平衡。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別人家由主人請客,相對而言有利于減少請客成本,這樣社會運行就總體減少了成本,這樣對自己對別人都會有好處。另外,這種類型的請客對處在困境中的人也有一種救濟的功能。由于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別人救濟的對象,所以這也是社會客觀需要的一種自動均衡。
另外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有的同志認為,中國人請客喜歡一個人掏錢,大家吃飯,而洋人則偏好AA制,各掏各錢,為什么?認為主要原因是中西人口遷徙方面的“流動性”差異使然。并由此認為國人洋人請客實質上并無不同:洋人是一次性的AA制,國人是拉長了時間的分次性的AA制。對此筆者的觀點是:一是請客有不同類型,洋人并非凡請客皆AA制。二是流動性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流動性主要影響到經濟方面的收益和效用。但一個人的效用水平不僅僅取決于物質滿足方面,精神滿足方面的收益也是影響效用水平的重要變量。三是必須要考慮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文化是一種熟人文化和面子文化,這種文化所體現(xiàn)的交往特點主要是熟人之間相互交往的機會多,請客也多,而陌生人之間的交往少,請客也少。同時,由于熟人之間更多是以面子為判斷對方人品和進行下一步交往的依據。所以,國人吃完飯后搶著付錢有三重涵義:一是對方回請的概率較高,所以自己吃虧的可能性較;
二是顧面子的需要,因為面子是一種社會評價,所以也是一種精神收益;
三是由于有了面子,也為未來收益更大增加提供了一個好的基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