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求實,王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及其社會基礎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論文通過對30年來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過程的回顧和梳理,從體制變革、公共領域的擴展和社會階層的群體行動這三個維度分別考察和分析了我國民間組織產生和發(fā)展的制度背景、生存空間和社會基礎。在此基礎上,對現代中國民間組織生成的路徑、中國民間組織及其管理體制所具有的特性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和分析。
[關鍵詞]民間組織;
公共領域;
群體行動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和社會、政治的轉型,各種形式的民間組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fā)展和繁榮。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和繁榮的背景、生存空間及其社會基礎是什么? 是哪些因素持續(xù)不斷地推動著它們生生不息、繁衍不斷并塑造了其獨特的發(fā)展路徑和組織特點? 本文在簡要回顧和梳理30年來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過程的基礎上,從體制變革、公共領域和群體行動這三個視角解析我國民間組織發(fā)育和發(fā)展的社會基礎。
一、改革開放30年來民間組織的發(fā)展
民間組織,泛指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由各個不同社會階層的公民自發(fā)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營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組織性和志愿性特征的各種組織形式及其網絡形態(tài)。這些組織中通常包括各種冠以“學會”、“研究會”、“協會”、“商會”、“促進會”、“聯合會”等名稱的會員制組織,以及包括基金會和各種民辦學校、民辦醫(yī)院、民辦社會福利設施等各類公益服務實體在內的非會員制組織。民間組織一詞與英文的“公民社會組織”( Civil SocietyOrganization)一詞類似,屬于獨立于國家體系中的黨政部門、市場體系中的企業(yè)等經營單位之外的公民社會部門或第三部門。但我國的民間組織不同于西方語境下的公民社會組織,無論在公民的主體性上,還是在外部環(huán)境的規(guī)范性和內部治理的制度化程度上,我國的民間組織都不可避免地帶有轉型時期的中國特色。
從改革開放30年來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看,民間組織無論在內涵上還是外延上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20世紀80年代,民間組織主要指伴隨改革開放涌現出的各種社會團體,一般以學會、研究會、協會、基金會等形式出現,它們和各類公司企業(yè)一樣,雖獨立于黨政體系之外,但又往往依存于各級黨政部門。參與這些社會團體的多為知識分子、農民、個體從業(yè)者和離退休黨政干部,許多黨政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成為發(fā)起社會團體的主體,有時甚至出現黨政、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混于一體的局面。80年代末我國政府頒布了相關法規(guī),對民間組織給出了規(guī)范框架。進入90年代后,隨著政府改革的進程加快,社會轉型也全面展開,這時候的民間組織開始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民間性的特征,也逐漸突顯出它們有別于企業(yè)的非營利性特征。1998年以后我國先后修訂和頒布了若干重要的法規(guī),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制度框架。隨著構建和諧社會戰(zhàn)略目標的提出,各種民間組織更加廣泛地參與到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各領域的公共治理中,一方面努力發(fā)揮其不同于黨政機關的非政府組織的組織優(yōu)勢,以及不同于企業(yè)的非營利性、公益性或共益性的治理優(yōu)勢,另一方面又努力構建和黨政部門、企業(yè)部門之間的跨部門合作框架,在合作互動中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市場經濟逐漸成熟、社會轉型全面展開的進程中,民間組織越來越發(fā)展成為與國家體系、市場體系相對獨立同時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和共同發(fā)展的公民社會部門。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組織的發(fā)展經歷了從無到有、曲折發(fā)展、成長壯大的歷史過程。本文從登記注冊和媒體報道兩方面獲取數據來反映該歷史過程。圖1是根據民政部正式公布的相關數據整理的一個反映民間組織年底登記注冊數量增減情況的圖示。因統一的登記注冊始于1988年,不僅缺少頭一個十年的數據,而且缺少更為詳細的結構性的指標。我們根據媒體報道主要民間組織成立和開展活動的情況,從權威檢索系統中獲取并加以整理得出另一組數據如圖2所示④。按照民間組織的總體規(guī)模和發(fā)展速度,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簡述如下:
第一階段我們稱之為“民間組織的興起時期”,從改革開放初到1992年。在這14年間,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點到面、遍地開花的原始生長期。改革開放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加之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使得這一時期我國民間組織在數量上幾乎呈現為爆炸式的巨大增長。其中各種學會和研究會所占比重極大,各類協會也穩(wěn)步增長,基金會則從無到有,顯示了第一階段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總體特征。通過期刊和報紙的權威檢索系統分年檢索獲得的數據及多渠道得到的官方統計數據,我們估計在這14年間,發(fā)育并活躍于中華大地的民間組織總數大約在100萬家左右。
第二階段我們稱之為“民間組織的規(guī)范管理期”。這一階段是從1993年到2000年。在這個階段,政府有關部門對民間組織加強了規(guī)范管理。早在1980年代中后期,為推動社會團體的登記注冊,國務院在民政部設立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部門,并于1988年9月和1989年10月先后頒布了《基金會管理辦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這兩個法規(guī)是改革開放后我國政府給出的關于民間組織最早的制度規(guī)范。以此為基點,我國的民間組織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制度構建之路。這條道路前后歷經十余年,期間發(fā)生了許多值得記述的重大事件,如成立登記管理機關,兩次清理整頓,頒布相關法規(guī)等。經過10年左右的實踐,我國堅持并努力鞏固了以雙重管理為核心的民間組織監(jiān)管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從根本上說源于民間組織“先發(fā)展、后管理”的現實,是面對大量已經成立并得到相關政府部門支持的民間組織,在推行統一登記制度時政府部門之間彼此妥協的結果,目的是保留已有行政歸口部門的部分權限,同時達成統一登記管理的目標。從政府部門便于行政管制和防范潛在政治風險的角度來講,這種管理體制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即在民間組織的登記注冊階段和后續(xù)的日常運作過程中,通過民政部門和業(yè)務主管單位的雙重審查和監(jiān)督,更易于實現對民間組織的嚴格管理。這也是政府在轉型時期針對社會發(fā)展的諸多不確定因素而做出的一種特殊制度安排。正是由于雙重管理體制的這種特性和功能,使得它在后來的一段時期得以延續(xù)和鞏固。這一點在后續(xù)出臺的一些法規(guī)中亦有所體現。例如, 1998年10月頒布的關于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的兩個新法規(guī)在制度上對雙重管理體制作出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規(guī)定;
而2004年3月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亦延續(xù)了雙重管理體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以政治考量和嚴格行政管制為出發(fā)點的制度構建,對于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有相當大的消極影響。民間組織的相關管理條例雖然規(guī)定了民間組織在登記注冊時須獲得業(yè)務主管單位的同意,以及業(yè)務主管單位對民間組織的后續(xù)監(jiān)管職責,但那些可以作為相應民間組織業(yè)務主管單位的機構在法律上并未被施加必須作為某民間組織業(yè)務主管單位的強制性義務,因而這種機構如果對其未來收益沒有一個較好的預期,卻又要承擔對民間組織監(jiān)管的職責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風險的話,它成為某個民間組織業(yè)務主管單位的動機就會非常弱。在實踐上這就成為眾多民間組織無法找到業(yè)務主管單位,進而無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草根民間組織不得已而采取工商登記或不登記的狀況便是一個佐證。同時,雙重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間組織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統一性,易受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隨著民間組織的發(fā)展,這種雙重管理體制的弊端也日益顯露出來,成為延續(xù)至今并束縛中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主要制度障礙。
第三階段從世紀之交開始至今,可稱之為“民間組織新的發(fā)展高潮期”。在這一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市場經濟發(fā)育的漸趨成熟和社會轉型的全面展開,民間組織在數量和組織規(guī)模上都有較大的增長,組織能力逐步增強,其活動所覆蓋的領域也逐步擴大。從圖1和圖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1999年開始,檢索到的每年新增民間組織的數量大致以每年30%的增長率遞增至今。另據民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各級登記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民間組織年末累計總數, 2007 年為38169 萬家,比1999 年增長了171%。在這一階段,不僅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發(fā)展迅速,而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都涌現出一大批未經登記注冊,或采取工商登記注冊的各種民間組織,其中較為活躍的領域如環(huán)境保護、扶貧開發(f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教育支持、公共衛(wèi)生、社會福利、行業(yè)管理,等等。在城鄉(xiāng)社區(qū)乃至因特網等虛擬空間,也日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民間組織,它們開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根據我們的調研和估計,目前全國各類民間組織的總數大約在300萬家左右。這一切表明,在經歷了一段政治波動,以及改革開放經受一段考驗之后,我國的民間組織發(fā)展已經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育成熟、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社會轉型的全面展開,我國民間組織逐漸從曲折發(fā)展走向一個新的高潮,并表現出若干具有趨勢性的特征,如支持型組織以及民間組織之間的聯盟和網絡化開始出現,政府與民間組織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始構建。
二、體制變革: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生學
我國民間組織之所以能夠在過去30年間呈現出上述發(fā)展狀況,其最初的誘因存在于體制層面。
1978年是過去30年我國整個體制變革的原點。對于民間組織發(fā)展原因的解釋同樣必須回歸這一重大歷史標記。當年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政治路線,實現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撥亂反正”,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序幕。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的“撥亂反正”是民間組織得以發(fā)源的體制起點。
在改革開放之前,正是因為貫徹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政治路線,破壞了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民主秩序,形成了嚴重的教條主義和“兩個凡是”,使得當時主導全社會公共資源和幾乎全部社會資源的黨政體系陷于全面的困境,無法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和提供公共服務,進而使國民經濟和整個社會生活走到了崩潰的邊緣。撥“亂”,即通過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深刻反思和全面調整,來找到導致困境的根源,并從根本上阻止體制失效的進一步蔓延;
反“正”,則是通過引入各種可能的新制度因素,激發(fā)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推動整個公共管理體系堅定不移地走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而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農村改革,就是當時確定的最重要的一項體制變革。通過農村改革逐步引入市場機制這一新制度因素,“摸著石頭”找到醫(yī)治我國體制失效的轉型之路,這就是我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撥亂反正開出的“藥方”。
那么到底要依靠誰來推動農村改革,去“摸著石頭”一步一步引領我國社會走向全面的體制變革之路呢? 通過包產到戶激發(fā)八億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讓曾經作為我國革命的主力軍、幫助共產黨從農村走到城市并最終掌握全國政權的廣大農民,再一次作為主力軍,來推動我國社會所面臨的這一場更加巨大的社會變革,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開放的始發(fā)點。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所欣喜地看到的,如安徽鳳陽小崗村所嘗試的種種制度變革,都是源于我國農民樸素、無畏的創(chuàng)新精神。
但是,作為個體的、主要從事簡單勞動的廣大農民,顯然還難以承載我國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的巨大歷史重任。隨著改革邁出第一步,特別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撥亂反正的不斷深化,進一步激發(fā)了廣大知識分子加入到改革開放的行列中利用其科學技術知識來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的熱情。撥亂反正也包括了對許多知識分子的平反和恢復發(fā)展各種民間組織。全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系統從1977年著手學會的恢復重建,到1979年底包括地方學會已有300多家得到恢復重建。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科協系統加大了恢復和建設民間組織的力度,各級學會組織以每年遞增300家左右的速度迅速發(fā)展起來,很快形成了龐大的全國學會體系。與此同時,黨中央和全國科協不失時機地將科協組織建設的重點轉向了農村,鼓勵并采取積極措施推動廣大知識分子參與農村科普工作,大力發(fā)展農村群眾性的專業(yè)技術研究會。在改革開放初期民間組織相關法制和管理體制尚未建立起來的制度空間中,八億農民和廣大知識分子這兩種社會力量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
在上述過程中,各種形式的民間組織無疑被作為解決舊體制失靈的一種新的和有效的制度因素。(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相對于千瘡百孔又失靈的舊體制來說,新生的各種民間組織充滿著希望;
而相對于數億農民將要通過包產到戶去發(fā)動的漫長而陌生的市場化改革來說,得到各級黨政機關大力支持的各種民間組織又要可靠、可信并可控得多。這或許正是體制改革的設計師們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關注民間組織并傾向于發(fā)動這場被稱為“結社革命”的歷史過程的內在沖動。同時,通過結社把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知識分子的真才實學結合起來,把自上而下的體制變革的政策資源與自下而上的公眾參與的社會力量結合起來,把伴隨“撥亂”產生出的無數個體的盲目與實現“反正”所需要的組織化力量整合起來,進而努力在失靈的舊體制之外搭建一批有可能“摸“到“石頭”的新組織載體,這在當時是一個值得為之付出并充滿了誘惑的嘗試。
上述理由不僅可以解釋各種學會、研究會等學術類民間組織的產生,同樣適用于當時條件下其他各種類別的民間組織。我們姑且稱之為“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生學”。民間組織之于面臨改革的黨政體制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社會性、民間性和獨立于體制之外的相對自主性,它們因此具有擺脫體制失靈的組織優(yōu)勢;
而民間組織較之于體制外的市場力量來說,它們的優(yōu)勢則在于并非完全外生于體制而存在對立甚至對抗的危險,它們與既有的黨政體制存在天然的聯系。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展開,特別是隨著我國走上市場經濟的軌道和全面的社會轉型,出現了許多被制度經濟學稱為“市場失靈”②的現象,益發(fā)表明民間組織之于市場體制的優(yōu)勢,在于它們具有追求社會公益、維護社會公正的公共性的一面。
我國民間組織所具有的既相對獨立又與黨政體制存在天然聯系的特性,使得它們在發(fā)育、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更加便于找到與體制內機構互動的渠道。作為由執(zhí)政黨和政府主導的這場深刻的體制變革,一方面要追求經濟的發(fā)展和效益,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視社會公益和公正,在體制本身存在失靈、需要改革的同時,市場力量又缺乏保障公益和公正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因此民間組織從一開始就被作為一種同盟力量,得到來自體制的認可、包容和支持。對于體制變革的主政者來說,民間組織既要支持扶持、團結和利用,又要加以限制和規(guī)范。正是因為存在這樣一種來自體制變革的內在需要,可以預期,只要改革開放的基本方向不變,從宏觀發(fā)展環(huán)境角度來看,民間組織在總體上是能夠得到必要的發(fā)展空間和政策支持的。
三、公共領域:我國民間組織的生存空間
民間組織作為一種制度化的組織形式,一旦發(fā)育和成長起來就會產生其內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育、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除了上述來自體制變革的制度需求外,有哪些因素是支持這些組織生生不息、繁衍不斷的內在必然性? 社會結構哪些方面的變化為民間組織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
我們借用“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來闡釋這種內生于民間組織的客觀必然性。公共領域一詞因哈貝馬斯①的使用而廣為流行,指的是介于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公民自主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地方。按照哈貝馬斯的解釋,公共領域是人類賴以存在的社會的一部分,是存在公共需求、公共媒介和公共價值的社會空間,其中擁有自主的獨立人格和主權意識的公民對于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和影響,是一個社會公共領域得以拓展的基石,而各種形式的民間組織則被認為是“公共領域載體的機制化”。其核心在于擁有自主的獨立人格和主權意識的公民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換言之,有自由和獨立的人格并具有主權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的公民,是民間組織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石。
在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的我國社會存在對公共服務的巨大需求,處于思想解放熱潮之中的知識分子也有著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強烈愿望。在基本上不存在明顯的制度門檻的條件下,得到各級黨政部門和科協支持的各種學會、研究會紛紛成立,并通過參與各種社會事務、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很快在社會上得到一定的認可和公信。這些民間組織所賴以存續(xù)的公共領域,主要還是位于國家體系的邊緣部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改革之初由舊體制失靈所騰出的部分。隨著改革的深入和進入的民間組織數量的增多,特別是在缺乏規(guī)制條件下一部分民間組織可能出現濫用公共資源的行為,將會導致政府管制。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農村合作基金會,在經歷了10年的興盛之后在1990年代后期終于被清理整頓,在一定意義上印證了這個道理。
進入19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經濟步入市場經濟軌道,國民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政府改革進程加快,社會轉型也全面展開。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生活狀況顯著改善的同時,整個社會對于公共服務和物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長,人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需求以多樣化的形式全面展開,公民的自由空間大大拓展,具有獨立人格和主權意識的公民對各種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也空前高漲。在這種情況下,伴隨社會轉型,我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公民可以自由參與的公共領域不斷擴大,有越來越多的資源匯聚其中,有越來越多的公民參與其中,有越來越多的媒體聚焦于此,更有越來越多的具有公民意識、公益精神、公共責任的先進人物活躍于其中。在這樣的基礎上,各種形式的民間組織不斷地生長出來。這些民間組織不僅出現在國家體系的邊緣部分,而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家、社會和市場體系內部及其之間各種可能的公共領域里,通過吸納各種社會資源并動員廣泛的志愿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公共服務、公益或共益服務、中介服務等社會服務,形成一個有別于國家體系和市場體系的日益龐大的公民社會體系。
環(huán)境保護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公共領域。從1990 年代初開始,陸續(xù)有一批熱衷于環(huán)境保護的公民,其中有不少走出舊體制的社會精英,包括退下來的官員、企業(yè)家、大學教授、媒體記者,也有一些留學歸國者,更有一大批有志于公益事業(yè)及環(huán)境保護的年輕人,他們在開展各種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中找到了得以致力于社會公共事業(yè)的行動空間,通過成立各種致力于環(huán)境保護的民間組織,開始表達自己的意志,實踐著自己的理想。根據我們的調研,目前在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領域里,有大約14 000家各種類型的民間組織在開展活動,其中專門致力于環(huán)境保護的環(huán)保組織大約有2 000多家。在這些民間組織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公共領域中,整個社會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強烈需求以及由此形成的環(huán)境憂患共識和共同的環(huán)境保護價值觀得以充分地表達和體現,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大批的志愿者被動員起來,通過這些民間組織及其與政府或與企業(yè)合作所開展的各種活動,為整個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環(huán)境保護這樣一類重要的公共服務和物品。
四、群體行動: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階層基礎
進一步來看,在民間組織發(fā)展的背后,其實存在著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群體力量。同一時代的民間組織所代表的,往往是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社會階層的共同利益和價值;
而民間組織的發(fā)展過程,則體現了不同時代之間社會階層的分化和社會矛盾的轉型。這個過程在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中較為清晰地表現出來。
在改革開放之初,如前所述,參與結社的主要群體是廣大知識分子和農民。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背景下的這兩個階層。
知識分子一般而言是指以知識為謀生手段,從事腦力勞動且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群體。他們對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一切問題,包括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的問題,都予以深切的關懷。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知識分子長期被視為“臭老九”,他們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權利得不到保障,社會地位被貶低,許多人甚至被關進“牛棚”,剝奪了正常生活的權利!拔母铩苯Y束后,知識分子的地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被劃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知識分子經歷了“真理標準討論”的思想解放運動,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又經過平反而被落實了政策,他們身上充滿了“以天下為己任”和“只爭朝夕、報效祖國”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突出體現在改革開放初期各種學會爆發(fā)式地成立上。這些學會得到各級黨政部門的支持,成為獲得新生的知識分子們施展才華、回報社會的舞臺。在當時的我國,經濟尚待恢復,財富還未形成,權力不具備和資本結合的條件,而知識、技術、社會責任感、來自黨政體系自上而下的政治支持,以及通過恢復名譽而形成的社會公信力,這些都成為重要的資源,是促成民間組織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動力。對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以結社的方式團結起來形成群體行動,將個體的資源匯聚成組織的資源,以組織的方式來實現知識向生產力和社會影響力的轉化,并在組織活動中獲取必要的經濟資源、爭取政治上更多的權利,進而實現其更大的社會抱負,這些都是使知識分子熱衷于結社和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民間組織形式的主要動機。可以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知識分子是最具有結社精神的社會階層。
與知識分子不同,我國的農民在改革開放前是數量上最廣大、經濟上最貧窮的一個階層,相對而言這個階層受到的體制束縛要少一些。作為工農聯盟的一部分,我國的農民曾經用各種方式支持革命,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人民公社化以后,土地等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各種歧視性政策的實施使農民的利益受損,長期的制度性和政策性約束造成了農民的相對貧困,因此當改革之初一些約束開始松動時,他們帶著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愿望積極參與體制變革,并探索組織創(chuàng)新。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農村改革不斷推進,實行了多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80年代中期,隨著家庭承包經營體制的確立和農村專業(yè)戶的涌現,一批以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為主,具有合作制萌芽性質的農村專業(yè)合作組織應運而生。這種農村專業(yè)合作組織是以從事同類產品生產經營和服務的農民為主體的,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包括專業(yè)合作社、專業(yè)協會、專業(yè)聯合社和專業(yè)聯合會等形式(鞠傳蓮,2008)。據農業(yè)部的統計,到90年代末,我國的農村專業(yè)合作組織的數量已達到140多萬個(范小建, 1999) 。
在我國當時的知識分子和農民之間可以找到許多共性,如經濟上都相對貧窮,社會地位上都經歷了巨大的跌宕起伏,因而借助官方支持的結社能夠增強他們生活的勇氣、社會活動能力和彼此相互扶助的社會資本;
他們在政治地位上雖有差別但都落難于邊緣,有著通過結社回歸政治權力中心的強烈沖動,在撥亂反正中無疑也出現了這方面的機會和資源。同時,通過結社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包括理解和利用政策、學習管理和經營知識,以及與其他人群或組織之間的合作共處等方面。于是,結社便成為這些社會群體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進行社會活動的一個組織平臺。
但是,在經歷了長期思想禁錮、政治迫害和經濟貧窮之后,知識分子和農民對于結社并不具備成熟的經驗,加之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民間組織管理體系尚不成熟和規(guī)范,因此在1980年代,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處于探索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科協組織體系的恢復和擴展對科技類社團規(guī)模的擴大和向基層的延伸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不久,國務院于1978年4月批準了《關于全國科協當前工作和機構編制的請示報告》,中國科協書記處和機關正式恢復,各地方科協及所屬學會也相繼得到恢復。到1983年,全國70%以上的縣恢復建立了科協組織(中國科協, 2008:
26 - 27) ,全國鄉(xiāng)鎮(zhèn)科普協會發(fā)展到2. 5萬個,農村專業(yè)技術研究會達到一萬多個(裴群, 2007) 。隨后召開的中國科協第二次(1980年3月)和第三次(1986年6月)全國代表大會先后提出了科學技術為現代化服務和動員科技工作者投身改革、為實現國民經濟“七五”計劃貢獻才智的方針。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級科協組織科技人員積極開展“農業(yè)技術承包”、“實用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xiāng)”、“科技扶貧”等活動,同時,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積極支持農戶或農村基層組織創(chuàng)辦農村專業(yè)技術協會(或研究會) (簡稱農技協) (中國科協, 2008:
39- 40) 。據中國科協( 2008:
49 - 50)統計, 1983年全國已發(fā)展農技協113萬個, 1986年達到7萬多個, 1991年達到1013萬個,到1998年底,全國已發(fā)展農技協11156萬個,覆蓋糧食作物、瓜菜、水產、林果、食用菌、加工運輸等140多個專業(yè)。
在這一結社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學習效應”和“擠車效應”。談到改革開放的制度創(chuàng)新時,始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其實,(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和包產到戶一樣,在改革開放之初成立各種形式的學會、研究會,同樣是重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往往會被迅速復制出來,并且形成相互影響和不斷放大的效應。同時,由于黨政系統的支持和宣傳機器的推動,這些組織能夠獲得合法性和公信力而被社會所認可。在創(chuàng)辦各種學會和研究會的過程中,同一名稱的學會或研究會在很短時間內會在省、市、地、縣,甚至鎮(zhèn)、村等各級行政層次被復制出來,同一學會或研究會內部會很快出現各種專業(yè)委員會、分會或學組。另一方面,創(chuàng)辦學會、研究會的過程,常常受到“擠上末班車”的只爭朝夕的心態(tài)驅動。這種“擠車效應”驅動下的結社往往缺乏非常明確的宗旨,使得爆發(fā)式的結社行動表現出很強的盲目性和不可持續(xù)性。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發(fā)展,我國民間組織在發(fā)展初期所帶有的這些缺陷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加上政治波動的影響,它在上世紀90年代逐步走上清理整頓的道路。
在經歷了政治波動、制度構建和將近10年的轉型期后,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在最近的10年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高潮。這時,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初具規(guī)模,社會轉型也已經全面展開。持續(xù)高速的經濟增長在創(chuàng)造出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也造就出一些全新的社會階層和社會力量。從主要方面看,這些社會力量集中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政治精英廣泛參與并逐漸成為我國民間組織中的重要骨干。這里所謂政治精英,指那些受過良好教育、擔任或者出任過相關黨政部門及事業(yè)單位領導的官員階層,他們擁有廣泛的政治和行政資源,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改革開放之后,政治精英進入民間組織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黨政機構改革所導致的人員編制精簡和部分政府機構職能的轉變,二是黨政官員“下!,三是一些民間組織由于與主管部門存在行政和人事依附關系而導致的人事交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進行了六次大規(guī)模的機構改革(邵萍英, 2005;
陳吉聯, 2005;
陳炎兵, 2008) ,每次機構改革都以黨政機構的裁減、人員編制的精簡、政府職能的轉移為目標,致使一些黨政官員進入民間組織,這在客觀上起到了加強民間組織人才隊伍的作用。同時,伴隨著政府的職能轉變,行政機構往往會向民間組織轉移一些重要的公共資源和職能,有時甚至直接將一定的政府機構轉變成為民間組織,如1998年改革后,國務院撤銷了原屬國家部委的9個專業(yè)經濟管理部門,建立了10個全國性的行業(yè)協會。先后六次大規(guī)模的黨政機構改革,使民間組織聚集了一批政治精英。
黨政官員的“下!崩顺币彩敲耖g組織聚集政治精英的重要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在1984 年、1987 年、1993 年和2000年,出現了四次大規(guī)模的“辭官下!崩顺薄狄允f、百萬的各級黨政官員棄官從商,演繹出一場場全民經商運動(吳曉波, 2007)。在這些下海的官員中,有許多人最終并沒有真正離開公共部門,而是選擇了更能發(fā)揮才干、更能體現社會責任的民間組織。
民間組織匯聚政治精英的第三個因素或許可以理解為來自體制自身。上世紀80年代后期建立起的雙重管理體制肯定了民間組織所屬業(yè)務管理部門的相應權限,為民間組織和業(yè)務主管部門之間在行政及人事上長期形成的依附關系提供了體制保障,這也正是多年來“政社不分”的體制根源。業(yè)務主管部門不僅能為民間組織提供許多行政性的資源、權力、職能以及種種便利,而且在干部任免上擁有一定的權限,能夠實現兩個不同部門之間的“人事交流”,這一方面為頻繁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留有可進行人事調劑的“蓄水池”,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對民間組織的管理和控制。
主要由于上述三個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間組織能夠大量吸納來自黨政機關的政治精英。他們一旦進入民間組織,往往會將所擁有的政治資源和行政資源帶進去,在一定程度上會放大和激活各種可利用的社會資源,積極投身到民間組織的實踐中并發(fā)揮相應的領導作用,繼而成為我國民間組織在既有政治體制和行政體制中生存和發(fā)展所必不可少的骨干力量。
第二,知識精英趨于成熟并逐漸成為我國民間組織發(fā)揮作用的精神脊梁。這里所謂知識精英,指那些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他們善于獨立思考,富有公益關懷和社會責任感,擁有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其中有些人以種種方式置身于民間組織的實踐中并發(fā)揮領導作用,也有不少人對于民間組織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和高度的熱情。我國的知識分子因撥亂反正而翻身,并隨改革開放而逐漸分化、嬗變,其中一部分留洋海外,一部分下海經商,也有少部分步入官場,而那些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則發(fā)展成為后來的知識精英。這是一批在我國社會中最接近如哈貝馬斯( 1999)所強調的那種“擁有自主的獨立人格和主權意識的公民”,他們因理想和價值觀而創(chuàng)辦民間組織,對民間組織有著深厚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間組織的實踐中,并勇于面對各種社會問題。在“自然之友”的梁從誡、“地球村”的廖曉義、“綠家園”的汪永晨、“綠色江河”的楊欣、“黑嘴鷗協會”的劉德天、“紅楓熱線”的王行娟、“星星雨”的田惠平等知識精英及其創(chuàng)辦的著名民間組織的活動中可以看到民間組織所體現出的公益精神和產生的廣泛影響。這些知識精英的獻身精神也帶動了一批年輕的知識精英投身到民間組織的實踐中來。近年越來越多的碩士、博士畢業(yè)生以及海外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加入到民間組織的活動中,他們通過創(chuàng)辦民間組織,參與項目,做志愿者,做調研訪談和撰寫報告等方式參與和支持民間組織的發(fā)展。我國民間組織因為不斷有新的知識精英參與而充滿了活力。
第三,經濟精英開始崛起并逐漸形成支持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新的社會力量。這里所謂經濟精英,指那些富有社會責任意識和公益行動能力的成功企業(yè)家和富人階層。隨著我國經濟持續(xù)30年的快速增長,在國家經濟實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的同時,我國的財富總量也大幅度攀升,家庭金融資產量和富人數量出現了驚人的增長。我國開始出現一個規(guī)模宏大、資產擁有量巨大的“先富起來”的成功企業(yè)家和富人階層。在近年來我國基金會接受的社會捐贈中,來自國內企業(yè)特別是民營企業(yè)的捐贈部分顯著增大;
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特別是民營企業(yè)參與到公益事業(yè)中來;
近年登記注冊的非公募基金會不斷增多;
登記注冊基金會的資產總額連年翻番。特別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區(qū)發(fā)生特大地震以后,公益捐贈在不到兩個月內創(chuàng)下了570億元的歷史紀錄,其中不乏捐贈數百萬、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的企業(yè)家和富人階層。這些都表明,對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已經成為我國擁有財富規(guī)模最大的這個社會階層一種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品格,這是支持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社會資源。
不僅如此,創(chuàng)造并擁有財富的企業(yè)家與富人階層也表現出對社會公共事務乃至政治生活的參與熱情。近年來各種行業(yè)協會和商會的發(fā)展及其活躍的表現,以及這些工商協會治理結構上發(fā)生的顯著變化,表明企業(yè)家對于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據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深圳市各類工商協會的負責人中,有一半左右已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據我們最近一次在深圳的調研,深圳市人大常委郭小惠在過去一年里提出的政策和立法提案多達20余件,其中有11件已被采納并形成相應的政策措施。
因此,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轉型全面展開和市場經濟體系逐漸成熟,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的社會階層基礎已經從原來的知識分子和農民,發(fā)展到包括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和經濟精英在內的新的社會階層。這表明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已經具有了一個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這正是近年來我國民間組織發(fā)展出現一個新的持續(xù)高潮的真實背景。
本文從體制變革、公共領域的擴展和社會階層的群體行動這三個維度分別考察和分析了我國民間組織產生和發(fā)展的制度背景、生存空間和社會基礎。在觀察不同國家民間組織的形態(tài)和特性時我們會發(fā)現,任何國家的民間組織往往都會或多或少地打上其文化歷史傳統、社會結構、經濟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烙印,中國的民間組織亦不例外。因此,通過上述的考察,可以使我們更清晰地理解和把握現代中國民間組織生成的路徑乃至中國民間組織及其管理體制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質。
中國現代民間組織是在全能國家職能分化的過程中出現的。改革開放首先從經濟領域開始,經濟自主空間的發(fā)育先于社會自主空間的發(fā)育(賈西津, 2004:
22) 。改革的歷史進程的這一特點導致政府與經濟領域的職能分離在先,當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改革才逐漸啟動。因而中國現代民間組織的生成和發(fā)育是沿著兩條路徑展開的,一條是自下而上的路徑,它存在的基礎是由經濟體制改革所引發(fā)的社會公共領域的逐漸形成和擴張;
另一條路徑是自上而下的,它源于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政府主動分離出部分社會領域的管理職能,這種主動讓渡出來的職能往往由那些政府設立或主辦的所謂“官辦民間組織”來承擔。
中國民間組織管理體制的特點同樣與我國改革的特殊進程及傳統體制的特點密切相關。由于推行漸進式的改革,當面對迅速出現和成長起來的大量民間組織時,出于社會穩(wěn)定和規(guī)避政治風險的考慮,在初始階段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往往會盡可能地動員和運用傳統的制度資源和組織資源對民間組織施加嚴格的監(jiān)管。隨著我國民間組織的不斷成熟,建立一種包括政府監(jiān)管、民間組織行業(yè)自律及社會監(jiān)督在內的更為規(guī)范、合理的民間組織管理體系的需求日趨迫切。這可能是下一階段我國民間組織管理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