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講話學習總結(jié)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來源: 工作總結(jié) 點擊:
學校講話學習總結(jié)
語文在初中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以下是蒲公英文摘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講話學習總結(jié)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學校講話學習總結(jié)1
這次聆聽李校長教學問題講座,我受益匪淺,不但懂得了一些理論知識,更讓我的思想接受一次教育,盡管我不算年輕,但還有朝氣,我不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要努力做一名專家型教師。
語文在初中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表現(xiàn)出種種消極心理,F(xiàn)在我結(jié)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xiàn):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2、應(yīng)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jié),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考試閱讀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期待等到考場“超常發(fā)揮”。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學生自我調(diào)適能力不強。
學生偏科,因素很多。語文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
三、改進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
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誘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shè)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yīng)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
3、“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
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語文;通過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自信;通過在教學中引導、發(fā)現(xiàn),使學生不斷習得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便會落到實處。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jié)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4、要正確處理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guān)系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但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5、正確處理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學習的關(guān)系。
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一方面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應(yīng)僅限于讀書、寫字、答問,而應(yīng)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小課堂連著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形式。教學內(nèi)容、形式、途徑要向自然、社會、現(xiàn)實生活開放,也就是說,必要時語文教學要走出去。還要重視課外閱讀、課外習作的指導,使學生把課內(nèi)學習所得遷移到課外學習中去。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決定了語文課文的經(jīng)典性、基礎(chǔ)性和示范性。課文應(yīng)當是精品,文質(zhì)兼美,在思想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在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文風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課文也就成了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和審美情趣的載體,為重要的是課文能夠使學生掌握帶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學會從特殊到一般,舉一反三,更好地在課外進行其它類似文章的學習閱讀。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外閱讀,二者必須相互結(jié)合,互補互助。課文閱讀教學是基礎(chǔ),對課外閱讀起著指導作用;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的延續(xù)和補充,反過來豐富并深化課文的閱讀學習。真正做到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
6、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guān)系。
必須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較強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能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基礎(chǔ)不僅是扎實的,也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核心是獨立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的想象力。怎樣培養(yǎng)呢?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獨立分析、識記字形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讀文章想畫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感受和個人見解,說真實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學中引導觀察,鼓勵發(fā)現(xiàn),提倡寫個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練習。
學校講話學習總結(jié)2
在教體局的統(tǒng)一安排下,我校全體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了臺灣著名教育家高震東校長在大陸的演講稿,對于高校長在演講中所貫穿的新的教育理念與思想,感觸非常深。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際,下面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從總體上來看,高校長的治校方略基本上是儒家思想的主脈。雖然儒家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有些古老的名詞,但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在信息時代非常需要用古典的精髓來填充空虛的精神世界。這也是高校長能夠受到大多數(shù)國人認可的基石。
通過高校長的治校方略,我發(fā)現(xiàn)目前臺灣與大陸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差別的,或許高校長在臺灣可以做到的,在大陸就不能實行,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
第一、在臺灣學校是可以開除學生的,而在大陸是絕對不允許的。大陸實行的是九年義務(wù)教育,不論什么樣的學生都不能推到校門外面去,所遵循的基本是耳濡目染的措施。潛臺詞就是“只要你在校園里,學一點知識就多一點,部比放到社會上強”。相應(yīng)的,教育系統(tǒng)已經(jīng)把社會看到教育的對立面,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已經(jīng)格格不入了。而學生放在校園里就可以教育好嗎?即使校園是個真空環(huán)境,那么生活在真空里的學生一旦放到世面的世界,他會不會呼吸空氣呢?
第二、在臺灣,老師是可以揍人的,而大陸是絕對不行的。當老師的現(xiàn)在最怕什么?最怕“體罰”這兩個字。在教育界都知道,做教師的考不好不要緊,犯了錯不要緊,千萬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一旦沾上這個邊,那可能連飯碗都保不住了。近一年,不要說體罰了,即使批評教育都要講究方式方法了,不然有一兩個想不開而跳樓的學生,那做老師的還不進了監(jiān)獄?讀到高校長的講話我們就臉紅,在臺灣,面對犯錯的學生,教師是可以“揍”學生的。不知道教育部的領(lǐng)導有什么感想。
前面我說過,高校長是深愛儒家思想影響的,儒家思想影響中國的兩千年間,歷史上出了許多偉大的文學家,科學家,李白、祖沖之這些人都是先生用板子打出來的。而推行新學制后,中國再也沒有出一個真正的“家”。因為老師要尊重學生,不能體罰,不能變相體罰,也不能嚴厲的批評教育。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如果管用,中國那么多監(jiān)獄還不都改成娛樂場?
第三,在臺灣學生是可以管理學生的,而在大陸這是不敢想像的。三年級的學生憑什么可以管理一年級的學生呢?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一個尊重的問題。因為三年級的同學是學長,新入學的學生就得聽從學長的話。連學生都要尊敬,面對老師呢,當然得誠惶誠恐了。在大陸,教育的地位可以說江河日下。媒體把教育日益妖魔化,把個別案例擴大到全體,使教師的整體形象成為全國人的民罪人。沒有地位的教師,又憑什么來教育學生呢?
在高校長的講話中談到日本廣島亞運會開上,閉幕布式結(jié)束后廣場上一片紙都沒有,這里就是國素質(zhì)的問題,而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來源于教育。在日本,無論老幼,見了老師都是要行禮讓座的。日本的教師有統(tǒng)一著裝,全體國民對教師都禮遇有加。而在大陸呢,如果教師也統(tǒng)一著裝的話,有幾個好意思穿著出門?
作為一名校長,高振東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的成功要歸結(jié)于教育制度的保證。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制度做保證,再好的教育也沒有施展的場。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學校 講話精神 學習總結(jié) 心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