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星象圖又老了300歲] 星象圖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09年是世界天文學年,3月19日,大英圖書館在珍寶館展出了它所收藏的世界各地的星象圖,其中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象圖是來自中國敦煌的《全天星圖》,又稱《敦煌星圖甲本》。這張由英國探險家和學者奧雷爾斯坦因100多年前從中國敦煌帶回的星象圖,近年一直收藏在大英圖書館。這幅圖比類似的星象圖都早幾百年,是敦煌石窟藏經洞4萬件古物中的珍品,西方人認為敦煌石窟古籍的重要性堪比死海古卷。這幅全長將近兩米的星象圖標注了不下1339個星辰的位置,其中很容易辨認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位置。經現代天文學家測定,其中200多顆最明亮星星的位置異常準確,專家稱這張圖用黑色、白色和紅色三種顏色描繪了早在公元5世紀就為中國人所知的星空。
這張星象圖何以到了敦煌石窟中現在仍是一個謎。1959年,劍橋大學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推斷此圖可能是五代后晉(公元936~947年)年間繪制的,他在《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一書中提道:“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切文明古國中流傳下來的星圖中最古老的一種!敝蟮50多年里,許多人都沿用了這種說法。
關于星象圖年代的推斷,以前完全根據古文的書寫方式和圖中提到的歷史人物,從沒有人研究星象圖的科學內容,也許該圖的粗糙外貌給專家們留下了不可能包含任何精確科學信息的印象。最近的研究表明,學者們都被表象欺騙了,其實這張星象圖的內容非常重要。法國天文學家讓-馬克?博奈-比多(Jean-Marc Bonnet-Bidaud)、弗朗索瓦絲-普熱得瑞(Franoise Pradede)和國際敦煌項目部通力合作,發(fā)現1339個星星的位置誤差不超過1.5°~4°
在此之前的2月10日,倫敦的國際敦煌項目成功召開了有關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研討會,重點介紹了中國人的觀星方式,以敦煌星相圖為例,讓-馬克?博奈-比多深入分析了中國和西方的天文學傳統(tǒng)的差異。在比多看來,這張圖清楚明晰地描述了星空的樣子,對我們當前理解星空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中國的天文學曾經領先世界,中國的星座名稱與西方不同,對古代中國人來說,星象是人間生活的投影,解讀星象需要神秘的知識,只有少數幾個人才擁有這種能力。
該星象圖的年代也被歷史學家們重新鑒定,認為該星圖比李約瑟的估計還要早300年,一個重要的根據是圖上文字對“民”字的避諱。大英圖書館國際敦煌項目部主任魏泓博士說,看過這張圖的中國學者已經提出,這似是為了避諱皇帝名字。因此,這幅圖的年代應定在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之后,睿宗李旦登基之前,即公元649―684年之間,因為文中避諱了“民”,卻尚沒有避諱“旦”。
魏泓博士說,圖中文字出現“臣淳風言”的字樣,顯示原圖應是648~664年間擔當御用星象師的李淳風制作。因為只用其名,不用其姓像是自稱,若出自他人之筆的話,出于尊重應用整個姓名才對。她說卷末畫出的手持弓箭的電神所穿的服飾,尤其是帽子的戴法也像是唐代早期繪制的。不過,她認為這幅圖是復制本,理由是有一兩個星星的位置畫錯了地方,另外,圖上看不到任何初繪這樣一張圖所需的坐標方格,而且使用的紙又很薄,可以用于描摹。
過去20多年里,中國學界有不少人都已接受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馬世長在80年代初期看過這張圖后提出的觀點,他認為此圖應當出于公元701~710年之間。這張星象圖究竟是1300年前繪制的,還是更早幾十年,也許并不重要,因為有一點沒有爭議:它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手繪星象圖。
盡管如此,這張圖依舊撲朔迷離。是誰,因為什么原因,為了什么目的繪制這張星相圖?我們都不得而知。這份手稿還有一個謎團,這張圖畫在質地優(yōu)良的桑皮紙上,而筆跡卻潦草、頓挫,這一點與其他書法大師在同樣質地紙張上的筆觸相比非常明顯。這張敦煌星象圖,這種科學文件又是如何流落到帝國的邊陲的呢?這些問題我們還不能回答,但是感謝兩位法國科學家的研究,讓我們有幸可以分享1300多年前中國天文學家的科學成就。
相關熱詞搜索:敦煌 星象 圖又老 敦煌星象圖又老了300歲 敦煌星象圖 敦煌莫高窟飛天圖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