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寧夏:23件民間真實詭異事件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在我的印象中,寧夏是一個靦腆而干練的回族姑娘,戴著別致的白帽和白色面紗,太陽把大漠染成的金色,映在她的臉和白紗上,美麗無比。直到今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才有了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真的能到寧夏去一覽“塞上江南”的風采,去尋找夢想當中那個美麗的回族姑娘。
氣派的西夏王陵
我們一大早就到了銀川,目的地是寧夏最南端的城市固原。雖然是來工作,但是也肯定不能錯過這里最重要的景點,西夏王陵。于是我們讓司機繞道去了這個位于銀川市以西的千年帝王陵墓。
這天天氣出奇地好,蔚藍的天空中飄著薄薄的云絲。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輕松愉悅。觀覽車晃晃悠悠地載著我們朝王陵的方向開去。在主陵區(qū)正對的大道兩旁,兩排默默矗立的石像慢慢地把一種叫莊嚴的氣氛渲染了起來。而當我真的站在這些帝王陵臺之間的時候,我著實被震撼了。好一個帝王陵!真是夠氣派。在這片賀蘭山腳下方圓50公里的范圍內,目之所及,沒有一棵高樹或者任何其它的的建筑物,這九座帝王陵和254座形狀、規(guī)模、大小不等的王公大臣陪葬陵就這樣赫然矗立在這里。這西夏王陵的建筑規(guī)模,雖然無法與北京的十三陵相比。然而在賀蘭山和這片廣闊平原的映襯下,卻顯得更加有氣勢。資料上說這里的每座陵墓都是八角形塔式建筑,上下各分為五級,七級和九級不等。陵臺的外部都用石磚包砌,并附著有磚木瓦結構的出檐,而且層層不一。可惜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這么細致的結構了。當年西夏王朝被蒙古軍滅亡后,這里的陵園就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更不用說這近千年來時間的沖刷。當我走近這一座座沉默的帝王陵寢時,才清晰地看到千年歷史在它們身上留下的痕跡。無數次的雨水和風沙已經將它們沖刷得沒有了棱角,而塔層之間的界限也已模糊不清了。
這里很安靜,游客都三三兩兩地散落在這偌大的空間里。只能聽到“呼呼”的風聲,還有偶爾從陵臺上飛出的鳥撲扇翅膀的聲音。各種鳥獸都已經在陵臺石壁上鑿洞筑窩了,青草和一些壁生植物也零零碎碎地從陵臺石壁上探出頭來。而粉碎掉了的墓石就在旁邊散落了一圈。連接這一座座陵臺的墻,也只剩下一條條留著巨大缺口的殘垣斷壁。就好像這整個西夏王陵在高溫中融化掉了一半似的。我穿梭于各個陵臺的遺跡之間,默默地讀著旁邊的注解,不停地按動相機,記錄下各個角度各個視野的景致。這里強烈的顏色對比讓一種莫名的激動涌上我的心頭,一座座在陽光下金燦燦的陵臺躍然印刻在遠處賀蘭山脈的深灰色之中;而這時的云也知趣地隨風展開各種造型,像作家的寫意潑墨畫一般在蔚藍色的背景下朝各個方向發(fā)散開來。同時,我又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大概是這里太凝重的歷史滄桑感吧。不知道一千年前,西夏王朝在這里剛剛給皇帝們修建好的陵墓是如何的氣勢恢宏,可現在也無從考證了。朝代變更,猶如史書翻頁,當時間的車輪在這里輾過以后,剩下的就不多了。
傳說中的寧夏枸杞
我們的寧夏之行就以這樣一種對我來說近乎完美的方式拉開了序幕,接下來我們每到一處,都無疑是在給我對寧夏的印象錦上添花。如果西夏王陵是游覽的重頭戲,那么青銅峽的“108塔”則是我們此行的意外驚喜。我們的司機一連兩次錯過進入這里的路口,好不容易才找了進來。沒有人知道這些灰白色的佛塔被建造的確切原因。只知道它們是始建于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在塔底賣紀念品的阿姨告訴我們,在這里佛塔的塔基里,曾經發(fā)現過記載有西夏文字的千佛圖。這108座香爐狀佛塔十二層排開,倚著陡峭的山坡自下而上按遞減的奇數排列,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塔群。佛教認為人生有108種苦難和煩惱。為了消除這些苦難和煩惱,于是規(guī)定慣珠要有108顆,念佛要有108遍,敲鐘要有108聲,以此類推。因此,青銅峽的108塔估計應該是為了消除人生的災難和煩惱而特意建造的。最頂端的那座稍大的佛塔被當地人常年點香供奉著。所以這里一直佛煙繚繞,更加增添了幾分神秘感。但是我最喜歡這里的地方不是它的神秘,而是站在所有佛塔的頂端你可以將低處如畫的風景盡收眼底。這個山谷里藏著一塊精致的河套平原。平靜的黃河水貫中而過。黃河這邊的岸上是一望無際的田地,從深綠色的農作物到翠綠色的草地再到金黃色的油菜花地和紫紅色的花叢,好一片生機盎然。而河的對岸則是連綿不斷的山巒,棕色的灰色的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
我們的車子顛顛簸簸走著,我的瞌睡也是斷斷續(xù)續(xù)打著。不知道過了多久,司機突然把車子停在了路邊。我們都被他這個舉動驚醒了,我透過車窗四下望去,這里除了農田以外,什么都沒有,這里停車是為何呢?這時車門突然被拉開,司機堆了一臉笑容站在車門外:“下來看看吧!我們寧夏的枸杞地!你們保準沒見過!”原來是我們的車路過一片枸杞園。熱情的司機主動建議我們下車參觀一下這個讓寧夏人得意的特產。說來慚愧,我長這么大還從來不知道枸杞是結在樹上,還是長在地面,還是埋在土里的(其實我對很多蔬菜都有這個疑問)。心想這下可以解密了。可是當我下了車順著司機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時,我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灌木叢。枸杞不是紅的嗎?為什么看不見紅色呢?難道還沒有熟,是青色的?帶著一腦子疑問我又揉了揉惺松的眼,于是一粒一粒鮮艷的紅點就突然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那么多的小枸杞果子,原來都躲在綠葉下面了。這里那里,星星點點,整個這一片地里都悄悄藏著呢!司機帶著我們走進了園子,隨手摘了一把枸杞下來,攤在手里遞過來給我看。我低下頭認真瞧了瞧。這是我第一次見沒有被榨干的枸杞鮮果。紅通通圓鼓鼓的一粒一粒,飽滿如玲瓏瑪瑙。攤在手里還滾來滾去。我喜歡極了。真沒想到平時在超市里見到的那一袋袋干癟的枸杞居然生得這么好看。“放在嘴里嘗嘗,可甜啦!”司機說著往自己嘴里扔了幾顆。我試著吃下了一粒,這帶著水分的枸杞。原汁原味,甜得就跟它的長相一般飽滿。我心里想,這下完了,嘗過了鮮枸杞以后都不想再吃枸杞干了。
這時候幾個農民模樣的人朝著我們走過來。一定是這枸杞園子的主人,看見我們在偷吃他們家的枸杞還不拿我們興師問罪!我一臉緊張地走出枸杞地,心里尋思著怎么個解釋方法。倒是司機師傅幾下就幫我們解圍了,說是我們沒見過新鮮枸杞,就停了車下來開個眼界。結果那農家人居然樂呵呵地笑了,還拉著我們去了地的另一頭,指給我們看他們攤在馬路邊上正在晾曬的枸杞果子。一席地的枸杞都攤開在了扁平的簸箕上。我興奮地蹲下仔細研究起來。心里琢磨著,原來枸杞干就是這么做成的啊,今天又長見識了,后來我才了解到,寧夏其實是中國的枸杞之鄉(xiāng),枸杞園隨處可見。每年的5月下旬到9月,是枸杞的成熟與采摘季節(jié)。我們這次是正好趕上了這個豐收的好季節(jié)啊。臨走時,農家人往我們的口袋里塞了滿滿的好些枸杞干。寧夏人真是熱情啊,就跟這地里的枸杞似的,紅得熱烈。
永遠記得的小飯館
上了車,吃著枸杞干,繼續(xù)我們的長途跋涉。開著開著,天色就見晚了,大家于是決定先解決溫飽問題。路過一個小鎮(zhèn)時,司機就隨便選了個餐館,在門口停了下來。老板娘看見有客人來了立刻跑出來張羅。這是個挺年輕的老板娘呢,看樣子還不到三十。頭發(fā)都用翠綠色的頭巾包裹了起來,干干凈凈的一根碎發(fā)都看不到。她沒有太多的表情,也沒有太多的話,只是很認真地問了一句:“吃點兒什么?”說著就遞上了一頁雙面的菜單。上而有我熟悉的菜,不過更多的是我不熟悉的。司機很熟練地用當地話跟老板娘商量了起來,很快就已經替我們安排好了晚飯的內容。雖然不太清楚待會兒會端上來什么菜,不過我還是充滿了期待。老板娘于是轉身就進了廚房,過了好一會兒了還沒出來。我明白經營這樣的小店應該是老板兼大廚還要兼店小二。利用這個空檔,我開始認真地打量這個不大的餐館。這時我才發(fā)現這里隨處洋溢著回族的文化氣息。墻上掛了兩幅畫。一幅是水粉畫,畫的是四個帶著白色頭巾的回族姑娘,都羞澀地低著頭。而另一幅是一張放得巨大的照片,很多人在舉行一個什么儀式的樣子。看到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幅照片上,一直寡言的同事發(fā)話了,他開始給我上課!爸滥菑堈掌盏氖悄膬簡?”他若有所思地問我。我慚愧地搖搖頭,預感大難臨頭。他于是耀武揚威地開始給我掃盲:“那就是傳說中的麥加圣地!”
他告訴我照片上的是人們在麥加清真寺克爾白朝拜的場景。“麥加朝圣”是每年伊斯蘭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動。每年伊斯蘭歷的十二月八號到十號都是朝拜的日期。主要儀式有沐浴凈身,披戒衣戒欲,射石等等。按規(guī)定是男女穆斯林一生必須要去那里朝拜至少一次。他結束了演說。我挺佩服他可以記住那么多東西。
我們等得稍微有些久了。好奇的我拿著相機就偷偷溜進了廚房。想看看我們的晚餐的制作過程,也順便打探一下待會兒吃什么。廚房里的廚師有三個人,剛才那位老板娘,還有一位頭戴白頭巾的老婦人和一個正在鍋里熬什么湯的小伙子,頭上也帶了一頂無沿白帽。他們顯然是被我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不過在我笑著解釋了我的來意之后他們就任我在廚房里游蕩了。老婦人正在用一個什么小機器給我們打著面團,看來今晚有面食。而我對那鍋里正在熬著的湯比較感興趣,因為一股濃烈的香味撲面而來。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于是跑回我的座位上,乖乖地等著。不一會兒,菜就上來了,每人一大碗面塊兒湯,然后有兩個素菜,最后上來的是一道有點像大盤雞一樣的燉羊肉。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天的晚飯,雖然一個菜我都叫不上名字,但是味道絕對可以讓我記住一輩子。我想,其實有時候人這一生吃到的最好吃的菜,不一定是在多著名的餐館,不一定是菜有多貴,說不定就是在某個小地方路邊的某個小館子遇到的。
固原的一家人
天黑盡以前,我們就到了目的地固原。在車上呆了一天,大家都累了,于是就早早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很早我們就出發(fā)了。我們在當地的聯絡人也準時到了,帶著我們去尋找住在窯洞里的人家。一路上她都跟我們介紹,說現在的農民都富裕了,現在的“固西!币呀浫サ袅祟^上的貧困帽子。車子大概開了三個小時的柏油盤山公路,然后就緩慢地駛上了旁邊的一條極其不平整的土路。這時的車子移動得跟蝸牛似的,看著前方突起又凹進的黃土路面,我覺得只有坦克才能開進去。這時我驚恐地發(fā)現,狹窄的山路旁邊竟然是懸崖,一不小心就有連人帶車一起掉下去的可能。我正在冒冷汗呢,突然車身猛地往下一沉!翱ㄗ×,下來走吧!”司機嘆氣道。下車后我才看到,車子的后輪陷入了一條深溝。我們于是又走了大概兩個小時,才看到了窯洞。就在山崖的對面,黑呼呼的巖洞一個個依山鑿出來的,那么遠都清晰可見。我們又不知花了多久,終于越過山溝,到了那一頭。終于,我們敲開了一戶窯洞人家的門。
這家主人是夫妻倆。他們很客氣地接受了我們的訪問,當然還包括他們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們家有電但是沒有水。說是這里常年干旱,沒有足夠的水。家里挖了兩口井,就靠存著天上的雨水養(yǎng)活一家人和家里的一些牲畜。夫妻倆除了去地里干活兒,每天最大的消遣就是晚上圍坐在電視前看看節(jié)目。電視是去年鄉(xiāng)里發(fā)的,據說是有人捐了好些電視來。大女兒每天得走三四個小時的路程去中學,小兒子和小女兒還沒有開始上學。雖然窮,夫妻倆覺得日子過得還是挺開心的。他倆表示無論如何都要供孩子上學,讓他們以后能走出這個窮山溝。小的兩個孩子很害羞不怎么說話,大女兒告訴我們她以后想當警察。最后女主人還給我們切了一個大西瓜,說是家里好久沒有來客人了。高興。
我們中午離開那個山溝,當晚午夜就趕回了北京。雖然困得不行,回到家后我還是忍不住又翻了翻出發(fā)前我讀的那本關于寧夏的書,算是回顧―下:“寧夏位于黃河的上游地區(qū),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塞。她北倚賀蘭山,南臨六盤山。黃河縱貫北部全境,孕育了這里文化悠久的古老文明。這里物產豐富,民風純樸……。這次寧夏行,我收獲了很多。那天晚上我的夢里全是關于寧夏的事。有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地里紅透了的枸杞,那頓難忘的回家美味,窯洞人家純樸的笑容,還有那個戴著白色面紗,臉上映著大漠的金光的美麗回族少女。
相關熱詞搜索:寧夏 真實 一個真實的寧夏 寧夏發(fā)現了真實的活龍 送你一個真實的寧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