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從溝通開始【理解源于“溝通”】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作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我參加了此次“中國西藏――歷史?現實?自然”大型攝影活動的部分組織、協(xié)調和翻譯工作。我所在的D組由13名外國攝影師、10名中國攝影師、1位領隊、2名協(xié)調員、2名司機、1名醫(yī)生、1名翻譯和1名導游構成,拍攝地區(qū)包括拉薩、山南和藏北那曲等地,還參觀了青藏鐵路、西藏醫(yī)學院藏藥廠、羊八井地熱電站等6個在建和建成項目,并到了牧區(qū)拍攝。一路上我有較多的機會與本組的一些外國攝影師進行交流。
“來西藏后一個很深的感覺是歐洲人對西藏了解得遠遠不夠,有很多誤解。我在西藏的所見所聞比預想的要富有人情味,對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景象印象深刻!边@是我所在的D組荷蘭籍攝影家賈森?楊在活動結束后給我們的留言。
“到西藏后,我發(fā)現西藏并不是我以前所聽說的那樣。西藏人民的宗教自由有充分的保障,而學校教學應該和宗教分開,這一點自治區(qū)政府和學校是正確的。在美國,政教分離是由法律保障的,學校應該是傳播科學的地方。”這是來自B組的美國攝影師羅納德?古爾德為我們留下的一段話。
我相信與這些國外攝影師一樣,幾乎所有來過西藏的人都有同感。在西藏,你會不由自主地、時時刻刻地感受到身處在濃濃的宗教氛圍中。且不說眾多香火旺盛的大小寺廟,四處可見的用身體“丈量”著朝圣之路的信徒,滿街帶有宗教特點并出售宗教物品的店鋪,就連普通的市民牧民家中也常?梢姽┓畹南銧t與佛像。然而,國際上為何又常常能聽到“西藏沒有宗教自由”“西藏宗教受到破壞”這種聲音呢?簡單地分析一下,無非一是不了解,二是別有用心。
理解源于溝通。在一個作坊式的印經廠里,印刷方式采用的還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被歐洲人使用了幾百年的雕版印刷術――佛經首先精雕細刻在一塊塊大小一致的硬木板上(廠里的庫房里全是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已刻好的木版),當要印刷某部經書的時候,每兩人一組相向而坐,一人刷墨,一人放紙,然后第一人再用另一個推子推過,當每一頁經書都印刷好的時候,再由專人裝訂。這種印刷的效率實在無法與當今先進的印刷技術相比。一位德國攝影師不理解地說:“我沒有想到21世紀還有人用這種方式印刷!钡巧藗兏嬖V他們,他們并不希望用其他的方式,因為只有讀著用這種方式印出的經書他們才能感覺與心中的佛更近。多少年的傳統(tǒng)就這樣延續(xù)著,僅這一件小事,又是多少外國人并不了解和無法理解的!
“經濟建設破壞了環(huán)境”也是一些西方人無端指責的所謂“西藏問題”之一。但事實上,多年來,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西藏的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93%。在拉薩,我們參觀了城北的拉魯濕地,這片廣闊的綠色濕地被拉薩人親切地稱為“拉薩之肺”,得到了拉薩人精心的“呵護”,同時,它也有效地調節(jié)了當地的氣候。這在攝影師的鏡頭中也都有所體現。
一次成功的活動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某種現象的看法和認識,但要改變一個人歷經長久而形成的世界觀絕非易事。這次活動再次給我們這種啟示。同時它也告訴我們:西藏的外宣事業(yè)依然任重道遠。
在與外國攝影師的交流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認為西藏的現實的確不同于他們曾經的認知,真實的西藏比他們所知道的西藏更富魅力,然而他們偶爾一些不經意的言語又讓你清晰地感覺他們深層觀念上的不同。
西方人看西藏(甚至看中國同樣如此),實際上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從表象出發(fā)。比如,來之前大多從媒體獲得信息,而西方媒體的有關西藏報道大多是負面的,因此他們印象中西藏就是一個貧瘠、干涸、窮困、落后、原始,甚至還有些神秘的地方。一旦來后,所見所聞很容易打破原來的看法,因此普遍發(fā)出“現實更精彩”的真實感受。而另一層面是帶著自己深層的價值觀看西藏,這種價值觀是多年的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養(yǎng)成的,一旦形成,難以改變。
由于價值觀的不同,對不同社會制度的看法也不同,天長日久就可能形成偏見和錯誤,甚至成刻板印象,比如“凡是不同于己的社會制度就是不好”,“西藏是被強占的”等。如果堅守這種錯誤的信念,他怎么看你都是不好的。這些人往往不去探求歷史的真實(比如,西藏在元代就已納入中國版圖),而一味接受他們自己政府和書本的觀點,這顯然是不尊重事實的。面對那些固執(zhí)的錯誤觀點,盡管改變其價值觀、世界觀不現實,但我們至少可以做澄清歷史和事實的工作。任重道遠,但仍可有為。
相關熱詞搜索:源于 理解 溝通 理解源于“溝通” 理解源于溝通作文 理解源于溝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