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英語【從指控到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盡管《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釵》的相繼上映,讓人感覺“南京大屠殺”成為中國電影導演都想嘗試的一個題材,但回過頭來看,這一沉重的歷史題材在銀幕上的出現其實相當晚。 就內地的情形而言,在改革開放之前,涉及這一話題的電影基本沒有(不包括紀錄片),當時囿于意識形態(tài)的限制,大陸戰(zhàn)爭題材電影的敘述往往著力于表現革命戰(zhàn)爭對革命戰(zhàn)士的洗禮,以及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控訴,南京大屠殺很難進入電影工作者的選題范圍。隨著國際風云變幻,中日邦交正常化,南京大屠殺也變得敏感起來。
198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南京落成開放,使得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敘述再次進入公眾視野。1987年,羅冠群導演了《屠城血證》一片,成為第一部直接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內地電影。此片從片名中就可以看出,是以控訴、指證日軍暴行為主旨。在片中,日軍被普遍表現為野蠻的獸性集團。出于對外交關系等敏感因素的考慮,導演特意在片中弱化了殺人、強奸等戲份的處理,不過整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意旨,還是“指控型”的,既以揭露日軍的罪行為主(當時大量史料還未被發(fā)掘),并使用了大量的視聽象征符號(如最后火燒鐘樓,鐘聲長鳴)。由于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不允許導演強調國民黨軍隊的浴血奮戰(zhàn),導演也弱化了對抵抗的敘述。
1995年,吳子牛導演了《南京1937》一片,與《屠城血證》不同,此片較多地帶有了人道主義的色彩,有不少從普遍人性觀念著手的表達。在劇情上,由于大量史料的發(fā)掘,吳子牛也比羅冠群有了更多的歷史物證,基于這些歷史事實,《南京1937》在影像表達上也更加的“殘酷”和直接。不過影片也虛構了一個中國軍人與日本女子的愛情故事,還有日軍見到日本人后人性流露的橋段,以及中國難民遷怒于日本平民女子的情節(jié)。應該說,這反映了導演對于大屠殺中的人性思考。
香港導演牟敦芾在1995年也導演了《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一片,與當時內地的同題材電影的謹小慎微相比,這位“重口味”導演并不講究劇情的統(tǒng)一連貫,而是以直白的視覺刺激為主―如槍挑胎兒、水煮孕婦等等。牟敦芾還在片中借日軍之口反思了中國人的“不抵抗”,并有日軍高級將領直接下令屠城、強奸的橋段,有評論認為《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程度,是所有關于南京慘案的影像中最令人窒息的。到了2002年,香港導演杜國威執(zhí)導了《五月八月》一片,影片以一對小姐妹的視角傳遞出“戰(zhàn)爭可以殺戮一切,包括孩子們的歡樂”的主旨。此片以小見大,在國際上獲獎也很多,不過影片在歷史常識上犯了不少錯誤,殊為可惜。
2009年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首次采用中國軍民和日本士兵雙視角共同敘事,擺脫了長期以來把日軍“惡魔化”的套路,著力在影片中展現日軍士兵與常人無異的喜怒哀樂,但那些燒殺擄掠的罪行,正是由這些普通士兵所為的“平庸的邪惡”,對“漢奸”也沒有作一味的丑化。就在《南京!南京!》上映的同一年,由中外合拍的《拉貝日記》則是基于史料的發(fā)掘,比較冷靜地表現了國際友人拉貝建立“國際安全區(qū)”庇護中國平民的故事。拉貝救助中國人的情節(jié)像極了辛德勒保護猶太人的橋段,影片的結構也是同一模式,由于主要是外國人視角,中國人角色在片中并不出彩,2008年中外合拍的《黃石的孩子》,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南京大屠殺,不過影片主體還是英國記者拯救中國孤兒穿越絲綢之路的故事。2005年的《棲霞寺1937》則是講述愛國僧人救助南京大屠殺難民的故事,敘事結構類似于《拉貝日記》,但未引起廣泛的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指控 反思 從指控到反思 我從哪里來反思 紙從哪里來反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