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湯山投毒事件周年祭:“多人”是多少?
發(fā)布時間:2020-05-1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一年前的9月14日,南京湯山發(fā)生重大投毒事件(報紙上一般把它叫作“中毒事件”,我更正為“投毒事件”,很怕大家以為是另一起事件),事件早已過去,投毒者已經伏法,照說已是舊聞,可是當時的那種“新聞感受”像是有后遺癥,至今如影隨形,也像是沒有解藥。
我一直是愿意相信大眾傳媒的,每天注意收聽新聞,看報紙。湯山投毒事件的次日,我從外地返寧,各種消息鋪天蓋地而來:有的說那一帶全封鎖了,水源可能已經不安全,有可能是投在水廠里的,有的說南京10家大醫(yī)院全住滿了,有的說湯山街頭倒下了不少人,有所中學一下子死了幾十個……我什么消息也不相信,買了幾份報紙看。可是除了省市領導“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的批示以外,只看到一句話:“死亡多人”。這句話反而讓我莫名其妙:“多人”究竟是多少?數(shù)學上從來沒有有關“多人”的具體說明。是成百上千,還是八至九人?不得其詳。南京就這么點大,有關機構電話聯(lián)系10家醫(yī)院,也不過是半小時的事,即使報道出的死亡人數(shù)可能會有點出入,也會比這個“多人”來得準確,不至于讓里巷不安。
對官方這個“多人”的提法,民間斷然拒絕,更加懷疑,傳說更多,有的說死了一千人以上,有的說二三百,有的說七八十;
據(jù)說海外傳媒報道的數(shù)字也很驚人,有的甚至報“死三百,傷一千”;
我的一位國外朋友打電話來,開口就問“到底死了幾百”,我說不清楚,目前具體沒有數(shù)字。湯山我經常去,那兒沒有大型的燒餅油條店,也不會有成千人在一大早起來去吃早點,死傷不至于在千人以上——這樣的判斷力,只要是有點頭腦的人都會有。但是這個“多人”表現(xiàn)出的曖昧讓人反感,畢竟是人命呀!
有人私下追問直接參與搶救的官員到底死了多少,他的回答是,在正式公布之前,如果從我嘴里說出去,黨籍就沒有了。也就是說,雖然死的是老百姓,但是這個數(shù)字卻成了機密。這也就是謠言紛起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還是很關心:這個“多人”究竟是多少人?第三天早晨買報紙,聽廣播,竟然什么消息也沒有了!連那個“多人”也沒有了,好像發(fā)生投毒事件的不是南京。不過,不是南京也該是在中國呀,甚至不是中國也是在地球上呀,美國的“9·11”,耶路撒冷的爆炸,我們的報道不但及時,而且也不在意那死亡人數(shù)是否精確(“9·11”的次日南京就有一家報紙頭條大號標題刊出“5萬人無一生還”,事后也一聲不吱)。世貿大樓的死亡人數(shù),美國先后變更多次,從六七千人最后確定為三千人,可是并沒有人指責紐約市政府說謊或是工作拆爛污。我看到“9·11”事件,印尼巴厘島慘案發(fā)生后,公眾在事發(fā)地點上了蠟燭,獻上了花束,用這樣的方法,寄托哀思,使人民團結起來。那么類似湯山事件的慘案,為什么不公布罹難者的姓名與單位,以讓人們寄托哀思?
當然,這起事件如果發(fā)生在20年前30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完全可能僅僅寫在“內參”上,成為少數(shù)人的內部消息,想想,現(xiàn)在的進步已不小。
可是,“人民政府”、“人民醫(yī)院”、“人民鐵路”、“人民郵電”······一切幾乎都可以冠以“人民”。然而在湯山投毒事件中“人民”死了多少,“人民”的報紙竟然可以一聲不吱,往小處說,是“工作沒做到位”,“缺乏經驗”,“思想保守”等不疼不癢的毛病,往大處說,是根本沒有“民本”意識,漠視人的生命。
最后,官方終于宣布湯山投毒事件“經搶救無效死亡42人”——這又讓人們猜謎:這究竟是否包括未經搶救當場死亡的遇難者呢?然而,這樣的疑問仍舊只能在民間傳說。繼續(xù)關注這個問題會被認為是糾纏不清甚至別有用心,而幾個月以后發(fā)生的SARS災難簡直像是一場大懲罰,那一次的“多人”差一點導致無數(shù)的人喪失生命,而最終換來了每天下午4時衛(wèi)生部新聞發(fā)言人的情況通報——那一刻,我們等了多少年!
心中有人民,就不會說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