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宗:“刁民”質疑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近幾年,多次從一些領導干部口中聽到“刁民”一詞,感到很不是滋味,心中頗多疑慮。
“刁民”,以前只是在古典小說中看見過,在古裝戲劇中聽說過,那多是官老爺們對老百姓中刁滑之徒的貶稱?涩F如今,官員們都是人民的公仆,老百姓成了主人,主人之中盡管還有刁滑之輩,可公仆仍斥之為“刁民”恐怕有所不當吧?那思想深處,自然還殘留著視百姓為“小民”、“草民”,尊自己為“父母官”
的封建意識。這種意識和作為,與黨的宗旨相悖,與“人民公仆”的稱號相去甚遠。都什么時代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成立快52年了,民主與法制建設也搞了這么多年,我們的某些人民公仆至今沒有擺正自己與主人的關系,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何況,某些公仆眼中的“刁民”是不是真“刁”還大成問題。我不否認,老百姓中確實有極少數人素質不高,品質不好,甚至借機生事,勒索錢財。即使如此,對他們也只能是加強教育或者依法辦事的問題,而不應以大老爺的口氣,指責為“刁民”。據我所知,多數被公仆稱為“刁民”的人,都是老實、忠厚、善良的老百姓,他們是在有的公仆對他們的事久拖不辦,或者辦得不合理的情況下,迫于無奈,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甚至做了一點過激的事,才被扣上“刁民”帽子的。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本份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一般都不會惹是生非,給官員們添“麻煩”。這一點每一位人民公仆都應該了解。誰都不是生在“世外桃園”,絕大多數官員都生長在中國的民間,對自己的父老鄉(xiāng)親能不了解?問題是有的人當官臉變闊,眼睛也長到額頭上去了,對百姓的疾苦漠然視之,對群眾的呼聲不問不聞,對本應及時為群眾辦理的事情推來推去。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官運”, 自己的升遷,他們辦得最快的是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小團體謀利益。為了這些,他們可以違紀違規(guī),甚至敢于違法。遇上這樣的“公仆”,老百姓可是遭了災,鞋磨破,腿跑斷,好話說盡,該辦的事還是辦不成,再老實的人也可能憤怒起來,嘴一張不客氣的話就出來了。得罪了“公仆”,事情更難辦;
“主人”勢必還有更難聽的話冒出來,甚至被迫采取一些“行動”,于是,“刁民”的帽子戴牢了, “影響穩(wěn)定”、“破壞安定團結”的罪名也成立了。在某些人看來,老百姓有難事不找“公仆”是“順民”,老百姓忍受痛苦,讓“公仆”們不受干擾地享受生活才是維護了“穩(wěn)定”,維護了“安定團結”。這是哪家的邏輯!純粹的共產黨員,真正的人民公仆,絕不會認同這樣的邏輯。
如今沒有“父母官”,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有責任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辦事,為人民謀利益。黨的宗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所以,請某些公仆再不要用“刁民”來指稱治下的老百姓,掩蓋自己工作的失誤。遇到“刁民”,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稱職的公仆,這樣才不會脫離群眾,更不至于走向人民的對立面,最終被人民拋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