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東擴的能量:歐盟東擴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歐盟的東擴無疑是歐洲一體化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東擴后所形成的巨大市場效應,必將對世界各個地區(qū)和國家的經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提升歐盟經濟的同一性
與前四輪擴大相比,此次入盟的國家之多,與現(xiàn)有成員國的差距之大,都前所未有。這次加入的成員國有十個之多,超過了歷次擴大的總和,而且主要是實行經濟體制轉軌的中東歐國家。
從經濟結構上講,這次新加入國家的國有經濟成分、農業(yè)生產和勞動密集型部門所占的比重都較大。更為重要的是,新成員國人均GDP僅及歐盟現(xiàn)有成員國平均水平的1/3。故東擴雖然使歐盟的面積增加33%,人口增加28%,但GDP總量僅增加了5%左右。而隨著歐盟東擴進程的啟動與發(fā)展,歐洲經濟的同一性已得到大大加強,且雙方差距還將進一步縮小。
首先,在經濟領域,根據1993年“哥本哈根首腦會議”規(guī)定的入盟標準,中東歐國家應當實現(xiàn)經濟體制轉軌,并且具有應付市場競爭的能力。歐盟前后通過一系列舉措,包括“法爾計劃”、建立“歐洲重建與開發(fā)銀行”、“歐洲協(xié)定”、促進東擴戰(zhàn)略和加入談判等,幫助中東歐國家具備了加入條件。第二,同樣是根據哥本哈根標準,中東歐國家應當接受歐盟的全部立法(這種立法有8萬頁之多)。這就使得它們在擴大時不僅要加入關稅同盟和共同市場,實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如共同農業(yè)政策、貿易政策、競爭政策等等,而且要在未來條件具備時,加入到經貨聯(lián)盟中去,即加入歐元區(qū),實行單一貨幣。第三,根據推算,由于體制改革和經濟一體化效應(包括人員、資本流動,技術擴散),加上歐盟層面的資金轉移扶持,中東歐國家入盟后,經濟增長率可能增加1~2個百分點,快于歐盟現(xiàn)有成員國,這將縮小雙方之間的發(fā)展差距。
對美國構成挑戰(zhàn)?
現(xiàn)在國內有不少文章稱,歐盟東擴將導致歐洲總體經濟實力增強,對美國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這種看法雖有一定道理,但我個人認為,從目前看,東擴使歐盟的GDP僅增加5%左右,所以從整體上講,擴大對歐美經濟實力對比變化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對美國并不構成很大的挑戰(zhàn)。但從長遠來看,歐盟東擴以后,一體化效應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這在將來確時會增強歐盟對美國的經濟競爭力。
對歐美關系影響的第二個方面是,在國際經濟組織、特別是在WTO關于經濟規(guī)則的制定方面,歐美既有分歧也有合作。十個國家納入歐盟,無疑將加重歐盟在國際經濟組織談判中的分量,其影響力無疑會增大。
第三個方面涉及共同農業(yè)政策。這歷來是歐盟與美國爭論的一難點問題,實際上根源于雙方的經濟結構差異。美國農場主人均土地占有面積是100~120公頃,歐盟大多只有20~30公頃,因此后者沒有形成規(guī)模效應,生產成本高,價格也偏高。為了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歐盟只有靠實行出口補貼,而美國一直指責歐洲的出口補貼政策導致了競爭扭曲,要求歐洲削減農產品補貼,以促進世界公平競爭。這個問題在歐盟只有15國之時就已很難解決,在擴大到25個成員國的情況下,解決難度就更大了。因為與歐盟15國相比,中東歐十國農業(yè)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要大得多。從農業(yè)勞動力占總就業(yè)人口比重和對GDP的貢獻來看,前者分別為5%(820萬人)和2.4%,而后者則分別高達22%(950萬人)和9%。擴大完全實現(xiàn)后,歐盟農業(yè)用地和可耕地分別猛增43%和55%,農業(yè)勞動力預計至少加倍,生產規(guī)模也將更小,勞動生產率的平均水平將會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料,歐盟與美國在出口補貼問題上的矛盾日后會更難解決,更趨尖銳化。
對亞洲合作具有示范效應
歐盟東擴對亞洲的影響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擴大意味著統(tǒng)一的關稅同盟、統(tǒng)一的共同市場、統(tǒng)一的政策、規(guī)則與機制會納入到十個新成員國中去,中東歐國家的市場透明度會大大提高,這有利于亞洲出口和對歐盟投資的增長。再者,為了雙方合作的需要,亞歐會議機制于1996年建立。這種合作機制的重心是在經濟領域。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后,必然也將參加到歐盟對亞洲的戰(zhàn)略中來,加入到亞歐合作機制的框架內,這將有利于亞洲與中東歐國家進一步發(fā)展經貿關系。另外,這次歐盟東擴對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建設也很有啟示作用。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qū)計劃的啟動,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關于加強亞洲經濟一體化議題的重點討論,就是明證。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歐盟擴大后對亞洲經濟的影響也存在消極的一面。歐盟擴大造成的貿易轉移、投資轉移效應,對亞洲會有一定影響。另外,中東歐國家和亞洲某些新興工業(yè)國家發(fā)展水平比較接近,這就決定了他們在產品結構上會產生競爭,包括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某些初級機電產品。
密切中國與歐洲的經貿往來
對中國的影響同樣有利有弊。歐盟的平均關稅率相對較低,只有4%,而中東歐國家的關稅率是9%,中東歐國家加入后,根據關稅同盟要求,它們的稅率要降低,這有利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商品出口到中東歐國家。另一方面,由歐盟擴大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應和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會增強歐盟的購買力,這將擴大歐盟從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
中國與不少中東歐國家有著傳統(tǒng)友好關系,中國的企業(yè)到歐洲發(fā)展,可以憑借這些關系先到中東歐國家找到立足點,再以此為基地向整個歐盟市場擴展。因此,歐盟擴大后,可能更方便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加入國際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已經多次發(fā)表對華政策文件,力求與中國積極發(fā)展關系,首先是經貿關系。中國也在去年首次發(fā)布了對歐盟的政策文件,雙方在已經建立了全面伙伴關系的基礎上,去年又決定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目前,中國與歐盟的關系被雙方的領導人認為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顯然,歐盟東擴后,新成員國也必然要納入到歐盟積極的對華政策中去,這勢必會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
當然,歐盟擴大也有不利于中歐經貿關系的一面,歐盟的市場準入標準是很高的,涉及衛(wèi)生、環(huán)境、安全等領域,歐盟擴大后,中東歐國家必須向歐盟的高標準看齊,這意味著中國在這些方面對歐洲出口的門檻更高了。再者,歐盟的對華反傾銷政策,對中國出口有著負面影響。而中東歐國家加入后,也勢必要納入歐盟的反傾銷政策中去。凡此種種,都需要中國政府和企業(yè)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政府對歐盟一體化進程持積極肯定態(tài)度。在去年10月發(fā)表的第一份對歐盟政策文件中,中國政府明確指出,歐洲一體化是戰(zhàn)后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2004年歐盟將實現(xiàn)東擴,一體化過程不可逆轉。今年4月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時明確表明,中國支持歐盟的擴大和歐洲一體化進程;歐盟正在東擴,中國政府正在致力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這對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前景。中國對東擴的積極態(tài)度,也為今后雙方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保證。
相關熱詞搜索:能量 歐盟東擴 歐盟東擴的能量 歐盟東擴的過程 歐盟東擴的影響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