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缺口”]缺口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翟 ?zhaikun@yahoo.com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女媧補天是因為天有缺口。由此延伸,我們會發(fā)現(xiàn)“缺口”是個多么吸引人的本源性話題。缺口展現(xiàn)著世界的若干本質特征,比如說挑戰(zhàn)、危機、災難。人類對待缺口的方式,比如填補、繞開、陷入等,則展現(xiàn)人類是如何認識世界、適應世界或改造世界的。
缺口無處不在。在托馬斯?弗里德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惟一曾三次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記者)的想像中,“十個大推土機”就能把世界輾平坦。但偏偏就有人不斷占山為王,扯大旗反全球化,愣是戳破弗里德曼們想給世界鋪塊桌布的企圖。當東亞正逐步融入地區(qū)合作的浩蕩洪流中時,偏偏就出現(xiàn)中日矛盾導致東亞合作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朝核問題導致東亞缺乏整體性安全感等問題。
在一體化道路上奔波了40年的東盟,也是千瘡百孔。自東盟系列峰會于1997年底誕生以來,我一直關注它的成長――東盟系列峰會是東盟一體化理想的晴雨表。2007年1月中旬的宿務(菲律賓)峰會,進一步印證了我近十年來形成的印象:不管東盟國家領導人在會上表現(xiàn)出來的決心有多大,雄心有多強,激情有多高,創(chuàng)意有多牛,會外的輿論評價卻恰恰相反。世人對東盟理想的質疑與年度東盟系列峰會如影隨形。
有時我也懷疑,東盟的歸宿,將是一個穿著破衣爛衫、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朝圣者呢,還是一輛七零八落、不知將散架在何處的破汽車?
沒有人有明確的答案,我只覺得種種懷疑大概來自上述的“缺口”理論。如果把歐洲一體化當成范本和模板,就會知道所謂東盟的一體化難看得就像塊風干的奶酪。
歐洲有共同的文化歷史淵源,歐盟的形成像投石激起的圈圈水波,是由中心到外圍的涵蓋和輻射。歐盟圈是補缺導向的,哪兒有洞就往哪兒補。只要外圍國家趨于同質性,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比如,歐洲的非歐盟成員必須達到一定的綜合指標,再經過嚴格審查之后才能入盟。而東盟10國的歷史文化淵源多樣。東南亞就像宗教博物館、民族博物館、政治制度博物館以及經濟發(fā)展模式博物館的堆積。東盟的形成,是用一個無所不包的大圓圈,把海啊、山啊等諸多不同質的東西圈起來。東盟圈是產生缺口導向的。它圈起來的東西越多,由于多樣性和復雜性而導致的不和諧就越多,產生的漏洞也就越多。
緬甸正成為可能導致東盟走向衰落的危險缺口。十年前,東盟不顧一切地強納緬甸入盟。十年后,因為緬甸的軍人統(tǒng)治,東盟的整體性民主化進程塌陷一隅;因為緬甸的落后經濟,東盟長期難以填平窮東盟與富東盟的鴻溝;因為緬甸對地區(qū)合作的敷衍,東盟將很難在2015年建成類似歐盟的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共同體。
在東盟無能為力之下,便出現(xiàn)了1月13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上演的一幕:中俄否決美國將緬甸問題提交安理會討論的提案。緬甸問題越過東南亞,直接成為大國利益的連接點。無形中,東盟將自己十年編織的、涵蓋整個東南亞的地緣保護網撕開了一個缺口。
再加上東盟目前群龍無首、各國民間對東盟的認同程度低、東盟集體領導東亞合作的能力受到多方挑戰(zhàn)等各種缺口,東盟的理想有可能被洞穿。
但是,如果我們把歐盟這塊模板撤掉,從東盟國家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來看,東盟又是一個彌補缺口導向的組織。盡管成員間的相互認同程度低,但東盟畢竟迫于對外部威脅的長遠共同擔心,形成了一個松散的組織――東盟彌補了本地區(qū)缺乏自身保護網的大缺口。
盡管目前東盟的領導力可能會下降,并在若干重要合作領域失去主導權,但它已經成為各大國爭取的對象,完全可以通過借力打力的方式周旋于大國之間,使自己成為權力的中心―――東盟彌補了自身缺乏權力基礎的漏洞。
盡管東盟在機制化建設上口號多于行動,虛多實少,難以落實,但不惑之年的東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除歐盟以外第二成功的地區(qū)合作組織――東盟填補了東南亞沒有地區(qū)方向感的缺口。
盡管東盟現(xiàn)在對緬甸問題無能為力,甚至有可能在組織建設上讓緬甸靠邊站,但有一點東盟必須認識到――由此引發(fā)的地緣政治聯(lián)動有可能打亂東盟造就的地區(qū)安全架構,東盟與緬甸互相背離將是雙方絕對的戰(zhàn)略失誤。東盟堅決不能自點死穴,自挖墳墓。
因此,只要大方向不失,不管道路如何坑坑洼洼,也不管形狀多么難看,東盟總是會向理想之路進發(fā)的。
相關熱詞搜索:缺口 理想 理想的“缺口” 理想就是缺口 理想的缺口 新聞中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