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guī)熁闿師魂答案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身受日本士官學校和保定軍校雙重熏陶的蔣介石,在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之際,自然沿襲了兩校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理論。作為國共合作的產物,蘇俄以及共產黨人對黃埔軍校的建設也產畢了重要影響。
85年前的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位于廣州東南的黃埔長洲島校址舉行開學典禮。
這是一個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時的鏡頭。孫中山正在給臺下的數(shù)百名黃埔?guī)熒栐挘簧砣盅b的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侍立在側。蔣介石軍容嚴整,嚴肅地望著臺下這群激昂的青年近衛(wèi)軍。他也許在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而興備,也許在幢憬隨后的歲月中,自己親自指揮這支朝氣蓬勃的軍隊廓清寰宇。但此時的他未必能想到,在孫中山意外病逝之后,他能夠憑借這支自己親自締造的新軍,賓服四海、冠冕天下;他未必想到,日后黃埔弟子能夠后來居上,成為左右民國軍政大勢的主導力量;他也未必能想到,在培植和締造自己的御林軍的同時,也為自己日后的勁敵共產黨人造就了許多棟梁之材。
而這一切絕非始于軍校成立當日。日本士官學校:黃埔教范源起
太湖之濱的湖州自古盛產蠶絲。當?shù)卦S多大戶人家均以經營絲綢業(yè)為生。住在學前街谷治堂的陳家也不例外。1891年,當家人陳延佑去世之時,湖州陳家逐漸衰落,陳延佑的三個兒子,長子其業(yè)時,午_20歲,其美15歲,其采只有11歲。
三子其采天資勃發(fā),16歲便中秀才a此時,列強加速了瓜分中國的行動,時局緊張,赴國難成為燃眉之急。陳其采遂準備投筆從戎。1898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學習軍事的留學生,18歲的陳其采入選。1900年,經過實習,陳其采乒式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3期學習。1902年,陳其采以第一名成績畢業(yè)。
回國后,陳其采將在日見聞講述給二哥陳其美,其美深為所動,也于1906年赴日本留學。其間,他結識了孫中山并加入同盟會。在辛亥革命之初,陳其美與黃興并稱孫中山的左右股肱。
與陳其美同年抵達日本的還有一位浙江老鄉(xiāng)蔣志胤蔣志清結識陳其美后,深受其反清思想的影響。同年末蔣志清回國,并于次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炮乖卜o1908年眷,蔣志清再度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其間由陳其美引入同盟會,參與反清革命活動。1910年冬畢業(yè)后,入日本陸軍第13師團第19聯(lián)隊實習。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蔣志清受陳其美指派,潛回上海率先鋒隊參加光復浙江之役。隨后,他在已出任滬軍都督的陳其美部任滬軍第五團團長,是年,蔣志清與陳其美、滬軍第二師師長黃郛結拜為“盟兄弟”。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定國號為中華民國。同月,陳其美令蔣志清刺殺孫中山的政敵陶成章。兩個月后。蔣惠清再次赴日,并創(chuàng)辦了《軍聲》雜志。此后,蔣志清便以自己在該雜志上的筆名“介石”為字。于是,蔣志清這個名字漸漸淡去,蔣介石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
1916年5月陳其美遇刺身亡,其靈堂設在蔣介石的寓所。陳其美身后無子,蔣介石遂格外照料其大哥陳其業(yè)的兩個公子,這二人便是日后與蔣介石等并稱為“四大家族”的陳果夫、陳立夫兄弟。
陳其采、蔣介石等當年均選擇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可見當時該校在中國的影響。雖然依照辦校宗旨,該校只是培養(yǎng)初級軍官,但近代日本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中的陸軍軍官,幾乎都曾在這里學習過。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陸軍元帥煙俊六等,大將松井石根、梅津美治郎、多田駿、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東條英機等,無一不是雙手沾滿亞洲人民鮮血的戰(zhàn)犯。
“中國三杰”之蔣方震
在陳其采之后,直至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計有29期、1600余人留日士官生,陳其采這些師弟中的許多人成為清末民初以及民國時代叱咤風云的人物,如蔣方震、蔡鍔、閻錫山、何應欽、孫傳芳等。其中,蔣方震日后在軍事史學界被尊稱為“兵學泰斗”。
蔣方震,字百里,1901年東渡日本入士官學校,1905年,以步兵科第―名畢業(yè)。其同期同學有許崇智(曾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部長兼廣東省政府主席、粵軍總司令,是孫中山的主要軍事助手。許任粵軍總司令時,其盟弟蔣介石為其參謀長)、蔡鍔、孫傳芳、閻錫山和程潛。
在眾多同學中,蔣方震和蔡鍔、張孝準因成績出眾,并稱“中國三杰”。畢業(yè)典禮上,蔣百里榮獲日本天皇頒贈的“神圣之劍”,這不僅使日本同學為之驚訝,更因中國留學生超過包括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等在內的日本學生而令校領導尷尬,士官學校遂決定此后“把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分隔開來”,以免類似尷尬局面再出現(xiàn)。
蔣方震學成回國之后,于1912年被袁世凱聘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德國思想:現(xiàn)代軍事“祖師爺”
其實,陳其采們本可以不必屈尊到日本這個“虎狼之鄰”來留學的。
19世紀中、后期,中日兩國同樣面臨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分刺深受“鴉片戰(zhàn)爭”和“黑船事件”之辱的兩圓。都被迫選擇了改革圖存之路,這就是在中國和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上У氖牵m然起點相同。但結果卻完全不一樣。日本主導改革的是一個17歲的少年天皇,而把持大清最高朝政的則是一個年邁的、視權力為禁臠的老太太。這就決定了兩國改革方式和目標的根本差異!懊髦尉S新”是一場自上而下全面西化的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現(xiàn)代化改革運動,改革的重點是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而“洋務運動”是一場不徹底的改革,且半途而廢。慈禧太后們?yōu)榱吮S屑鹊美,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體制改革。主張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在軍事改革方面,中日兩國均曾以德國為師。德國作為西方列強之一。不僅軍事實力在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其軍事理論和教育更為世界交口稱譽。德國著名軍事零克勞塞維茨和毛奇等的軍事理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影響了世界軍事史,前者的《戰(zhàn)爭論》自不必說,后者的“閃擊戰(zhàn)”理論日后被希特勒用于實踐,令蘇軍和盟軍吃盡了苦頭。“明治維新”開始后,日本冪僅向德國派遣大批軍事留學生,而且還向卑斯麥和毛奇請求派德國軍事專家到日本協(xié)助建立軍事體系、培養(yǎng)軍事人才。可以說,“明治維新”后所建立的日本陸軍完全照搬普魯士陸軍全套軍事思想、建設制度和制式操典。日本軍隊也由此迅速崛起,成為亞洲最具實力的一支虎狼之師。當然,與其老師德國軍隊相比,兩者的實力還是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據(jù)說,納粹軍事專家在觀摩了日蘇1939年的諾門坎戰(zhàn)役之后,評論日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戰(zhàn)術水平均停留在一戰(zhàn)之前。但就是這樣一支令德軍不屑一顧的軍隊,在抗戰(zhàn)之初卻打得中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而在一水之隔的大清,當時無論是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北洋軍,還是兩江總督張之洞在江寧編練江南自強軍,兩支新 軍均聘請德國軍人擔任顧問,所有的教范、操典都按照德國軍隊模式訓練。以著名的北洋水師為例,北洋水師從教官、裝備、操典、條令一直到戰(zhàn)術,都深受德國影響。清廷不僅聘請德國人擔任北洋水師的總教習,該水師一半的艦只也購自德國,其中“定遠”和“鎮(zhèn)遠”這兩艘主力艦就是德國制造的裝甲艦。當時北洋水師的實力要遠強于日本艦隊,可惜由于清廷的黑暗腐敗,即使是這樣一支勁旅也被毀于一旦。政治和體制上的黑暗和落后注定了軍隊的命運。
于是,隨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清朝迅速被日本拋在了身后,最后不得不屈尊向昔日的學生派出了陳其采等首批軍事留學生。但德國軍事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卻始終沒有中斷。蔣介石在二三十年代長達十年的“安內”和“攘外”征伐中,曾聘請了多達135位德國軍事顧問,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有德國“國防軍之父”之稱、曾在一戰(zhàn)的廢墟上重建德軍的前德國陸軍總司令塞克特將軍。中共也聘請了德國軍事顧問,只不過這位一度是紅軍太上皇的李德卻差點將紅軍帶上不歸之路。
保定軍校:黃埔的“準前世”
以德國陸軍教育體制為范本的日本士官學校不僅為近代中國培養(yǎng)了許多項尖的軍事人才,也影響了清末民初的中國軍事教育體制。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云南講武堂等均仿照日本士官學校的學制建設,許多教官也是士官學校的畢業(yè)生。保定軍校先后任職的八位校長中,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yè)生就有五人。陳其采回國后在主管全國新軍的同時,曾兼任保定軍校前身陸軍速成學堂的監(jiān)督,其時,蔣介石是剛剛入學的炮科新生。
保定軍校為近代中國培養(yǎng)了千名將軍,最著名的有昊佩孚、孫岳、孫傳芳、蔣介石、葉挺、張治中、傅作義、顧祝同、陳誠、白崇禧、薛岳……
身受日本士官學校和保定軍校雙重熏陶的蔣介石,在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之際,自然沿襲了兩校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理論,他甚至不惜各種手段羅織兩校的畢業(yè)生來黃埔執(zhí)教。如1924年黃埔軍校創(chuàng)辦之際,校長蔣介石根據(jù)孫中山的指示,給云南講武堂發(fā)電,調講武堂的步、騎、炮、工四個主要兵科科長劉躍揚、林振雄、王柏齡、帥崇興及部分畢業(yè)生到廣州進入黃埔軍校協(xié)助創(chuàng)辦軍校。這四名兵科科長兼主要教官到黃埔后,都委以重任。保定軍校的畢業(yè)生更是被蔣倚為教學上依賴的骨子。從1924年5月黃埔建校始,到1928年3月6日全校遷往南京,在不到4年的時間內,在黃埔效力的保定生即有178人之多,除蔣介石本人外,主要校領導和教學骨干有:
李濟深,教練部主任,1909年入保定軍校;
鄧演迭,教練部副主任,教育長,1919年畢業(yè)于保定軍校;
王柏齡,教授部主任,蔣介石在保定速成學堂時的同學;
顧祝同,戰(zhàn)術教官、管理部主任、軍校教導團營長,保定軍校6期步科畢業(yè)生;
張治中,軍校軍事研究委員會委員,第3期入伍生總隊上校總隊副、代理總隊長、軍官團團長,保定軍校3期步科畢業(yè)生;
劉峙,戰(zhàn)術教官,保定軍校2期步兵科畢業(yè)生;
陳誠,教育副官、炮科特別官佐、學生隊區(qū)隊長、隊長,保定軍校8期炮科畢業(yè)生:……
作為國共合作的產物,蘇俄以及共產黨人對軍校的建設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建校之前,孫中山專門派蔣介石和共產黨人張?zhí)椎嚷蕡F去蘇聯(lián)考察。軍校還聘請?zhí)K聯(lián)加倫將軍擔任顧問團團長。此外,軍?傤檰、步兵、炮兵、工兵以及政治顧問均由蘇聯(lián)人擔任。一些著名的共產黨人也擔任了軍校的重要職務,如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教授部副主任葉劍英,以及擔任教官的熊雄、惲代英、聶榮臻等。中共還選拔優(yōu)秀干部進入軍校學習,當年著名“黃埔三杰”蔣先云、賀衷寒、陳賡,其中的蔣先云和陳賡即為共產黨人。
甘載大革命:數(shù)黃埔風流人物
由于蘇俄和中共的影響,黃埔軍校在初期建立了革命的宗旨,這可從1924年的軍校校歌中反映出來: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xù)先烈成功。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妝花,以校做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可以說,是蘇俄和共產黨人幫助孫中山和蔣介石把黃埔軍打造成一支具有堅強戰(zhàn)斗力的新型革命軍隊。
在日后的軍閥大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和國共之戰(zhàn)中,蔣介石培養(yǎng)的黃埔弟子逐漸擔當起大任,如胡宗南、杜聿明、戴笠、關麟征、黃維等等,其中雖然只有胡宗南一人榮膺上將軍銜,但他們卻掌握了戰(zhàn)區(qū)以下各級實權。而他們保定軍校的師輩們,雖然許多人已經淡出歷史舞臺,但也有許多人依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陳誠,后升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軍政部長、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東北行轅主任、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行政院”院長、“副總統(tǒng)”;
顧祝同,這位“皖南事變”的元兇,后擔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
張治中,后升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軍委會政治部部長、西北行營主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1949年初春,作為國民政府首席談判代表與中共談和,后脫離國民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劉峙,后升任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徐州“剿總”總司令:
周至柔,后升任空軍總司令、參謀總長……
黃埔軍校在為國民黨培養(yǎng)了大批軍政人才的同時,也為國民黨日后的對手共產黨人培養(yǎng)了許多軍事骨干,如林彪、徐向前、左權、陳賡、許光達……黃埔軍校隨著國共分裂也結束了其黃金時期!捌咭晃濉蓖艟l(wèi)開始清黨后,武漢分校幾乎整建制地改編為軍官教導團,參加了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對派的第一槍。此后,作為毛澤東的主要助手,黃埔二期生盧德銘作為總指揮領導了著名的秋收起義。而當年在校期間默默無聞的林彪、徐向前等黃埔生,更是在日后國共對抗的戰(zhàn)場上放射出異彩,屢屢讓自己當年的師長或師兄弟威嚴掃地、顏面無存。直至將蔣校長等送上了凄涼的臺灣島。這一切恐怕非軍事能力的強弱所能解釋。
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黃埔軍校遷往成都。1949年12月,解放軍第18兵團在司令員兼政委、黃埔一期生周士第的統(tǒng)率下,先殲滅了其黃埔同期同學胡宗南的主力,繼而與友軍解放了成都。
至此,黃埔軍校結束了在大陸25年的歷史,遷往臺灣。
相關熱詞搜索:師魂 黃埔?guī)熁?/a> 師魂 鑄師魂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