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別讓“共享”成為“共憤”
從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到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櫥,越來越多的“共享”在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甚至有網(wǎng)友調侃一個萬物“共享”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然而,五花八門的“共享+”魚龍混雜,有的吸睛有余而實用不足,火不過三天;有的被詬病為“老戲新唱”,有刻意迎合資本之嫌。在共享經(jīng)濟越做越大的同時,如何越做越好,既考驗著開發(fā)者的格局眼光,也對相關部門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驗。
大學校園興起“旅游熱”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消費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校大學生因為有充足的假期和冒險精神,近年來已逐漸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主力軍。眼下正值四月,春回大地,不少大學生正計劃或已經(jīng)開始外出旅游,出外探親、休閑散心、開闊眼界、實踐冒險,帶著不同的憧憬,校園里悄然興起了一撥“旅游熱”。
熱點情報
@徐蔚然 這些年,我們喟嘆最多的是中國高校師生關系的異化。“大學老師基本上是上完課就走人”、“畢業(yè)了專業(yè)老師都不認識我”……這大概是高校學生對老師最標簽化的印象,師生關系淡漠至此,高校里的教師節(jié)還不如圣誕節(jié)熱鬧大概也就理所當然了。理解了以上語境,大概就能理解為什么這個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正能量故事在龐大的中國高校宿管江湖,情節(jié)既不驚艷,畫面亦不離奇,卻叫在讀或讀過大學的萬千網(wǎng)友感受到無邊的暖意。
@陸程 公眾對杭電徐阿姨的點贊顯然并非止步于人性層面,更重要的是,它為中國高校教育管理生態(tài)建設提供了兩個重要的維度:第一,失衡的師生關系如何重構。據(jù)說在杭電每個學期學校公寓管理中心都要對宿管阿姨進行“認人技能考核”,考試的內容就是看本棟樓的學生照片,然后寫出他的名字、宿舍號,如果能寫出籍貫,還能加分。當我們憤然于師生關系之疏離,高校教育管理豈非都趕不上后勤制度?第二,高校精神如何確立自己的度量衡。不要小看杭電徐阿姨或者港大袁蘇妹,在我們的高校,氣派門頭抑或炫目的建筑固然震撼人心,但高校版圖中每個教育管理者乃至服務者的日常,才是真正烙印在青春記憶里不朽的風景。校規(guī)校訓也好,教風學風也罷,老教授、老門衛(wèi)、老阿姨……他們身上的精神遠比墻上的鎏金大字更真誠。在任何教育領域,“人化”的故事與實踐才是生命教育的根本。
高校何妨多些杭電徐阿姨
近期,從杭州媒體開始乃至微博熱搜都在熱傳杭電徐阿姨的故事: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公寓27號樓的宿管員徐根娣有一個過人的本領,那就是她認識這幢樓里所有的學生,能叫出全部691名學生的名字,還能報出宿舍號、學院、班級和籍貫,甚至連他們有什么興趣愛好、外賣喜歡點什么都知道。因為跟學生們的關系特別“鐵”,在年滿55周歲的徐阿姨即將退休之時,幾百名學生紛紛在社交網(wǎng)站留言希望學校把她留下來。
杭電徐阿姨的故事讓人不禁又想起了在香港大學食堂工作了44年的袁蘇妹阿姨,這位著名的“港大三嫂”于2009年獲頒香港大學榮譽院士,而當這位身份特殊的院士去世時,香港大學官方主頁還放了她的照片表示悼念,很多香港名流得知此事后亦紛紛撰文緬懷,這位一生只認識五個字的老阿姨被香港大學定論為“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學生的生命,是港大的靈魂,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大學之寶”。
相關熱詞搜索:話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