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稼祥:讓“政工”改行做“社工”好嗎?——從一個被虐待兒童的悲慘遭遇想到的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寫完一篇東西,頭不舒服,打開電視,想放松一下,結(jié)果,頭更痛了:一個身上的傷疤比魚身上的鱗片還多的7歲男孩,像一枚釘子,釘?shù)搅宋业哪X子里。我看的是中央電視一臺的半邊天節(jié)目,說的是丟失的黎明,也就是流浪兒童的故事。這個孩子叫謝小龍,披著滿身傷痕在街頭流浪時,被鄭州市中原區(qū)棉紡路巡訪隊員發(fā)現(xiàn)的。
被送回家,過兩天他又出現(xiàn)在街頭上。他沒有家嗎?有,其實還不如沒有。他有爺爺,來領(lǐng)他的時候,吼了一聲,孩子嚇得把剛吞下去的包子全部吐了出來,而且渾身發(fā)抖;
把爸爸叫來了,他走進門就去扭孩子的耳朵,而且試圖打孩子的頭(那頭上舊傷累累,新傷可見頭骨),嘴里還惡狠狠地喝道:
“我叫你還跑!”
媽媽呢?跟人跑了。
鄰居們說,這孩子經(jīng)常在家里被打得慘叫,被煙頭燙,被火鉗打,被棍子抽……
老師說孩子愛上學(xué),他從家里逃出來,先去上學(xué),放學(xué)后才去流浪。一個鏡頭讓人心酸:上學(xué)的路上,鞋在他腳底下張著嘴,書包在他身后張著嘴,一走路,像打快板一樣,噼哩吧啦……
那么,他是揀來的孩子嗎?也不是,據(jù)說,他媽媽和他伯母,也就是爺爺?shù)膬蓚兒媳都跟人跑了,一家人郁悶,打不著媽媽打孩子,出氣。
有這樣的父親和爺爺并不希奇,任何社會和國家都可能有這樣不稱職,甚至更惡劣的父母和長輩,希奇的是我們社會對這種狀況束手無策,被虐待的孩子得不到及時救助。謝小龍也是這樣,巡訪隊員除了要求孩子的爺爺和父親善待他并寫下保證書之外,就不能做任何事情。
如果是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孩子早被社會工作者(“社工”)帶走了,或者送進兒童救助機構(gòu),或者讓別的家庭撫養(yǎng)。曾經(jīng)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好像叫“刮痧”,一對中國父母給孩子刮痧,把身上刮紅了,鄰居報了案,說孩子受到虐待,結(jié)果孩子被社工帶走。影片當然不是在歌頌社工,而是暗諷西方文化中心主義。不過,一個有待文化解釋的小傷就可以導(dǎo)致父母失去撫養(yǎng)權(quán),表明在那個國家,孩子有自己的守護神。
我們雖然叫做社會主義國家,但把孩子當作父母的私產(chǎn)的觀念仍然不可動搖。曾經(jīng)有個報道,四川有個父親,不讓女兒上學(xué),把她關(guān)在家里,接受自己的教育,連孩子的親生母親(已與她父親離異)都管不了,社會對他也沒有辦法。這樣的父親應(yīng)該被送進精神病院,而不是任由他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
我們雖然“社工”短缺,但“政工”(政治思想工作者)卻過剩。政工是干什么的?肯定不是救助兒童身體的,而是“救助”青年思想的,讓他們的思想不要走偏了政治方向。
要我說,建設(shè)階級斗爭社會需要大量政工,建設(shè)和諧社會則需要大量社工。讓政工改行做社工,不僅不幸的兒童有福了,社會和諧也有望了。
2008年4月11日于威海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