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在線閱讀 [“安危,韓非子”閱讀試題及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8-11-23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安危
韓非子
安術(shù)有七,危道有六。
使天下皆極智能于儀表,盡力于權(quán)衡,以動則勝,以靜則安。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愛身于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國家久安。左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故號令者,國之舟車也。安則智廉生,危則爭鄙起。故安國之法,若饑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順,故后世服。今使人饑寒去衣食,雖賁、育不能行;廢自然,雖順道而不立。強勇之所不能行,則上不能安。上以無厭責已盡。則下對“無有“;無有,則輕法。法所以為國也,而輕之,則功不立,名不成。
聞古扁鵲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鵲盡巧;拂耳,則子胥不失。壽安之術(shù)也。病而不忍痛,則失扁鵲之巧;危而不拂耳,則失圣人之意。如此,長利不遠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堯而責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盡如比干;盡如此干,則上不失,下不亡。不權(quán)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盡如比干,故國不得一安。廢堯、舜而立桀、紂,則人不得樂所長而憂所短。失所長,則國家無功;守所短,則民不樂生。以無功御不樂生,不可行于齊民。如此,則上無以使下,下無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強弱。存亡在虛實,不在于眾寡。故齊萬乘也,而名實不稱,上空虛于國,內(nèi)不充滿于名實,故臣得奪主。桀,天子也,而無是非;賞于無功,使讒諛以詐偽為貴;誅于無罪,使傴以天性剖背。以詐偽為是,天性為非,小得勝大。
明主堅內(nèi),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遠者無有。故周之奪殷也,拾遺于庭,使殷不遺于朝,則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況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臨之而法,去之而思。堯無膠漆之約于當世而道行,舜無置錐之地于后世而德結(jié)。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萬世者之謂明主。
(韓非子·說林下第二十三)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愛身于為非 愛:喜歡
B.是幸殷人之盡如比干 幸:希望
C.故齊萬乘也,而名實不稱 稱:相稱
D.故周之奪殷也,拾遺于庭 遺:丟失的東西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使讒諛以詐偽為貴 使供銷以天性剖背
B.廢自然,雖順道而不立 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
C.強勇之所不能行,則上下不能安 盡如比干,則上不失,下不亡
D.聞古扃鵲之治其病也 是幸殷人之盡如比干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論證“國不得安”的一組是 ( )
①使天下皆極智能于儀表,盡力于權(quán)衡
②上以無厭責已盡,則下對“無有”
③危而不指耳,則失圣人之意
④人主不自刻以堯而責人臣以子胥
⑤賞于無功,使讒諛以詐偽為貴
⑥故周之奪殷也,拾遺于庭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認為,在狂奔的車子上不會產(chǎn)生孔子那樣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會產(chǎn)生伯夷那樣的廉者。
B.國君要是不停地去搜刮民眾,民眾就會說再也沒有了,民眾要是一無所有了,也就自然會輕視國家的法令。
C.國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強弱,因此,有時弱國也可以戰(zhàn)勝強國,小國也可以戰(zhàn)勝大國。
D.堯和當時的國民并沒有訂立牢靠的盟約,但治國原則能夠行得通,所以,成為明君不需要制訂什么法令。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故安國之法,若饑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4分)
(2)如此,則上無發(fā)使下,下無以事上。(3分)
(3)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萬世者之謂明主。(3分)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安危 韓非子”閱讀試題及答案 韓非子文言文閱讀答案 韓非子閱讀答案鄭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