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中學歷史教育學研究生的工作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9-08-09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歷史教育學碩士生入學后,須在文言文學習方面達到借助《辭海》《詞源》等工具書基本上能通暢閱讀《二十四史》的水平。在此基礎(chǔ)上,要在史學界公認的權(quán)威性“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中熟讀其中的一套,以之為自己學習中外歷史書籍、文章的比照依據(jù),遇有不同的材料和觀點,就要以竭澤而漁的精神查閱材料,再聯(lián)系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進行聯(lián)想、分辨、推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細致地思考,以達到辨?zhèn)未嬲娴哪康,從而形成自己的思考結(jié)果。課堂教學方面須在當前國內(nèi)外、特別是國外最先進的教育心理學理論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革的實驗。歷史教育學碩士都應向“學術(shù)型教師”的方向努力,使自己成為歷史教育戰(zhàn)線的一位尖兵。
[關(guān)鍵詞]句讀基本功,通史基礎(chǔ),歷史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學,學術(shù)型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17)12—0003—07
我是在1985年被批準招收“中學歷史教學法”(今多稱“中學歷史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當時,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較為成熟的參考資料,因為我們國家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中學歷史教學法教科書,當時根本談不上招收研究生的問題。先是,我們北京師范學院(現(xiàn)在的首都師范大學的前身)的院長倉孝和先生提出:“現(xiàn)在各科的教學法,都是為了教學的需要‘急就’而成的。你們的工作不能就止步于此,你們也和別的學科一樣,要往研究生課程的水平發(fā)展!蔽覀兟犃艘院蠛苷駣^,就向國家高等教育部提出申請,開始了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準備工作。
我想,研究生的水平應該明顯地高于本科生的水平。在本科階段,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中外兩門通史的基礎(chǔ)內(nèi)容,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chǔ)知識,掌握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以適應中學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其實,在他們本科畢業(yè)的時候,對中外歷史的知識只是粗線條地有些了解,若是作為學術(shù)方面的要求,可以說只是具備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chǔ),實際上尚未進入我國的斷代史、世界的國別史的知識殿堂。也即,他們在大本時只是得到了一些“魚”,那么在研究生階段就要授之以“漁”的方法了。歷史教育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包括:歷史專業(yè)的知識、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歷史知識的教與學的原理。
一、過好“句讀”之學的關(guān)
要想學好中國的歷史知識,必須學習“句讀”之學。這是學習中國古代史的第一步。新中國成立前的許多歷史名家教授帶研究生時都是從這一步開始的。例如,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的陸宗達教授跟隨黃侃大師學習時,先是行拜師禮。之后,黃侃先生一個字也沒對他講,只是給了他一本沒有標點的《說文解字》,說:“點上標點,點完交我!标懽谶_這樣做了,再去見黃先生時,黃先生只是翻看了那本書的書邊以了解陸宗達的讀書情況,然后說:“再買一本,重新點上!比缡莾纱巍H齻月后,陸宗達又將一本很破的《說文解字》拿來,說:“老師,是不是還要再點一本?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秉S先生說:“標點了三次,《說文解字》已經(jīng)爛熟于心。這文字之學,你已得大半,不用再點了。以后,你做學問,也用不著再翻這書了!闭f完,黃先生將書扔進書堆里,這才給陸宗達講起了做學問的事。舊時,做學問的大家們多以《史記》《漢書》作為句讀的教材。
經(jīng)過這樣的句讀之學的過程之后,實際是什么結(jié)果呢?陸宗達先生的體會是:“這樣三遍下來,有些開始不懂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懂了!
我在北京師范學院學習時,知道“句讀”之學的重要性,也知道需要過古文關(guān),但我們不是從《說文解字》學起的,我們學的是《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老師在講課時向我們提出:每個人要背35篇古文,我真是這樣做了。文章有長有短。但確實是背了30多篇。我覺得受益匪淺。我很感謝我們的老師。在后來的工作、科研中查閱古文資料時確實是比較順利。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歷史專業(yè)在現(xiàn)在的“句讀”之學的教學過程。作為這個學科的研究生,如果沒有學過句讀之學的話,是應該補上的。我在外地的一個兄弟院校講學的時候,提到《史記》,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史記》是什么書。俊蔽艺f:“你沒看過《史記》嗎?”他說:“沒有。”這是不行的。他必須從頭補上這一課。如果新招來的研究生,在閱讀、理解文言文資料方面沒有問題,那就不需要再走這一步了。
二、精熟地掌握中外兩門通史的基本知識
通過“句讀”學習之后,就要進入帶有研究性地學習歷史知識的階段了。中學的歷史教師對“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基本內(nèi)容是要爛熟于心的,我們不可能像專門學習中國的某門“斷代史”或?qū)iT學習某國歷史的“國別史”那樣精通某個斷代、某個國別的歷史。但是,作為中學歷史的碩士也不能只限于“爛熟”中學歷史教科書基本點的狀態(tài),而應該掌握學習、研究歷史科學基本方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授之以“漁”的問題了。
研究生學習歷史,必須要選定一套“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進行熟讀。要“熟”到學生或別的什么人一談到兩門通史中的某個問題,你就立刻能想到“我學的那兩套通史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說的”?進而能在遇到某個學生或是遇到某個人對你談到某個問題的時候,你就能想到“他的史實、觀點和那兩部通史的材料、觀點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真有不一樣的地方,你就要查閱材料了。這樣做的結(jié)果會使你對這個問題有更加深入的看法,對自己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和掌握研究歷史的方法都很有益處。我招的第一個研究生是葉小兵。他就按照我的要求把翦伯贊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綱要》通讀了好幾遍,然后又拿著郭沫若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稿》等書對照著看。這樣學習的結(jié)果是他對中國通史的基本問題有了自己的比較成熟的看法。在這個基礎(chǔ)上就可以和學生以及所遇到的各行業(yè)的人士談論中國通史所涉及的一般問題了。對世界史則主要是把吳于廑、齊世榮先生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作為一個依據(jù)性的讀本,再參照朱寰先生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劉宗緒先生的《世界近代史》、王斯德先生的《世界現(xiàn)代史》,如此也就可以應對一般性的世界史學術(shù)問題的需要了。當然,無論是中國的斷代史、專題史,還是國別史、外國歷史的專題史,都有歷史學術(shù)界認為是某個歷史問題的經(jīng)典性著作。這就不是幾年研究生時間所能完全解決的了,這里只是結(jié)合我們的教學需要深入研究中外兩門通史的需要而言。如果想對某個歷史問題具有獨到的、精準的理解,那是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研究的。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初探 教育學 研究生 培養(yǎng) 中學歷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