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地獄式寒冬”的昭示_北半球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地球氣候或是進入了時冷時熱的不穩(wěn)定期,或是進入了周期性氣候輪回期。這些可能性盡管不改變在上。百年時間跨度內全球整體變暖的事實,卻對人類應對危機的準備工作提出T更高的要求。尤其,當氣象專家的預測越來越不可靠的時候,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氣候改變再認識
規(guī)模浩大、同時也是制造溫室氣體足夠多的巴厘島全球氣候大會剛剛落幕,人們沉浸在人類第一次繪制出的遏制全球變暖“巴厘島路線圖”的喜悅中。為了這樣一個勝利的大會,聯(lián)合國秘書長冒著巨大的風險,在大會召開之前親自飛臨南極,凝視著不斷融化的南極冰蓋,為環(huán)境惡化給南極企鵝帶來的生存危機而憂心忡忡。也是在這樣的大會上,一直拒絕引用“全球變暖”稱謂、而堅持用“氣候改變”提法的美國代表也在大會最后時刻作出妥協(xié),為“路線圖”的出臺鋪平了道路。
現(xiàn)在,害怕承擔太多全球變暖溫室氣體減排責任而堅持“氣候改變”名稱的美國至少獲得了更多的實證性支持。在“氣候改變”涵蓋了“全球變暖”、“全球變冷”或“全球暴冷暴熱”等諸多表征的語境下,2008年中國農歷新年前后全球性一場罕見的大寒冬,掃去了人們曾有的暖冬似夏的記憶。澎湖列島沙灘上冷死的海魚尸骨累累,耐低溫的水產動物遭到徹骨寒冷海水的“種族滅絕”,越南北部凝凍天氣一夜凍死數(shù)萬牲畜,苦難的阿富汗饑民成百上千凍死于寒屋。而一向不知冬天為何季的圣城耶路撒冷、巴格達等城市大雪突降,“沙特掉進了冰窟窿”。在中國內地,風災雨災雪災冰凍災一道襲來,壓垮電力交通自來水輸送網,很多城鎮(zhèn)村莊鎖在冰雪汪洋中,成了絕望的孤島。
看來,人類不可能僅根據(jù)賓夕法尼亞大街上的櫻花提早數(shù)月怒放、歐洲夏季熱浪滾滾等單純的數(shù)個高溫實例,就認定全球氣候會毫不猶豫直線性地變暖下去。從聯(lián)合國氣候報告中也可看出,全球暖化是個統(tǒng)計概念,它的立足點在于自人類有系統(tǒng)性的大氣溫度記錄以來的150年左右,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1.8度左右,但它并沒有排除在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時間跨度內氣候會來個“乍暖還寒,最難將息”的搖擺。這么看來,暖化是個結果性概念,而氣候改變是個過程性概念。氣候改變可以在瞬間爆發(fā),捉摸不定,即使發(fā)生了逆向氣候,也不改變在一定時間跨度內全球整體變暖的事實。
氣候變冷危險性
很明顯,今年的搖擺太厲害了,連耐寒冷的極地地帶居民也冷得直哆嗦,而有地中海氣候罩保護的歐洲冬季風雪之鋪天蓋地,也遠超前幾年甚至前數(shù)十年的水平。從西半球的美國到東半球的中國,北半球范圍內“冷死人”的數(shù)量大大超過了北半球酷夏時“熱死人”的數(shù)量,寒冷是叩向地獄之門的魔鬼之手。
據(jù)氣象歷史學家考證,蒙古人大舉侵入中原之時,蒙古草原正上演歷史上罕有的冰凍天氣。正是冷得沒法活,饑寒交加的蒙古人才不顧與中原達成的互不侵犯條約,揮師南下,鐵蹄踏平了陽春三月暖洋洋的江南河山。而歷史上英倫三島內戰(zhàn)連綿、尸橫遍野之時,倫敦泰晤士河亦是冰封百里;歐洲大陸中世紀溫暖時期過后的殺聲一片,正發(fā)生在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時候。拿破侖輕取莫斯科、納粹希特勒閃電戰(zhàn)突襲莫斯科,最終卻是兵敗如山倒,敗就敗在寒冷冰雪氣候上。
人類有足夠理由怕冷不怕熱。為了抵卸寒冷,光是取暖花掉的能源就是一筆天文開支,而農作物的歉收和肉類供應的減少,對人類食品安全構成巨大挑戰(zhàn);市場上食品售價飛漲引發(fā)整個國民經濟的通貨膨脹,嚴重威脅區(qū)域經濟安全。風雪阻斷交通和電力,使信息社會所珍視的信息自由也失去了物質支撐,再多的信息自由也救不回被冰雪鎖困的人們。這樣看,如果不算繼發(fā)性的干旱或洪澇災害,熱浪等高溫氣候所造成的損失并不大于極度寒冷氣候。據(jù)有關統(tǒng)計,本輪中國大陸所遭受的冰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111億元人民幣,107人死亡,8人失蹤。
從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可以看出,緯度越高,人口越稀少,緯度越靠近熱帶,人口密度也越高,這說明人類是“喜熱厭寒”的動物。水產和農作物產量分布也如此。
去夏曾被熱浪襲擊的地中海國家,現(xiàn)正遭受著特冷寒流和特大風雪的襲擊。西班牙、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受災之地交通全面癱瘓,電力系統(tǒng)近乎中斷,風雪造成多人死亡,其損失超過了去年持續(xù)近一周的熱浪襲擊。
甚至連能源充裕的國家也怕冷。伊朗正在遭遇數(shù)十年不遇的冰冷冬季,在天然氣源源不斷輸出國門之時,國人卻因無氣可燃而挨凍。據(jù)報一個寒冬下來,凍死了60多名居民。這在政治上是危險的,沒有一個公民會漠視當權者把平民餓死冷死也要把糧食、能源用在國際主義上的無良之舉。內賈德不怕以色列,就怕沒完沒了的冰凍天氣會把百姓惹急了。
拉尼娜或是氣候變冷的主因
氣象學家最能扮演的角色是“事后諸葛亮”。沒有一場特別重大的氣候異,F(xiàn)象能被氣象專家準確預測,內地返鄉(xiāng)過年的民工們也用不著為中央氣象局沒有預報雪災而氣惱。人類要是想一勞永逸地把災難要來臨的通知書交由氣象專家代收的話,人類就真的是沒出息。正常的氣候變動是可測的,它有一定規(guī)律,連花草鳥蟲都知道。不正常的氣候變化是不可測的,因為它發(fā)生在人類認知之前。
有氣象物理學實驗表明,溫室氣體的排放和大氣污染物的增加,會阻擋陽光接觸地表,減弱陽光能量,地球表面因缺乏應有的日光照射而趨冷,這就是“全球變冷”的一般性解釋。但是這樣的“趨冷”應是漸進式的,而非跳躍性的,不是令干燥酷熱的阿拉伯沙漠上突然揚起漫天冰雪!叭蜃兝洹闭f或有一定道理,但絕非解釋今年這場席卷北半球的寒冬的最佳答案。
跟熱帶風暴“厄爾尼諾”現(xiàn)象相反的“拉尼娜”現(xiàn)象或能解釋這場災難的成因。“拉尼娜”源于西班牙語的“La NiNa”(意為“小女孩”),又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xiàn)象,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水溫反常下降的現(xiàn)象。拉尼娜現(xiàn)象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大致交替出現(xiàn),常被指為全球變暖的證據(jù)。
讓氣象學家備感意外的是,海水變冷引發(fā)的拉尼娜現(xiàn)象一般只活動在北緯30度之內,而今年的寒冷效應則紛紛跳出北緯30度之外,讓冷的地方劇冷,讓不冷的地方奇冷。這意味著,拉尼娜或是所有不怎么稱職的解釋依據(jù)中最為放心的依據(jù),但依然不是最合適的解釋。
地球氣候或是進入了時冷時熱的不穩(wěn)定期,或是進入了周期性氣候輪回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坐而論道“巴厘島路線圖”基本上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減排或限排二氧化碳只具有純商業(yè)價值,倒不如放手動員人類應對危機,尤其是剛剛經歷暴冷的地區(qū)說不定接著的夏季里將面臨一場暴熱天氣引發(fā)的災難。人類的預測性的確很差,所以常問天神,但人類應對危機的準備工作卻可以做得很出色。危機應對方面,連動物都能做得很出色:炎熱的非洲大陸上的一種魚,在炎熱干旱天氣到來時會吐出一種膠液把自己包裹在一個硬殼里,以方便人們把它販運到涼爽的歐洲。
“破窗理論”破了誰的窗
災難的最大悲哀在于沒有給在災難中死去的人們應有的懷念,也沒有給因災難而天亡的萬物生靈應有的懷念。很多人在災難之后,大談“災難經濟學”,談的是災難重建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這樣的貢獻再多,于人之生命又有何益?
災難經濟學源于“破窗理論”!捌拼袄碚摗笔侵阜▏19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巴斯夏所提出的損害有益社會理論。巴斯夏舉的例子稱,假設一個人砸碎了理發(fā)店玻璃窗,這一行為雖然對社會造成了破壞,但是理發(fā)師的不幸卻是社會的福音,它將為玻璃生產商制造商機,生產商拿到錢后又去購買其他生產商的產品。在乘數(shù)效應的作用下,他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只是一次性的,可是給社會帶來的機會卻是連鎖性的。結論是:打碎一塊玻璃,提供了無數(shù)金錢和就業(yè)機會,得大于失。
然而,在異常氣候輪番襲來之下,玻璃窗是一塊一塊地被打碎,卻沒有給社會帶來商業(yè)機會的成倍增長,也沒有使人類覺得更安全。這場席卷北半球的雨雪冰凍災害,雖然會迎來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但人類目光的焦點應定位于迎接新的災難的準備工作上。寒冬是站在地獄邊緣的災難,我們應有哈姆雷特式的追問:“是活,是死,這是個問題!
相關熱詞搜索:北半球 昭示 寒冬 北半球“地獄式寒冬”的昭示 北半球地獄式寒冬的昭示 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創(chuàng)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