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页,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网站夜色,久久艹影院,精品国产第一页,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應克復:“民主集中制”的本質與毛澤東的集權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民主集中制”為列寧首創(chuàng),以后在實行共產黨體制的國家內普遍推行,中共成立后即以此制度為組織原則,奪得國家政權之后又將之推廣到國家權力體系,確立為國家政治生活的組織原則,故而憲法第三條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今天,中共領導人仍不時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這一原則。在總結歷史經驗(如“文革”浩劫)時,往往將沒有執(zhí)行這一制度(或說這一制度遭到破壞)作為重要教訓。特別是至今尚有不少中共老者在回顧以往不幸歲月時,也往往責怪“民主集中制”沒有得到實行,他們以為“民主集中制”能促使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正;V劣谛律娜藙t大都不清楚“民主集中制”的本質,不了解這一制度是有利于中國的民主化還是相反,在向現(xiàn)代民主國家轉軌過程中是應當堅持還是放棄這一制度?本文通過歷史與理論層面的分析嘗試回答這一重大問題。

  

  一、列寧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初衷:建立集中制、確立中央的絕對權威

  

  在國際共運史上列寧首次在1903年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提出了“集中制”這一概念。他說:“作為黨組織的基礎的基本思想,實際上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第一個思想,即集中制思想,是從原則上確定了解決所有局部的和細節(jié)的組織問題的方法。”這“是唯一的原則性思想,應該貫穿在整個黨章中[1]”!凹兄埔笾醒牒忘h的最遙遠、最偏僻的部分之間沒有任何壁障”,“中央有直接掌握每一個黨員的絕對權力!盵2]

  1904年,羅莎·盧森堡對列寧的“集中制”思想提出了批評意見。在“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一文中,雖然她也認為集中制對于改變黨組織的分散性是必要的,但她強調,社會民主黨不能建立在黨的戰(zhàn)士對中央機關盲目聽話和機械服從的基礎上。按照列寧的“集中制”原則,“中央委員會成了黨的真正積極的核心,而其他一些組織不過是它的執(zhí)行工具而已”。因此羅莎·盧森堡認為,列寧的集中制是“極端的集中主義”、“無情的集中主義”。她還認為,如果黨內由黨的中央機關的統(tǒng)治來代替大多數人的統(tǒng)治,由中央委員會監(jiān)督工人階級的活動來代替工人群眾對黨的機關活動的監(jiān)督,“那就是錯誤的”。她說,“俄國社會民主黨中的一部份人力圖使充滿希望的、生氣勃勃的工人運動通過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中央委員會的托管來防止失策”,這不免是一種“主觀主義”。[3]

  針對羅莎·盧森堡的批評,列寧在1905年將“集中制”更改為“民主集中制”。列寧申明,“集中制”有專制主義的集中制、官僚主義的集中制,而俄共所實行的則是民主的“集中制”。1905年12月在俄共第一次代表會議上,列寧對“民主集中制”之民主特征作了如下說明:“黨是根據民主的原則組織起來的。這就是說,黨的一切事務由一律平等的全體黨員處理或者通過代表處理;
并且,黨的所有負責人員、所有領導人員、所有領導機構都是選舉出來的,是必須向黨員作報告的,是可以撤換的。[4]”1906年俄共“四大”所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黨的一切組織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边@就是“民主集中制”從提出到確立的過程。

  盡管列寧稱他所提出的“集中制”是“民主”的,但這個“民主集中制”的重點是“集中”,這一貫為列寧所強調。比如,1920年列寧強調,“無產階級的無條件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zhàn)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5]”。列寧還認為,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后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而無產階級專政要求在黨內仍“需要實行極嚴格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6]”:“誰要是把無產階級政黨的鐵的紀律哪怕是稍微削弱一點(特別是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那他事實上就是幫助資產階級來反對無產階級[7]”。

  列寧還將“集中制”的原則推廣到了“第三國際”。1920年7月,他在“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的報告中,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作為加入“共產國際”的重要條件。他強調:“共產黨必須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組織起來,在黨內實行象軍事紀律的鐵的紀律,黨的中央機關必須擁有廣泛的權力,得到全體黨員的普遍信任,成為一個有權威的機構。只有這樣,黨才能履行自己的義務。[8]”他還指出:“凡是愿意加入共產國際的黨都應該稱為:某某國家共產黨(第三共產國際支部)!卑凑账囊螅鲊伯a黨必須聽命于“共產國際”的領導,對此中國共產黨深有體會!暗谌龂H”與“第二國際”的一個顯著差別就是前者是按“集中制”的原則組織起來的,正如列寧所說,“共產國際是在非常激烈的國內戰(zhàn)爭的情況下進行活動的,因此,它應當比第二國際組織更加集中[9]”。

  盡管列寧十分強調集中,但全面考察他的治黨思想,也有其民主的思想遺產。概而述之:其一,黨的代表大會是全黨的最高權力機關,應每年舉行之;
其二,黨的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是大會的執(zhí)行機關,必須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其三,在黨內設立與中央委員會并行的監(jiān)督機構,對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實行監(jiān)督(地方類推);
其四,黨代表大會的代表經黨員民主選舉產生,黨的中央和地方機關的領導人經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并可以撤換;
其五,黨代表大會和各級機關黨委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當少數的意見遭到否決后少數者必須執(zhí)行組織決定,但在思想上仍可保留并宣傳自己的主張;
其六,黨員在黨內有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自由。

  列寧在世時是努力實現(xiàn)上述思想的。不過,列寧的治黨思想的雙重性以及由于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使他更多地強調集中,這為斯大林日后通向個人專制留了一道門路。斯大林主政后,為強化個人集權,加快扼制黨內民主,通過消滅所謂“反對派”而使黨內民主化為烏有,使“民主集中制”蛻變?yōu)榻^對的集中制、恐怖的集中制。這是蘇共體制中致命的內傷,它導致蘇共的衰落,乃至最終被人民所唾棄。

  

  二、中共的“民主集中制”:向來偏重集中、限制民主

  

  作為“共產國際”一個支部,中共從創(chuàng)黨開始就以“民主集中制”為自己的組織原則。將這一原則正式寫入黨章的是中共“六大”(1928年7月)。“六大”黨章規(guī)定:“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其他支部一樣,其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10]”中共“七大”(1945年5月)黨章對“民主集中制”的解說如下:“民主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領導下的民主。[11]”這一說法影響長遠。

  什么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什么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劉少奇在“七大”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出版后改名為《論黨》)中作了解釋。關于“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劉少奇是這樣解說的:黨的領導機關是由黨員選舉出來的;
黨的決議是由群眾中集中起來、并由黨員的代表們決定的;
黨的領導機關的權力是由黨員群眾授予的;
黨內的秩序,是由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建立起來的;
因此黨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不是離開民主的,不是個人專制主義。關于“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劉少奇的解說是:黨的一切會議是由領導機關召集的,一切會議的進行是有領導的,一切決議和法規(guī)的制訂是經過充分準備和仔細考慮的,一切選舉是有審慎考慮過的侯選名單的,全黨是有一切黨員都要履行的統(tǒng)一的黨章和紀律的,并有一切黨員都要服從的統(tǒng)一的領導機關的。這就是說,黨內民主制,不是沒有領導的民主,不是極端民主化,不是黨內的無政府狀態(tài)!皠⑸倨孢指出:”黨內民主的集中制,即是黨的領導骨干與廣大黨員群眾相結合的制度,即是從黨員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黨員群眾中堅持下去的制度,即是反映黨內的群眾路線。[12]

  在中共“七大”召開以前,1940年毛澤東在闡述“新民主主義政治”時就明確提出:未來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國體──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
政體──民主集中制[13]”。到了1945年的中共“七大”,毛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更明確地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權組織,應該采取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說,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盵14]

  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劉與毛對“民主集中制”的表述完全一致,即“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這一表述從此便成為經典,影響至今。二是那時的毛已不再將“民主集中制”局限于黨內,已打算把它確立為國家制度,最后終于成為今日憲法的基本條款。

  中共“九大”、“十大”是在“文革”期間召開的,“十一大”(1977年8月)是在“文革”結束后不久召開的。這三次代表大會所通過的黨章“大大地向后倒退了,特別是把民主集中制搞亂了[15]”。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經歷“文革”之后、中共改變政策的一次轉折性會議。會議公報也談到了“民主集中制”:“由于在過去一個時期內,民主集中制沒有真正實行,離開民主講集中,民主太少,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強調民主和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16]”“三中全會”對過去實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雖作了反省,但上述表述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依然把民主和集中看成是民主集中制的兩個側面;
其二,指出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意味著到了某一時期就需要強調集中了。不久以后所發(fā)生的情況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對“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有重大改變,提出“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放棄了從“七大”以來所一貫強調的“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提法,并規(guī)定了“民主集中制”的6條基本原則:其一,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其二,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其三,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
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各級委員會;
黨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其四,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黨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jiān)督。其五,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凡屬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的委員會民主討論,作出決定。其六,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
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活動處于黨和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下,同時維護一切代表黨和人民利益的領導人的威信。

  “十四大”、“十五大”通過的黨章重申了這6條基本原則(其中第4、5兩條文字略有增加)。但在“總綱”中恢復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傳統(tǒng)提法。這值得注意。

  中共從“六大”(1928年)確立“民主集中制”到“十五大”(1997年)已有70余年的歷史了?赡苁氰b于“文革”的沉痛教訓,“十二大”、“十三大”沒有出現(xiàn)“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這一提法,但到了“十四大”、“十五大”又恢復了這一提法。依筆者之見,中共貫徹“民主集中制”70余年來最大的問題、也是最難解之結,恐怕就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

  所謂的“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按劉少奇的說明,大凡黨內運作中的各種問題,諸如召開大會、作出決議、選舉領導機關和領導人,都是在領導者的指導、安排下操作和實現(xiàn)的。顯然,這種“民主”不過是將領導者的意志表達為“群眾的意志”,將領導者的號召轉化為“群眾的行動”;
其間即使允許發(fā)表一些不同意見,但以不違背領導的基本構想為前提,即必須在政治上與領導者保持一致。所以,這種“民主”,實為主民、訓民也。主民者,為民作主、決定人民之命運也;
訓民者,教化人民、使之成為馴服工具也!

  既然這樣的“民主”實為“集中”所駕馭,所以“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可以歸結為以下公式:集中─民主─集中。前一個“集中”是領導者的構想、方案、計劃等,后一個“集中”是經過“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成為全黨全民所“認可”的決定、章程、制度等的“民主成果”了,換言之,后一個“集中”已有一層“民主”薄紗的包裝了。問題在于,若民主必須要由“集中”作指導,則它在一開始乃至整個過程中就不可能超越“集中”的框架與軌道。所以,所謂的貫徹“民主集中制”,從出發(fā)點到落腳點都是保障集中、限制民主。

  如果上述分析是符合邏輯更符合歷史事實的,那么,怎能期望通過貫徹“民主集中制”來健全黨內民主生活、克服家長制和個人專制呢?怎能期望通過貫徹“民主集中制”對重大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和辯論,(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從而防止重大決策的失誤呢?!黨的多次代表大會都提出或規(guī)定過黨內民主的一些內容,但在實際生活中都難以實施,最終難免化為烏有。“七大”與“八大”的黨章在民主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特別是鄧小平在“八大”“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對健全黨內民主提出了富有開拓性的意見,但結果都未得到貫徹。即使“文革”之后的“十二大”、“十五大”所通過的黨章中關于“民主集中制”的6條基本原則中有關民主方面的規(guī)定,又有多少是兌現(xiàn)的呢?可在另一方面,集中和“集中領導下的民主”總是做得很到位、很有“成就”,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必須指出的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是中共的創(chuàng)造。這一提法并不符合列寧提出的“民主集中制”的初衷。列寧主張的是“民主的集中制”,即這個“集中制”是民主性質的,或是通過民主的方式、程序所實現(xiàn)的“集中制”。至于黨內應該有那些方面的民主以及如何實現(xiàn)民主,列寧也提出了一些意見,但他從來沒有說過,要在集中指導下去實現(xiàn)民主。

  中共黨內對“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是否出現(xiàn)過不同意見呢?到現(xiàn)在為止,筆者發(fā)現(xiàn)對此提出質疑者僅一人,就是蔡和森。他在“黨的機會主義史”(1927年)中寫道:“……另一方面,民眾的黨內生活全未形成,既無黨的討論,又無選舉制度……務使下級黨部完全依賴上級黨部的指導,黨里完全是聽從號召的士兵!媸氰F的組織鐵的紀律一般,可是伏在里面的危機是很大的!B(yǎng)成的習慣是:只有上級機關的意見和是非,而沒有下級黨部及群眾的意見和是非!F的紀律成了威壓黨員的工具,而上級指導人卻有超越此鐵的組織和鐵的紀律的一切自由。[17]”蔡氏這一卓見被長期塵封,即使在今天,仍鮮為人知。這說明,在中共黨內具有現(xiàn)代民主思想的人真是太少太少了。

  

  三、“民主集中制”概念的邏輯矛盾以及可憐的“少數服從多數”

  

  就概念而論,“民主集中制”存在著邏輯矛盾!耙驗椋裰髯鳛橐环N制度在運作過程中已經包涵了集中。有哪一種民主最后沒有集中呢?除了無政府狀態(tài)的大民主,凡是制度化程序化的民主最后都必然產生集中。如作為民主最基本形式的選舉,最后必然產生集中:從侯選人中產生正式當選人。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最后也必然產生集中;
通過或否定該項法案。既然民主本身已經包涵著集中,因而就沒有必要再加進一個‘集中’的概念。[18]”

  之所以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必須有“集中”的概念,是因為列寧首創(chuàng)這一制度時是為了強化黨內的集中、樹立中央的權威。遭到盧森堡的批評后,列寧才在“集中制”之前加了“民主的”的定語,稱之為“民主的集中制”,以避專制主義集中制之嫌。但即便將其稱為“民主的集中制”,仍然是畫蛇添足。如前所述,民主本身已包涵集中,倘若列寧的本意確在民主,直接稱為民主制不是更好,他堅持把民主當作定語來修飾,可見其原本想要的無非是那個“集中”。

  概念本身的邏輯矛盾使這一制度帶有先天性的缺陷。比如,既然“集中制”是“民主的集中制”,那就必須規(guī)定如何通過民主的程序來達到集中;
遺憾的是,無論是俄共還是中共的黨章中,或是缺乏這樣的規(guī)定,或者雖規(guī)定了民主的某些內容,但它對于集中并無內在的邏輯關聯(lián),或者說,它對集中并不構成制約關系。那么,這種“民主”能有多少實際意義呢?

  關于這一點,可以“十二大”、“十五大”的黨章第十條關于“民主集中制”的6項基本原則(上述已列)來說明。這6項規(guī)定大部份都是民主方面的內容,可是它能制約“集中”嗎?在這些條文中,民主的內容和集中的內容兩者平行羅列,卻沒有經過民主達到集中的清晰概念。因此,盡管涉及民主的規(guī)定有不少,但集中歸集中,民主歸民主,它們是兩股道上的車。例如,6項基本原則的第一條(它歷來被認為是“民主集中制”的精髓),就存在這一缺陷。該原則是:黨員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四個服從”中,既有民主的內容(少數服從多數),也有集中的內容(其余3個服從)。有人因此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倒底是少數服從多數還是多數服從少數”的疑問。

  王貴秀認為,“民主集中制”的本質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他將“民主集中制”定義為“民主集中制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基礎的集中制[19]”。他指出,“四個服從”中只有“少數服從多數”是最基本、最一般、最本質的原則,其他幾個“服從”雖然也是重要原則,但畢竟是由“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的、派生的,“少數服從多數”才是“四個服從”中最基本、最本質的原則。他的理由是:首先,黨的“組織”、“上級”和“中央”是在相應的范圍內和層次上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選舉產生的;
其次,“個人”、“下級”和全黨各個部分所服從的決策、決定是被選舉產生的“組織”、“上級”和“中央”在各自的范圍內和層次上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的。據此,王貴秀認為,這幾個服從歸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基礎上的,受“少數服從多數”的決定和制約。[20]

  在歷史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實際上“民主集中制”下通行的潛規(guī)則是“多數服從少數”、“多數服從一人”,黨內多數人的意愿必須服從少數人的意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往往徒有虛名。令人悲哀的是,受著“黨文化”長期灌輸(即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黨員已成了黨的馴服工具,成了“黨奴隸”。在毛的時代,絕大多數黨員和黨的干部,在受到黨組織的不公正(或不明不白)的處分(應當說是懲罰)時──或被誣陷凌辱,或面對批判,或被投入監(jiān)獄受刑──他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或別人安慰他們):“要相信組織,要相信黨”:“組織上一定會弄清我的問題的”:“黨犯了錯誤,黨自己一定會糾正錯誤的”。有的甚至認為“這是組織上對自己的考驗”,因此就“想不通要努力去想通、不理解要努力去理解”──這與“臣罪當誅兮天王圣明”(韓愈所言)之類的忠君信條幾乎沒有差別。在“黨崇拜”的氛圍下,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成了不折不扣的“鐵律”,是全體黨員的“緊箍咒”;
在多數根本沒有表達機會的情況下,“少數服從多數”不過是一種擺設!“民主集中制”其實是中國幾千年專制主義的“君臣之綱”的現(xiàn)代版本。

  現(xiàn)代民主觀認為,少數與多數同樣重要,在某種情況下甚至比多數要重要的多;
只有在有關公共生活的重大問題上可以按“多數決定”行事,但對少數人的意愿同樣要給予尊重與保護,否則便是“多數人暴政”了,F(xiàn)代民主奉行“多數”與“少數”并重的原則,它不要求少數絕對地服從多數。考茨基認為:“保護少數派是民主發(fā)展的必不可缺的條件,其重要性并不亞于多數派的統(tǒng)治。[21]”至于在文藝、學術、信仰等領域,就更不能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了。在中共尚能較好地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的時期,也只不過允許“少數”保留自己的意見,但這“少數”卻往往因此受到歧視性待遇,得不到信任與重用;
在專制主義盛行的時代,黨內或國家機關通過重大決定時往往出現(xiàn)“一致通過”的“盛況”,原因是“少數”者一旦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便會受到迫害。這充分說明在“少數原則”未確立的地方的情況下便沒有民主。

  

  四、毛澤東的集中主義思想是現(xiàn)代專制主義的理論基礎

  

  要從集中制的羈絆中解脫出來,還必須對毛澤東就這一問題的有關言論作一清理。毛自1943年被確立為中共首腦人物后,威望日增,1945年中共“七大”時“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建國后他的思想又成為國家的統(tǒng)治思想,其影響超越了他主宰中國的年代。鑒別他的思想,以便跨越集中主義的屏障,是一個頗為艱難而緊要的任務。

  首先,民主與集中,何者更為重要?毛澤東在1942年就明確回答:“共產黨不但要民主,尤其要集中”,不懂這一點,就“不懂得黨的民主集中制”。[22]在他看來,集中高于重于民主,是明白無誤的。毛后來進一步說明:“民主這個東西,有時看來似乎是目的,實際上,只是一種手段。[23]”目的是什么呢?是集中。所以毛說:“民主是對集中而言,自由是對紀律而言。[24]”上文已說明,民主這個概念本身其實已包涵集中的含義,但毛澤東卻把集中確立為一個獨立于民主之上的目標,而民主卻被他視為達到集中的“一種手段”。毛的這些言論十分明白地告訴人們,共產黨是要民主還是要集中,“民主集中制”的出發(fā)點到底是民主還是集中?

  其次,怎樣實現(xiàn)民主呢?毛澤東在1956年又強調:“我們主張有領導的自由,主張集中指導下的民主。[26]”自此“有領導的自由、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就成了不得違抗的國規(guī)。如果說,“七大”提出的這一規(guī)則那時還只是在黨內實行,但到了50年代中期卻成了國家政治生活的準則。中國特色的民主“特”在那里呢?就在于“民主”是在集中指導下實現(xiàn)的。譬如,議會作為近代以來民主制度的重要部份,是伸張與凝聚民意的機關,但移植到中國后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雖然1954年中國也建立了類似于議會的代議機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將它確定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并宣稱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就是通過這一機關表達他們的意志、行使他們的權力的。但現(xiàn)實中在“人民代表大會”之上還有黨,“人大”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活動,也就是說,在“最高”權力機關之上還有更高的權力機關。這就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在人大工作與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體現(xiàn)。

  毛澤東認為,這種形式的“民主”比西方國家的民主有更多的民主與自由。其實,這種“民主”形式的實施已半個世紀了,即使不與西方的議會制度作比較,僅就自己所走過的道路作反省與總結,也可深知其弊了!凹兄笇碌拿裰鳌逼鋵嵤菄乐剡`背民主原則與憲政精神的。不然,為什么對“人大”向來就有“橡皮圖章”和“表決機器”的譏稱;
而對西方國家的議會,無論在他們本國,還是在我們這里,都無人封此雅號呢?中國的“人大”在很長時期內“一致通過”曾是常規(guī),而西方的議會里有反對票和棄權票才是常規(guī);
在中國的“人大”,發(fā)表領袖所不高興聽的意見必遭厄運,在西方的議會里,反對當局的政策、與政府首腦唱點反調是正當的權利。既然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里“民主”之處境尚且如此可憐可卑,那么普通公民還能享受多少民主呢?或許是因為,中共與西方國家政黨有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即中共時時刻刻以“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自居,因此人民在行使各種民主權利時必須有黨的集中指導。人們常常感嘆,由于“民主集中制”沒有貫徹執(zhí)行,因此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幸后果云云。這實際上是莫大的誤會。應當說,“民主集中制”是向來一以貫之地得到有效貫徹的,正因為它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貫徹,才發(fā)生了這樣那樣的不幸后果。

  毛澤東還認為,民主就是對人民進行教育,這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毛在《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里就寫道,解決人民內部的問題,“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說服的方法,而不是強迫的方法”。在1950年6月的第二次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的講話里又說:“人民民主專政有兩個方法。對敵人來說是用專政的方法”,即“強迫”的方法:“對人民來說則與此相反,不是用強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即“向他們進行教育和說服工作”。[27]到了1956年,毛又重申:“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28]”

  按照毛澤東發(fā)明的概念,“民主”就是如下的政治活動:黨通過教育使人們提高覺悟,拋棄原來不正確的認識;
讓他們理解黨的政策和指示,自覺地加以貫徹執(zhí)行;
使他們改掉缺點與錯誤,改善與領導的關系,消除同志間的隔閡;
教他們履行子民的義務,更好地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對人民進行說服教育而不用壓服手段,在毛澤東看來就是“民主”了。至于誰來教育人們呢?不言而喻,自然是話語中隱含的領導者,即享有各種權力的大小官員。既然必須由領導者來教育人民,內中又蘊含著一個前提,即領導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總是比人民高明、正確,再延伸開去,就是領導怎么說都有理。因此,領導者總是教育者,人民總是被教育者;
人民必須無條件地接受領導的教育,還必須懂得,被領導教育本身就是在享受著“民主”的權利。這就是毛澤東對民主的理解和權威性解釋。但是,這樣的“民主觀”恰好與民主的本義完全相背。因為民主應當是公民有參與國事、監(jiān)督政府、揭露官員的失缺之權,從而使政府官員不敢濫用權力、違背民意。(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所以,民主是人民選擇與監(jiān)督政府之權,而不是相反!敖逃嗣裾f”根本就不是民主,稱之為訓導人民成為“馴服工具”或許更為恰當。

  毛澤東還有一個經典的公式:“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對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應當注意這里的“對”字,雖僅一字,卻十分關鍵,它也反映出毛澤東“民主觀”的特色。所謂“對人民實行民主”,也就是說,在人民之上還有一個給予人民“民主”的“主”,它解放人民,領導人民前進,至于什么時候給人民“民主”,給人民多少“民主”,所給的“民主”是教育式還是壓服式,皆決定于上。說是“百家爭鳴”,結果“輿論一律”;
說是“說服教育”,結果“全面專政”──都是這個“對”字背后的含義所決定的必然結果。一個“對”字,表明了人民仍然無權,無民主之權,只能無限期地期盼賜予。毛澤東的這一公式已流行50余年了,人們已習慣于一種被教育的“民主”,不少人還真以為這樣的“民主”比真正的民主“優(yōu)越”呢。

  1962年,毛澤東談到了“民主集中制”。在這個講話中毛對他的“民主”作了另一種表述,即“讓人講話”。言論自由當然是民主的一種表現(xiàn)。問題在于,在中國連這種權利也是上頭給的,所謂“讓”也。其實,“讓”與“對”,都是同義詞語?梢宰屇阒v話,也可以不讓你講話;
可以言者無罪,也可以言者有罪;
主動權皆在上、不在下;
皆在官、不在民。毛澤東說,沒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
所以首先要發(fā)揚民主,讓大家講話,發(fā)表各種意見,然后加以集中。集中什么呢?毛說,就是集中正確的意見,在集中正確意見的基礎上,做到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行動,叫做集中統(tǒng)一。他這些說法蘊含兩個要點。第一,誰來集中?自然是握有各種權力的領導者,有權者集中無權者的意見,掌大權者集中掌小權者的意見,享有最高權力的統(tǒng)帥集中全黨全國的意見。第二,所謂集中就是只集中“正確”的意見,何種意見才算“正確”?由領導者自行判斷,他認為哪種意見正確就集中哪種意見,或者說,哪種意見符合領導者的意向就集中哪種意見。由此可見,所謂的“民主”(“讓人講話”)不過是虛晃一槍罷了。毛的這番講話不但沒有推進黨和國家生活的民主,反而為家長制提供了新的依據。

  民主必須有集中作指導,毛澤東所倡導的“群眾路線”領導方法中也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毛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中堅持下去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29]”這是中共的傳家寶,它在野時實行這一方法比較認真,在居于弱勢的情況下,不聯(lián)系群眾、不傾聽群眾的意見行嗎?可是,權柄在握之后,群眾就成了被管理、被領導的對象,若群眾與領導發(fā)生矛盾或沖突,客氣的用說服教育的方法,歸根到底還要統(tǒng)一到領導的立場上來。當權者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決不可能像打天下的年代那樣兢兢業(yè)業(yè)地去走群眾路線。毛澤東倡導的“群眾路線”在骨子里仍然未跳出“為民作主”的傳統(tǒng)理念。在實行“群眾路線”的過程中,群眾始終是被動的客體;
沒有領導者這個“主心骨”,群眾的意見不可能集中起來,也不可能回到群眾中去貫徹執(zhí)行;
只有領導者深入到群眾之中,群眾才有機會“暢所欲言”;
群眾所期盼的政策只有領導者作出決定并下達貫徹,群眾才可得益。由此可見,毛澤東思想即使在其成熟階段仍未超越被中國君主制度傳統(tǒng)文化倫理視為美德的“民本”思想,群眾得禍得福、是亂是治,全出于領導之決定。這與以民有、民治、民享為主旨的民主思想大相徑庭,有天地之別。

  

  結語:清理集權主義遺產是當代中國思想啟蒙之要務

  

  中國必然要走告別專制、向現(xiàn)代民主制度轉軌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放棄“民主集中制”是無可回避的。以上分析表明,“民主集中制”是排斥民主、保障集中的制度,它與民主精神迥然相異。這一制度是50多年來集權體制運行和維系的基本工具,集中是“民主集中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而集中的內核是什么呢?是“黨的領導”,是“一黨專制”,是黨的寡頭專制;
毛澤東時代是毛專制(其頂峰是“文革”內亂),鄧小平時代是鄧專制(其頂峰是“六四”屠城)。專制是那個時代發(fā)生的災難、罪惡與挫折的總根源。遺憾的是,這一制度的反民主本質尚不為許多人所認識,人們常常為它的“民主”詞藻所迷惑,對其本質反而不甚了了。由于未對“民主集中制”的歷史與理論作一系統(tǒng)的清理,存在這種情況或許在所難免。筆者一直認為,當代中國的啟蒙僅正面張揚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意義是不夠的,清理沉重的集權主義思想遺產,幫助人們解脫現(xiàn)代專制主義的桎梏,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注釋」

  [1]《列寧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8頁。

  [2]《列寧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0至441頁。

  [3]引自《盧森堡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頁、514頁。

  [4]《列寧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18頁。

  [5]《列寧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81頁,[6]出處同上,第200頁。

  [7]出處同注[5],第201頁。

  [8]出處同注[5],第312頁。

  [9]出處同上。

  [10]《列寧毛澤東和鄧小平論民主集中制》(附錄)。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頁。

  [11]王貴秀,《論民主和民主集中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頁。

  [12]《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9頁。

  [13]《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卷第670頁。

  [14]出處同上,第3卷第1058頁。

  [15]出處同注[11],第118頁。

  [16]《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頁。

  [17]顧乃忠,“東方文化的形態(tài)學透視”。南京:《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18]應克復,“黨要領導得好,就要受監(jiān)督”。北京:《炎黃春秋》,1999年第8期。

  [19]出處同注[11],第141頁。

  [20]出處同注[11],第140頁。

  [21]“少數意見保留權與黨內民主”。北京:《科學社會主義研究》,1989年第6期。

  [22]《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823頁。

  [23]《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8頁。

  [24]出處同上。

  [25]出處同注[23].[26]出處同注[23],第367、368頁。

  [27]出處同注[23],第28頁。

  [28]出處同注[23],第368頁。

  [29]《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01頁。

  [30]出處同上,第902頁。

  

  作者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第4期(總第91期)]

相關熱詞搜索:克復 民主集中制 集權 本質 思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huha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