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銘葆:小崗村的歷史定位及其他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在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胡錦濤總書記于9月30日專程前往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考察調研,與當年率先實行大包干的農民代表及各級干部共商農村改革發(fā)展大計。總書記的光臨,使小崗村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熱點。在一片贊揚聲中,也有貶低以至反對的聲音不時傳來。反對的理由,無非是說小崗村還沒有富裕起來,與華西、南街村相比,經濟發(fā)展水平差距明顯,并由此得出結論,集體經濟無比優(yōu)越,而大包干則是一條錯誤的道路。這樣一種論調,缺乏起碼的歷史眼光和科學態(tài)度,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反對改革之心,因此有必要加以批駁。
鄧小平曾經說過:“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改革是從安徽開始的。”循著這樣的思路,追蹤安徽農村改革的源頭,小崗村無疑是一個典型的代表。30年前,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在實行包產到戶的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為中國農村改革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小崗村的意義,主要是體現(xiàn)了一種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我們今天討論小崗村的意義,應當拋棄“農業(yè)學大寨”的傳統(tǒng)思維,打破“全能典型”、“永遠先進”之類的典型神話,實事求是地評價小崗村。從農業(yè)合作化開始到1978年,小崗村沒有向國家做過任何貢獻,年年吃返銷糧,領救濟款,還要經常外出逃荒要飯。實行大包干的第一年(1979年),就創(chuàng)造了增產增收的奇跡。糧食總產132370斤,油料總產35200斤。全年糧食征購任務2800斤,過去23年一粒未交還年年吃供應糧,這年向國家交售糧食24995斤,超額7倍多。油料統(tǒng)購任務300斤,過去從未交過,這年賣給國家花生、芝麻共24933斤,超額80多倍。全隊還第一次歸還國家貸款800元。全隊農副業(yè)總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元,人均收入比1976年的32元增長12.5倍。這一系列數(shù)字充分說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大包干是解決農民溫飽問題的正確選擇。小崗村的典型意義,示范作用,正在于此。小崗村的歷史定位,應當是一個從貧困走向溫飽的先進典型,而不是從溫飽走向富裕的先進典型。明確這樣的歷史定位,有利于我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小崗村,既不必苛求,任意拔高,也不應當無視歷史事實,加以貶低。
今天我們評價小崗村的意義,不能就小崗論小崗,而應當放寬視野,跳出小崗看小崗,立足全國看小崗。正是小崗人率先實行大包干,打開了封閉已久的歷史閘門,為全國億萬農民開出了一條依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歷史新路。沒有當年的大包干,農村生產力就不能得到解放,就沒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異軍突起,就沒有后來的打工潮、創(chuàng)業(yè)潮,也就沒有今天農村的新變化、新面貌。這一點,全國的農民兄弟沒有忘記。江蘇省張家港市長江村負責人特地到小崗村參觀,感謝小崗人實行大包干的無量功德。當看到小崗村的發(fā)展還不快的現(xiàn)狀,便無償援建了一條“友誼大道”,銘記不忘小崗人為中國農民的第二次解放所立下的不朽功績。這就是富裕起來的中國農民對小崗人的真實感情,從中也可以看出小崗精神的價值所在。
應當承認,與華西、南街村相比,小崗村在經濟發(fā)展水平上的確有差距。但是,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并不是土地的分與合,而是由地理環(huán)境、人才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華西、南街村地處縣城邊緣,有發(fā)展工業(yè)的諸多有利條件。而小崗村地處窮鄉(xiāng)僻壤,多少年來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加上村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根本不具備發(fā)展工業(yè)的條件。人們常說,“無農不穩(wěn),無工不富”。華西、南街村的富,主要來自工業(yè),而不是農業(yè)。小崗村在致富路上的落后,缺的正是工業(yè),單靠種地和外出打工,只能在全國農村中保持一個中等水平,不可能再繼續(xù)領先。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相信任何一個不帶偏見的人,都可以懂得。就華西、南街村來說,真正的發(fā)展,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如果沒有大包干責任制,農民仍然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動,那么,兩個村辦工業(yè)的工人從何而來?沒有眾多的外地打工者在企業(yè)里出力流汗,兩個村的財富又從何而來?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并不需要再作過多的論證?梢姡A西、南街的富,是通過工業(yè)實現(xiàn)的。如果沒有工業(yè),僅僅實行土地的集體耕種,同樣不可能致富。否則就不能解釋,為什么改革開放以前,這兩個村沒有富起來。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華西、南街村的富,是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不是什么“集體經濟的優(yōu)越性”。富裕起來的華西人、南街人,也應當象長江村人一樣,感謝小崗村,感謝小崗人。
清朝人趙翼有句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边@就是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歷史課題,因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才人、英雄和典型。但是,他們只能是各領風騷,而不可能永遠獨領風騷。小崗人帶頭實行大包干的歷史功績,已經寫入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史冊。盡管小崗人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沒有能夠再次領先,然而,他們當年那種勇于在困境中尋找出路,義無反顧,大膽改革的精神,已經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同時,今天本色的小崗村,正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研究中國的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小崗村仍然是一個典型的標本。
。2008年10月23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