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合作新看點] 中日韓合作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溫家寶總理在會上表示,今年是中日韓合作十周年,是三國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今年也是我們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恢復經濟增長的關鍵一年。值此重要時刻,三國領導人齊聚一堂,回顧總結三國合作的歷程,展望規(guī)劃三國合作的未來,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深入交換看法,對增進政治互信、推進互利合作、促進亞洲穩(wěn)定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韓國總統李明博表示,中日韓合作不僅對三國來說非常重要,對地區(qū)和世界也有重要的貢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中日韓三國不僅應該加強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在文化、社會、青少年交流等領域都應該進一步加強合作。 的確,中日韓三國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地緣政治上,都有著很強的依存性和互補性。三國的GDP和貿易額分別占東亞地區(qū)的3/4和2/3。而且,擁有14.7億多人口的龐大市場。
中日“戰(zhàn)略互惠”:重在“信賴”
在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中日兩國應從“友好關系”向“利益關系”轉變。最重要的是“加深理解”、“增加信賴”。如果占東亞人口60%以上的中國和占東亞GDP60%以上的日本能夠緊密攜手,必將有力地促進區(qū)域經濟合作圈的順利形成。
中日經貿關系方面,近年來發(fā)生了值得關注的幾個現象。 中國成為日本進出口兩方面的最大貿易伙伴!爸袊呀洺^美國首次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這反映了中日之間貿易依存度的加深。中日、美日貿易出現的這一巨大逆轉,是緣于美國消費市場低迷和中國消費市場好轉所產生的新變化。中國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電器已投資5770萬元人民幣收購日本家電連鎖公司LAOX的27.36%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這是中國對日本上市公司的首例收購案,是提振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打入電器大國的新范例。
中國從“生產基地”變?yōu)椤跋M市場”。資料顯示:59%的在華日資企業(yè)的產品一半以上在中國銷售。在中國銷售額達到80%~99%的企業(yè)比例也已達到27.7%。對此,《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在日本經濟中,中國的作用正在從‘生產基地’轉變?yōu)椤M市場”。即便如此,有關人士仍指出,中國的消費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到2025年,中國消費額將達8萬億~15萬億元人民幣。 但也應該看到,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產業(yè)結構仍處在較低層次。日本則是一個發(fā)達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占據高附加值的產業(yè)領域。日本的對外貿易結構中,機械占19.3%,汽車占14.5%。這兩種產品的不斷更新及其出口情況對于觀察日本未來外貿出口的趨勢至關重要。日本正在研制的電動汽車可以做到零排放,這將是今后汽車發(fā)展的方向。 從對華出口商品的結構看,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約占日本向中國出口總額的47%,中國仍將成為拉動日本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而且,如果中國經濟增長超過預期,2009年或2010年中國將超越日本。但應當看到,中國人口比日本多10倍,目前日本人均GDP為4.24萬美元,中國僅為3260美元,相差13倍。
筆者認為,就日本經貿結構而言,也有轉型的必要。長期以來,日本把中國看成勞動力便宜的“中轉站”,把半成品加工好后再倒手出口到美國去。從長遠的戰(zhàn)略觀點出發(fā),日本應逐步開放對華技術出口,改變從中國進口低附加值產品、向美國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的經濟結構,實現中日經貿的雙贏。 加強金融服務與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2007年12月1日中日兩國建立了“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機制。在金融領域,雙方要加強在貨幣和金融政策方面的溝通與對話。作為這次金融危機最大受害國之一的日本,深諳金融安全之要害。日本作為美國國債第二大持有國,擴大、升級與第一大持有國中國的金融合作,不僅能為日資企業(yè)的出口提供融資便利,也必將惠及日本貿易的持續(xù)發(fā)展。
在東亞區(qū)域經濟合作中,中國仍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提供者”,而日本將繼續(xù)充當“資金和技術提供者”的角色。人民幣有望同日元一道成為“核心貨幣”。今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的黃金儲備已達1054噸,日本約為770噸。全球50大金融中心中,中國的香港、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居第3位、第31位和第46位。日本的東京、大阪分別位居第9位和第50位。據此,中日兩國有條件推進金融領域的合作。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仍需加大力度打擊商務領域的侵權行為。中國商務部已與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簽署了《關于知識產權保護交流與合作的備忘錄》,以規(guī)約的形式確認了雙方在此領域展開并擴大合作的決定與意向。中韓:以“互惠互利”為原則 合作領域主要在通訊、造船,汽車等方面。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近年來韓國經濟出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不利因素;第一,韓國對亞洲的投資大幅度減少。2008年下半年,韓對包括東盟在內的亞洲地區(qū)的投資,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減少約50%。同期,韓對外總投資也減少了27%。第二,韓國失業(yè)人數超過100萬。2009年3月,失業(yè)率升至4%,其中年輕人失業(yè)率達到8.8%。4月份失業(yè)人數突破100萬關口。第三,韓國整體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圈競爭力下降。根據以“經濟圈”為單位對20個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世界經濟圈進行的排名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紐約經濟圈,其次是英國倫敦經濟圈和日本東京經濟圈。韓國的京仁經濟圈(11位)雖然與中國的上海經濟圈(12位)和北京經濟圈(13位)一同被列為潛在性領軍集團,但“在可持續(xù)發(fā)展、世界200強大學、海外高級人才吸引魅力、外國人專用醫(yī)院和學校等指數上,上海經濟圈都領先”。
目前,多數韓企仍認為:“惟一能存活的市場就是中國!敝袊娜f億元的刺激內需計劃,對韓企正產生積極影響。一些韓企認為,隨著中國內需市場的擴大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增加,能夠在中國市場上進行競爭和有成功希望的領域是手機等無線通訊器材和造船業(yè)、汽車及汽車配件等。在國際分工及技術水平方面,美、歐、日處于研發(fā)的高端位置,韓國處于中端。但與中國相比,其技術仍較為先進,而且相對歐、美又有價格優(yōu)勢,產品比較適合中國市場。韓國手機企業(yè)在中國市場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目前中國手機市場占有率前五位的企業(yè)中,韓企占據了兩席。分別是三星電子(第二位)和LG電子(第四位)。 在造船業(yè)方面,目前韓國仍然是全球頭號造船大國。中國造船業(yè)位居第二,2008年的新訂單補償總額為1490萬,超過日本。中韓兩國在造船技術、制造工藝、經營戰(zhàn)略以至于市場研究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十分廣闊的合作前景。 加強金融合作共同應對經濟危機。2008年12月,中韓兩國銀行宣布簽訂一個規(guī)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約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雙方可在上述規(guī)模內,以本國貨幣為抵押換取等額的對方貨幣。媒體分析認為,該協議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意義:(一)通過雙邊合作,共同應對當前的經濟危機,以此增強市場信心,并促進本地區(qū)的金融穩(wěn)定。(二)通過貨幣互換可相互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為本國商業(yè)銀行在對方分支機構提供融資便利,可以促進雙方的貿易發(fā)展。(三)兩國金融聯手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亦可看作是中國擴大區(qū)域金融貿易影響力,尋求多方金融往來與監(jiān)管合作的必要步驟。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在韓國投資公司推薦的海外基金中,中國基金占據了最大比重。在所有推薦基金中,中國基金約占36%。另外,韓國對中國大陸股市投資的基金的推薦比例也非常高,約占30%。韓媒體認為,從中長期的回報率來看,中國大陸股市和香港H股市場的差異不會很大。預計,大陸基金將會產生顯著成果。 對華投資合作中的問題與疑慮。當前,韓企在華投資重心已由黃渤海及東北地區(qū)漸漸延伸至上海、江浙等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產業(yè)、集成電路、精密機械及汽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yè)。最近,韓企又開始進入保險業(yè)及傳媒、證券、旅行社服務和其他公用服務業(yè)等許多新的領域。2008年兩國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861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6,2%。中國取代日本,成為韓國第一大進口商品來源地。 但也應該看到,在中韓經貿合作中仍然存在著不和諧和“脆弱”的一面。如:(一)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在世界激起層層漣漪。韓方也有人擔心中國的發(fā)展會直接沖擊韓國經濟,甚至擔心被中國超越。韓一些媒體更是對華施以偏見的指責。(二)鋼鐵、造船、電子和汽車四大領域是被韓國認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yè)。韓企在技術方面擔心被中國追趕,差距縮小,警惕技術外流。(三)一些韓企在華缺乏長期戰(zhàn)略性投資。只求“近利”,不謀“長遠”。韓企“赤裸撤離”,留下“后遺癥”。對此,中韓相關部門似可通過履行“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方式加以解決。
相關熱詞搜索:中日韓 合作 新看點 中日韓合作新看點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召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