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页,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网站夜色,久久艹影院,精品国产第一页,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怎樣才算認識一個人_何時認識,都不算晚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有些人很奇怪,明明朝夕相處,可你卻一點兒都不了解他。比如說,辦公室里那個默默無聞的同事,念大學時坐在最后一排那個面目模糊的男生。   有些地方很奇怪,明明你已去過很多次,卻好似從未去過。比如說,北京。每次出差去北京,都是酒店、發(fā)布會現(xiàn)場、餐廳三點一線。匆匆忙忙,蜻蜓點水。每次都想著以后專門找個時間,體會老北京的溫度?墒,以后的以后,就是沒有以后。
  這么多年過去了,和成都人在深夜火鍋前用四川話講過笑話,和美國人在澳洲酒莊里合作卷過熱氣球,和新西蘭人在泰國一起將法國人抬上救護車,可是居然沒在老胡同里,聽老北京人說過一句家常話。這,簡直太忽視與首都人民的友誼了,虧我用新浪微博用得那么起勁兒。
  北京于我,有點像單位里的領導。說不認識他吧,他時常在主席臺上演講,也許在一起還吃過飯?墒,卻沒見過他喜怒哀樂的表情,甚至連他的口頭禪都不知道。
  不想就此錯過北京的美。清明假日,想著北京此時天高云淡,極適合玩樂,就把機票買了,開始第一次非公務赴京之行。
  在此特別鳴謝:靠譜潮男馬人人同學。潮爆了的他,畢業(yè)于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意大利語系。在京求學期間,常被星探于街頭攔下。畢業(yè)后因熱愛《大武漢》,且被集團領導慧眼識珠,投身新聞事業(yè),放棄大好演藝前途。如此熱愛生活的有為青年,是絕佳北京活體指南。在他的指導下,我確定居住區(qū)域,訂好老城區(qū)四合院酒店,圈定玩樂目的地。
  出發(fā)。
  
  到達北京時是晚上,找了酒店胡同口的一家串吧宵夜。隔壁桌,坐著兩北京中年男人,桌上一堆燕京啤酒空瓶。兩人舌頭都打結了,仍相談甚歡,不停干杯。
  “等你書出來了,我拎著1萬噸美金找你!
  “上次那筆單子,兄弟賺了不少啊,下次我們合作,再弄筆大單子……”
  偷聽北京男人侃大山,十分有趣,明明是卷舌音,卻收尾干脆利索,話題無比寬廣,文化范兒。上海男人聊天,明明是平舌音,卻收尾綿軟細膩,話題圍著現(xiàn)實打轉,生活范兒。
  北京男人常取笑上海男人。一個常用例子是,上海男人說:今天我們一醉方休。接著拿出一瓶小啤酒,豪氣萬丈地往桌上一擺。我曾拿這個例子,問上海男人觀感,上海男人說:我們才不取笑北京男人呢,我們忽視他們。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一次,與北京80后男人吃飯。年輕的北京男人,說起自己為女朋友拎包包的事,席間一武漢女人由衷地夸道:看不出你可真像上海男人哪。北京男人豎起眉毛、義正詞嚴地說:您可別這樣損我。至于親耳聽到上海男人取笑北京男人的經歷,也許我孤陋寡聞,想了半天,還真沒想起來。周立波的“吃大蒜與喝咖啡”是文藝作品,不能算數。
  
  第二天,我就切身體會到周立波這句話。睡到自然醒,推開四合院的房門,陽光灑進來,小鳥嘰嘰喳喳叫著。
  頂著亮得刺眼的陽光,沿著舊鼓樓大街,找了一家北京老大媽掌勺、女兒收賬、擠滿街坊鄰居的家庭小館,點了爆肚,炸醬面,豆汁,麻豆腐等一眾北京小食。
  等餐時,四處打量。沒見過世面的我,赫然驚見每個桌上都有一小籃大蒜瓣,不限量任食。每桌客人,無論小姑娘,還是大叔,都樂呵呵地像吃零食般,大嚼特嚼。想起一位上海男人說過的話:上海的出租車司機,以吃大蒜為恥,乘客可因此投訴。
  江湖傳說,非北京人都喝不慣豆汁,我卻能接受那股酸酸餿餿的味兒,配著咸菜吃,挺搭的。北京人的炸醬面,我也喜歡,和我們的陳記炸醬面,完全兩碼事。忙碌的服務員,麻利地將N種配料,從小碟里倒進我的大碗里,令我眼花繚亂。拌一拌,一大口咬下去,真勁道,連腮幫子都跟著豪爽起來。怪不得電影《雙食記》里,住豪宅的老婆,每天都做炸醬面給老公吃。
  這一餐,依舊有兩北京男人在我身旁一直侃大山,喜歡這樣原生態(tài)餐桌背景音。
  
  吃飽喝足后,歡歡喜喜奔赴798。太喜歡這里的氣場了,滿街都是臭臉、文藝、個性、時尚青年。這里的老外氣質,都和別處不同。每個人都拽拽的,瘦瘦高高的。奇怪,搞藝術一定要瘦嗎?
  恰巧碰到展覽《感覺即真實》舉行。丹麥/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和中國建筑師馬巖松的首度合作。他們弄了一個封閉空間,充滿干冰以及各色燈光。身處其間,如入夢境,閉上眼睛,反而更真實。在里面拍出的照片,就像把夢定格一般。
  798四處是露天咖啡座和西餐廳,隨便坐坐,確實愜意,可是肚子咕咕叫時,就沒那么愜意了。黃昏風中,我的鼻子敏銳地嗅到一絲花椒香氣!陡杏X即真實》教會我,閉上眼睛感覺真實世界。我現(xiàn)學現(xiàn)用,居然在巷子里找到川菜館子天下鹽。這一下,精神世界、腸胃世界,都得到極大滿足。誰說藝術就一定要把人餓死,才叫崇高的藝術?有時用來找餐館,也很不錯嘛。
  接下來的時光,在南鑼鼓巷、后海游蕩,在老北京的胡同里竄來竄去,一償“聽老北京人說家常話”心愿。不過,今日南鑼鼓巷,商業(yè)氣息太濃,人爆多,有些失望。后海的春,倒是生機勃勃。逛過后海,我打從心眼兒里,想邀請首都人民來武漢東湖轉轉,感受一下天然廣域湖泊的美。
  試了2家北京當紅餐館,賣烤鴨的大董,像事業(yè)有成的文藝中年,做精致云南菜的中8樓,像內外兼修的女文青。力薦后者,香料、野菜、發(fā)酵范兒,菜品精致,味道驚艷,價格親民。難忘香茅烤魚,大愛小米酒。
  
  此次主動深入了解北京,距離當初我們第一次見面,相隔竟過10年,真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其間數次短暫相逢別離,反而徒添了陌生感、距離感、過客感。
  認識一座城,三日遠不夠。慶幸的是,無論對于一座城,還是一個人,任何時候認識,都不算太晚。重要的是,我們認識了,不是嗎?

相關熱詞搜索:不算 何時認識 都不算晚 怎么算認識 算珠的認識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huha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