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組織的黨員生活|2018年新紀律處分條例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2011年5月1日,山西省臨猗縣嵋陽鎮(zhèn)衛(wèi)家屯村。一座紀念碑剛剛落成,這是為了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黨員烈士衛(wèi)平定。 一位76歲的老人放下自制的花圈,輕輕擦拭墓碑上殘留的灰塵。老人叫周萍,是她從微薄的收入中拿出3000元,為烈士立碑。她并不是衛(wèi)平定的親人。
3年前,同樣是這位老人,用自己扎紙花所得的4000元積蓄,將長眠在衛(wèi)家屯村的9位無名烈士的遺骨,遷至烈士陵園統(tǒng)一安放。那天,周萍老人哭了,她說,“孩子們,有家了。”
在電話中,臨猗縣人大副主任楊建民告訴記者,“周萍老人只是想讓每個人都回到他該去的地方,這與她特殊的經歷有關。作為一個1958年入黨的老黨員,周萍為此奔走了20年!
遲交的黨費
2011年5月26日,記者來到了山西省臨猗縣,楊建民告訴記者,“我最初認識周萍老人,是在縣里的助殘表彰大會上,周萍老人是縣里的大好人,助殘、向災區(qū)捐款、敬老、擁軍樣樣爭先,可我那時并不知道周萍背后的故事,直到2006年,一件事情震撼了我,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
在辦公室里,楊建民打開抽屜,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鐵盒,同時告訴記者,周萍多年來受的苦,以及帶給自己的所有震撼,都在這個鐵盒里。
楊建民緩緩打開鐵盒,記者看到,鐵盒里裝著用各種稿紙、信紙折起的小紙包,每一包都寫明了年份,里面裝的是什么不得而知,經過整理排序發(fā)現,最早的年份是1996年,最近的年份是2006年,共11個紙包。楊建民說,“那時我還是副縣長(縣長助理),有一天,周萍老人突然來到我辦公室,把這11個紙包放到我的面前,開始我也很疑惑,直到我打開紙包,完全被震住了。每一個紙包里,包的都是錢,不多不少24元,這是老人每一年的黨費,11包,就是11年。”楊建民回憶,當時周萍的愿望是,要黨委接收這11年黨費,同時恢復黨組織生活。那么,這11年黨費為何姍姍來遲,為什么這個“大好人”11年沒有組織生活?
次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周萍老人家,老人正在一間不足16平米的屋子里扎紙花,看到記者到訪,周萍老人很高興,放下手上的活和記者聊了起來。
說到身體、生活,老人都說挺好,當問及11年的黨費,周萍有些激動地表示,“我是黨的女兒,我必須回到黨的懷抱!”之后,她向記者講述起自己的獨特經歷。
周萍1935年出生在臨猗縣西陳翟村,1950年第一批建團時,就被接納為共青團員,不久就任村團支部書記;1952年,當地眉戶劇團成立,一副好嗓、愛唱紅歌的周萍被吸收為劇團演員并擔任組長,直到1955年,周萍因不適應劇團的流動生活而患病,病愈后在縣造紙廠當工人。1958年11月26日,對周萍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入黨的日子!
產權官司帶來的麻煩
“直到1976年,原公社調我出來辦一家縫紉廠,在沒有任何投資的情況下,我拿出了為兒子結婚準備的2500元錢,蓋起了七間廠房,沒讓公社出一分錢、一根木料、一塊磚瓦!庇捎谀晷б婧茫芷级啻伪辉u為模范黨員、模范廠長。然而所有的榮耀都在1986年突然降臨的一起產權官司中,被撕得粉碎。
當時公社要強行征回縫紉廠的用地,而周萍說,“這一決議沒有通過任何會議!”在縫紉廠開辦期間,周萍吸納了很多殘疾人就業(yè),還有廠里其他上上下下的工人,一旦廠子沒了,這些人飯碗也就沒了。為了維護企業(yè)權益,周萍于理力爭,但是這卻波及到了他的黨員生活,當時的鎮(zhèn)黨委書記做出了停止周萍黨員組織生活的決定,這讓周萍感到“非常受挫”。
自此,周萍開始了長達15年的訴訟之路,“當時他們聯合社里60多個人簽字,把我告到了太原!敝芷祭先嘶貞浧鹉嵌稳兆,表情很凝重,“但是我們廠子有土地證,他們沒有啊,我不相信沒有說理的地方!敝蟮闹芷纪涤谶\城、太原、北京246次,先后走訪了省高級人民法院、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局、省委組織部、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組織部等各級黨政機關,這官司一打就是十幾年。
而在這些年里,周萍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沒有黨的組織生活,沒有地方交黨費。周萍家離縣禮堂很近,每次聽到喇叭里喊“全體黨員到禮堂開會啦”,她的心里就涌出一種莫名的傷感;每次路過“黨員之家”,周萍也會駐足許久、黯然神傷,周萍說“有這么多‘黨員之家’,怎么就沒有一個家要我!
周萍先后給縣委組織部、地委組織部、省委組織部,直至中央組織部寫過信,周萍說,“即使我有什么地方真的做得不好,黨組織可以明確指出來,給我一個改正的方向,鎮(zhèn)黨委怎么有權力不讓我過組織生活?”經過申訴,當時的臨猗縣委辦公室主任肖定虎決定先行代收周萍的黨費,這一交就是9年。
1996年,由于縣里人事變動,肖定虎同志調至其他崗位,又沒有人接收周萍的黨費了。按黨費繳納的相關細則規(guī)定,半年不繳納黨費,按自動退黨處理。周萍不知道自己還是不是黨員,老伴衛(wèi)孟安慰周萍說,“在你去世之前,組織關系解決了更好,如果解決不了,只要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黨員,我給你做面黨旗,蓋在你身上,然后幫你把黨費寄到中央組織部。”
老伴的話周萍信了,從1996年開始,周萍扶貧濟困,一如既往地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也正是從1996年開始,周萍每個月拿出2元錢黨費,每年24元包成一包寫明年份,在周萍心里,自己依然是黨的女兒,終歸要回到黨的懷抱。
2000年,長達15年的產權訴訟終于有了結果,經過一審、二審、再審,運城市人民法院做出判決,康復福利服裝廠(周萍的縫紉廠在1990年與民政局協商更名為康復福利服裝廠)勝訴。15年,246次走訪,在那一刻終于有了答案。土地名正言順地回到了工廠手里,而此時的周萍已經心力交瘁,一年之后,她將服裝廠交由別人經營,自己在16平米的門面里專心扎起了紙花。
周萍扎紙花所得的收入不多,“每朵紙花兩毛錢,一個大花圈是五塊錢的手工費,”老伴衛(wèi)孟說,“本來家里一直想蓋房子,但是周萍不允,現在年紀大了也不想這事了,周萍和我商量好了,有生之年多幫幫比我們困難的人,生活清苦點,但是精神上快樂。”
楊建民告訴記者,“1998年南方水災,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去年的玉樹地震,老人都積極捐了款,雖然數額不大,但是積極性很高,她還長期捐助聾啞兒培訓學校、孤兒和環(huán)衛(wèi)工人,多次被評為助殘模范、愛心老人!
回到黨的懷抱
2006年,周萍出于對當時縣委領導班子的信任,決定親自將積攢了11年的黨費親自交到縣委,時任縣長助理的楊建民接到這11包黨費之后,很快向領導做了匯報,當時的縣委書記劉建政非常重視,請示運城市市委組織部之后,經臨猗縣猗氏鎮(zhèn)黨委研究決定,2006年9月15日正式恢復周萍的黨組織生活。離開了20年,周萍終于再次回到黨的懷抱,周萍說,“那天晚上我一會哭、一會笑,一夜沒合眼,我唱了一夜的歌。”說著周萍老人哼了起來: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呀/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在人民中間嘿……生根開花!
唱完幾句,記者發(fā)現周萍老人眼角濕潤了,楊建民說,“每一次聽老人唱紅歌,自己都會被感染,周萍老人對黨的感情是很難用一句話說得清的,老人的11包黨費我買了下來,至今留存,這11包黨費是一個農家婦女對黨的忠誠、是一個七旬老人對黨的摯愛,是一個普通黨員對黨的執(zhí)著,她是黨的女兒,無愧于黨的事業(yè)!
和周萍老人話別后,記者來到了嵋陽鎮(zhèn)衛(wèi)家屯村的衛(wèi)平定烈士墓前,碑上的泥土不知被什么人打掃得干干凈凈,墓碑上鐫刻的文字證明了這位烈士曾為解放臨猗立下汗馬功勞。衛(wèi)平定的女兒衛(wèi)小菊說,多次想為父親立碑,但因疾病纏身、家境貧困,此事一再擱淺,是周萍老人出資立碑,了此心愿。
楊建明說,“衛(wèi)小菊不知道周萍為什么要這么做,其實周萍在3年前就為9個無名烈士遷墳,無名無份、無‘家’可歸的感受,也許只有經歷了迷離與回歸的周萍最清楚!
編輯:劉文婷 美編:王迪
相關熱詞搜索:黨員 組織 生活 沒有組織的黨員生活 黨員組織生活會 黨員組織生活制度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