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鋼的城!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9月22日,老重鋼走完了最后的旅程。 上午9點52分,重鋼董事長董林宣布最后一根鋼出爐。通紅的鋼軌從攝影師戴小兵眼前通過,慢慢變黑,他哭了:“心情特別沉重,就像給自家老人送終的感覺!
周圍是一片歡呼聲,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出席了典禮,致辭祝賀。在重慶的長壽區(qū),重鋼新城已經建設得很好,工業(yè)生產基地搬到那里去了。
老重鋼位于重慶大渡口區(qū),在一個多區(qū)域中心發(fā)展的城市里,這里交通方便,毗鄰長江,風光很好。老重鋼全面關停后,將留下一塊7800余畝的黃金寶地,按照官方說法,將會被打造成濱江休閑娛樂區(qū)、港口旅游服務區(qū)、文化創(chuàng)意拓展區(qū)、工業(yè)文化博覽區(qū)。
戴小兵說,這里的一切都浸滿了他的記憶。爺爺、父親、母親、叔叔、哥哥都曾經或依然在這里工作。43年前,他出生在重鋼職工醫(yī)院,在廠里的子弟學校讀書,住在家屬區(qū),然后順理成章進廠當工人。
但是他并不喜歡這個地方。他爺爺是華西大學的碩士,因為運動中說“錯”話,以右派的身份從成都發(fā)配到重鋼,父親因為“右派子弟”身份也中斷了學業(yè)。戴小兵進廠時只當上了“集體工”。出去耍女朋友時,一句“大集體”讓他抬不起頭,他就從廠里跑路做生意拍照片去了。
人過40,對過去就開始留戀,而記憶也顯得不再可靠。因為拍照,戴小兵對畫面保持了一貫的敏銳,他試圖在腦子里回憶起小時候那些片段,卻發(fā)現(xiàn)總是模模糊糊,像一幅總是拼不齊的拼圖。
與此同時,重鋼開始搬遷,除了騰出濱江地塊外,污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戴小兵用相機開始記錄曾經生活的地方,可他發(fā)現(xiàn)自己拍攝的速度已經趕不上工廠拆遷的速度。那些少年時代生活的場景一片片消失,很多記憶也因此似是而非。
他先開始拍場景,焦化廠、煉鋼廠、煉鐵廠、高線廠、型鋼廠……一個一個消失。他故意選用大畫幅膠卷的沙慕尼8×10相機拍攝,畫面的顆粒感讓人想起了油畫。
今年,柯達公司宣布不再出產傳統(tǒng)膠卷,這給戴小兵的拍攝蒙上了一層黑色幽默:他在用一種正在消失的器材記錄一個正在消失的景象。
拍了兩年廠景之后,他不知道自己該拍些什么,感覺被淘空了,重鋼這個題材太大了。戴小兵每天起床后,例行公事一般去廠里找以前的工友吹牛聊天,到晚上才回家。周而復始,但不出照片。
一個下午,他坐在廠里,看到煉鋼廠燒火的工人花著臉從車間出來,笑著鬧著。他想到了19歲的自己和那些簡單的日子。
他開始拍人物,和工人們一起,抽煙、吃飯、吹牛,當他再舉起相機時,工人們都很自然。
廠礦子弟都能明白“自己人”那種感覺,外人來了工人們都會覺得很別扭。如果不是“自己人”,拍的照片幾乎都是“高大全”路數(shù)。
煉鐵廠運輸車間馬主任像大哥一樣照顧戴小兵,除了“這是廠里子弟”的關系,他也想給老重鋼的一切留下點什么。焦化廠的黨委書記、黨辦主任都成了他的朋友,在巨大的采料機前拍攝時,書記召集了所有當班的工友,當工人們問可否送照片時,書記大笑:“每人一張!贝餍”聪铝丝扉T。
畫家劉小東成名后,回到遼寧金城老家,那里曾經以造紙廠聞名,《毛選》、《鄧選》的紙張就出自于此。他創(chuàng)作了系列作品《金城小子》,劉小東在日記中寫道:“人情悠悠,下筆很慢,很怕驚擾了這里的塵埃!
對于戴小兵這樣的廠礦子弟來說,廠搬了,附著在冰冷機器上的情感也就消失了。重鋼是一個特大型企業(yè),鼎盛時有幾萬人,幼兒園、醫(yī)院、學校、派出所、交警隊……一應俱全。對于工人來說,廠就是一切,工人老大哥的自豪在這片土地上透得特別明顯。
隨著歲月的流逝,醫(yī)院、學校等等都被劃歸地方政府,企業(yè)不再辦社會,效率提高了,工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可內心卻失落了。不再有“全民工”、“大集體”這些分別,合同面前一律平等。出一份力,拿一份錢,一切都顯得更純粹了,似乎一切理應如此,往昔的榮光已經是昨日煙云。
120年前,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創(chuàng)辦了漢陽鐵廠?箲(zhàn)時,國民政府為保全工業(yè)實力,將漢陽鐵廠搬遷至重慶。1949之后,因為冷戰(zhàn),重鋼漸漸變成一個巨型企業(yè),就像一個巨大的章魚,在大渡口伸張著觸角。
終于,新的一頁來了,城市不再屬于工人。他們都要學會適應在郊區(qū)、在工業(yè)園里的新身份,變更的不只是工作地址,更有那種揮之不去的情感。
再見,鋼的城。
相關熱詞搜索:再見 再見 鋼的城! 飛龍在天之再見奧特曼 鋼鐵飛龍再見奧特曼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