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東陸:什么是人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世界的不同,從表面上看是文化色彩的不同,事質上是價值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來自于社會形式的區(qū)別,政治結構的相異,道德理念和思維方法的懸殊,以致形形色色的行為規(guī)范與傳統(tǒng)習俗.但是在五彩繽紛回然相異的文化世界里, 所有的人都在畢生地尋求自己的價值. 或許, 這是人類的主要標志之一. 人們在尋找價值的同時,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以致最終發(fā)現自己是誰.在人類的生存中, 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喜悅,安穩(wěn),自信, 自尊,幸福, 和諧,興奮,和激情.而最不理想的狀態(tài)正好相反,那就是:悲哀,沮喪,嫉妒,焦慮,頹廢,自卑,恐懼 和孤獨.為了實現最佳的生存,人類試圖生活在理想的狀態(tài)中而盡量的避免落入不佳境界.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真正的達到 “身心健康,生活充實”.人類對自己價值不懈的追求,其唯一的目的是希望永久的生活在以上那種最理想的狀態(tài)中.對于動物而言,生存在于健康的繁衍,群族的擴充,以致種類的永存.而人類的生存與此相似,卻又有關鍵的不同:那就是從溫飽到富足,然后開始思考和尋找自己的價值.而價值觀的建立從根本上奠定了人類真正的自我認同,從而與動物本質地區(qū)別開來.對于早期的人類,至上的追求就是溫飽,這與動物的生存目的無異.人們只要能夠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下存活,繁衍,發(fā)展就實現了人所有的價值.文明社會的建立為人類奠定了價值觀的基礎.雖然人類總會有僅僅尋求溫飽的族群,但追求真正的價值卻是人類永恒的課題.因為價值的層次從最基本的溫飽開始,由社會的結構而分布,以函數的曲線向理想的空間延伸,在不同的世紀,逼近沒有邊緣的未知境界.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實現最基本的生活滿足之后,也許會分為兩大部分.一種是安居樂業(yè),以自己能夠實現的社會位置而滿足.他們更明了自己的能力,潛力,和相應的地位.并從中獲取最大的享樂和幸福.另一種雄心勃勃,從不滿足于現狀,即便這種現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以使他們獲得美滿和幸福了.對于這類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取決于社會公認的功名和財富.在他們眼里,沒有這些成就,自我價值無法實現.顯然,功名與財富的標準對于每一個人會有高低,但無論如何那是一種社會的標定.對于東方社會,尤其中國,這種成功標準甚至有精確的尺度.一個人是否成功,自己或者公眾都可以準確的衡量.比如名校,留洋與學銜.正是因為對于成功測量準確性的需要,學校的排名,學位的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學術界,文章的數量,雜志的種類,頭銜的高低,獲獎的次數等等已經成為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每個人可以在成功的標度上用自己比別人高出的距離而感到欣喜,也可以用落后的遺憾作為自己的動力.財富的標度顯然更為精確.因為金錢可以用數碼來計算.于是,房子的大小,汽車的檔次,衣服和首飾的品牌等等就成為成功最為明顯的標志.社會,就象一幅布滿標尺的圖表,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理想找到相應的位置.對于那些期望比一般人更為成功的人來說,他們的位置也許在以昂貴的代價或快或慢地向自己的目標逼近.這些代價又往往是人類至為珍貴的東西,比如生命和親情.
東方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征之一就是對社會地位的認同和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所在幾乎完全基于社會和群體認同的社會地位.這種價值觀顯然來源與中國古典的孔孟理念.每個人由天命而感知自己的歸宿和位置,并對此深深地認同.或為官而知品位,或為家而尊長幼,都必須適得其位,不可超越每個位置應有的特征和品質.即為官如官,為父如父,不得造次.現代的中國,還在某種程度上沿襲這種理念.不過,現時的世界,西風東漸.大多數人已經不從天命而積極進取了.往往有人獲得成功,便成為大家的楷模,供人效仿.于是,愈來愈多的人不甘寂寞,現代的社會便開始焦躁起來.
在流行的焦慮中,人們時刻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或是與同事的較量,或是在熟人中的攀比.挖空心思,處心積慮.生活的壓力從生存的基本條件轉化為心理的不安.于是在與人交往中每個人首先意識到的便是自己和他人相對的位置.在典型的中國社交中,介紹雙方的解說詞里一定帶有關于某人社會地位的詳盡描述.尤其那些成功的人士.并以此決定交流的方式,語氣,和態(tài)度.如果不知底細,交流便會發(fā)生困難.正是由于這種需要,每個人的名片上便印滿了所有社會認同的那些頭銜.于是,拼搏,進取,成功,才能換取地位,身份,和社會認同.并由這樣一個簡單的公式實現全部人生的自我價值.并通過這種價值的實現而獲得人生最大的滿足和幸福.對于大多中國人來說,這個過程恐怕是生命的價值所在.所以無論是文藝作品還是影視塑造,都在盡情地歌頌拼搏和進取的成功者們.似乎,只有事業(yè)的成功才是生命的真諦.否則,便是生活的失敗者.在東方社會,事實上大多數人無法有自己價值的選擇.從一個幼小的兒童開始,這種成功的價值就已經為她選擇了未來的道路,而且沿著這種方式,代代相傳.
或許,我們會想象一種另外的價值觀.并由此而逃匿世俗.由于這種價值不取決與社會廣義的認同,那么一定是因人而異,豐富多彩的.對價值的理解和認識.也正因為它因人而異,所以很難受益于社會上統(tǒng)一的觀點.因為一種自我獨特的價值不可能是別人告訴你的,而是自己在特殊的生活經歷里領悟出來的.比如有個音樂家認為,他的價值并不在于獲得競賽的大獎和音樂會的簽約,而僅僅在于他對音樂的理解和自我的創(chuàng)作.顯然這需要勇氣,因為圈內的同行并不認同他的價值,認為他是失敗者.類似的例子很多,這是藝術界的典型.這樣一來,好象很難找到出路;沒有大多數人的認可,自己無路可尋.個人的價值僅僅能夠通過眾人的認可才可以實現.這的確是一個悲哀的途徑.應該指出,這種價值,事實上是一種職業(yè)的價值.如同一個個人,離開職業(yè)就無法找到自己是誰一樣,我們必須掛上職業(yè)的面罩才能識別自己的社會意義和價值.職業(yè)又為我們印好所有的標簽.比如服飾,行為,甚至喜好的車型和應該聽的音樂.今天的時代,人們可以在時尚的職業(yè)中得到自尊和驕傲,也會在失去工作后感到失落和沮喪.而這種失落,并不僅僅在于經濟的損失,而因為自我認同和價值的破損.對于那些進攻型的成功者們尤為如此.
不過,對于事業(yè)有成的成功者們,或許也會有成功之后的失落.尤其功名與財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社會的承認之后,他們任然無法滿足.因為他們測量自己成功程度的方法甚為簡單.如上所術,僅僅是級別,檔次,高低,大小,多少.對于商人,總有比爾蓋茲封頂,對于學者,又有諾貝爾獎至極的輝煌.雖然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自己的成功自圓其說,但又很難真正的放松下來,并告訴自己已經實現了完整的自我.無論是停下來享受天侖之樂,還是繼續(xù)奮戰(zhàn),都無法感到一種徹底的人生安慰.人生,難道真無它路可尋了嗎?
如果另有佳徑,必須有對成功全新的定義.首先,成功不再是學業(yè)和職業(yè)的成功,也不是社會地位的獲取.崇尚物質世界的成功概念完全來自于一個人特定能力的社會價值.比如,由于她的聰慧,能夠考入名校.因為她的能力可以很快引入白領階層.她的某項專利換取一本萬利.然而,人的許多更為珍貴的價值無法直接用社會的實用價值來測量.或者說,它不見得可以有效的轉變成金錢和地位. 它完全是一種理念的境界.比如,對于美的認識和欣賞,對于愛情至上的理解和追求,對人類傾心的關懷和摯愛.所有這些,無法測量,只有個人的理解. 但是,這種理念的價值歸屬一種精神的境界,卻完全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這僅僅是一種少數人的價值觀。
如果你真有興趣重新考慮自我價值的實現,讓我把 Emerson對成功的理解抄錄于此.
“To laugh often and much, to win the respect of intelligent people and affection of children, to earn the appreciation of honest critics and endure the betrayal of false friends, to appreciate beauty, to find the best in others, to leave the world a bit better, whether by a healthy child, a garden patch… to know even one life had breathed easier because you have lived. This is to have succeeded.”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