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要注意的事項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每到陰天,有的人就會覺得腰酸腿軟或肩膀酸痛。這些癥狀其實大多都因為濕邪困阻體表經(jīng)絡而致。中醫(yī)的拔罐療法可以起到通經(jīng)活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作用,并因其簡便有效而深受人們歡迎。但要注意的是,拔罐有很多講究和注意事項。
最好選用真空抽氣罐
玻璃罐或竹罐多需要用火排出罐內空氣,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危險。因此,普通家庭最好選用真空抽氣罐,而抽氣罐的壓力以抽氣不要超過三下為宜。需要注意的是,真空罐多為塑料罐,不能用于走罐。當皮肉開始有點兒發(fā)緊,出現(xiàn)小的細紋,人稍微感覺有點不舒服時拔罐就可以了。特別是老年人、兒童,更不能抽拉得太厲害,否則會對局部肌肉或皮膚造成損傷。罐與罐之間要留適當距離,否則皮膚會被牽拉得很緊。對于拔罐的部位,不通則痛,哪兒疼就拔哪兒,最常施罐部位在頸肩腰背和四肢等肌肉豐厚的部位。體瘦、骨骼凸出、毛發(fā)較多的部位不宜也難于施罐。如果腸胃不好、腎虛、哮喘、腰痛,都可以選用拔罐的方法來治,主要選擇督脈和膀胱經(jīng)上臟腑相對應的俞穴進行拔罐。拔罐還有一些禁忌,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而有心臟病、血液病、精神病或神經(jīng)質的人,肺結核及各種傳染病、各種骨折、極度衰弱、孕婦、婦女月經(jīng)期、過飽、過饑、過渴、醉酒等,均應禁用或慎用拔罐療法。
分清體質再拔罐
拔罐的手法雖然簡單易學,但是如果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很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在家拔罐時要注意一些事項。首先便是要分清體質。拔罐屬于一種排邪的治療方法,體質虛弱者不宜經(jīng)常做。對于體表有風寒濕或瘀滯的患者可用該法,而對于治療體內的邪氣,該法的收效不大。
拔罐時暴露部位應注意保暖,留罐時宜覆蓋毛巾,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拔罐后宜適量飲用些熱水,以促進不好物質從皮膚或小便代謝排出。拔罐后局部皮膚的護理也很重要。皮膚處于一種被“傷害”的狀態(tài),敏感脆弱,所以不宜馬上洗澡、推拿按摩、刮痧等,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局部皮膚注意保暖勿吹風受涼。如果拔罐留罐太久或體表濕氣太重會導致皮膚起皰,可用無菌針刺破水皰的皮膚,局部涂以紅藥水或龍膽紫。一般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起皰很多,則最好去醫(yī)院處理。
拔罐需根據(jù)病情取穴,一次不宜過多,可輪流交替取穴。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時,不應再于原部位重復拔罐。留罐時間應根據(jù)年齡、體質、性別及病情輕重緩急而定。一般拔罐時間為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皰。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時間應該短一些。病情重、病程長、病灶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
拔罐不適用腎虛型腰痛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很快,工作壓力大,很多崗位都需要長時間保持坐、站、彎腰等姿勢,而長期保持這些姿勢導致的最常見問題就是腰痛。很多人一聽到腰痛就想到腎虛,事實上,臨床上還有很大一部分腰痛都和腎虛無關,濕熱、寒濕、氣滯血瘀等都可導致腰痛。拔罐治療對于上述后幾種腰痛都有一定效果,但不適用于腎虛型腰痛。特別是對于空氣濕度大,很多腰痛都和濕邪有關,拔罐可祛除體表的濕邪,疏通經(jīng)絡以緩解腰痛。腰痛拔罐常取俯臥位、俯伏坐位。有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脊柱中間不宜拔罐,腿彎處的委中穴拔罐對腰痛好。
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空腹拔罐,拔罐期間應密切觀察被拔罐者的反應,若出現(xiàn)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fā)涼等癥狀,應及時取下罐具,將其仰臥位平放,并注意保暖。輕者可給予少量溫開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緩解并恢復正常;重者可指掐人中、內關、足三里、中沖等穴或艾灸百會、中極、關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緩解并恢復正常。(編輯 高翔)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