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改革探析《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改革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來源: 疫情防控 點擊: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改革探析《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改革探析
論文導讀::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教學存在諸如學生不夠重視、涉及知識面廣、知識更新快等問題,提出了采用比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采用專題討論及改革考核形式等教學改革應對策略。論文關鍵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問題,對策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是會計專業(yè)高年級開設的專業(yè)選修課。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是我國目前會計改革重點關注的議題之一。截至目前,我國政府會計及管理體制仍處于改革探索階段。非營利組織會計在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這塊已經邁開改革的腳步,財政部 2010 年12 月 31 日頒布《醫(yī)院會計制度》,2011 年 7 月 1 日起在公立醫(yī)院改革國家聯(lián)系試點城市執(zhí)行,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國執(zhí)行。
一、《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W生不夠重視。一般二本院!墩c非營利組織會計》開設在三下或者四上學期。在目前就業(yè)形勢比較嚴峻的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同學忙于準備研究生、CPA、公務員等各種考試準備中。由于會計是一門實務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用人單位在招人時往往都要求有工作經驗或者有經驗的優(yōu)先錄取,所以教育論文,即使部分不參與各種考試的同學也在課余時間忙于兼職,甚至不惜翹課在外面兼職。這些都嚴重分散了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精力的投入。
。ǘ墩c非營利組織會計》涉及知識面較廣。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涉及會計學、財政學以及公共管理等多學科知識。會計專業(yè)的
同學一般具有較扎實的會計基礎理論,但是,對于財政學等相關的知識相對比較欠缺。加上學習投入不足,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怎么寫論文。
(三)《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知識更新速度較快。“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一詞在我國目前還是理論研究領域使用較多,在實踐中,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沿用的是預算會計,反映的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宏觀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管理活動,主要是反映和監(jiān)督財政總預算及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執(zhí)行情況。隨著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預算會計所依附的財政體制、預算管理都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使得會計主體,資金流轉等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課程內容也必須不斷加以調整、更新。
(四)權責發(fā)生制會計基礎的引入問題。目前,一些發(fā)達國家在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領域大多采用權責發(fā)生制。新西蘭是世界上最早在政府會計與預算中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改革已趨成熟,是在政府會計和預算中采用權責發(fā)生制比較完全、改革比較徹底的國家。其他如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英國等都已在政府會計及預算領域引入權責發(fā)生制或者修正的權責發(fā)生制。目前我國只有已經出臺的《醫(yī)院會計制度》以及還是征求意見稿階段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基礎是權責發(fā)生制教育論文,而政府會計還是收付實現(xiàn)制。采用權責發(fā)生制這一會計基礎是大趨勢,所以在教學中涉及政府會計相關內容講解比較繁瑣,既要考慮現(xiàn)行制度的實際情況,又要兼顧改革的大趨勢。
二、教學改革對策。
(一)使用比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就是把彼此之間具有某種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分析,以確定異同關系,幫助學生認識其本質差異。在《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課程教學中使用比較教學法,比如財政總預算會計部分涉及財政性存款的賬戶管理制度——國庫單一賬戶制度,以及在國庫單一賬戶制度下的財政支付方式——財政直接支付與財政授權支付部分內容,把預算單位部分的核算加以比較。這樣,關于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財政零余額賬戶存款、行政單位會計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以及財政應返還額度等內容就清晰明了。在政府會計核算基礎的問題上,可以與企業(yè)會計的權責發(fā)生制進行比較,也可以與采用權責發(fā)生制的國外政府會計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思考。在行政單位會計部分,可以比較事業(yè)單位中與財政資金流轉有關的內容;而事業(yè)單位的業(yè)務收入又可以與企業(yè)會計進行比較。這些都是會計核算中微觀角度的比較。通過這些比較,既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也可以鞏固以前的會計基礎知識。
。ǘ┙Y合最新理論動態(tài),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是指具體的事例教育論文,即來自于現(xiàn)實的、真實的、有環(huán)境的、有情節(jié)的第一手資料,案例教學即為具體事例教學,是指教師教學過程中本著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的宗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案例為內容,通過教師設置案例,學生分析、評價案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一種互動式教學模式。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由于主要反映財政預算執(zhí)行情況,很難有象企業(yè)會計那樣成熟的案例。因此,在案例選取時
可以選擇緊跟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步伐,及時將最新動態(tài)反映在教學中。比如,《醫(yī)院會計制度》頒布后,可以以新舊《醫(yī)院會計制度》對比進行討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個主題,圍繞主題查閱文獻,提出本小組觀點,每組安排一位同學負責演講匯報。這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教育論文,也有利于培養(yǎng)團隊精神。
。ㄈ⿲n}討論引入教學過程。一般本科教學都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計專業(yè)的同學在高年級時大多已具備較深的會計理論基礎,可以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中改革呼聲較高的部分單獨作為專題,提前讓同學們查閱資料,用自己已有的專業(yè)知識來解決問題。比如權責發(fā)生制基礎問題,可以在開課之際就作為專題布置下去,讓大家有個準備的過程。單獨安排一到兩次討論課怎么寫論文。這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邀請實務工作者作專題講座。會計學是一門實務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理論工作者!墩c非營利組織會計》由于涉及的領域特殊,學生對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流轉過程非常陌生,也很抽象。加上現(xiàn)在都是大班教學,很難安排去政府機關進行實地考察。因此,可以邀請實務工作者就財政資金流轉,國庫集中收付的具體操作過程進行講解,學生對實際工作中有什么疑問可以現(xiàn)場提問。這樣可以避免純理論教學的枯燥,也為學生今后學以致用作很好的鋪墊。
。ㄎ澹└淖兛己诵问。長期以來,本科學生的教學考核基本都是最后
一次考試定成績。目前雖然已經采取平時成績 30%加期末成績 70%的形式教育論文,但是,最后的考試還是占主要部分。這不利于調動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因為考試可以最后突擊復習,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可以變更考核形式。加大平時成績比例,如平時占50%,案例研究與專題討論(或者只選其一)占 10%,期末占 40%。這樣就有助于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避免應試教育,更重視學生的能力與態(tài)度。也可以引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重視。
參考文獻:[1]姜東模.《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的改進建議[J].商業(yè)會計,20011(11)[2]范樟妹.比較教學法在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4)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