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者”高級研修打破研修人員專業(yè)發(fā)展的“天花板”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教育改革,特別是評價改革的深入推進,不斷對研修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研修人員專業(yè)發(fā)展存在“天花板”效應。首先,他們自身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yè)思考,需要非常專業(yè)的、有深度的指導者引領他們做深入研究。其次,研修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和獨特性,一般性的科研或研修往往難以滿足他們對問題解決的需求。再次,研修人員工作繁忙,脫產學習非常困難。
為了幫助研修人員打破專業(yè)發(fā)展的“天花板”,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與北京師范大學聯合開展“訪問學者”項目,項目每期歷時一年半,根據需求為研修人員匹配專業(yè)和研究領域對應的高校研究者作為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研修人員不僅作為學習者參與其中,還作為合作研究者和實踐者,使研究問題和成果服務于自己的工作實踐。
“浸潤式”研修,深度參與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1.“浸潤式”研修是“訪問學者”高級研修項目的主要特色
“浸”強調深入、投入。研修人員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帶著課題任務跟隨導師及其團隊,深度參與到科研和學術活動中。導師團隊大量的學習資源向研修人員開放,研修人員不僅可以得到自身課題方面的指導,更可以參與導師團隊的學習和研究。同時,研修人員也可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成為導師研究團隊中的實踐專家,與導師建立起合作研究關系。
“潤”強調潛移默化,內化吸收。研修人員的學習不是刻意而為,而是在科研實踐中體驗、領會、對比、內化。學習的內容也不僅是先進理念和專業(yè)知識,更有導師嚴謹的科研精神、超前的思考習慣和對教育強烈的使命感。
2.選擇恰當的課題是“浸潤式”研修的前提和基礎
從目前兩期“訪問學者”項目的選題看,研究內容覆蓋了對研修工作有重要價值的一系列問題,既緊扣研修人員的工作需要,又指向研修轉型的關鍵問題。
例如:《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的是學科思想方法,指向學科本體性問題;《中學物理課程中“能量的轉化與轉移”主題的核心概念進階研究》課題,研究的是學習進階,指向課程論和概念學習問題;《小學生語文學科能力表現的測評框架研究》課題,研究的是能力指向的評價,指向評價問題;《運用連續(xù)性問題情境提高化學教師學生活動設計水平的研究》課題,研究的是學生活動設計,指向教學論問題;《基于校本教研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是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向課程論問題;《區(qū)域校本培訓指導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是培訓設計與指導,指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領導力問題。
3.主動學習是“浸潤式”研修的關鍵
在“訪問學者”高級研修項目中,研修人員充分利用學習機會和平臺,采用多種方式接受導師指導,并與其團隊保持交流合作。研修人員在研修過程中呈現出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提前思考、規(guī)劃自己要解決的若干問題,帶著具體問題進入每一次研修,深度融入導師研究團隊,在研修活動中主動提出問題和見解,當研究或實踐遇到困難時,及時尋求導師的指導。研修人員的主動學習有效提高了研修效果。
任務驅動,連接學習與實踐
任務驅動是很多研修中都會采用的方式,但任務的設計決定了驅動的效果。理想的任務設計應連接學習與實踐,并且有助于固化研修成果。
1.學習期間要完成“四個一”任務
“訪問學者”項目采用“四個一”的任務設計,即一篇高質量研究報告、一篇達到發(fā)表水平的學術論文、一次體現研修內容的研修活動設計、一個反映研修成果的教學案例。其中,研究報告要求按照課題報告的標準和結構完成;學術論文是研修后的理性輸出,是研修學習的理論成果;活動設計和教學案例應體現研修后的實踐應用,前者反映研修人員自身的工作成長,后者體現參與研修活動的一線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
2.任務完成后要形成成果集
“四個一”任務從多個角度對研修人員提出了要求,驅動和確保其高質量完成研修學習。項目組依據學科教學知識(PCK)的框架,對研修人員的“四個一”成果進行梳理,形成研修成果集。成果集成為其他研修人員及一線教師日后學習和研究的重要資源。
3.研修成果要應用于日常工作
“四個一”任務的另一個功能是促進工作實踐和改進。研修人員將研修成果應用于日常教研、課程開發(fā)、學習評價、研修課程設計等工作中,有效地改進了區(qū)域教師研修工作。“學科本質”“學科能力表現”“促進學生發(fā)展”“基于評價的教學改進”等概念越來越多地轉化為研修人員的工作實踐,在“基于概念進階的跨學段教研、學校課程建設、學科能力改進項目”等工作中都反映出研修成果的應用。
“訪問學者”高級研修項目目前已經成為我校研修人員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敖䴘櫴健焙献餮行蕖ⅰ八膫一”任務驅動等已經成為“訪問學者”項目標志性的經驗。這些經驗對同類研修機構的隊伍建設,以及中小學校研究型教師、教學名師的培養(yǎng)都有借鑒價值。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