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高山穿越大漠 [軍中學子,從這里走向高山海島大漠]
發(fā)布時間:2020-02-2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編者按:2008年12月,胡錦濤同志向全軍部隊作出“要圍繞強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指示?哲娎走_學院34年堅持不懈以“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為載體,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一批又一批新型信息化人才走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的戰(zhàn)場。他們志在四方、扎根基層、艱苦奮斗、堅守寂寞、戍邊衛(wèi)國、默默奉獻、建功立業(yè)。這個學院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不僅給軍隊院校如何辦學以許多深刻的啟示,同時也告訴廣大青年一個真理:奉獻的人生最精彩。只有把個人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到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具體行動中,把個人的成長進步融入推動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的時代洪流中,青春才會發(fā)出熠熠奪目的光彩。
7月上旬,記者在空軍雷達學院采訪時,發(fā)現(xiàn)他們開展的以“到邊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雷達部隊服務”為載體的價值觀教育,已經(jīng)持續(xù)了34年,一直常抓常新、興盛不衰,受到軍委和總政領導的高度評價。
一項普普通通的思想教育,何以多年堅持、不斷發(fā)展?對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了哪些有益啟示?記者進行了探尋和思考。
34年,他們形成一個始終如一的理性認識――
用主流價值觀念占領青年官兵精神“高地”
今年1月,學院政委黃宏就任之初,主持第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胡錦濤主席剛剛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發(fā)出的偉大號召:要圍繞強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胡錦濤主席的重要指示,字字千鈞,句句警策,使學院黨委“一班人”深受觸動:以“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為載體的價值觀教育在全院開展了34年,堅持不懈地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引領學員的思想和行動,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凝聚軍心士氣,錘煉意志品質(zhì),強化戰(zhàn)斗精神,在嚴峻考驗面前不迷失,在艱難險阻面前不退縮。
在學院“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展示館,黃宏既看到了陳克敏、張學義、羅益昌等一任任政委帶領黨委“一班人”抓價值觀教育的理性認識和恒心決心,也聆聽了當時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那年9月,一名學員滿懷憧憬地步入學院十五隊。不幾天,他發(fā)現(xiàn)軍校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多姿多彩。面對艱苦的訓練、嚴格的管理、枯燥的生活,特別是聽說雷達技師大多要分配到高山海島、沙漠戈壁等邊遠艱苦地區(qū),他的思想動搖了,不顧家人反對向隊干部遞交了退學申請。
八隊一名學員多次找隊干部“掏心”:我是懷著對軍人的崇敬和對軍營的向往自愿報考軍校的,可到了軍校,讓我感到落差太大,生活太艱苦。我不斷反問自己:上軍校就是學這些?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就為了這些?
更有甚者,一名學員入學政審時,主動反映自己信基督教。隊干部找他談話,講明我軍作為擔負特殊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不得信仰宗教,希望他退教留校,但是無論各級領導如何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執(zhí)意寧愿退學也不退教,最終選擇了退學。
新學員在為軍校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浮出水面。為什么?怎么辦?學院黨委深入分析感到:隨著社會思想空前活躍,注重自我、張揚個性、“等價交換”等價值理念對青年學員的影響日益加深,只有堅持打好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動仗,才能使他們不被誘惑所動、不為干擾所困,正確對待苦與樂、得與失、名與利。
學院黨委旗幟鮮明地提出,軍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源頭,必須牢牢抓住“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個辦學育人的根本問題,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把價值觀培育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工程抓緊抓好。隨即,院黨委作出決定:把“三到一長期”教育由學員向全員拓展,由畢業(yè)教育向全程教育延伸,由實現(xiàn)價值認同向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聚焦。
今年60歲的空軍級專家、政治教研室教授喻承久,見證了“三到一長期”價值觀教育在學院興盛過程。他說,自1975年以來,盡管院黨委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但堅持抓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動性始終沒有變;盡管培育工作的主客體歷經(jīng)變化,但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和實效性始終沒有變;盡管培育環(huán)境不斷變化,但加強培育工作的針對性,不斷創(chuàng)新培育內(nèi)容始終沒有變。
用主流價值觀念占領青年官兵精神“高地”,是34年來學院黨委形成的一個共識。他們把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接力棒,一任接一任地傳下去,每一任主要領導上任后,自覺做的一件事就是深入雷達部隊進行“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跟蹤調(diào)研。僅去年以來,就深入邊遠艱苦地區(qū)和應急作戰(zhàn)部隊25個雷達旅團以及20多所軍地院校進行大規(guī)模調(diào)研,行程數(shù)萬公里,為加強改進培育工作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
喻承久分析“三到一長期”教育興盛34年的軌跡認為,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和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對各級黨委和政治機關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胡主席重要論述統(tǒng)一思想,真正解決好“認識”和“擺位”的問題,使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成為履行使命、建功立業(yè)的力量源泉。
34年,他們獨創(chuàng)一個實際管用的培育載體――
樸素的道理更能持續(xù)撥動青年官兵的心弦
在學院價值觀培育基地,記者聽到一首激情澎湃的《“三到一長期”之歌》。院長藍江橋說,每當聽到學員們發(fā)自肺腑的歌聲,就會感受到他們對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和樸素情感。
“‘三到一長期’這一價值觀培育載體,切合我軍雷達部隊生存、鞏固和發(fā)展的實際!”藍江橋闡述這個“實際”的本質(zhì)說,雷達部隊是國家領海領空安全的第一道警戒線,常年24小時擔負國家防空警戒戰(zhàn)備值班任務。92%的雷達站駐守在高山、海島、荒漠等邊遠艱苦地區(qū),有的位于海拔5300多米的“生命禁區(qū)”,有的地處四季風沙不斷、幾百里渺無人煙的茫茫戈壁,對學員價值取向是一個重大考驗。
如何從實際出發(fā)找準開展價值觀教育的載體?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針對當時邊疆等艱苦地區(qū)雷達部隊迫切需要有知識、懂專業(yè)人才的實際,學院黨委把“黨叫干啥就干啥”的忠誠信念和“以艱苦為榮、以陣地為家”的雷達部隊光榮傳統(tǒng)加以提煉升華,在畢業(yè)學員中廣泛開展“到邊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雷達部隊服務”的獻身國防教育。
樸素的道理更能撥動青年官兵心弦。學員詹玉華反復領會“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人”的哲理,主動放棄回沿海城市工作的機會,去了北疆前哨某雷達站,成為學院申請戍邊第一人。學員馬明畢業(yè)時主動申請去西南邊陲的一個雷達站當排長,在一次執(zhí)行為高山戰(zhàn)友運送給養(yǎng)的任務中,同30年不遇的暴風雪頑強抗爭,獻出了21歲的寶貴生命,被批準為革命烈士并追記一等功。
記者從學院完成的“當代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與實踐”課題報告中看到,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后,著眼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新發(fā)展、我軍歷史使命新拓展,他們圍繞繼承發(fā)揚“三到一長期”優(yōu)良傳統(tǒng),深化軍人價值觀培育問題廣泛進行調(diào)查研究,先后召開23個座談會,組織43次專題研究,在3000多名師生中進行問卷調(diào)查,賦予“三到一長期”新內(nèi)涵: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軍事斗爭準備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zhàn)爭服務。
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無論從哪個方向打響,預警監(jiān)視系統(tǒng)都首當其沖。從這一實際出發(fā),學院黨委堅持用使命任務牽引培育工作,把“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貫穿滲透到教學訓練全過程,突出抓好信息化素養(yǎng)和適應部隊新裝備發(fā)展的能力素質(zhì)。他們在部隊建立了3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每年組織學員到部隊實踐鍛煉,親身感受雷達部隊“開機即戰(zhàn)斗,值班即打仗”的使命感;實行模擬連干制,讓學員輪流擔任站長、指導員,提前進入角色、提高管理帶兵能力。現(xiàn)任雷達某旅后勤部長的畢業(yè)學員齊峰,在校時是模擬連干,畢業(yè)后當技師,負責的裝備連續(xù)3年被評為“紅星兵器”;當站長把一個后進的連隊帶成連續(xù)4年的先進單位,被空軍表彰為“優(yōu)秀基層主官標兵”,當選為“空軍十大杰出青年”,榮立二等功。
不斷從新的實際出發(fā)完善培育載體,使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成效大顯。34年來,3萬多名畢業(yè)學員自覺把“三到一長期”作為崇高價值追求,100%主動申請到高山、海島、戈壁、荒漠等地區(qū)工作,長期扎根邊陲建功立業(yè)。其中,1000多人成為部隊團以上領導干部,15人榮獲“祖國邊陲優(yōu)秀兒女獎章”,73人榮立一、二等功;有2000多人成為部隊高層次科技人才、保留技術骨干和專家以及各類競賽比武標兵。
駐疆某雷達站站長王軍峰,是新世紀“三到一長期”的模范踐行者之一。他2003年畢業(yè)時,主動申請到新疆最艱苦的雷達部隊,繼而又選擇了最艱苦的雷達站。任站長3年,總結的《模擬練習五操作經(jīng)驗和訓練方法》在全空軍推廣,雷達站連續(xù)3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和全面建設先進單位,個人3次榮立三等功,2008年被評為“全軍優(yōu)秀指揮軍官”,最近又受到軍委領導的接見和嘉勉。
樸素的真理最有影響力感召力。對王軍峰作過專程回訪的二系政委王群明對記者說,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作為一項“靈魂工程”,要有一個真正能夠進入靈魂的教育載體,少一點強制性的面孔、強迫性的強調(diào),多一點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溝通。
34年,他們打造一種獨具特色的雪蓮文化――
文化成為培育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土壤和雨露
7月6日,又到畢業(yè)分配時。在雷達學院主校區(qū),數(shù)百名畢業(yè)學員站在軍旗下宣誓:“我志愿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軍事斗爭準備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建設信息化部隊服務,自覺做雪蓮精神的傳承人,扎根邊陲建功立業(yè)!彪S后,院領導為志愿并即將奔赴邊遠艱苦地區(qū)工作的楊磊等150多名學員一一佩戴“雪蓮紀念章”……
雪蓮,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積雪巖縫之中,即使雪花飛舞、寒風凜冽,它仍然生機勃勃、亭亭玉立。如同雪蓮一樣,一代又一代雷達部隊官兵以苦為樂、默默奉獻,扎根基層、建功立業(yè),涌現(xiàn)出“祖國邊陲優(yōu)秀兒女”金獎獲得者盧本初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和英雄雷達站,鑄造了“甘巴拉精神”、“馬銜山精神”和“昆侖山精神”,創(chuàng)造出色彩紛呈的兵種特色文化。
學院黨委以此為源,融匯優(yōu)良傳統(tǒng)、辦學宗旨理念和地域資源等,以堅韌、卓越、圣潔的雪蓮作為象征,凝煉出“傲霜斗雪、扎根高原、頑強拼搏、默默奉獻”的雪蓮精神,積極打造“雪蓮文化”這一鮮活獨特的校園文化。他們編寫《雪蓮文化解讀》、《戍邊?建功?成才》等體現(xiàn)雪蓮精神的叢書,創(chuàng)作《雪蓮花》等系列文藝作品,選拔近千名學員組成軍樂隊、手風琴隊、龍獅隊、盤鼓隊等12支特色文化隊伍,建設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兵器文化等一批文化設施,堅持給戍邊學員佩戴“雪蓮紀念章”,使“雪蓮文化”成為培育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土壤和營養(yǎng)。
每年新生一入校,就會被校園內(nèi)“綻放的雪蓮”所吸引。由喻承久教授撰寫的《雪蓮頌》石碑上,“身在都市孜孜求學,志在邊關殷殷報國,含辛茹苦,奮發(fā)圖強,建功立業(yè),不辱使命,寂寞見高雅,孤獨鑄忠魂……”的銘文,深刻地詮釋了“雪蓮精神”的精髓。學員每天徜徉在“勵志園”、“成才園”、“戍邊園”等主題園區(qū)構成的雪蓮廣場上,不斷加深對“雪蓮文化”的理解和推崇。
為打牢“雪蓮文化”的發(fā)展基礎,他們先后邀請著名學者易中天、池莉及空政歌舞團羊鳴、孟慶云、張?zhí)煊畹人囆g家共30余人次,來院講學、采風、創(chuàng)作。學員自編自演的舞蹈《邊防情》、群口快板舞《咱們的雷達兵》、小品《黨小組長》等十幾個節(jié)目,先后在總部、空軍組織的文藝調(diào)賽中獲獎。
學院副政委劉培忠介紹,院黨委牢固樹立一線帶兵人文化素質(zhì)培育的“源頭”意識,不斷提高學員的文化素養(yǎng)和能力,謀求畢業(yè)后“一人活躍一個站,一站帶紅一座山”的目標。女學員傅貴枝在校期間就是文藝骨干,畢業(yè)時主動要求到南海某島雷達站工作,成為海島雷達站歷史上第一個女干部。她發(fā)揮文藝特長,把“雪蓮文化”帶上海島,激發(fā)了駐島官兵樂在天涯作奉獻的豪情斗志。
作為“雪蓮文化”重要內(nèi)容的“紅安行”活動,在學院也連續(xù)開展了34年。5月初,今年應屆畢業(yè)學員吳天和同學們打起背包奔赴“紅安”革命老區(qū),進行為期一周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野營拉練。在這片曾經(jīng)誕生新中國兩百多位將軍的紅色土地上,行進的隊伍受到了當?shù)厝罕姷臒崃覛g迎,那種對親人解放軍的深厚感情刺激著吳天的神經(jīng),那是一種榮譽,一種作為軍人才能獨享的榮譽!爸挥邪褌人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到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具體行動上,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榮譽!”吳天在“紅安行”之后感慨頗深。
談起“雪蓮文化”的培育功能,學院基礎部政委徐學琥認為,軍營文化是浸潤官兵思想、塑造官兵精神的沃土,開拓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路徑,要充分利用各種文化資源、各種文化形態(tài)、各種文化手段,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為堅定的信仰,外化為自覺的行為。
學員系政委岑森林結合培育實踐對記者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時代,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本國文化與外來文化共相競爭,先進文化與落后文化、健康文化與腐朽文化同時并存。選擇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路徑,必須有利于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有利于鞏固和發(fā)展積極向上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有利于忠實履行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
34年,他們擁有一支薪火相傳的培育隊伍――
讓身邊“模范踐行者”給青年官兵言傳身教
大四學員貢利華入校后一直受到“雪蓮文化”的熏陶,但他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蓮,還是在學院價值觀培育基地的展示館。這支雪蓮標本,是2008年9月原蘭空雷達某旅參謀長李新疆從天山采集后專程送給母校的。“他從學院畢業(yè)都20多年了,還這么崇奉‘雪蓮精神’,還這么推崇‘三到一長期’教育,讓我們的心靈深受震撼!”貢利華對記者說。
如今已經(jīng)被學院選調(diào)為一系軍事訓練與管理教研室主任的李新疆,是“三到一長期”的模范實踐者。他1986年從雷達學院畢業(yè)后,奔赴新疆最艱苦的雷達部隊,先后在3個雷達站當了7年站長,后來成長為雷達某旅參謀長。李新疆在教學中常常對學員們現(xiàn)身說法:“沒有‘三到一長期’教育的培養(yǎng),沒有艱苦環(huán)境的磨練,就沒有我今天的發(fā)展!”
讓身邊“模范踐行者”給青年官兵言傳身教,這是學院前任院長張祥積極倡導的。今年1月剛剛從院長位置上退下來的張祥,一直傾心于“三到一長期”教育的研究探索。他1978年從雷達學院畢業(yè)后,在新疆最艱苦的雷達部隊一直干到團長;1995年2月,作為優(yōu)秀雷達團長又被選調(diào)到雷達學院當系主任,后來成長為訓練部長、副院長和院長,為推進學院建設科學發(fā)展貢獻卓著。
張祥對記者介紹說,建立一支薪火相傳的培育隊伍,他們在34年間有“三個不間斷”:從雷達部隊選調(diào)優(yōu)秀干部到學院任教不間斷,派優(yōu)秀教員到雷達部隊代職鍛煉不間斷,安排教學科研骨干到雷達部隊開展技術支援不間斷。近5年來,先后有200多名優(yōu)秀教員下部隊代職,150多名教學科研骨干到實踐基地“淬火”。
裝備管理教研室講師黃卿賢在廣空雷達某團代職一年,真切感受到了部隊的實戰(zhàn)氛圍、感受到了科研要為實戰(zhàn)服務的緊迫要求,感受到了院校教育與部隊需求之間的差距。在傳承“三到一長期”精神中,他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員有效履行使命的能力。
由駐疆雷達某旅選調(diào)到改裝系教練營任教導員的甘玉成,2001年從學院畢業(yè)時申請到被譽為“西部天哨”的喀什雷達站當排長。結合自己在艱苦奮斗中歷練對黨赤膽忠心的經(jīng)歷,他的言傳身教讓學員銘記在心:忠誠于黨是軍人的政治品格,更是要恪守的人生信念。
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郭偉,2006年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后,面對死神,樂觀向上。每當領導和同事勸他休養(yǎng)時,他說:“癌癥不可怕,信念戰(zhàn)勝它。我是‘三到一長期’培養(yǎng)教育出來的,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不能帶著遺憾走。”他一邊治病,一邊幫帶年輕人,制作的多部教學課件在全軍獲獎。今年5月13日他去世后,全院上下和駐地雷達部隊官兵為他的獻身國防精神所震撼,自發(fā)為他送別。
為保證經(jīng)常性培育活動的開展,學院建立了一支以政治教員、系隊干部為主體,以學員黨員為骨干,以聘請的部隊領導和專家教授為智囊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培育隊伍,保持相對穩(wěn)定。專業(yè)課教員在教學中,采取結合、啟發(fā)等形式,在傳授知識中自覺承擔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責任,主動搞好融合滲透。60多歲的教授傅文斌在微波技術課中,運用布魯諾等科學家為科學獻身的事例,引導學員樹立獻身使命的崇高追求和職業(yè)精神。外語教研室教授堵海鷹從武漢大學碩士畢業(yè)后曾經(jīng)為多個外軍軍事代表團擔任高級翻譯,聽到學院急需教學人才,毅然放棄了地方許多名牌高校和單位的高薪聘請,回到學院外語教研室任教,帶教的兩名學員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特等獎,百名學員獲得一等獎。如今,這支培育隊伍先后有16人被評為全國全軍優(yōu)秀教員,119人獲得全軍院校育才金銀獎。
學院黨委提出,學員中的各類先進典型是“三到一長期”的實踐者,也是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播火者。他們邀請甘巴拉雷達站原站長胡大慶等10多名先進典型來院作報告,把“全國抗震救災模范”張肇榮、“空軍十大杰出青年”王永良等一批畢業(yè)學員的先進事跡制作成《群星璀璨》錄像片,引導學員走英模道路、鑄核心價值。
曾任學院宣傳處長的副教授楊志國對記者說,用榜樣的力量引領部隊良好風尚的形成,是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越是在人們的價值追求、精神生活多樣化的情況下,越要通過榜樣來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弘揚正氣,塑造主流精神和時尚,有效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34年,他們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機制――
發(fā)揮法規(guī)制度對培育價值觀的規(guī)范助推作用
“陳教員,我想畢業(yè)后留校讀研,可上面規(guī)定必須先要到部隊鍛煉,我該怎么辦?”
“基層是成長成才的沃土,經(jīng)過實踐鍛煉更有利于學習深造……”
這是學員政治導師、外語教研室講師陳金萍利用課間休息,幫助學員小金疏導思想困惑的一幕。
外語教員也有責任培育學員核心價值觀,是學院健全培育機制的一個縮影。學院黨委提出,核心價值觀培育不單是哪個部門、哪個層次干部教員的事,而是全員工程,必須全方位向教學訓練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形成“核心價值觀培育,事關你我他”、“育人工程,人人有責”的局面。
連續(xù)25年參與“三到一長期”教育研究的學院政治部主任鄢獻民介紹,院黨委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逐步建立形成了全員參與、全面融入、系統(tǒng)建設的制度機制。把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納入《學院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健全完善了教書育人、檢查評估、獎懲激勵、綜合保障等制度機制。研究制定了《圍繞構建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全面實施“三到一長期”育人工程的意見》等15個文件,確保培育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著眼科學規(guī)范培育,健全完善評估檢查機制,先后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導師制實施細則》和《課堂教學中滲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細則》等措施,把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結合起來、把學院評估與部隊評估結合起來,使檢查評估更加規(guī)范、科學。
堅持用“三立”教育端正價值追求,是學院健全培育機制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一年級是學員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認知階段,著重開展“立身做人”教育,使學員對我軍性質(zhì)、宗旨、軍魂、紀律和歷史使命等有比較全面的認知,奠定做一名合格軍人的思想基礎。二、三年級是學員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確立階段,著重開展“立志成才”教育,引導學員樹立學習成才的遠大志向。四年級是學員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強化階段,著重開展“立業(yè)戍邊”教育,進一步堅定“三到一長期”的信念和追求。近6年來,畢業(yè)學員有510多人被分往西藏、新疆等邊遠艱苦地區(qū)工作并佩戴“雪蓮紀念章”,有187人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數(shù)學建模等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一、二等獎。
學院黨委從實際出發(fā),構建了“核心是理想信念,品質(zhì)是艱苦奮斗,關鍵是履行使命,特色是重在實踐,目標是培養(yǎng)打贏人才”的價值觀教育體系,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從理論向?qū)嵺`轉(zhuǎn)化提供了有效載體;制定了《學院部隊家庭合力育人公約》等制度措施,與14個科研院所、雷達旅團簽訂了聯(lián)合育人協(xié)議,建立了26個教育實踐基地,形成了專家教授積極參與,部隊社會學員家庭聯(lián)動的合力育人機制。蘭空雷達某旅旅長董友和,在同期畢業(yè)學員中第一個申請到新疆工作,把青春年華獻給了雷達部隊。2008年他兒子高考過了重點線,依然讓兒子董振宇第一志愿報考雷達學院。他回母校給學員作報告時深情地說:“‘三到一長期’教育培養(yǎng)成就了我,我有責任用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好下一代!”
參與多項培育機制研究論證的政治教研室教授李敬真認為,思想教育的作用是軟影響、軟滲透、軟約束,而法規(guī)制度帶有強制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在人的思想觀念多樣、價值追求多元、行為方式多變的新形勢下,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需要不斷建立和健全相關法規(guī)制度,推進培育工作健康發(fā)展。
相關熱詞搜索:海島 大漠 高山 軍中學子,從這里走向高山海島大漠 從這里走向高山海島大漠 緱云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