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页,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网站夜色,久久艹影院,精品国产第一页,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認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大一心理健康論文3000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齡化的兩個基本要素。認知功能隨年老而加速減退,其機制的探討表明,加工速度、工作記憶和執(zhí)行功能在認知年老過程中均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生活滿意度較高,其心態(tài)隨年齡的增高而更趨于平靜滿足,但獨居和絕對空巢老人的某些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認知年老化過程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分別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為延緩認知功能的年老減退和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關(guān)鍵詞認知功能,心理健康,老年。
  分類號B844.4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概念,健康老齡化應是老年人群體達到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完美狀態(tài)。其中,就心理方面來說,我們的實證性研究表明,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基本要素[1]。老年期癡呆癥和老年抑郁癥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隨著人口結(jié)構(gòu)的老齡化及高齡化,這種威脅將越來越大。因此,開展認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關(guān)于認知年老化機制的研究還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近年來,圍繞認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我們主要進行了如下一些研究工作。
  
  1 認知年老化研究
  
  1.1 認知年老化機制的主要理論
  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一般認為,晶態(tài)智力(如詞匯、知識經(jīng)驗等)在成年后仍會隨齡增長,直到70歲以后才出現(xiàn)顯著的減退;液態(tài)智力(如記憶、注意、推理能力等)則在成年早期達到高峰后即開始緩慢地下降,進入老年階段后衰退進程加快。然而,對于液態(tài)智力年老化的機制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觀點。一些研究者認為,液態(tài)智力的隨齡減退是由于認知加工資源的隨齡減少所致。認知加工資源是一種一般性的心理能量或認知能力,如加工速度(認知加工過程的快慢)和工作記憶(在認知加工的同時記憶信息的能力)。認知加工資源理論有較強的認知心理學背景,強調(diào)從個體所具有的認知加工資源水平,以及任務對認知加工資源的需求出發(fā),來理解認知年老化現(xiàn)象。例如,加工速度理論[2]和工作記憶理論[3]分別強調(diào)加工速度的減慢和工作記憶的減退是導致認知功能年老減退的主要原因。
  執(zhí)行衰退假說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理論,該理論有較強的神經(jīng)心理學和神經(jīng)生物學背景[4]。大量的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表明,額葉是執(zhí)行功能重要的物質(zhì)基礎;同時,神經(jīng)生物學的研究表明,額葉受年齡變化的影響較其它腦區(qū)更為明顯。由此,一些研究者認為,許多與年齡相關(guān)的認知減退都與額葉功能的衰退有關(guān)[5, 6]。與認知加工資源理論不同,執(zhí)行衰退假說強調(diào)認知年老化是大腦(特別是額葉)隨齡衰退的結(jié)果,為解釋認知年老化的機制提供了一個認知神經(jīng)模型,而不僅是一個形式化的認知行為模型。
  在認知年老化機制方面,我們相繼對加工速度、工作記憶,以及執(zhí)行功能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并且,將有關(guān)研究的理論成果應用于實踐,為健康老齡化的認知功能評估,以及臨床應用提供了有效的指標[7]。
  
  1.2 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課題組在國內(nèi)率先開展了加工速度年老化的研究。一系列橫向研究表明,成年人在被檢測的所有認知測驗上都表現(xiàn)出加工速度隨增齡減慢的現(xiàn)象,減慢的速度決定于認知測驗所需加工過程的復雜性和難度。進一步應用Brinley方法(兩維年齡多作業(yè)回歸)分析,不僅觀察到老年人相對于青年人(或中年人)多項作業(yè)速度的普遍減慢,而且觀察到加工速度的減慢隨年老而加快,70歲后加工速度的減慢尤其顯著[8]。
  在對加工速度年老減慢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對加工速度與認知測驗成績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組通過較長的時間也可獲得與青年組相當?shù)睦奂映煽兊梅,說明降低認知加工速度可能是老年人獲得與青年人相當成績的保證因素[9]。工作記憶是認知加工系統(tǒng)中一個核心的認知結(jié)構(gòu),在復雜的認知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認知的樞紐。國外和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工作記憶隨增齡而下降[10, 11],作為加工資源的工作記憶的下降,可能是導致認知功能年老減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分層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在年老化過程中加工速度對多項認知變量與年齡相關(guān)變異的解釋量約為70%~90%,而工作記憶的解釋量約為60%~80%[12]。結(jié)構(gòu)方程建模分析進一步表明,年齡對認知功能的影響通過速度和非速度兩個中介因子實現(xiàn),而速度因子又對非速度因子(與認知作業(yè)中的工作記憶成分有關(guān))起作用。上述研究說明,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均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加工速度的作用更為基礎[13, 14]。上述研究說明,加工速度可能是導致認知功能年老減退的首要原因,在國內(nèi)較早為認知年老化的加工速度理論提供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支持。此外,對于畢生發(fā)展(10~90歲)的研究發(fā)現(xiàn),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在認知發(fā)展過程中也起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小于對認知老化的作用[15]。
  
  1.3 執(zhí)行功能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
  執(zhí)行功能是近年來認知神經(jīng)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認知心理學中執(zhí)行功能的研究卻長期地被忽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認知心理學家雖然對執(zhí)行功能已有一些概念化的陳述,但缺乏相關(guān)的實證研究。目前,在對執(zhí)行功能概念的認識上(如執(zhí)行功能是單一的,還是可分離的認知結(jié)構(gòu)),以及如何提高執(zhí)行功能測量的信度和效度等問題上,還存在很多爭論和不足之處[16]。為了認識執(zhí)行功能的認知結(jié)構(gòu),并提高執(zhí)行功能測量的信度和效度,我們首先應用潛變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執(zhí)行功能的可分離性及其與年齡的關(guān)系[17]。信度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所設計的9項執(zhí)行功能任務內(nèi)在信度良好,結(jié)構(gòu)效度理想,提示注意轉(zhuǎn)換、抑制優(yōu)勢反應和記憶刷新是三種相對獨立的執(zhí)行功能。
  在認知年老化研究領(lǐng)域,由于更多地注意到認知年老化的普遍性,研究者更傾向于用盡可能少的一般性因子,如加工速度的減慢來解釋這種普遍性;從而忽略了從認知結(jié)構(gòu)的角度,探討特異性因子,即某一認知結(jié)構(gòu)(如執(zhí)行功能)對認知年老化的特殊影響。由于執(zhí)行功能存在不同的種類,因而與一般性的認知加工資源不同,還需要對不同執(zhí)行功能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分別進行探討。分層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上述三種執(zhí)行功能與年齡相關(guān)特異性變異所占的比例雖然不大,但確實是存在的(8.2%~26.7%);并且,這種特異性的變異在控制簡單的速度變量時,較控制復雜的速度變量時更大。結(jié)構(gòu)方程建模分析進一步顯示,執(zhí)行功能與加工速度的中介作用存在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當選取較簡單的速度變量時,執(zhí)行功能的中介作用增大;而當選取較復雜的速度變量時,執(zhí)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減小。此外,記憶刷新的中介作用始終大于加工速度的作用[19]。研究結(jié)果表明,三種執(zhí)行功能和加工速度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均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并且,發(fā)現(xiàn)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復雜速度任務含有較多的執(zhí)行成份,因而加工速度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可能部分受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上述研究為執(zhí)行衰退假說提供了認知行為學的實驗依據(jù),而且對加工速度理論也做了有益的補充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認知年老化領(lǐng)域該兩種理論的整合。
  
  1.4 認知年老化的個體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日常經(jīng)驗和實證研究一致表明,認知功能將會隨增齡而減退。然而,在減退的時間進程上卻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20, 21]。我們以往的研究表明,教育是影響認知功能年老化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表現(xiàn)為高學歷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好于低學歷老年人,并且高學歷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減退進程較低學歷老年人緩慢。具體來說,我們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60、70歲組的高教育組在絕大多數(shù)測驗指標上分別相當或高于40、50或60歲組的中低教育組,80歲組的高教育組在數(shù)字工作記憶等測驗指標上的成績甚至相當于50歲組的中低教育組。此外,不同的認知測驗項目受年齡和教育因素影響的情形,因測驗所要求信息加工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以及測驗復雜性的不同而不盡相同,表現(xiàn)為不同類型、難度的認知測驗項目隨齡減慢的速度有所不同[11, 22]。
  最近,我們對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庫》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認知年老化過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除教育因素之外,身體活動(如散步)、智力活動(如閱讀書報)和性格等因素與年齡也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各因素得分較高的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減退進程較慢。以上研究結(jié)果提示,教育因素對于延緩認知功能的年老減退起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期接受良好的教育將終生受益;同時也提示,老年人多進行各種身體和智力活動,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對于延緩認知功能的年老減退有積極的作用。
  
  2 老年心理健康及其相關(guān)研究
  
  2.1 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及其增齡變化
  利用上海零點市場調(diào)查公司在七個城市分層隨機抽樣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23],結(jié)果顯示當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生活和心理狀況的主要特點是,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偏低,但他們的總體生活滿意度較高、心情較好、主觀幸福感較高。該調(diào)查結(jié)果還顯示,雖然高齡老年人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更差,但更多人的心情趨于平靜滿足。這一結(jié)論在多項宏觀和微觀指標中得到了一致性的驗證,是老年人心理狀況增齡變化的主要特點。例如,隨著年齡的增高,老年人對家庭物質(zhì)生活的滿意度提高;雖然人際關(guān)系的廣度和深度有降低的趨勢,但滿意度卻沒有變化;自我評價有降低的趨勢,但并不妨礙個體尊嚴感的保持。在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其一,低齡老人在給與子女經(jīng)濟支持和家務勞動等方面付出的經(jīng)濟和體力的壓力較大;其二,更多的高齡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顯得孤獨寂寞,在家庭中的權(quán)威性角色弱化,人際關(guān)系的廣度和深度較差。因此,對于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家庭和社會給予更多的關(guān)心和照料。
  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庫》也反映出類似的結(jié)果,即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隨增齡呈升高的趨勢,高齡老人的總體心理狀況評分雖低于低齡老年人,但仍居中上水平;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隨增齡呈升高的趨勢,高齡老人的生活滿意度高于低齡老人。老年人的心理狀況隨增齡而趨于平靜滿足,符合古人對人生發(fā)展“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精辟概括。這些研究結(jié)果還提示,保持平靜滿足的健康心態(tài),可能是提高生命質(zhì)量和健康長壽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
  
  2.2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對北京市科教系統(tǒng)離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顯示,所調(diào)查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各分項得分和總分都顯著高于《老年心理健康問卷》[24]常模的對應值,說明被調(diào)查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好于一般老年群體[25]。從生活滿意度方面來看,老年人在各分項和總體指標上的評分均為中上水平[26]。值得注意的是,高學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更好一些;并且,由年齡、性別和家庭結(jié)構(gòu)等因素導致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變異性顯著減小[23]。例如,常模中高齡組老人在部分心理健康因子(人際關(guān)系和認知功能)上的得分顯著低于低齡組老人,女性幾乎在所有心理健康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男性。然而,高學歷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較不明顯;雖然在某些分項因子上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但在心理健康總體得分上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此外,空巢因素對高學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也較小。這些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說明,教育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年齡、性別和家庭結(jié)構(gòu)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路徑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受主觀因素(對健康、收入、交往等的滿意度和應對方式)、客觀因素(健康狀況,經(jīng)濟收入、人際交往等)和一般人口學變量(年齡、性別、教育)三方面的影響;其中,主觀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55%)遠大于客觀因素(21%)和一般人口學變量(4%)的影響[1]。這與Smith等對老年人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結(jié)果相類似[27]。這些研究結(jié)果提示,無論客觀情況如何,主觀態(tài)度是調(diào)適心理健康的關(guān)鍵因素,積極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是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目標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此外,在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觀因素中,“消極應對”對于心理健康的負作用,明顯大于“積極應對”對于心理健康的正作用。該結(jié)果提示,當老年人遇到負性生活事件時,應盡量避免消極的應對方式,善于調(diào)適心態(tài),從而達到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在客觀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人際交往情況對于各種滿意度、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均起重要作用,提示老年人要廣交朋友,在真誠的人際交往中獲得友情、幫助和寬慰。這對于適應生活、積極應對生活事件,以及促進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空巢老人家庭發(fā)展迅速,特別是在大城市和老年知識分子聚居的地區(qū),空巢問題十分突出?粘怖先耸且粋特殊的老年群體,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單調(diào)寂寞,缺少精神慰藉,可能引發(fā)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對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中關(guān)村地區(qū)及幾所大學職工居住區(qū)隨機取樣調(diào)查,根據(jù)子女全不在北京、或有子女在北京但不與老人一起吃住,將空巢老人劃分為“絕對空巢”和“相對空巢”兩種情況。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相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而絕對空巢老人在社會支持和適應能力方面的評分較低,并在孤獨感上的評分較高,提示絕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28]。該項研究還說明,將空巢家庭劃分為“絕對空巢”和“相對空巢”兩種情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學術(shù)價值。
  以上海零點市場調(diào)查公司在七個城市分層隨機抽樣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為材料,對空巢(又分為獨居和夫妻同住兩種情況)和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29]。結(jié)果顯示,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心情較好,夫妻同住組擁有積極樂觀心情的老人比例高于其他兩組;而超過1/4的獨居老人心情較差。所調(diào)查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居中上水平,但獨居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及與家人交流的滿意度相對較低。在養(yǎng)老依靠問題上空巢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對于家人的期望較低;對于第三方贍養(yǎng)和老年人再婚的問題,夫妻同住老人比較理解和支持。此外,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經(jīng)濟收入偏低,非空巢老人給予子女經(jīng)濟支持和體力付出的壓力較大。這些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提示,夫妻同住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均較好,獨居老人的心理狀況較差,而非空巢老人對子女經(jīng)濟和體力付出的壓力較大。
  當前,居家養(yǎng)老在我國仍然是一種主要的養(yǎng)老方式。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發(fā)展,以及隨著獨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將成為我國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預計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將達到90%,屆時我國老年人家庭將“空巢化”。因此,對于空巢老人,尤其是獨居和絕對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應該引起社會的特別關(guān)注,給與他們更多的關(guān)愛是文明社會的責任。
  上述研究,加深了對于認知年老化機制的認識和對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并觀察到認知年老化過程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分別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結(jié)果,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構(gòu)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李德明, 陳天勇, 吳振云等. 健康老齡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5, 25(9): 210~217
  [2] Salthouse T A. The processing-speed theory of 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 403~428
  [3] Craik F I M, Byrd M. Aging and cognitive deficits: The role of attentional resources. In: Craik F I M, Trehub S (Ed.), Ag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New York: Plenum, 1982. 191~211
  [4] 陳天勇, 李德明. 執(zhí)行衰退假說及其行為學研究策略.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6, 26 (已接受)
  [5] Raz N. Aging of the brain and its impact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findings. In: Craik F I M, Salthouse T A (Eds.). 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Cognition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1~90
  [6] West R L. An application of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theory to cognitive ag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20: 272~292
  [7] 李德明, 劉昌, 李貴蕓. “基本認知能力測驗”的編制及標準化工作. 心理學報, 2001, 33(5): 453~460
  [8] 李德明, 劉昌. 認知速度老化的研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0, 20(6): 383~385
  [9] 李德明, 劉昌, 李貴蕓. 速度與認知成績及年齡關(guān)系的研究. 心理學報, 1998, 30(2): 182~185
  [10] Swanson HL. What develops in working memory? A life span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15: 986~1000
  [11] 李德明, 劉昌, 李貴蕓. 數(shù)字工作記憶廣度的畢生發(fā)展及其作用因素. 心理學報, 2003, 35(1): 63~68
  [12] 李德明, 劉昌, 陳天勇等. 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在認知年老化過程中的作用. 心理學報, 2003, 35(4): 471~475
  [13] 李德明, 劉昌, 李貴蕓. 認知老化模型的研究. 心理學報, 1999, 31(1): 98~103
  [14] 劉昌, 李德明, 李貴蕓. 心算加工年老化及其機制研究. 心理學報, 1999, 31(3): 306~312
  [15] 李德明, 劉昌, 陳天勇等. 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在認知畢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 (社科版), 2004(1): 81~87
  [16] 陳天勇, 韓布新, 羅躍嘉, 李德明. 認知年老化與執(zhí)行衰退假說. 心理科學進展, 2004, 12(5): 729~736
  [17] 陳天勇, 李德明. 執(zhí)行功能的可分離性及與年齡關(guān)系的潛變量分析. 心理學報, 2005, 37(2): 210~217
  [18] Miyake A, Friedman N P, Emerson M J, et al.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mplex "frontal lobe" tasks: A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0, 41: 49~100
  [19] Chen T, Li D. The roles of working memory updating and processing speed in mediating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fluid intelligence. Aging,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on, 2006, 13 (accepted)
  [20] 李德明, 劉昌, 陳天勇等. 認知功能的年老化過程、個體差異及影響因素.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 23 (3): 156~158
  [21] 李德明, 陳天勇, 李貴蕓. 認知能力的畢生發(fā)展及其分離性和個體差異性研究. 心理科學, 2004, 27(4): 1288~1290
  [22] 李德明, 劉昌, 李貴蕓. 認知老化及教育因素影響的研究. 中國老年學雜志, 1999, 19(1): 1~3
  [23] 李德明, 陳天勇, 吳振云. 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及其增齡變化.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6, 26 (印刷中)
  [24] 吳振云, 許淑蓮, 李娟. 老年心理健康問卷的編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2, 10(1): 1~3
  [25] 李德明, 陳天勇, 李貴蕓. 北京市科教系統(tǒng)離退休老年人的心理狀況調(diào)查.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4, 24(9): 779~780
  [26] 李德明, 陳天勇, 李貴蕓. 北京市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臨床心理雜志, 2006, 14(1): 58~60
  [27] Smith J, Fleeson W, Geiselmann B, et al. Sources of well-being in very old age. In: Baltes P B and Mayer K U (Eds): The Berlin Aging Studying from 70 to 1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51~471
  [28] 李德明, 陳天勇等.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 23(7): 405~407
  [29] 李德明, 陳天勇, 吳振云. 城市空巢與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狀況的比較.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6, 26(3): 294~296
  
  Cognitive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
  Li Deming,Chen Tianyong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are two essential elements of healthy aging. Cognitive functions accelerated declined with increased age. Studies on mechanism of cognitive aging indicated that processing speed, working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ormal aging of cognitive abilities.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most of the elderly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state of mind tended to quiet and satisfaction with increased age. Howev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empty nest and/or single living elderly.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wer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s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on how to moderate the decline of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keep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 cognitive function, mental health, elderly.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年老 心理健康 認知 認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心理健康自我認知論文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huhawan.com